觀看《奠基中國》電視片之后的感想
也許在他們選擇這個職業之前,和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走上了神圣的講臺之后,他們的人生就發生了變化。
當我們坐在舒適的辦公室里,一邊飲著茶,一邊批改作業 ,我們會不會想到同樣是教師的他們又是怎樣一副情景呢?你能想像得到:為了節約運輸費用,“現代愚公”劉恩和老師用半年時間,用竹簍把百噸建材背進山里,建成了當地設施最完備的小學;長征老師——馬憲華,8年的執教生涯,跋涉相當于兩個“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程;還有在重慶開縣那場驚心動魄的生死遷徙中的那些英雄老師——譚世明,廖代成,黃可均,為了孩子們能迅速脫離毒氣擴散范圍,冒著生命危險把學生搶救出災區。這些不是文學材料上的老師,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存在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里的優秀老師。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做老師的夢想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希望自己能夠桃李滿天下。而并非每個老師都能達成這樣的愿望,也許更多的老師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埋頭苦干,在時機沒有來臨的時候,也許他就是那么的平凡。比如殷雪梅老師,她在生活上和我們普通的女性又有區別呢?但是,她是老師,在學生危機的時候,她必須挺身而出,這不僅是一個職業慣性,也是一種道德慣性了!
家鄉可能依舊貧困,但已是今非昔比;老師可能依然貧窮,但已是翻天覆地。這是知識的力量,這是教育的偉力。老師甘于清貧,但不甘于家鄉的貧困。他們以自己微薄之力廣播知識的種子,讓它在家鄉貧瘠的土地上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累累的碩果。這就是中國的老師!中國的老師,他們身上藏著一種道德精神,那是一種可以感動全社會的精神——一旦把自己的心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上之后,他們的人就和事業融合在一起了。而到了那種境界,事業就再也不是教師們安家糊口的依靠,他們在事業上傾注的不是勞力,而是無上的愛!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那么教師就是愛之大神,作為教師,他們有愛別人孩子的高尚情懷,他們以愛為本,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可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孩子在挨餓,但是學生卻不能受到有一絲一毫的傷害。教師雖然不是雕塑家,但是教師往往用博大的愛,精心雕鑿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正如著名詩人徐志摩先生所說:“我是極空洞的一個窮人,也是一個極充實的富人,——我有的只是愛!”這就是中國的老師!
可以說,中國的老師是由道德和愛心所支撐起的偉大的人!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職業,太陽之所以偉大,在于它永遠消耗自己;教師之所以偉大,便在于其無私地奉獻自己。 教師就好似一只船錨,他是不怕埋沒自己的,那是因為當人們看不見他的時候,正是他在為人類默默無聞服務的時候。 教師就仿佛一簇樹根,正是由于他在黑暗中艱難地吮吸著水分,樹干才得以枝繁葉茂,碩果累累,而這一切都無需任何報酬。“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中國的老師!
教師100年前奠基列強,教師100年后奠基中國,教師不但現在奠基中國,將來依然奠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