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講評課示例
講評課是作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它是學生寫作練習中的必要反饋,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寫作水平。以前有的同學對作文講評課不感興趣,認為老師講的是別人的東西,我就是聽了也只是白聽,也變不成我寫的。其實不然,你如果能夠從老師在講解這篇作文的過程中學到好的寫作文法,找到好的寫作途徑,這豈不是你的最大收獲。從去年我在作文課的講評過程中,實施了“目標教學”,以及教師點撥和學生互評結合的方法以后,學生寫作文不再是發愁無話可寫,并且有不少的同學在青少年刊物上發表了文章。 兩課時的講評課,可以歸納為五個環節。 一、課前準備,瀏覽作文定目標。 教師上講評課前先把所有作文瀏覽一遍,找出好、中、差三類不同作文,依據寫作目標和學生作文實際定出講評目標,這個目標有較強的可控性、可操作性。例如一次我講評《溫暖》這篇習作時,這次作文的目標是:①要求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②寫出你自己認為溫暖的美好感受。據此定出本次講評的目標如下:1評出達標作文:(1)能緊抓住這個具有寓意性的文眼——溫暖。它不是指天氣暖和而是指人們通過具體的事例而能感到的一種美好感受。(2)在記敘的過程中,適當穿插你的議論,抒發你的感情,這樣更有利于緊扣主題,突出中心。2選出不僅達標而且語言運用準確生動、順序合理的優秀作文。3找出不達標作文的主要缺點:(1)對于作文的題目和要求審題不清。(A)不能理解題目的含義和要求;(B)不明確題目中要求寫作的內容和應該用什么形式來表現。(2)沒有確立好寫作的中心。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盲目寫作。(3)選擇的材料不能夠表現中心。在講評過程中要求學生要嚴格選材,善于選材,不按“個人好惡”標準,要根據中心需要選擇材料。在講評過程中注意選材的“三要”:(A)選擇真實材料,寫作時要實事求是,抒發真情實感,防止胡編亂造,脫離生活;(B)選擇典型材料,典型材料能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強大的說服力。如《溫暖》中寫作時可考慮這些例子:組織或集體對某個人的政治上、生活上的關心,使他很快地進步;當一個同學家庭遇到困難,面臨輟學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C)要選擇新穎、生動的材料,選擇自己親身經歷而又感受深刻的材料,有獨特發現,有新見解的材料,這樣才能表現新鮮、活潑的思想,才能使人感動。例如評出的這些沒有達標的作文,就是取材缺乏新意,用了許多人用濫的材料,使文章沒有新意,而覺得乏味,因此要針對當前日新月異的多彩生活選取新鮮生動的材料。例如有位不達標的同學的作文寫的是同學們對一位家庭富裕、但在各方面都很差的同學的幫助,他在寫的過程中只是用了流水賬似的記敘,沒有闡明“差”的原因,如果在記敘的過程中緊緊抓住生活中的新鮮材料(即這位差同學在思想、學習、勞動中的優缺點)來寫,就可以寫得有血有肉,使人感動。(4)語言不形象,內容不生動。許多同學的作文,語言貧乏、說明枯燥、干巴、不形象、不生動、表達不出真情,針對不達標的作文要求從以下幾方面去做:A要不斷地學習,多方面地吸取信息,不斷積累,使詞匯豐富。B要認真推敲,精心地選擇詞語。C要運用恰當形象化的語言,如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 這一環節可使教師對于指導學生評改有的放矢,克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展示目標,定尺度。講評課上,教師先將已定目標展示給學生,結合選出的三種類型的作文,給學生作必要點撥(點撥這一部分內容在上文中已展示),這樣學生在自評和互評過程中“有本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學生不會寫評語或胡亂打分的現象。(約用20分鐘) 三、學生評改靠目標。這是評課的主要環節,也是學生最活躍,熱情最高,提高較快的一個環節。學生劃分小組,一般以四人(前后桌)小組較為適宜,由小組長具體負責,或個人念個人的文章,或由小組長念他人的文章,不拘一格,然后大伙按本小組制定的目標、尺度進行評改,要求每個人必須對每篇作文作出自己的評價,然后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這樣在交流的過程中有助于同學們提高鑒賞能力與綜合評價能力。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他們動腦又動手,思想十分活躍。(約用35分鐘) 四、班內交流看達標。由過去老師念優秀作文,改為每一小組選出的優秀或達標作文的作者自己讀。雖水平高下不齊,但其中不乏好文章,對于師生都是一次學習機會。如:一篇作文寫道:“大清早喜鵲就登枝,天特晴朗,村支書趙伯伯來了。他春風滿面一把攥住我的雙手說:‘孩子,有救了!黨的專門救助貧困失學孩子的希望工程來了,你明天就可去上學,你爸由村里負責照顧。’我當時一下呆了,我確信是在夢中,可這一切又都是實實在在的呀,病榻上的爸爸硬是翻下炕來,跪伏在地上,抱住村支書的雙腿泣不成聲……這時村里的喇叭響起了‘黨啊,黨啊,我親愛的媽媽,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扶養大’……”這里所表現的感情到達了頂峰,語句通順、生動、具有真實性,并且此時響起的音樂正代表了主人公當時的心情,緊扣題意,他讀完后搏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這是同學互相學習再次提高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講評水平的重要環節。(約占35分鐘) 五、課后及時修改再現目標。小組講評已初步找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聽了優秀作文,心中較為有數,回去修改后再交給老師,這次作文講評的目標已基本達到了,收到一次作文三次(小組評改、班內交流、自己修改)提高的效果。 對收回的修改作文,老師瀏覽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注意有針對性鼓勵進步同學,幫助較差同學。 這樣的作文講評課的結果是:變一言堂為多言堂,變被動為主動,變強迫寫為自愿寫,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參與意識,逐步提高了寫作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