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推進的基本方針與總體規劃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進的基本方針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這一方針?《綱要》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工作方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應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區,實驗區應分層推進,發揮示范、培訓和指導的作用,加快實驗區的滾動發展,為過渡到新課程做好準備。”
由此可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推進的基本方針是“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
“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基本方針表明,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驗推進工作不會采取行政命令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先在小范圍進行實驗,積累經驗,再逐步擴大實驗范圍,采用滾動試點、輻射發展、分步到位的方式推進新課程,以確保新課程的全面推廣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根據教育部目前的實驗推進規劃,2001—2003年,國家和地方將有選擇性地選擇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各類實驗區進行實驗,實驗和驗證新課程標準及實驗教材,在此基礎上修改、完善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并不斷擴大實驗范圍,修訂、完善的課程標準將全面在全國推廣使用。2004—2005年,在全國范圍內,1~9年級分年段逐步推廣使用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
之所以堅持這樣的推進方針,主要是因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個持續的、需要不斷完善的系統工程,其實施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直接關系到一代人的成長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為此,課程改革必須十分謹慎,要在多方面進行充分準備,積累、推廣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課程。在本次課程改革中,盡管新的課程方案建立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綱要》與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等經過了多次修改,征求了多方意見,但為確保課程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確保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仍然需要先在小范圍內進行實驗驗證,再逐步向全國推廣。因此,“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進工作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和工作方針。這一基本方針充分體現了教育部在推進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對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實事求是、按教育規律辦事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