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領域。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通過該領域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四、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以上四個方面是國家為了幫助學校更好地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而特別指定的幾個領域,而非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領域在邏輯上不是并列的關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關系。“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則是“研究性學習”探究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實踐過程中,四大指定領域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
除上述指定領域以外,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可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定領域相結合,也可以單獨開設,但課程目標的指向是一致的。總之,指定領域與非指定領域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二者既有其相對獨立性,又存在緊密的聯系。具體說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聯系:第一,學科領域的知識可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第二,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以和某些學科教學打通進行。因此,妥善處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的關系,既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又是一個富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