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書匠
對自己有責任感,就要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guī)劃,而不是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我知道,絕大部分地區(qū)都會有各種專業(yè)上的榮譽稱號,比如“教壇新秀”“教育能手”“學科帶頭人”“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學術(shù)帶頭人”“名教師”“特級教師”,等等,這些階梯式的榮譽的設(shè)計,為青年教師一步步規(guī)劃自己的教育人生,奮斗和實現(xiàn)教育人生的價值,做了有益的引導工作。盡管這逃不出名與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適度的虛榮心對人的成長有好處,在正常追逐這些榮譽的過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個越來越精彩的教育人生來。我相信,學校一般不會對這些榮譽的評比條件進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向?qū)W校領(lǐng)導請教,我相信,領(lǐng)導對這樣的年輕人是欣賞的。當你清楚了每一項榮譽所需要的子條件的時候,就應該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去實現(xiàn)這些“子條件”。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達成目標的時間,對自己的責任感由此開始。 談到責任感,就必然要說到對學生負責。我認為,發(fā)展自己是對學生最好的負責。一個貧困山區(qū)的窮困父親,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龍。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學,他也想讓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實在沒這個能力啊。沒有能力,即便有愛心,那“愛”也只能是“愛莫能助”之“愛”。就我個人而言,每次遇到以前教過的學生,總心懷愧疚。我常這樣想,如果早些年,我就能如在《魔法作文營》一書中所講的那樣教作文,必定會有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作文帶給他們的快樂和自豪,必定會有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作文原來是可以如此激情飛揚,作文原來是可以如此改變我們的心情,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狀態(tài)。如果我早些年就這么教作文,那么,我就可以為更多的學生收藏更多的童年。那是怎樣的一個遺憾啊!我由衷地感到,對學生有責任感,對學生最大最好的責任感,就是盡快的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具有專業(yè)本領(lǐng)的教師。 說到國家責任感,你可能會覺得又空又大。其實不然。 新課標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絕大部分教師對此很無所謂。在他們眼里。只要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弄好,新課標舊課標與我何干?課程標準實施數(shù)年來,教育界發(fā)生了多大變化?即便有所謂的“量”的變化,也只是專家聽課或必要的“新課標匯報會”上“熱鬧熱鬧”的展示。君不見,應試教育正在全國大回潮?我總不能樂觀,即使再來幾次課程改革,情形也好不到哪兒去。八十年代“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后提出了“素質(zhì)教育”觀,結(jié)果九十年代的“應試教育”越演越烈,二十世紀進行新一輪基礎(chǔ)教育改革,目前的情況卻是“全面追求應試教育”的味道越來越濃。不是課程改革好不好的問題,不是培訓不到位的問題,不是各級不重視的問題。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越來越多的教師失去了必要的國家責任感。 教育事關(guān)民族興衰。一份又一份的調(diào)查報告顯示中國學生與歐美國家學生相比,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缺少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嚴重缺少,將使中國無法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我們這樣一個很難吸納其他國家優(yōu)秀人才的發(fā)展中國家里,培養(yǎng)本土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顯得尤為必要與迫切。如果這一點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那么中國還將用漫長的歲月徘徊在“發(fā)展中國家”中。 “發(fā)展中國家”其實是“落后國家”的代名詞,中國的人均GDP官方消息也只有1000美元,而“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均GDP是780至2999美元,我們要摘掉“發(fā)展中國家”這頂帽子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年輕的老師,你想過這些嗎?你在做教育這份工作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國家責任感嗎?你感受到自己每一個教育行為,都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義嗎?你想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和祖國尊嚴有著如此密切的關(guān)系嗎? 就我有限的經(jīng)歷和閱歷來看,中國教師正大面積、岌岌可危地喪失起碼且不要的國家責任感,沒有這樣的國家責任感,課程改革所著眼的未來的巨大效應,有誰會去理會呢?具有國家責任感的教師群體,才會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為民族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的資源和精神動力。當前,有人戲說對教師的要求比對黨員還高。戲說中有戲謔與無奈,但確是如此。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責任感就是這個民族責任感的縮影。 責任感能激發(fā)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責任感不僅喪失自身的發(fā)展,同時也將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為教師,一旦失去了責任感,必將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我們不是已經(jīng)把教育簡單到阿拉伯數(shù)字的地步了嗎?學校原本應該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那是人獲得知識和能力、不斷豐富精神的世界,校園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溫馨最令人向往最具有人性的地方,然而我們學生自編的歌謠卻是“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為什么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