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活動課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其次,讓學生合作競爭,可以使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進步。在集體活動中被公認為好的,大家都會學習,被指出是不好的,也會努力在同學面前改正它,讓大家看到自己的進步,滿足學生受尊重和受贊賞的心理,從而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而每個小組成員表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小組整體的成績,這就增強了同學之間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例如,有位女同學,平時就不善言辭,不喜歡與人交流。在活動課上,我常反復強調團隊精神,每一個同學都是小組成員。有一次她準備得很好,小組成員一致公認的。于是就要她來向全班交流,一開始,她不情愿。后來小組成員都支持她,她想通了,為了小組全體成員的榮譽,站起來交流了思想。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進步,心里感到很高興。
再次,合作競爭也使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有"評委"的感覺,增強了參與感,尤其是后進生,由于也是小組的成員,必須要發表意見,交流思想,就有了一種被關注的心里滿足感,學習的興趣加強了,情緒高漲了,反應也積極了。例如,有一個學生,上課從不積極,在上活動課時,全班同學都以小組為單位,聚集在一起討論,只有他坐在座位上不動,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自己想聚上去,就是不好意思,于是我關注了一下,告訴大家,雖然他平時成績并不是很理想,但我剛看過他收集的資料,還是很不錯的,后來他也積極參與到了討論中去了。
最后,這種教學模式,讓我真正感受到在轉變教師角色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性,要樹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使教師的活動都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互相配合,增強了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感情,讓我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深處,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激勵我渴望得到新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完成“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從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悅。
開展活動課,不但要求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掌握一些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提高多種能力。它對教師自身素質和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它要求政治教師必須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標,在教學實踐中執行和體現新課標的精神,才能更準確地領會和吃透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推動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自覺使用先進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的,才能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意識、才能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從而為學生的未來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課改中應避免的幾個誤區:1、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并不等于取消學科知識目標。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并不等于削弱老師的指導作用。一節課熱熱鬧鬧,活動豐富多彩,學生高興,活躍。如果缺乏教師的歸納提升,及時挖掘、捕捉有效信息,就等于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活動課一定要注意防止形式化,兩張皮現象,要在活動思維化上下功夫。3、倡導現代化教學手段,并不等于取消有效的傳統教學手段,要注重實用與實效。
新的教育理念無論是否接受,它已悄然而至。如何利用好現有資源,你準備好了嗎?新課程改革對思想政治課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握真、理解善、感悟美。需要我們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去反復實踐總結和提高。嘗試更多的符合新課改理念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我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及越來越多教師的參與,一定會迎來一個思想政治課教學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