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通用16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質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5、讓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教育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同學們,當你在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吃完帶皮、帶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
第21課——《清澈的湖水》,看看課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書課題《清澈的湖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②勾畫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采取指讀、齊讀的方式。注意讀準翹舌音“澈”,“卷”在本
課讀juǎn,不要讀成“juàn” 波:讀音是“bō”不要讀成“bē”或“pō”。
(三)默讀課文
要求: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如果本組解決不了,提出來在班上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課文敘述了小潔跟隨爸爸媽媽出去游玩,被湖里美麗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將面包紙扔進清澈的湖水里。當她正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時,一個小男孩把香蕉皮扔進水里,小潔對這種破壞環境的行為非常不滿。最后當船靠岸時,小潔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里。選編本文,意在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教育學生要像小潔一樣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四)理解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抓住景物特點,讀中體會景物的美。
(1)自讀課文,用“____”畫出文中描寫景物優美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先讀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結合重點詞句,再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動,突出了景物的特點:
①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靜止不動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非常有意思。)
②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多美呀!)
③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魚兒和游人嬉戲、玩耍,給游人帶來了歡樂。)
(3)指導朗讀,可采取指讀、范讀等方式,讀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現小潔神態變化的詞句,體會她的心理變化。
(1)用“﹏﹏”畫出表現小潔神態變化的句子,說一說她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2)交流:先讀句子,然后談體會。
(3)小結:小潔先是沉浸在美麗的景色之中,當潔凈的湖水被破壞后,她感到“不滿”,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這一神態變化反映了小潔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心理。
(4)指導朗讀,要讀出這種心理變化。
(五)朗讀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小潔跨上岸,四處張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指讀全文,談感受
學了課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
(二)進行識字、寫字教學,讀寫詞語
注意指導寫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間部分是“育”,不要寫成“盲”。
波:可與“潑”比較音和字形。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邊是“幺”,不要寫成“纟”,右邊不要寫成‘力”。
覺:上邊是“ ”,不要寫成“ ”。
演:右邊中間不要丟短橫,下邊是“由、八”。
賞:上邊是“?”,不能寫成“”。
賽:中間部分筆順是:。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課后第3課
可以兩人一組,進行對話表演,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擴展練習
1、你家周圍的環境怎樣?如何勸說你的家人和鄰居自覺保護環境?
2、列舉一些有關環境污染的數字、事例,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堂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
白色的( ) 長長的( ) 美麗的( )
( )的山巒 ( )的湖水 ( )的雄鷹
2、想一想,把小潔與亂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對話寫下來。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了解游覽時所見的風景、事、人,體會人物的心情。
2.學習課文將景與人和事有機結合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作者游覽時的所見所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掌握將景與人和事有機結合的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其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二、教具準備生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淡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生活的環境怎樣?你們愿意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里?為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23 清澈的湖水)
(二)自學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讀音。
3.分析字形。
澈:左中右結構,左邊是“氵”,中間是“育”,右邊是“攵”。
卷:共8畫.
波: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是“皮”。
紋:左右結構,左邊是“纟”,右邊是“文”。
欣:左右結構,左邊是“斤”,右邊是“欠”。
賞:上中下結構,上邊足“小”,中間是“冖”,下邊是“員”。
賽:共14筆,下邊是個“貝”。
丟:共6筆,“去”字頭。
鏡:左右結構,左邊是“钅”,右邊是“竟”。
幻:左右結構,左邊是“幺”,右邊是“刁”。
表:共8畫。
演:左右結構,左邊是“1”,右邊是“寅”。
蕉:上中下結構,共15畫。
盼:左右結構,左邊是“目字旁”,右邊是“分”。
4.理解詞語的意思。
清澈:清而透明。
波紋:小波浪形成的水紋。
欣賞: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
變幻:不規則地改變。
表演:做示范性的動作。
企盼:盼望。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自由讀課文: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四)學生質疑
(五)板書設計
chè juǒn bō wén xīn shǒng sà dīu
澈 卷 波 紋 欣 賞 賽 丟
jìng huòn biǒoyan jiāo pàn
鏡 幻 表 演 蕉 盼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將描寫景與寫人和事有機結合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畫出描寫景色的句子。
(2)讀一讀你畫出的句子。
(3)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給你的感受如何?
(4)老師小結。作者是從兩岸的山石、湖水兩方面來描寫美麗景色的。山石的形狀各種各樣,有的像青蛙,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雄鷹,還有的像石龜、石兔在賽跑。湖水清澈,像一面鏡子,能映出藍天、白云和變幻的山巒,非常美麗。
(5)小潔為什么沒有把面包紙丟進水里? (因為她被湖里的美景吸引住了,所以沒有把面包紙丟進湖里)
(6)在這樣的優美環境中,心情如何呢?(愉悅)
(7)學生品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現了什么?她在想些什么?她可能會對這個小孩說些什么?
(3)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演課本劇。
3.學習第五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小潔上岸后在尋找什么?她找到了嗎?
(三)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小潔坐在游船上,被湖光山色所吸引,忘記了丟掉手中的面包紙。當她發現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進湖水里,嚇跑了小魚,污染了環境時,她對小孩的行為十分不滿。船靠岸了,小潔急忙尋找垃圾筒,并把面包紙扔進去。從小潔的行為中,你能看出什么? (從中可以看出小潔很注意保護環境,不愿意因為自己而破壞清潔優美的環境) 讀了這篇文章后,說說你的想法?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學生質疑
(六)板書設計
23 清澈的湖水
小潔 欣賞:山石、湖水——保護環境
發現:丟香蕉皮——破壞環境——不滿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3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了解游覽時所見的風景、事、人,體會人物的心情。
2。學習課文將景與人和事有機結合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作者游覽時的所見所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掌握將景與人和事有機結合的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其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二、教具準備生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淡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生活的環境怎樣?你們愿意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里?為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23 清澈的湖水)
(二)自學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讀音。
3。分析字形。
澈:左中右結構,左邊是“氵”,中間是“育”,右邊是“攵”。
卷:共8畫。
波: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是“皮”。
紋:左右結構,左邊是“纟”,右邊是“文”。
欣:左右結構,左邊是“斤”,右邊是“欠”。
賞:上中下結構,上邊足“小”,中間是“冖”,下邊是“員”。
賽:共14筆,下邊是個“貝”。
丟:共6筆,“去”字頭。
鏡:左右結構,左邊是“钅”,右邊是“竟”。
幻:左右結構,左邊是“幺”,右邊是“刁”。
表:共8畫。
演:左右結構,左邊是“1”,右邊是“寅”。
蕉:上中下結構,共15畫。
盼:左右結構,左邊是“目字旁”,右邊是“分”。
4。理解詞語的意思。
清澈:清而透明。
波紋:小波浪形成的`水紋。
欣賞: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
變幻:不規則地改變。
表演:做示范性的動作。
企盼:盼望。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自由讀課文: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四)學生質疑
(五)板書設計
chè juǒn bō wén xīn shǒng sà dīu
澈 卷 波 紋 欣 賞 賽 丟
jìng huòn biǒoyan jiāo pàn
鏡 幻 表 演 蕉 盼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將描寫景與寫人和事有機結合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畫出描寫景色的句子。
(2)讀一讀你畫出的句子。
(3)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給你的感受如何?
(4)老師小結。作者是從兩岸的山石、湖水兩方面來描寫美麗景色的。山石的形狀各種各樣,有的像青蛙,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雄鷹,還有的像石龜、石兔在賽跑。湖水清澈,像一面鏡子,能映出藍天、白云和變幻的山巒,非常美麗。
(5)小潔為什么沒有把面包紙丟進水里? (因為她被湖里的美景吸引住了,所以沒有把面包紙丟進湖里)
(6)在這樣的優美環境中,心情如何呢?(愉悅)
(7)學生品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現了什么?她在想些什么?她可能會對這個小孩說些什么?
(3)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演課本劇。
3。學習第五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小潔上岸后在尋找什么?她找到了嗎?
(三)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小潔坐在游船上,被湖光山色所吸引,忘記了丟掉手中的面包紙。當她發現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進湖水里,嚇跑了小魚,污染了環境時,她對小孩的行為十分不滿。船靠岸了,小潔急忙尋找垃圾筒,并把面包紙扔進去。從小潔的行為中,你能看出什么?(從中可以看出小潔很注意保護環境,不愿意因為自己而破壞清潔優美的環境) 讀了這篇文章后,說說你的想法?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學生質疑
(六)板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4
一、讀讀填填
二、連一連
三、填上合適的詞語
卷起( ) 映出( ) 展翅( )
欣賞( ) 變幻( ) 表演( )
四、我會做
先連線,再寫詞語。
五、我會涂
讀一讀,把正確的讀音涂上喜歡的顏色。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質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5、讓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教育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同學們,當你在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吃完帶皮、帶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
第21課——《清澈的湖水》,看看課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書課題《清澈的湖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②勾畫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采取指讀、齊讀的方式。注意讀準翹舌音“澈”,“卷”在本
課讀juǎn,不要讀成“juàn” 波:讀音是“bō”不要讀成“bē”或“pō”。
(三)默讀課文
要求: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如果本組解決不了,提出來在班上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課文敘述了小潔跟隨爸爸媽媽出去游玩,被湖里美麗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將面包紙扔進清澈的湖水里。當她正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時,一個小男孩把香蕉皮扔進水里,小潔對這種破壞環境的行為非常不滿。最后當船靠岸時,小潔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里。選編本文,意在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教育學生要像小潔一樣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四)理解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抓住景物特點,讀中體會景物的美。
(1)自讀課文,用“____”畫出文中描寫景物優美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先讀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結合重點詞句,再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動,突出了景物的特點:
①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靜止不動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非常有意思。)
②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多美呀!)
③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魚兒和游人嬉戲、玩耍,給游人帶來了歡樂。)
(3)指導朗讀,可采取指讀、范讀等方式,讀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現小潔神態變化的詞句,體會她的心理變化。
(1)用“﹏﹏”畫出表現小潔神態變化的句子,說一說她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2)交流:先讀句子,然后談體會。
(3)小結:小潔先是沉浸在美麗的景色之中,當潔凈的湖水被破壞后,她感到“不滿”,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這一神態變化反映了小潔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心理。
(4)指導朗讀,要讀出這種心理變化。
(五)朗讀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小潔跨上岸,四處張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指讀全文,談感受
學了課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
(二)進行識字、寫字教學,讀寫詞語
注意指導寫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間部分是“育”,不要寫成“盲”。
波:可與“潑”比較音和字形。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邊是“幺”,不要寫成“纟”,右邊不要寫成‘力”。
覺:上邊是“ ”,不要寫成“ ”。
演:右邊中間不要丟短橫,下邊是“由、八”。
賞:上邊是“?”,不能寫成。
賽:中間部分筆順是:。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課后第3課
可以兩人一組,進行對話表演,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擴展練習
1、你家周圍的環境怎樣?如何勸說你的家人和鄰居自覺保護環境?
2、列舉一些有關環境污染的數字、事例,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堂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
白色的( ) 長長的( ) 美麗的( )
( )的山巒 ( )的湖水 ( )的雄鷹
2、想一想,把小潔與亂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對話寫下來。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識“側、卷”等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使學生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示課題。
1、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潔(課件出示),她想邀請我們一塊去游湖,我們上船出發吧!(課件)
——[出示湖水的照片]
2、好大的一片湖水,你覺得這湖水怎么樣?
[板書:清澈]
3、你知道“清澈”的意思?
4、我們今天要上的課文就是[板書:的]“清澈的湖水”。
5、生齊讀課題。
6、看到清澈的湖水,你最想干什么?
7、我們把船往前開,看看前面有什么樣的景色正等著我們呢!
[教師配樂示范朗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這么美的課文,你也一定也想讀一讀吧!在讀的時候,想給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呢?
(讓學生知道自學應該帶著一定的目的與任務,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碰到不會或不通的地方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或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學生按自己的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
3、生字寶寶們都喜歡你們讀書時的認真勁,急著和大家認識呢!
[出示詞語]
4、你能認識這些字寶寶嗎?自己先練練,認真讀,爭取把他們記在心里。
(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齊讀詞語。
[課件:詞語點擊消失。]
三、品讀課文,欣賞美。
1、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描寫景色美的句子。
2、(出示插圖)你從哪看出景色很美?
結合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1)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象正在賽跑呢。
①說說這個句子美在哪。
從圖中找出青蛙、雄鷹、石兔、石龜。
模仿文中的動物,借以理解“正要跳起”、“展翅欲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①讀了這句話,出現在你面前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學生自由說)
感受湖水的寧靜之美。
②這么美麗的景色,小潔看得入了神,所以她覺得——
[課件出示: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為什么她會有這么奇妙的感覺呢?
③小結。有感情地朗讀。
(3)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①談感受。
②動作模仿,體會“躍”字
③有感情地朗讀。
④其實,小魚兒這么精彩的表演是為了感謝小潔的,請你從第三、四自然段中找一找,小潔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讓小魚兒這么高興地給她做表演?
(4)小潔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剛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卻被湖里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掉進湖里。
①小潔的行為有什么變化?
②為什么小潔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③如果小潔撒開了手,面包紙掉進了水里,湖水會怎么樣?
④如果小潔就在你的身邊,你想對她說什么?
(板書:心靈美)
四、總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可以配上動作。
2、總結。
3、課后交流:(出示:小潔回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他”是誰?
小潔為什么不滿?
清澈的湖水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駛,船頭兩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
小潔穿著紅色上衣坐在船頭。她一邊吃面包,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小潔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剛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卻被湖里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掉進湖里。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突然,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象不見了。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
船靠岸了,小潔手里還是緊緊地攥著面包紙。她垮步上岸,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側、卷、欣、賞、龜等12個生字。會寫眼、睛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風景的優美和人物心靈的美好。
3、引導學生積累描寫景色的詞語和句子。能隨文理解兩側、卷起、欣賞等詞的意思。能用,欣賞,像練習說句子。
4、初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識字,會寫眼睛兩字,陪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識記生字理解新詞
三、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
1、出示圖片導入;同學們,你看見了什么?(湖水)(出示課件)說這是一彎怎樣的湖水?師板書課題,仔細觀察老師寫,說發現了什么?指導讀準澈的音,引導歸類記三點水的字。
2、師: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帶著喜愛之情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文章不僅可以讓我們盡情的游覽湖水的清澈,還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美的享受。想讀嗎?引入初讀全文。
1、師引導讀書自學方法,生自學
要想把這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美,我們首先就要解決課文中的生字。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給難讀的生字做上記號,劃出詞語,多讀幾遍。
生自讀自學。要求學生聲音響亮,字音讀準,句子讀順
2、同桌互教互學,把難讀的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糾正字音。
3、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美的享受。
(三)交流檢查初讀情況,
1、交流初讀情況:1、說你從文中享受到哪些美?
(山石美、湖水美、魚兒美、人物的行為美)
2、檢查自主學習情況
A、課件出示生字:澈、側、卷、紋、欣、賞、龜、鏡、映、幻、巒、攥、喲、
演、蕉、扔、企、跨
把難讀的字指出來,提醒同學們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帶著大家讀。(強調重點字音。如:“側”是平舌音,“卷”要讀圓唇,“演”要讀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讀到位等。)
B、指名讀生字,注意把字音讀準,及時評價。開火車認讀生字
C、出示詞語:兩側、卷起、波紋、欣賞、烏龜,指名讀
3、表揚學習成果:自學能力多強啊!讀對了這么多生字詞。
這些詞語都藏在課文的句子里呢,請同學們睜大眼睛把帶這些詞語的句子找出來。
(四)細讀1、2自然段,隨文學習生字
A、課件出示句子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駛,船頭兩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
1、 師:同學們,船頭兩側卷進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
想不想感受一下這樣美麗的場面呀?
2、 課件出示卷起的浪花和拖著的波紋的動畫。在這個句子中,有幾個新詞
要學習,兩側,卷起
3、 (出示“側、卷生字卡)交流識記側、卷的方法。
加一加:則——側、測 文——紋
減一減:倦——卷 試卷(多音字)
4、理解兩側、卷起:請學生指出游船兩側的位置,同學們看到了嗎?
那請同學們換一個詞,(船的兩邊、兩旁,當有同學說四周時,一定要糾正,四周不準確。)剛才孩子們用換詞的辦法記住了兩側,現在看下面一個詞。
卷起,請一名學生做卷起紙的動作
5、指導讀句子。那就請你美美地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吧!指導讀出卷的動作和波紋的長。
6、齊讀第一自然段。
B、課件出示句子她一邊吃面包,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
1、:記欣賞兩個生字。
欣:合一合:左邊是“斤”,右邊是“欠”。
換一換:新、飲、歡等換,
賞:比一比:賞——裳
2、課件出示風景畫幫助理解,用:“我欣賞了”說句子。
師評價:用喜愛的心情去看、去贊美就是欣賞,凡是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們去欣賞。今天同學們的表現也值得老師欣賞。
3、小潔是怎樣欣賞的?指名讀句子,
4、仿句:用“一邊、一邊、”說句子
5、理解內容:她一邊吃面包,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她看見了什么?
6、指導朗讀。
C、出示句子
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 ,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1、指名讀句子,比一比誰讀的好,鼓勵學生樂讀美讀。
2、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說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師板書山石奇特。
3、在圖上找一找,認一認這些石頭,用動作表演“展翅欲飛”。
4、在圖上指出哪是石兔、石龜的形狀,識記龜(形象識記角字頭像烏龜的頭,中間的日像烏龜的身體,豎彎鉤像烏龜的尾巴)
5、邊感情朗讀邊做動作讀。再指名讀,讀出有趣
師評:當我們蕩舟湖上,你的心情如何?該用怎樣的語氣讀?(讀出景色的美和人物愉快的心情)齊讀。
6、生想象還可能欣賞到哪些山石。用“、像、”說話,
如:這邊的山石像一個小孩在踢球,那邊的山石像一只威武的獅子,還有的
山石像一只小羊在山上吃草。歸納表示形狀的詞語
7、課件出示詞語奇峰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奇形怪狀、美不勝收
讀一讀,積累詞語
(五)指導寫“眼睛”
1、欣賞美景要用眼睛,出示生字認讀,
2、歸類目字旁的字:瞧、看、瞪、盯、瞟等
3、生觀察說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4、課件范寫,
5、描紅,練寫
(六)板書設計
27 清澈的湖水 山石美 湖水美魚兒美 小潔的行為美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初步感知比喻句,能夠用“……像……”說一句話。
4.初步培養學生從小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重點字詞“攥”、“躍”“企盼”。
2.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風景優美及人物美好的心靈。
3.讓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直接引入,復習生字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清澈的湖水》,一起讀課題。
2.復習生字:課件出示生字詞:側、卷、欣、賞、龜、鏡、映、幻、演、蕉、扔、跨
(1)自己讀一讀。
(2)開雙軌火車,一人讀字,一人組詞。
二、品讀句段,感受景美
哈1.過渡:從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小潔被湖里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那湖里面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呢?請大家仔細地讀讀課文,用波浪線把描寫美景的句子畫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2.反饋,隨機引導,指導朗讀。
指導朗讀句子:
(1)“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湖水的清、靜、美)
(2)“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3)理解、感受:展翅欲飛
(4)用“ 像 ”的句式說話。
3.啟發引導:除了山石,你還能在湖水里看到什么?
反饋,隨機引導,重點朗讀。
指導朗讀句子: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1)讀句子,感受小魚躍出水面的姿態。
(2)感受“躍”字的妙用。
(3)做動作,讀句子
預設1:“躍”字寫出了小魚躍出水面的速度很快。
預設2:“躍”字表現了小魚躍出水面的姿態輕盈和優美。
(4)課件:欣賞魚兒躍出水面的情景。
(5)多形式朗讀,并學著小魚躍出水面的樣子,一起邊做動作邊讀這句話。(課間操)
4.欣賞:“湖光山色,游魚嬉戲”的圖片,教師激情解說: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美麗的鏡子呀!藍天 、白云、變幻的山巒,山石、樹木、花草,以及游人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還有那活潑可愛的小魚,構成了一幅多么優美的圖畫!引導學生讀下列兩個句子。
“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三、抓住動詞,感受小潔心靈美。
1.小結過渡:小潔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手里卻緊緊地攥著面包紙。(指板書中的“攥”字)
2.引導想象:她為什么她要緊緊地攥著面包紙?
3.反饋,隨機引導感悟。
4.讀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對比“小男孩的行為。”
(1)抓住“扔”字感受小男孩不雅的行為。
(2)啟發想像“扔”走了什么?
5.讀句子“難怪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
(1)指導朗讀。
(2)給“企盼”找個近義詞。
(3)想像小潔“企盼”什么。
6.指導朗讀句子: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
7.想像故事的結局,從“尋找”一詞引導。
8.小結提升今天這節課我們跟著小潔欣賞到了優美的風景,感受到了小潔那美好的心靈,愿這清澈的湖水永遠留在每個小朋友的心田。
四、完成課堂作業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9
一、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3個生字。
2、 有感情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二、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三、 重、難點突破:
1、以自讀、引讀、范讀、齊讀、指名讀等方式練習閱讀重點語句。
2、通過多媒體演示
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上節課,我們練習了把課文讀通,把字音讀準確,老師想檢查同學們學得怎么樣。分小組認讀詞卡,教師抽查。
2、 師:讀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1:我覺得小潔是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生2:我覺得小魚兒很可愛。
生3:我覺得課文寫的景色很美。
生4:我覺得那些山石很奇怪。
(二)師生對話
師:看來大家對這篇課文都有了初步的認識,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看哪些句子寫得景色很美,你很喜歡,你就把它畫下來,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生:讀、畫、說。
(1) 生說到我喜歡‘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時
師:讀著這句話,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師:這有趣的、奇形怪狀的山石就在你們課本的插圖里,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描寫山石的句子邊看圖,找一找,認一認。
生:到電腦前找、認奇怪的山石。
師: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上這些奇形怪狀的山石,一起來讀一遍這句話。(出示放大山石圖并配有這句話。教師引讀。)這邊的山石像——那邊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生:讀
師:這樣的山石能不討人喜歡嗎?來,讓我們帶著喜愛的心情來讀這句話吧!
聲:齊讀
(2) 學生說到句子“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時:
師:這個句子的確很美,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再讀讀這兩句話,體會體會,哪句好?為什么?(出示兩個句子)
生:讀,比較分析
師:能帶著你們體會到的.美感讀一讀嗎?(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
生:讀
師:讓我們走進這美麗的畫面中去感受以下吧!(多媒體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山巒圖)。假如你是小潔,坐著游船在這像鏡子一樣的湖面上劃行,朵朵白云乘著風從你身邊飄過,條條小魚在你身邊歡快地跳躍,同學們,此時你的感受怎樣?
生:談感受
師:小潔和我們的感受相同,她也覺得……
生:齊讀“既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師:多么迷人的風景啊!老師忍不住想把這段話讀一讀,表達我對這美景的無限喜愛,可以嗎?(師讀第三段2、3句)你們也想讀讀嗎?(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
生:讀
(3) 當學生說到“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時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生:體會、評價
師: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生:齊讀第四自然段2、3句話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讀書不僅眼到、口到,還做到了心到。這可的讀書的好方法。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風光。那有趣的山石和可愛的小魚吸引了我們,而那清澈的湖水更是讓我們陶醉。清澈的湖水在你心中是個什么樣兒?誰能試著畫下來?
生:3-5名合作完成板畫。
師:既然湖水是這樣清澈、美麗,誰愿意來讀1-4段前3句。
生:指4名同學讀(配插圖、音樂)
(三)讀議結合,深化主題
師:正當我們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突然,一個小男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象不見了。同學們,湖水為什么滿是皺紋?
生:自由說
師:(板畫:生氣了的湖水)看著這滿是皺紋的湖水,小潔回過頭不滿的看了小男孩
一眼,她的心里只有不滿嗎?她更多的是企盼,她到底企盼什么?
生:小組討論,體會第四段4、5、6句話。
師:船靠岸了,小潔大步跨上岸,四處張望,她在張望什么?請同學們默讀第五段后回答。
(四)總結全文
師:課文學到這兒,你想說點什么?
生:可以對小潔說——,對小男孩說,也可以對自己說——。
師:(板畫:笑了的湖水)相信有了小潔,你、我、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0
預期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美好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產生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湖水)齊讀,誰能說說怎么樣的湖水?(學生自由講)
2、(板書:清澈的)齊讀,注意“澈”是翹舌。指名讀出“清澈”的感覺。
3、你見過清澈的湖水嗎?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4、過渡:這節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清澈的湖水!打開書129頁,在讀書之前你要給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嗎?
這幾個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們每個人想給自己提的是嗎?你們學習的態度可真是認真,那么接下來就帶著你們的要求自由地讀讀書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反饋:
師:從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個個都是愛讀書的孩子。課文美嗎?還想讀嗎?誰想讀第一小節?
(1) 指名讀第一小節
你的普通話真準,老師要獎勵你一個智慧果!(課件出示帶有“兩側”的蘋果)請你讀。(再指名讀這個詞語——齊讀,注意“側”是平舌音)
說說你的左側是誰,右側是誰。
說得這么好,老師再獎勵你們一個智慧果(課件出示“卷起”,讀)你在哪兒見過“卷起”?
(2) 第二小節誰來讀呢?(指名讀)
你讀得真好,聽的同學更認真,所以老師要獎你們一個大智慧果(課件出示“石龜”)高興地和它打聲招呼吧!(讀:親切地、生氣地、驚訝地……)
(3) 第三小節我要請一個小組來讀,哪個小組想讀啊?
(課件出示:映出、鏡子、變幻)這三個智慧果獎給我們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好這三個詞語。
你覺得“幻”字跟哪個字很像?(比較:幼)
(4)第四小節中有幾個生字特別難讀,哪個勇士敢于挑戰嗎?(指名讀,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節留給最需要鍛煉的小朋友。(指名讀)
(6)師剛才大伙讀得很認真,聽得很仔細,老師要送你們一份大大的禮物(出示“欣賞”指導讀好,“賞”字跟哪個字很像?)
通過剛才的讀課文,你欣賞到了什么?(生自由講)
過渡:美麗的景色需要我們細細欣賞,接下來我們就跟著主人公小潔去欣賞吧!
三、學習1-3小節
1、(動畫課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課文又是怎么寫的呢?(出示第一小節)自由讀
指名讀,評價:聽了他的讀你有什么感覺?誰也想來試試?
你的波紋更加長了,也更加美了!還有誰也想感受一下?
聽了你們的讀老師仿佛也看到了船頭兩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真是美極了!大家一起試試吧!
2、我們的主人公小潔在哪兒呢?你發現了嗎?課文中兩次重復出現一個小潔的動作,看誰很快找出來? (緊緊攥著面包紙)小潔干嗎緊緊攥著張面包紙不放啊?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讀讀2、3小節吧!
4、反饋: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呢?(估計學生會說“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臟湖水”之類,據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課文又是怎樣寫湖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重點句: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
(1)指名讀:誰想第一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你讀得真好,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讀得真美,完全有資格當小導游了!
(2)小游客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導游嗎?(引導質疑)
點撥:山巒?(山峰)——這位同學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詞語來提問,真不錯!
變幻的山巒?(播放課件:山的倒影隨著水波在動)請你自己看看畫面,根據畫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問。(看圖解決:水面平,湖水清)
為什么小潔覺得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3)看著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嗎?(指名讀,齊讀)
(4)欣賞了這么美的湖水,聽了你們的美讀,老師真想說“真是美不勝收啊!”(出示成語卡片“美不勝收”齊讀一次)難怪小潔覺得——引讀最后一句話。
5、過渡:(指圖)倒映在水中的山巒是如此的奇妙,那課文又是怎樣寫山巒的呢?自己讀一讀,找一找。
(1)指名讀(出示句子:看,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誰來做做“展翅欲飛”的動作?(如果學生飛了,點撥:石頭在那飛呀飛的?)
(3)其他幾塊山石請小朋友自己試著邊加動作邊讀一讀。
(4) 指名表演讀。師:真有意思,還有誰向他挑戰?
(5) 男女生賽讀。
(6) 出示圖:看著圖說一說(意在指導背誦)
6、小潔只欣賞到這幾塊石頭嗎?(想象說話:有的山石像 )
7、小朋友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誰也能用上句式說一說呢?
出示句式:看,那邊 ,這邊
8、師:我們的同學真厲害,把這些靜止不動的山石仿佛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出示成語: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們,我們跟著小潔蕩舟湖面,欣賞了如此美麗的風景,我們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1-3小節吧!
10、現在你們終于明白了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了嗎?老師想說的是:小潔手中攥的僅僅是面包紙嗎?——她攥住的是美啊!那手中的面包紙怎么辦呢?我們下節課再來解決吧!
四、鞏固字詞
課件出示智慧樹:剛才我們吃了許多智慧果,讓我們再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五、寫字指導
師:這節課我們跟著小潔欣賞了清澈的湖水,我們的眼睛變得更美了,也更亮了,下面讓我們把“眼睛”這兩個字寫好。
1、引導觀察字型。(請睜大眼睛看著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現嗎?)
2、書空筆畫。(拿起小手在空中寫一次)
3、學生書寫,注意姿勢。
4、展示交流。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記敘了小潔面對著清澈的湖水,自己手里的面包紙由“想扔”到“攥著”的變化過程。景色美和和行為美的和諧是本文的主題,面包紙是本文的線索,“剛想、生怕、攥著”等詞語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抓重點、析對比、攻關鍵、就能很好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課文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積極投入實踐活動中,達到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教育目的。
本課內容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好像是自己生活的鏡頭再現。已經形成的閱讀能力也為學習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教者應該從這樣的實際出發,積極引導,并結合文章圖文并茂的特點,啟發學生思考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熏陶。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與行為美的和諧。
3、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進閱讀和想像能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賞析、品讀,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導入法、多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多感官刺激
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指導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練讀詞語
1.師:瞧!游船已經停在岸邊了,(板貼小船)想坐船去游玩嗎?不過你先得讀準去掉拼音帽子的詞語娃娃。
2.認讀生詞:(出示詞語)兩側 卷起 欣賞 烏龜 鏡子 映出 變幻 表演 扔向 跨步 香蕉皮 攥著
3.放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
(二)品讀課文,體會景物美
過渡:剛才小朋友們都欣賞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請小朋友打開課本,讀讀課文2.3.4.段,把文中你認為美的句子用筆劃下來,開火車讀。(看來很多小朋友還想讀課文,找到課文中描寫景物美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自己喜歡得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1、指名學生說你找到了哪個句子?根據學生匯報相繼指導品讀:
(1)、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①你知道展翅欲飛是什么意思嗎?你來演演。師:小潔對這小孩有什么想法?文中用了一個詞“不滿”(理解不滿)還用了一個詞:“企盼”,小潔又企盼什么呢?(企盼湖水變回原來的樣子)
②這些山石是多么栩栩如生啊,這些小動物是多少活潑可愛啊,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名讀)
③想看看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嗎?(出示圖片)
④其實啊,還有很多石頭沒有被畫出來,你能通過你的想象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嗎?用這個句式來說說。
“兩岸的山石像 ,像 , 還像 。”
(2)、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好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①山巒什么意思?
②黑板演示船游到不同的地方映出不同的山巒。
③想象湖水,除了映出了藍天、白云、山巒,還映出了什么?
④指導讀句子。
⑤小潔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看看課文的插圖再說說。讓我們來讀讀這句話。
(3)、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①貼許多小魚在黑板上。板貼:銀白色的小魚
②帶著喜愛的語氣讀這句話。
③這是一條多么與眾不同、活潑可愛的小魚啊,你們看(教師板演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你們看小魚不見了,小魚去哪里了呢?
④多么可愛的小魚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2、小朋友,你們找到的這些句子寫得多美啊,把你喜歡的部分再大聲地朗誦出來,最好能背下來。
3、有哪個小朋友能背背嗎?
(三)感受景物美,讀議結合
過渡:剛才,我們在游覽過程中,欣賞到了美麗的湖光山色,積累了語言,還和可愛的小魚交上了朋友。你會把吃完的面包紙扔進著清澈的湖水嗎?那小潔扔了嗎?你從哪讀出來的?
1.出示描寫小潔的句子:
①她吃完了面包,剛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卻被湖里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
②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摔進湖里。
2.師:是啊,小潔不想破壞這美麗的湖水,可是那個小孩他做了什么?(指名讀“突然,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色不見了。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期盼的目光盯著湖水。”)
(1)假如你是湖中的小魚,你看到自己的家這么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嗎?
(2) 假如你是湖水會怎么想呢?
(3)師:小潔對這小孩有什么想法?文中用了一個詞“不滿”(理解不滿)還用了一個詞:“企盼”,小潔又企盼什么呢?(企盼湖水變回原來的樣子)
(4)師:如果你是小潔,會怎樣勸這位小孩?(同桌練習表演,指名上臺表演)
師:如果我是這個小孩一定接受你們的意見。我幫他謝謝你們。
(四)小結課文,學寫生字“眼”“睛”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2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課,這個單元主要圍繞“環保”這一專題。本課旨在通過小潔在游覽湖水過程中,不隨手亂丟果皮紙屑,愛護環境的事,告訴我們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篇課文質兼美,語言典范,貼近兒童生活,既能使學生通過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環保”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啟迪。
本課教學,采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初讀,學生就能感受到兩岸和湖中風景的優美和小潔美好的心靈。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學習兩岸的風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學生通讀了全文后找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并用—劃出來,再讓學生通過品讀每一句來體會作者描寫的優美的兩岸風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課時學習小潔愛護環境的句子來體會小潔美好的心靈,在學生邊讀的時候邊用橫線劃出,再通過讀來體會。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課堂上通過朗讀、討論、想像、對比、玩味、觀賞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發現美、感悟美,體會到了風景美與行為美的和諧,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針對本課特點,還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關注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重點。在教學中,力圖從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實現語文教學的本真出發,組織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字、句,擇讀課文。在初讀后,就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自主的探索文本,找到四處寫景美的語段,并隨即進行分析指導。
本文詞句很美,但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僅僅依靠文本很難感受到風景的美。我通過圖片欣賞、聯系生活場景,運用想象、對比等方法,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每一個優美的詞都變成了生動鮮活的畫面印在腦海中,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在反復的讀和說中使學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優美,使學生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文中描寫山石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我讓學生先理解“這邊,那邊”兩個詞語。再通過引導和啟發進行想象說話,用“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 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最后由讀變背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化的山巒。”這句話時,我讓學生主動思考,通過圖片的直觀感受和交流,不僅知道了湖面和鏡面的相同之處,更理解了什么是“變幻的山巒。”
以上設計,在教學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學生興趣濃,發言積極,理解深入,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現了語文的三維目標。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課,這個單元主要圍繞“環保”這一專題。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使同學們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增強了同學們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較好,基本達到了事先的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學習兩岸的風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學生通讀了全文后找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并用—劃出來,再讓學生通過品讀每一句來體會作者描寫的優美的兩岸風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課時學習小潔愛護環境的句子來體會小潔美好的心靈,在學生邊讀的時候邊用橫線劃出,再通過讀來體會。采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初讀,學生就能感受到文中風景的優美和小潔美好的心靈。
針對本課特點,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先讓學生欣賞課本插圖,然后說感受。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觀察,欣賞能力.在教學中,力圖從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實現語文教學的本真出發,通過想象,對比等方法。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使學生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在反復的讀和說中使學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優美,文中描寫山石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我讓學生先理解“這邊,那邊”兩個詞語。再通過引導和啟發進行想象說話,用“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 --------”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化的山巒。”這句話時,我讓學生主動思考,說說類似的句子。從而接觸學習比喻句。
在教學第2課時時,讓學生通過把小潔與扔香蕉皮的小男孩進行對比,從而體會小潔的心靈美。
在教學最后一自然段時。我原以為學生會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可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船靠岸了,小潔手里還是緊緊纂著面包紙。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象在尋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的向前跑去。)我出示了問題“她四處張望,在尋找什么?眼睛一亮,看到了什么?飛快的向前跑去干什么?”原以為學生會跟著課文走,可他們的答案卻千奇百出。(去找魚網撈香蕉皮。有小妹妹摔倒了,跑去扶她,急著找廁所等等。)當然也有說找垃圾桶扔面包紙的。于是我就問:“為什么不說找垃圾桶扔面包紙呢?”學生卻說:“不用急,可以等一下扔,或者帶回家扔。”聽到了這樣的回答,你能給以否定嗎?其實我清楚,他們心里早有了課文要求的答案,只是覺得那太普通了,太沒創藝了。現在的教學是開放的,多元性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學習,使同學們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增強了同學們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較好,基本達到了事先的教學設想,我是這樣做的。
一、齊讀課題,展開想象
首先提示學生,什么樣的湖水?讀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問題,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并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后,匯報自己所喜歡的句子,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只作引導。
二、讀議結合,深化主題
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讀議,讓學生結合課內外知識,聯系上下文充分理解“皺紋”“企盼”“緊緊篡著”等詞語,并在讀中感悟到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總結全文
課文講完后,啟發學生你想說點什么?1、我想對小潔說……,對小男孩說……對自己說……。2、相機板書:笑了的湖水。3、總結:相信有了小潔、你、我,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還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加強課文的閱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讀中對課文的內容進一步理解的透徹,鼓勵學生大膽說。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清澈的湖水一課,用清新美麗的語言描述了湖水變幻的景色,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語言極富想想力,充滿了童心童趣。小潔的心理變化刻畫的細膩,委婉。是學生學習語言,激發想象力的典范之作。教學中,我注重語文工具性的學習,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滲透了人文教育。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 詞語揭題,引發問題。課始,我板書“清澈”一詞,讓學生這個詞語說短語,學生說出了“清澈的小溪”“清澈的湖水”“清澈的小河”,趁機學習“澈”這個生字。接著,揭示課題,引發問題:讀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湖水非常清澈呢?
二,重點感悟,巧妙銜接。新課程下的教師,不僅是語文教學的組織者,而且是他們的引導者,合作者。圍繞“你從哪里讀出湖水非常清澈”這一問題,讓學生自主感悟,學生找得很好。我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引領他們有重點地學習了以下句段: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駛,船頭兩側翻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
(請你想象這條白色波紋像什么呢?)
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好像在天上飛,有好像在水里游。
(為什么小潔會產生這種感覺呢?)學完這一段,我問學生:“湖水里都有哪些變幻的山巒呢?”把學習內容巧妙的銜接到第二自然段。
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小魚像在給有人表演什么呢?)
三,仿寫訓練,創造語言。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寫細致,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充滿了想象色彩。我通過對比的形式讓學生領悟了“正要跳起”“展翅欲飛”這兩個詞語的魅力。又讓學生觀察遠處的山石進行仿寫訓練。學生大膽想象,爭相發言。“遠處的山石像在沙漠中行走的駱駝。”“遠處的山石像一只只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遠處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老虎。”
本節課我讓學生充分地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仿寫訓練都較好地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的特點。學生習得語言的同時自然地受到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能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質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具準備:
課文圖畫插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
(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同學們,當你在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吃完帶皮,帶核的事物后,是怎么做的呢 (把它們拾到一起仍進垃圾箱里.)
你們真是好孩子,正是因為有你們這么多愛護環境的人,天才格外藍,湖水才格外清澈.
今天,我們就一塊兒來學習第二十一課,清澈的湖水,看看課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打開書,邊看圖,邊聽老師讀課文.
大家聽得真認真,看得也很投入,你有哪些感受呢 你覺得景怎么樣 小潔又怎么樣
下面給你們點時間,大聲地練習讀課文,把每個音讀準確,把每句話讀通順.開始!
練好了嗎 咱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全班齊讀,你喜歡哪個自然段就站起來讀哪個自然段,不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書.
讀得真不錯.
(三)默讀課文,交流讀不懂的詞語.
接下來請你默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在讀不懂的詞上畫問號.
誰想先把你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四)理解課文,知道有感情地朗讀.
1,抓住景物特點,讀中體會景物的美.
通過剛才的學習,李老師覺得這的景物真的好美,你們也有同感嗎 那,這么美麗的景物只有我們看到了,多可惜呀,想不想告訴更多的人呢
現在你們就拿出鉛筆,邊讀邊用"~"畫出直接描寫景物的句子,只有把這些句子讀好才能讓更多的人感覺到景物的美麗.畫完以后先在小組內討論,看看有沒有畫得不準確的地方,然后選擇你喜歡的方式練習讀.
讀了你有哪些感受 聽了你們讀得,李老師覺得這的景色可真的很美.
2,理解人物神態變化.
這么美麗的景色與每個人的保護是分不開的,課文就寫了小潔愛護環境的一件事,怎么寫的呢 你再讀一讀課文.
(欣賞,入神,吸引,生怕,不滿,企盼,張望,眼睛一亮)
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
下面咱們把景物和人物結合在一起讀一讀整篇課文.
(五)朗讀全文,深化主題.
學了課文你有些什么想法 打算怎樣保護環境呢
總結:同學們,美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只有行為美,景色才能更美,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共同努力創造美好的家園吧.
第二課時:學習生字(略)
板書設計:
21清澈的湖水
景美:游船,山石,湖水,小魚
人美: 攥著, 不滿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4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并書寫,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環境人類生活相關,培養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3、學習比喻句“……像……”。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教學。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境污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中的生字“澈”,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用“澈”組詞:清澈……。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讀課題后,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提問)或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靜聽,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問一問老師或同學,把字音讀準確。
3、從課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再讀課文。
4、檢查生字讀音:
⑴ 同桌互相讀、聽,互相訂正。
⑵ 指名認讀。
⑶ 用生字卡片進行全面檢查。
5、再讀課文,邊讀邊用序號標明自然段。
三、指導讀好課文
1、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⑵ 老師引讀,讓學生了解內容。
⑶ 指名讀、評,全班齊讀。
2、讀好二、三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兩岸風景的句子:(邊讀邊勾畫出來)
⑵ 名讀勾畫的句子。
⑶ 桌互讀第二自然段。
⑷ 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⑸ 由練讀,找出表示小潔心情的句子。
⑹ 名讀、評,全班齊讀。
⑺ 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
3、指導讀好第四、五自然段:
⑴ 小聲讀 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小潔想干什么?結果怎么做的?
⑵ 指名答,想一想,當時小潔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再請同學演一演。
⑶ 自由練讀四、五自然段:
① 分四人小組練讀課文。
② 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會
1、朗讀文中寫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做在這條船上,和小潔一起看看這美麗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讀出來?學生各自練讀美景部分,指名讀,師指導讀。
2、通過動作,體會心理:(字讀三、四段)
課文中兩次寫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從這而體會到什么?應怎樣才能表現出小潔生怕面包紙掉進湖里的心情?
你從“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體會到什么?
加上動作表演讀,指名上臺表演。
3、自讀最后一段。討論: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五、拓展活動
1、讀一讀這句公益廣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請你注意你的腳。”
2、試著寫一句保護自然的公益廣告詞。
我是_____________,請你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小組討論:環境污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
4、全班進行交流。
二、學習比喻句“……像……”
1、讀出課后練習中的兩個比喻句。
2、想一想,在我們以前的課文中有沒有像這樣的句子:
回憶:大象的腿像根柱子。
圓圓的荷葉像停機坪。
……
3、照樣子指名說比喻句。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分組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3、指導書寫課后生字:
注意:“覺”字下面的“見”不要寫成“貝”。
“船”的“舟”變成偏旁時橫要變成提。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同桌互相背誦。
2、指名背誦。
五、實踐活動
在教室開展“彎彎腰,拾起一片紙”的活動。然后集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材簡說:
跟隨著小潔的目光,我們欣賞著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雄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澈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攥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遺憾的是,那面“鏡子”還是被一個小孩弄了個污點。那塊香蕉皮,嚇跑了小魚,就連湖水也“皺起了眉頭。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們每個人精心呵護。小潔只是在那面“明鏡”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開的手,但對每個人來說,在這一瞬間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這點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潔美好的心靈。
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面永遠的“明鏡”吧。別忘記小潔那企盼的目光。
小學二年級語文《清澈的湖水》經典教案 篇16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環保”這一專題,選材新穎別致,貼近兒童生活。課文中的主人翁小潔寧可長時間地把面包紙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臟那“清澈的湖水”,從點滴小事中反射出了小潔美好的心靈。教學目標是: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3、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根據課文內容,我將這一課的教學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第二課時,品讀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背誦喜歡的部分。下面就第二課時的教學結合本次的研究主題“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熟成誦?”給大家作個簡要的介紹: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在階段目標中還明確要求第一學段學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而古人也有“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因此,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中同時要求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以及在優美的語言描寫中展示出了風景的優美和人物心靈的美好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力求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引導學生在熟讀成誦中,展開想像、感悟課文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誦讀中感受風景美
課文通過小潔的眼睛給我們展現了藍天白云、碧水青山,跳躍的“青蛙”、展翅的“雄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的處理我把重點放在反復誦讀“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讓孩子們跟隨著小潔的目光一起欣賞感受美景。我想對于這樣淺顯而又優美的內容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同時也就達到了感悟語言的目的。
1、激發興趣,想記
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要誦記的內容感興趣了,才會有想要記下來的欲望。課文中以優美的語言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我在引導學生感受湖水清澈時,當學生讀到:“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我問孩子們“想看看這美麗的畫面嗎?”然后告訴她們“這美麗的畫面就在你們的腦海中,展開你想像的翅膀,把句子多讀幾次就能用心看到。”利用孩子們想要看到美景的心理,激起誦記的興趣,使語言文字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形成生動的畫面。然后,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畫卷,在欣賞的過程中讓畫面又回歸成語言文字,深深印入腦海。除此之外,我還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誦記興趣,如“把這句話多讀幾次,記住小魚的可愛吧!”……
2、方法指導,會記
方法得當往往會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在短時間里記住這些優美的語言,我同時注重誦記方法的指導如在感悟山石的有趣“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這一環節時,在引導孩子們對這有趣的山石產生喜愛之情后,我順勢提出“誰有好辦法快速地記住這句話?”這時孩子們開動腦筋各找各的好辦法,有的說:“用心多讀幾次。”有的說:“想動作記。”還有的找到動物的順序:“青蛙――雄鷹――石兔、石龜”這些都不失為誦記的好辦法,老師又告訴大家還可以按“那邊――這邊――半山腰”這樣的順序記。然后讓孩子們各自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比比誰最先記住。這樣一個長長的句子要記下來就不再是難事了。我相信孩子們也一定會把在這里習得的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之中。
3、多形式展示,樂記
在學生已經熟記的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讓孩子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指名背、小組背、男女生比賽背、師生同背等形式,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在個性化的誦記之中學生已悄然把這一學習當作了一件快樂的事。大家也許還記得在體會小魚的可愛一環節處,當我在讓學生充分試背之后提出“男生和女生來比一賽看看誰背得好!”時,孩子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耶”的歡呼。這是多么童真的體現呀!在記山石的有趣時,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大聲朗讀,有的在心中默默誦記這不也是快樂的學習嗎?加上展示過程中不失時機的評價與鼓勵激起學生的信心:“你真了不起,這么快就能背下來了!”“背錯了沒關系,相信他在課后多讀幾次一定能背好。”……久而久之我想這樣的樂記將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個習慣。
二、自主閱讀中體會心靈美
當文中的主人翁小潔吃完面包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在這一瞬間小潔控制住了自己正要撒開的手,攥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這部分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我讓孩子們“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讀3、4、5自然段,看看小潔吃完面包后是怎么做的?”在班內交流中一方面抓住小潔的行為讓孩子們站在小潔的角度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體會小潔心靈的美好;另一方面對于比較難理解的“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我引導學生在默讀中質疑,同學相互解疑,在質疑與解疑的過程中將扔香蕉皮的小孩與小潔的行為對比,在對比中進一步認識到小潔的心靈美、感受湖面的變化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我又鼓勵孩子們“記住小潔的不滿與企盼吧!”從而在誦記中使環保意識植根于學生的心靈。
三、拓展升華、揭示主題
“環保”是本組課文的主題。在理解課文之后,我引導孩子們與文本中的小伙伴展開對話“面對這如畫的美景,文中兩個小伙伴一個扔香蕉皮一個緊攥面包紙,學到這里你想對他們說點兒什么嗎?”孩子們針對兩個小伙伴的行為,聯系自己的生活各抒已見。在對話中明晰了保護環境、熱愛自然這一主題。教師及時性總結“同在藍天下,美好的環境給我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健康的身體。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能像小潔一樣,從小事做起自覺愛護環境,那樣天會更藍、水會更清、草會更綠!”使主題進一步得到升華。
總之這節課我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本次研究主題“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及課文特點,積極引導學生在誦記的過程中理解感悟課文內容,實現了教學目標。但是,從整個課堂來看,在教材的處理上對于小潔的心靈美突出不夠,加上教者本身缺少對課堂的靈活駕馭,教學之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這里敬請各位同行各位、各位專家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您的指導將是我在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