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面授探討式評改法
“面授探討式評改法”,即學生作文均采用自己上交的方式,老師則當面與學生探討,形成“師生對話”式的評改。“師生對話”是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和意見交換。因為教師對評改作文的作用,應有個辯證的看法,批改的作用并不是絕對的。得法的批改,可以使學生的寫作有所進步;不得法的批改,即使教師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無助于學生的進步,也是形式主義的徒勞。所以在探討評改中,教師哪怕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它絕不是結論的替代,更不是權威的標志。
評改時,教師一定要尊重、揣摩學生的原意,根據他們的思路修改,幫助他們把原來的意思說清楚,決不可把學生的意圖撇在一邊,按教師的主觀意愿隨意增刪,甚至“另起爐灶”。這正如古人所說:“閱童子之文,但宜隨其意而改之,通其氣脈字句,極能長發才思,若拘題理而盡改之,則阻挫其才思,已后即不能出發矣。”
這樣,教師不再是單純的評價者,而更像一位教練和促進者,為學生提供了合作性的支持。這種“師生對話”的互動關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寫作“內因”,成了培養寫作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動力。惟在運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教師必須轉變那種居高臨下的心態,不要把自己視為權威。而應不斷求知,勇于探索,在共同的探討過程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2. 寫作知識的傳授要常常穿插。如什么是中心突出,什么是場面描寫,什么叫語言準確生動,怎樣做到感情充沛真摯,遣詞造句簡練、優美、生動,如何使整篇布局緊湊、渾成,如何開頭、結尾等等。
3. 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幫助學生調整情緒,盡可能地使學生做到既大膽思考又能合作交流,讓學生心靈真正有所觸動,這便是成功。因為“成長需要陽光,進步離不開表揚,小小的成功,會使他們激動不已。”
4. 要注意提高,即老師面授探討評改一段時間后,應讓學生學著自評、互評,這才能真正提高能力,這也是學生作文進步的要因之一。記得哲人波利亞講: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
(李材章 盛紹英 《中學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