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驗交流發言稿(通用3篇)
家長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1
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對我們這些年輕的家長來說好比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摸索的課程。以前覺得孩子還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說咱小時候不就是摸爬滾打長大的,可現在想想遠沒這么簡單。下面就談談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體會。
1.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單方獨攬 大權 ;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揚和鼓勵是孩子成長的 膏方 。平時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并能增強親子間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許進步,就要毫不吝嗇地肯定他,鼓勵他,同時不要讓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評,這樣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而且還能很好地保護其自信心。當然也不能一味強調表揚,若遇到原則性錯誤也要毫不猶豫地給以指正,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樣的力量去引導他,這樣就會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此外給他營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兩種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時半會沒法分開,因之前已提醒過,媽媽就數落他了,可兒子硬說 不是我混的 ,接著越批評越不肯承認,其實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總以為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認,直到后來向他保證不會批評他,他才說是他干的。反過來就說明在一些小事上,我們做家長的就有可能對他太嚴厲了,事事較真他心里總有點怕,其實想想孩子很多時候不是故意犯錯的,有時更是好奇心所驅,所以是誠實重要還是讓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和聯系,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并沒有通過幼兒教育的系統培訓,對孩子的了解往往帶有感情色彩,而老師的評價就更為客觀,而且老師在發現孩子潛能方面肯定比我們家長來得敏感,所以和老師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覺得與孩子較好的聊天時間是在每天晚上睡覺前,多聽聽他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并通過講故事,讓他明白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說到克服缺點如我家孩子有亂扔玩具的壞習慣,我們會在玩前提醒他玩后要自己收拾,一開始他很不情愿,還會鬧情緒,但我們并沒有妥協,而是許諾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給予獎勵 如零食,然后再給他講道理,漸漸地他這個壞毛病已經改了很多。平時遇事努力做到多 蹲 下來聽聽孩子的意見,可以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甚至爭執,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 聽話 ,把孩子看做朋友,尊重他,引導和幫助他,那么孩子也會尊重你并對你敞開心扉,健康成長。有個心理老師在討論家庭教育時曾說過哪一天在孩子心目中把大人當作 哥們 一樣,那么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此話非名人之言,但細想不無道理,尤其在孩子經歷青春期更是如此。
家長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2
曾有詩人說過:夢你所夢,思你所思,做你所做,因為寶貴的生命你只有一次。十七歲那年,我正是這樣,帶著青春的夢想,踏上了三尺講臺,如今,兩千多個日夜的平凡歲月,已隨著嘩啦啦的作業紙悄然而逝。
打開記憶的閘門,純真年代對老師的那份崇拜依然清晰可見。當我從懵懂中走來,蹣跚地沿著知識的階梯拾級而上的時候,總有雙溫暖的手在身邊牽引著我,撥開我眼前迷茫的霧紗,在心靈上打開一扇綠色的窗子,我知道,那就是您,我親愛的老師,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您總是那么站著,從不管那歲月的車輪正勾勒自己額上的皺紋,染白您的雙鬢。
常聽人說,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為我在童年時代就遇到了許多好老師。老師你對我的關心和撫愛使我在童年時代就萌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長大后,我也要做一個像我的老師那樣的好老師,讓我的學生也能像我一樣幸福。當我捧著畢業證書和一本本鮮紅的榮譽證書走出師范大門時,曾信誓旦旦地想:終于到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當時的我豈知:理論誠可貴,實踐價更高。
從學生到老師,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很想讓我的生活像交響樂一樣雄渾有力,很想讓我的生活像詩歌散文一樣浪漫抒情。可是,當我將生活進行零碎的整理,卻發現:生活一如既往的平凡、繁雜、瑣碎。我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嗎?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生活嗎?這就是我寶貴青春的體現嗎?學生時代的激情在現實面前一敗涂地,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了一絲退卻。
與此同時,來自學生的熱情與純真,也在一點點地感染著我。忘本了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笑臉,忘不了夾在教案本里那老師您辛苦了的字條,[蓮山~課件]忘不了節日里那一句句盈滿祝福的問候。清楚地記得那年冬天,一名學生在課間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頭撞在花池的棱角上,頓時鮮血直流,我聞訊后急忙把學生送到醫院。看著醫生為那個孩子清洗傷口、縫針、上藥、包扎,我的手心也直冒冷汗,可我還要強忍著內心的緊張去安慰那個受傷的孩子。由于學生離家較遠,家長來學校不方便,所以,以后的換藥、拆線,都由我這個年輕的班主任領著孩子一趟趟的往醫院跑。當時,正趕上學校組織大規模的考試,課堂上,我還要領著學生進行緊張的復習,并且,班里的正常工作一項都不能落下。一個多星期下來,我有些吃不消了,當我帶著嘶啞的嗓音講完了當天的課程,晚上放學后,又拖著疲憊的身體去檢查學生寢室。原以為孩子們已經睡著,可眼前卻突然出現一排小腦袋,一個個帶著詭異的笑容。正在詫異的我一轉身,看到身后一個小家伙兒,手里提著一個裝滿了潤喉片、蘋果、餅干的方便袋兒,直往我手里塞。其他學生也跟著隨聲附和:“老師,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好可愛的謊言。我清點完學生人數,出門前把那兜東西放到一個學生床上,對他們說:“謝謝大家對老師的體諒和理解,把這兜東西物歸原主。”誰知,我剛走出寢室沒多遠,身后傳來一個熟悉的叫老師的聲音。在那個寒意襲人的冬夜,一個小家伙兒穿著單薄的衣服,光著小腳丫,“啪啪啪啪”向我跑來,把那兜東西往我手里一塞“老師,給您。”扭頭就跑。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全部化為烏有,溢滿心頭的只有甜蜜的幸福和滿足。
于丹教授的學生曾經這樣為老師定義:老師是為學生縫補翅膀的人。乍一聽,我很詫異;再一想,我很慚愧。原來我一直都沒發現,圍繞在我身邊的竟是一群天使。從此,我不再徘徊,不再抱怨,我要讓平淡的日子醞釀出香濃的詩意,我要讓平凡的事業幻化成美麗的風景。
20xx年8月8日,29場28號,伴隨著這些既普通又特殊的數字,我順利通過了南樂縣招聘教師的考試。在象征著勝利的光環漸漸退去后,我清醒地明白:我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迎接我的是更多的挑戰和考驗。只有不斷地充實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把教師這個職業詮釋得更加美麗。
上海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認為:講課就是生命在歌唱。是啊,三尺講臺,有春的絢麗,秋的斑斕;有世界的奧妙,人生的真諦;有五千年的文明,八萬里的境界。講臺就是老師們的人生舞臺,在這里,我們用知識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讓我們伸出雙手,高舉希望的火炬,憑著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縱情歌唱,舞步飛揚,讓我們的青春在教育這片熱土上永放光芒。
家長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3
20xx年12月15日晚,三年級召開全體學生家長會議,我們班家長會也如期在三(四)班教室舉行。在這次會議上,老師和家長近距離接觸,懷著一顆對學生的關切之心,深入的交流思想,廣泛的交換意見,產生了積極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現將三(四)班家長會工作總結如下:三(四)班應到家長51人,實到51人。晚上七點之前,家長們陸續進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任課老師李老師態度和藹地接待著每一位家長,安排家長到自己孩子的座位旁就座,并與個別家長交流學生學習狀況。會議開始了,班主任首先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辭,講解召開這次家長會的主要目的。接著,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老師和家長進行深入的交流。
一、分析三年級學生特點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尤為重要的一年,是他們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的關鍵期。
(1)做事情很積極,但不易持久。
(2)做事情容易毛躁,不夠踏實。
(3)開始表現出趨利弊害的心理特點。
(4)很少以學者、科學家或者學習優秀的人為偶像。
(5)重點講了三年級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特點。
二、總結前一階段班級及學生情況
首先總結班級總體情況,班級學習氣氛濃厚,集體榮譽感強。在良好的紀律的保證下我們班級教育教學秩序井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學生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其次,分類總結學生各方面情況,例如衛生習慣、聽講習慣、寫字習慣、晨讀午寫暮省習慣、書寫習慣、手抄報、體育等,就這些方面做得好的同學提出表揚,并指出班里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與家長齊抓共管。然后重點介紹了三年級語文學科的特點及學習要求、學生在本學科的表現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并且就階段檢測情況和單元測試題的使用,詳細分析的本學期語文學習的得與失。
三、期待家長配合的地方包括七個方面:
(1)家庭作業的布置,強調我們布置作業的原則。
(2)鋼筆字毛筆字的練習,重點強調用筆以及寫字姿勢的重要。
(3)帶雨披問題。
(4)校車安全問題。
(5)校外文明問題。
(6)冬季作息時間及早到遲到問題。
(7)吃零食問題。家長們認真傾聽,并作好記錄,有些家長還在會后反思了自己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
四、家教小建議:
1、平時多和孩子交流,學習上要幫助孩子。希望每位家長每天在百忙之余一一查看下并給孩子簽名。
2、多翻翻孩子書包。
3、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做孩子行為習慣上的好榜樣。言語文明、注意衛生、衣著整潔、樂于助人、做人誠信等,學習需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不要讓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干擾影響到孩子;讀書需要心靜,做家長的有時就得做出犧牲。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盡量不要玩麻將、打牌等嚴重干擾孩子學習的事情。
五、隨時與老師保持聯系多和老師溝通。親其師,信其道。正確認識教師的教育行為。如果確實有意見,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溝通,我們隨時會歡迎大家提意見。
六、環保倡議由李睿同學的家長以家長的名義念環保倡議書,發出環保倡議,如家長們愿意孩子加入此活動,周五或周一讓孩子帶來廢紙,學校處理;如不愿意,可不告訴孩子這項活動。在會議上,家長們也紛紛提出問題和要求。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聯系方式、班級郵箱博客地址,如何共享學習資源等,老就這些問題我一一做出解答。最后,個別家長自愿留下與我交談孩子的一些情況,特別是班級中學習下滑的學生,如孫浩、王磊、劉燁釗等,老師們就他們的學習成績、思想狀況等方面和家長進行細致的交談。很多家長主動詢問學生的情況,氣氛十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