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案設計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桿、腹部、襯衫、清脆、逃脫”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和想象翠鳥疾飛的情景,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5、增強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教學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擴詞擴句等其他練習,幫助提高蒙古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讀代講,自讀自悟感知課文內容。
【情感價值觀】激發學生愛漢語,愛說普通話興趣。培養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三、教法:1、直觀教學法2、啟發式講讀法3.讀寫結合
四、教具多媒體
五、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生字,課文
老師:翠鳥的圖片;做翠鳥捕魚動作的課件,輕音樂等。
六、教學過程
檢查預習情況。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的你們認識那些動物.如:…引導他們說到鳥類之后讓他們說說它們的顏色等等。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好!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漂亮的新朋友。同學們,你們想認識嗎?請看屏幕。
你們喜歡這位朋友嗎?愿意做朋友嗎?
師: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南方能見到。我們一起和它打聲招呼吧——齊讀課題,再親切一點。”
2.現在請同學們看一段音頻課件,同學們想不想看呀?
師:你們想了解翠鳥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17課翠鳥。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17課,先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剛才有的同學大聲讀,有的同學小聲讀,有的同位或小組一起讀等,讀得很認真,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
3、出示課件學習生字。并試著讓學生組詞、加強識字能力的教學。
4、出示課件學習詞語。指名讀詞語并用蒙語翻譯更深理解意思。
5、學生再讀,找出課文從幾方面寫翠鳥可愛。
6、學生讀文,找出翠鳥外形特點的段落學生讀文,找出寫翠鳥活動特點的段落。
7、你們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學生說出理由,舉手表決,根據人數多少確定。)好,我們先來學習翠鳥的外形。
(三)、品讀課文,感受文美。
1、學習第一自然段
自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主要講了翠鳥的什么?
了解翠鳥的外形和同學們說的是否一樣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課件)
(1)第一句:寫了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外形特點:“紅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寫翠鳥的顏色。用一個詞概括(“鮮艷”)。
(3)你能在這段話里發現幾種顏色?
(4)出示課件做小結:(填空的方式來完成。)
頭上:橄欖色頭巾,翠綠色花紋。
背上: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襯衫
眼: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提出問題:翠鳥外形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方式去回答。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翠鳥不僅長得十分漂亮,而且還是捕魚的能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