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釋文
卷第十五廄庫
遊牝音臏。謂三月春分時放畜,使相配,令牝牡相會以生駒犢也。 飼音似。 廄音救。養(yǎng)馬舍也。 羖音古。羊無角者,名為羖。 馱唐佐切。以牛馬載物為馱。 犧牲上音羲。下音生。堪祭用者,名為犧牲。 犢音毒。牛子名犢。馬子名駒。 在滌音笛。養(yǎng)犧牲之官,謂之滌官。 捶撲猶打也。 踠跌上於院切。下徒結(jié)切。踠跌,猶打傷也。 觝齧上都里切。觸也,咬也。 突陀沒切。衝也。 蹋徒合切。踏也。 ?幟上卑遙切。下昌世切。謂使知防也。若牲能害人,則先截兩角;狗能害人,則先截兩耳。如此名為?幟。?幟,識認也。 絆音半。猶繫也。 噬音誓。猶齧也。本主別之。此謂上截兩耳,使人知此狗善咬人也。 羈絆上音箕。猶繫絆也。庸賃女禁切。庸,直也。賃,稅也。上下卷音義同。 償音常。還其本價謂之償。 庫藏〔九一〕青浪切。蓄貨物謂之藏。 鹵簿鹵簿,樂人為隊行也。今駕前有流沙隊,有鹵簿隊,皆執(zhí)樂以從行也。 氈褥上音旃。下音褥。自貸音代。訓借。謂監(jiān)臨之官自借官物也。若音特,訓與,謂監(jiān)臨之官私將官物貸與人。 曝敘上薄報切。謂也。濕物用曝,乾物用敘。濕物不曝則爛,乾物不敘則脆。 貯丁呂切。 燥音掃。乾也。 逗音豆。謂稽留也。 僦音就。賃也。 稱量力襄切。斛謂之量也。
卷第十六擅興
魚符符,信也。謂鑄銅魚於符之上,然後分離為兩函,左者收於內(nèi),右者付所守之地。如以敕旨發(fā)兵,則使者執(zhí)內(nèi)之左邊,以來勘所守之地右邊,其文同,其形合,其驗是真敕旨也。其文不同,其形不合,則執(zhí)其來使以聞上。至如長短、麟虎之類,具在下式。 介冑介者,甲也。禮云,介者不拜。又云,一坐再至。此皆為甲冑之士,不令備禮也。凡在首為冑,在身為甲,在臂為鎧。 有進無退〔九二〕孫武子云,兵者兇器,戰(zhàn)者危事,將者死官,戰(zhàn)場者立屍之地。如此之倫,是有進無退。 將大集〔九三〕謂民以教兵也。 校閱猶揀擇習熟也。 春蒐音搜。蒐者,春獵名也。春時搜索,獸之有孕者則放之。 夏苗夏獵名也。謂夏時獵獸之為苗害者。 秋獮音鮮。秋獵名也。獮訓殺。謂秋主殺物,當時獵,盡殺更無揀擇也。 冬狩音獸。冬獵名也。謂當冬藏之時,但是獸,皆可獵取。然此四時皆因農(nóng)務之閑。 掩覆敗者謂被賊傾覆損敗也。 戍主音庶。謂屯兵守于要害之處,主守者名為戍主。 留守音獸。謂守土之臣,謂之狩也。狩,即獸守。 警謂日夜行處,警覺賊之來否。 軍壘牆名為壘。謂兩面相對,各安營寨壘壁,以相視候。 旟〔九四〕弋於切。周禮,鳥隼為旟。 旞〔九五〕似醉切。周禮,全羽為旞。 旐〔九六〕音兆。周禮,龜蛇為旐。 旄〔九七〕莫刀切。旄牛尾也。舞者持。 旌〔九八〕子盈切。周禮,析羽為旌。 旃〔九九〕之延切。周禮云,通帛為旃。 旗旄〔一00〕音毛。按周禮云,交龍為旗,通帛為旃,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鳥隼為旟,竿首皆注旄也。又,左傳云,師之耳目,在乎旗鼓。又,毛詩云,孑孑(音結(jié))干旄。 來降戶江切。歸伏謂之降。 推避〔一0一〕上吐回切。 推對上音吹。 一藝音義。伎能謂之藝。〔一0二〕 窮覈〔一0三〕下革切。考問謂之窮覈。 戎仗謂之戎仗。〔一0四〕 儀仗以此仗為威儀,短者刀,長者楯之用,謂之儀仗。 鹵簿見前解。 戟下音朔。今州郡列小旗幡者,名為戟。 糧貯收藏謂之貯。 繕音善。修補謂之繕。 刀楯短者為刀,長者為楯。 短矛長者為戈,短者為矛。 具裝〔一0五〕今名掩心也。 旌旗幡幟赤旗謂之幟。已上旌旗幡幟,義見上解。 崩澈直列切。自高而墜謂崩。盡謂之澈。
卷第十七賊盜
人君與天地合德按周易乾卦文言,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說者謂,天地以覆載為德,大人以恩育為德;日月以照臨為明,大人以聰察為明。 上祗寶命祗訓恭。謂王者恭受上天寶有四海之命。 下臨率土既受上天寶有四海之命,即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濱皆是王臣。濱,〔一0六〕音賓。水盡為濱。 狡豎小奴名豎。今謀反及大逆,此等蓋是狂惑小豎之徒,不知有上天寶命之重故也。 將而必誅將有此興狂之心者,必誅也。 已汩下音骨。訓亂也。 背誕訓詐也。 拱迫〔一0七〕上居勇切。謂遮攔使不得逃竄故也。 為質(zhì)謂將無罪之人身者有罪之人身者為質(zhì)。〔一0八〕 當有罪上丁亮切。〔一0九〕 在法不可同天〔一一0〕禮記云,父母之讎不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 枕戈上執(zhí)任切。謂父母之讎,思報其讎,至於寢睡尚枕戈器,以圖復殺。又,禮記云,兄弟之讎不反兵,謂遇見讎者,不可更反取兵也。如此言之,是戈兵常在身也。 舉劾下音亥。勘問謂之劾。 金科即法書也。 比附上音脾。謂比近不告,部曲、奴婢即與子孫同罪。 僥倖謂本合有罪,而今不罰,幸而免戮,謂之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