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釋文
卷第十八賊盜
孔竅苦弔反。 梯轡音秘。登高用梯。乘馬用轡。 不糾音糾。訓(xùn)舉也。 究悉〔一一一〕悉,謂盡識也。左道邪之道謂之左道。〔一一二〕鄭玄注云,左道謂巫蠱之屬,以非正道,故謂之左道。巫蠱者,〔一一三〕怪惑之名。則毒藥害人,行符厭俗為魅,令人蠱惑,夭年伐性。當是漢時,武帝末年,上已年老,淫惑鬼神,崇信巫術(shù),江充因而行詐,先於太子宮埋桐人,告上云:宮有蠱氣,上使江充取之,果得桐人,帝不知太子冤,心謂江充之實,即詔丞相劉屈氂發(fā)三輔兵討之,太子出奔湖關(guān)自經(jīng),即巫蠱事。 造合音閤。 貓鬼下本鬼字,於義不通。今轉(zhuǎn)而音卉,草也。貓即班貓,蟲毒也。卉,野葛之類,草毒也。 里閈音汗。里巷之門行謂之閈。 諳委上為含反。 鴆直禁反。鳥名也。此鳥能食蛇,故聚諸毒在其身,如將此鳥之翅攪酒,飲此酒者必死,故名此酒為鴆漿。 冶葛上音也。即殞葛。謂人喫此葛必死,故名殞葛。 憎惡祝詛注助反。 死屍音尸。 形骸雄諧反。 髡髮上音坤。 祅書祅言皆音妖。怪異不常之書,謂之祅書。欺罔姦邪之言,謂之祅言。若祅書祅言,預(yù)占國家興廢,此為涉於不順也。 休咎音臼。善祥謂之休。兇惡謂之咎。 詭說上音鬼。怪異之說,謂之詭說。 長其上知兩反。
卷第十九賊盜
大祀〔一一四〕義見先解。 饌呈上音撰。熟食謂之饌。獻神謂之呈。 釜甑上音父。下精去聲。 刀匕下音比。舉肉刺也。 脯脩上音甫。肉之乾者,謂之脯。將脯捨而加薑、桂,謂之脩。〔一一五〕 盤盂大者名盤。小者名盂。 御寶即符、印也。然有八寶之別,具于下式。 衾茵上音欽。下音因。被謂之衾,坐謂之茵也。 氈褥上音旃。下音辱。臥謂之氈,行謂之褥。 部分下扶問反。 麟符仁獸也。屬土,其形如牛,腹黃色,一角,端有肉。以京師在四方之中,故為麟符。制見前義。 青龍在京城東面郡國即為青龍,於符上名龍符也。 騶虞〔一一六〕上音鄒。白虎黑文謂騶虞。在京城西面郡國為騶虞,於符上名為虎符也。 朱雀鳥也。在京城南面郡國即為朱雀,於符上名為雀符也。 玄武龜也。在京城北面郡國為玄武,於符上名為龜符也。 節(jié)符之類也。周用金鑄,澤國即鑄龍,山國即鑄虎,土國即鑄人,是名為節(jié)也。 皇華詩篇名。遣於使臣,即歌此詩以遣之也。 輶軒上音由。使者乘之,即輕車也。 殊俗化外也。 旌節(jié)按周禮,析羽為旌。奉使者執(zhí)以為信也。 葬者藏也義出禮記。陵義見前解。 芟刈上音衫。下音義。芟刈,謂砍伐也。 威脅虛業(yè)反。威稜,即威之極也。不可作神威解,於義不通也。 迷謬〔一一七〕米幼反。 穿窬穿窬,?(音礦)牆壁、井地道入者,名為穿窬。 詭譎上音鬼。下音決。不正謂之詭譎也。
卷第二十賊盜
等差下初加反。猶次第也。 貿(mào)易上音茂。猶博換也。 誑誘〔一一八〕上古況切。下音酉。惑亂謂之誑,作言相引謂之誘。 未啻〔一一九〕物與價等謂之啻。 屢犯猶頻犯也。 明憲即明法也。 悛心上且緣反。〔一二0〕悛,改惡從善謂之悛。 怙終上音戶。怙訓(xùn)持。謂其心專即倚持行盜也。尚書云,怙終賊刑。 用懲音呈。訓(xùn)戒也。 馱載上他臥反。 闌圈建絹反。養(yǎng)畜閑也。 長官長官者,即縣官也。縣官之職本親民,當傳宣天子禮樂之風(fēng),導(dǎo)別風(fēng)俗,取善政,就所部肅清。今不能然,以長官為首,佐職為從。
卷第二十一鬥訟
撮挽上宗括切。下音晚。 扼喉上乙革反。 眇一目上弭沼反。 髡截上音坤。 蝕〔一二一〕音食。蟲毒也。 ?祖管反。戈下者名?。 殳戟上音殊。長者名戟,短者名殳。 欺紿音殆。訓(xùn)詐也。 瞎許?切。蹉千何反。 痼音固。 忿競上扶問反。忿,怒也。競,爭也。 僵仆上音薑。下芳遇切。仰謂之僵,伏謂之仆。 徽纆按周易,徽纆,黑繩也。今但依繩取義,不拘徽纆之文。 殺所界反。猶降也。 為于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