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教案(精選3篇)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教案 篇1
教學方法:
根據(jù)本課特點,結(jié)合實際,采用觀察、比較、歸納概況的教學思路來講,課文可分為兩部分:
(一).指導學生建立的概念。
(二).引導學生認識其它種類的。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的外形和生長發(fā)育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歸納、概況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和認識兩棲類動物的`外形和生長發(fā)育的共同特征,從而建立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歸納概括兩棲類動物生長發(fā)育的共同特征。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電腦、多媒體投影儀、掛圖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談:前面我們共同學習了蝌蚪和蠶(can)的有關(guān)知識,知道了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you)體,了解了從蝌蚪到青蛙或蟾蜍的發(fā)育過程,那么,青蛙和蟾蜍的生長發(fā)育有哪些特點呢?
(下面找?guī)孜煌瑢W回答幾個問題)
2.提問:(1).青蛙和蟾蜍是用什么來繁殖后代的?( )
(2).卵能直接發(fā)育成青蛙或蟾蜍嗎?( )
(3).那么它必須經(jīng)過哪一階段?( )
(4).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什么?( )
(5).蝌蚪的外形和生活習性與青蛙或蟾蜍相同嗎?( )
3.講述:青蛙或蟾蜍,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要經(jīng)過幼體階段,幼體與成體在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都有顯著的不同,這樣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我們把它叫做?(變態(tài)),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生活習性、生長發(fā)育等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青蛙和蟾蜍屬于哪一類動物。
學習新課:
比較青蛙和蟾蜍在外形上的相同點
1.了解和認識青蛙或蟾蜍(課件演示)
2.觀察蟾蜍:(課件演示)
(1).蟾蜍的身體分為幾個部分?外形有什么特征?(三部分:頭、軀干、四肢,無頸、頭呈三角形、后肢趾zhi間有蹼pu)
(2).蟾蜍身體表面是什么樣的?長有毛或羽毛、鱗、甲嗎?(沒有毛、羽毛、鱗、甲等覆蓋物)
3.講解:像蟾蜍身體表面這樣,光溜溜的,即沒有毛和羽毛,也沒有鱗和甲,我們把它叫做“身體表面裸露”
講解:另外,用手摸一摸的話,會感覺到蟾蜍的身體表面很粘滑,皮膚分泌有粘液。
4.談: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青蛙的身體是什么樣的?身體分幾個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1).出示掛圖和(課件演示)
(2).學生觀察:
(3).提問:①.青蛙的身體分為幾個部分?
②.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③.身體表面是什么樣的?長有毛或羽毛、鱗和甲嗎?(沒有,身體表面裸露)
5.討論:
(1).蟾蜍和青蛙在外形方面有什么相同點?(課件演示)
(身體都分為三部分,頭呈三角形,后肢趾間都有蹼,身體表面都是裸露的)
(2).在這些相同點中,哪些是與其它動物明顯不同的?(課件演示)(身體表面裸露是特有的)
6.小結(jié):青蛙和蟾蜍的外形很相似,有很多相同點,如:
身體都分為頭、軀干、四肢三部分,頭都呈三角形,后肢趾間都有蹼,身體表面都是裸露的。在這些相同點中,身體表面裸露是特有的,是它們在外形方面的一個明顯特征。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觀察一種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抓住它的特點寫下來。
2.寫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動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群朋友:他們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在水里游;他們有的高大強壯,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兇猛,有的溫順。它們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動物)
2.在這一單元里,我們認識了老舍筆下性格古怪可愛的貓、“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豐子愷筆下高傲的白鵝,葉·諾索夫筆下具有“海軍上將派頭”的白公鵝。
3.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更多的動物朋友,首先大家一起來看個視頻,觀看過程中注意觀察它們的特點。(播放動物視頻)
4.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寫一寫我們的動物朋友,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它們,了解它們。
二、明確習作要求。
1.寫文章首先要審題,只有明確習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選材。
2.學生讀要求。提問: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突出這種動物的特點。)
3.習作內(nèi)容:齊讀課題“我的動物朋友”,突出“朋友”。
4.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的動物朋友是誰,你為什么把它當作朋友。
三、習作指導。
1.大家想知道我的動物朋友是誰嗎?(出示小狗的圖片)你們想了解我的動物朋友的哪些方面呢?(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
2.觀察小動物的外形時,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從上到下、從頭到尾等)
3.我們要怎樣介紹小動物的外形才能更加生動形象?(介紹外形時要多運用各種形容詞,如油光發(fā)亮的.毛、大大的眼睛、尖尖的牙齒、靈敏的鼻子等;還可以運用比喻手法,如眼睛圓溜溜的,像兩顆黑珍珠等。)
4.觀看小狗吃食、嬉戲、休息的視頻。在描寫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時,要抓住什么來寫才能突出它的特點?(動作,準確的動作描寫可以很好地突出小狗的特點。)
5.小結(jié):動物的生活習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學們在描寫時可以抓住某一個方面來寫具體,也可以寫兩到三個方面,寫多個方面時要注意分清主次、有詳有略。
6.觀察動物的活動情況,想象會發(fā)生哪些事情?
7.通過剛才的介紹,你對這個動物朋友產(chǎn)生了什么感受?
四、自由表達。
1.通過剛才的交流,我覺得我的動物朋友更可愛了!每一種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介紹不同的動物要抓住不同的特點。你能像剛才介紹我的動物朋友這樣介紹一下你的動物朋友嗎?
2.小組交流:可以拿著你的動物朋友的照片來介紹。
3.小組內(nèi)可從以下方面進行交流:
(1)你的動物朋友是誰?
(2)為什么喜歡這個動物朋友?
(3)它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點?
(4)它有哪些生活習性?
(5)你和它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
4.學生自主習作,把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寫下來。
五、習作點評。
1.欣賞自己的作品。
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在覺得自己寫得好的地方畫上波浪線。
2.選出兩篇優(yōu)秀習作,集體點評,再次強調(diào)習作要求。
3.引導學生根據(jù)習作要求進行修改完善。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介紹自己熟悉的動物朋友,從外形、生活習性和共同經(jīng)歷的事情等方面來寫,突出了動物的特點,表達了對動物朋友的喜愛之情。
七、拓展延伸。
1.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看誰寫得更精彩,哪個地方值得大家學習,哪個地方還要修改。
2.小組推選寫得好的習作讀一讀,讀出感情來。
板書設(shè)計
我的動物朋友
外形生活習性經(jīng)歷
事情順序特點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介紹動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征介紹得形象、生動。
2.學會借助范文練筆,有條理地描寫自己的動物朋友,通過外貌、神情、動作等描寫將動物刻畫得豐富、準確、傳神。
3.在動物朋友的介紹和描寫過程中,增強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獲取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依托范文,引導學生抓住動物朋友的特點進行描寫。
2.教學難點:抓住動物的特征,從多角度觀察,介紹得形象、生動。
三、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自己的動物朋友,進行細致地觀察。
教師: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1.欣賞一段視頻,談談自己的感受。
2.當我們讀了許多書,明白了許多事,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nèi)祟惒⒎鞘沁@個世界的主宰,我們與這么多可愛的動物一起享有生命的權(quán)利。于是,動物們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走進了我們的心靈。我們與它們成為了親密的朋友。出示課題——《我的動物朋友》,讀題,突出“朋友”。
(二)以聊激趣,建構(gòu)文脈
1.你的動物朋友是誰?你愿意介紹你的這位朋友嗎?誰能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
2.根據(jù)學生介紹進行梳理:
觀其形(即介紹該動物的外形特點)
知其性(即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包括捕食、活動、休息等)
述其親(即介紹“我”與動物之間的互動,我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等)
聽著同學們的介紹,感覺你的動物朋友雖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三)圖片引領(lǐng),初見行文
都說“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當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褪去全部的偽裝,以更純真、更自然的姿態(tài)去對待,所以那畫面就格外溫馨、感人。出示幾幅圖片(圖上配有簡潔的文字),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與動物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你的動物朋友長什么樣呢?它有怎樣的生活習性?你們之間有著什么溫馨、有趣的故事呢?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來寫寫。
溫馨提示:
觀其形:抓住其外形特點,寫得生動、形象。
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弱,渾身光禿禿的,好似一個會蠕動的肉團團。 滿月以后,絨毛才全部長齊。有的頸圈是白色,四肢長滿白毛,背部黑中雜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從頭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腳掌卻是白色,爸爸說是良種,叫“烏云蓋雪”;有的通體黃色,現(xiàn)虎斑紋,我賜它美名“金不換”;還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里拖槍”。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wěn)。——《一窩小貓》
知其性:選擇生活習性中的一個方面,可以從捕食、活動、休息等角度來寫,也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寫,還可以從形態(tài)、顏色、聲音等方面入手。如:
從此,那根木棍成了它的磨牙棒,在自己安逸的小窩里享受地啃著,常啃得口水淋漓。直到木棍被啃得成了渣滓,它的牙齒應該也就被磨礪得可以碎金切玉了。這還不夠,我的鞋子、襪子也難逃噩運,一不留神就被啃得濕噠噠、爛稀稀了。我只能在一旁望狗興嘆了。 ——《小狗托尼》
述其親:擷取一件最能體現(xiàn)“我”與動物之間親密友好的事來寫。
(四)互評互改,優(yōu)化行文
知道同學們有點舍不得停下來的意思,但如果停下來聽一聽,看一看,興許對你有新的啟發(fā)。
1. 同頻展示學生習作,由作者朗讀,學生評議。
⑴觀其形
你喜歡他的描寫嗎?你能不能從字里行間讀出這不只是一只動物的樣子,而是“我”動物朋友的樣子?如果要給點建議呢?
出示精彩片段,同樣是寫動物朋友的樣子,你覺得這一段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⑵知其性
從他的介紹里,你了解生活習性了嗎?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作為朋友,你能把它的生活細節(jié)更多地介紹給大家嗎?
⑶述其親
你能感受到這是朋友間的故事嗎?哪些描寫讓你感到親切、溫暖?
2. 修改習作
3. 二度交流。
(五)小結(jié):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可以是全面介紹,從外形到生活習性,再到人與動物親密的故事,也可以挑選側(cè)重于一個方面進行深入描摹,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