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買菜教案(通用2篇)
中班主題買菜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祖輩家長參與幼兒的買菜活動,充分發揮祖輩家長的積極性;
2、增強家園互動,提升祖輩家長的教育理念。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祖輩報名參加活動、每名幼兒帶一元零錢等。
活動過程:
一、發放義工活動通知單
二、家長來園活動
1、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感謝家長義工的參與。
2、布置任務:
(1)去菜場路上注意安全;
(2)進入菜場后先觀察,幫助幼兒認識各種蔬菜;
(3)幫助幼兒用一元錢買到自己喜歡的蔬菜;
3、去菜場買菜
分組合作,教師參與指導。
4、交流分享
買了什么菜,怎么買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非常成功,家長很早就來到了班級,爺爺奶奶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想到要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們一起學習、活動,渾身都充滿了活力和熱情,在活動中的制作很有創意。
菜場里,孩子們認真的選擇著,仔細的詢問著。爺爺奶奶更是想孩子們詳細的介紹每一種蔬菜的菜名,指導孩子們如何挑選,如何還價等。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小時,然而孩子們與爺爺奶奶們卻是體驗了無限的樂趣,祖輩們更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日常活動,孩子們學到了很多蔬菜的知識、積累了買菜的經驗,在師幼互動、家園互動中獲得了發展。
通過這次活動讓祖輩家長對幼兒園的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許多家長都表示,今后會經常參加類似的活動,因為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本活動只要是讓幼兒懂得體驗幫助老人的快樂及讓他們感到他們的父母為他們所付出的心血,回家的時候讓他們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讓他們從小養成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中班主題買菜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統計、口算等方法大膽嘗試買菜,提高幼兒生活中購物的經驗。
2、知道做事要節省時間,并節約用錢。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情境創設:蔬菜超市
2、幼兒前次設計的蔬菜拼盆,采購單,彩色水筆,人手10元假幣和一只籃子。
3、錄音:歌曲“買菜”
活動過程:
1、啟發引導:
出示幼兒設計的蔬菜拼盆
做蔬菜拼盆先要有什么?介紹自己設計的蔬菜拼盆需要買些什么菜。(引導發現:和同伴有一樣的菜,在做蔬菜拼盆時買一根黃瓜或一個辣椒也做不完,浪費了。)想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合作買菜
小組合作,制作蔬菜采購單,協商分配任務。
嘗試買菜:每人10元錢,要求自己計算價錢,付錢在菜旁,取回找的錢。
每人帶好一只籃子,唱著“買菜”歌,愉快地去買菜。
互相檢查。
3、經驗交流:
你們剛才是怎樣商量買菜的?個別小組介紹。
合作買菜和自己一個人買菜比,哪個好?有什么好處?
提升經驗。
活動反思:
通過同伴間的互相介紹“要買哪些菜”,孩子們總結出需要合作買菜。因此,每個孩子都愿意找朋友合作買菜,基本上組成了3-4人小組。他們會商量制訂出“蔬菜采購單”,統計方法運用比較正確,也能分配好買菜任務。多數小組的合作情況較好。如:周小組制訂的“蔬菜采購單”比較清楚,在分配任務時想到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任務的難易:申小朋友計算能力較強,就買兩樣菜,其他小朋友則買一樣菜。在買菜時,他們計算也較正確,交流也很大方。但也有個別幼兒,由于計算能力較弱,買菜時不能正確地付錢、找錢,同組幼兒也沒有一起檢查出來。所以,交流時,出現錯誤,我們還要一起幫他們糾正錯誤,時間耽擱較長。在總結時,我也談到:以后合作時,要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看來,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還需加強培養。
3.中班社會買菜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統計、口算等方法大膽嘗試買菜,提高幼兒生活中購物的經驗。
2、知道做事要節省時間,并節約用錢。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情境創設:蔬菜超市
2、幼兒前次設計的蔬菜拼盆,采購單,彩色水筆,人手10元假幣和一只籃子。
3、錄音:歌曲“買菜”
活動過程:
1、啟發引導:
出示幼兒設計的蔬菜拼盆
做蔬菜拼盆先要有什么?介紹自己設計的蔬菜拼盆需要買些什么菜。(引導發現:和同伴有一樣的菜,在做蔬菜拼盆時買一根黃瓜或一個辣椒也做不完,浪費了。)想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合作買菜
小組合作,制作蔬菜采購單,協商分配任務。
嘗試買菜:每人10元錢,要求自己計算價錢,付錢在菜旁,取回找的錢。
每人帶好一只籃子,唱著“買菜”歌,愉快地去買菜。
互相檢查。
3、經驗交流:
你們剛才是怎樣商量買菜的?個別小組介紹。
合作買菜和自己一個人買菜比,哪個好?有什么好處?
提升經驗。
活動反思:
通過同伴間的互相介紹“要買哪些菜”,孩子們總結出需要合作買菜。因此,每個孩子都愿意找朋友合作買菜,基本上組成了3-4人小組。他們會商量制訂出“蔬菜采購單”,統計方法運用比較正確,也能分配好買菜任務。多數小組的合作情況較好。如:周小組制訂的“蔬菜采購單”比較清楚,在分配任務時想到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任務的難易:申小朋友計算能力較強,就買兩樣菜,其他小朋友則買一樣菜。在買菜時,他們計算也較正確,交流也很大方。但也有個別幼兒,由于計算能力較弱,買菜時不能正確地付錢、找錢,同組幼兒也沒有一起檢查出來。所以,交流時,出現錯誤,我們還要一起幫他們糾正錯誤,時間耽擱較長。在總結時,我也談到:以后合作時,要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看來,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還需加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