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通用15篇)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發布時間:2023-08-07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通用15篇)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

  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71頁、72頁復習立體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認識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這些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展開圖。

  過程與方法:

  能辨認不同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及相對位置。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并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搜集了幾張圖片,非常漂亮。同學們想不想看?(想)請大家欣賞!(出示課件)

  師:這些圖片美嗎?(美)從畫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師:如果用我們數學的眼光來觀察這些建筑物,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這些建筑物都是由長方體,正方體……構成的。

  師:對,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體圖形構成的,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立體圖形,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板書課題:立體圖形)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

  2、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生活中有哪些變化的現象?這些現象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表示嗎?

  (學生已經完成“課前準備”,選擇幾個學生回答)

  2、師: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發生變化。如:人的年齡、身高、體重在變,我國的人均收入、生產總值等等都在變化,象這樣的會變化的量,我們都稱為變量。

  3、師:象這樣的例子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變化的量”。

  設計意圖:學生預習后直接導入新課,加深對“變化的量”的認識,尋找生活中的量的認識,引起新課的學習積極性。本環節的課前準備是要學生獨立完成。

  二、進行新課,掌握變量。

  1、請獨立完成導學案的“學一學”。

  2、師:小組交流剛才的自主學習的內容。并確定中心發言人。

  3、小組進行自我展示。

  (1)小明的體重變化情況表。

  學生談群學體會:人的年齡和體重是相關聯的兩個量,人的體重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教師小結。我發現(體重)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設計意圖:課本呈現出第一幅情景圖,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年齡與體重的變化,能夠回答問題,發現年齡與體重的變化情況,小明的體重隨年齡的變化,學生先觀察然后回答問題。

  (2)沙漠之舟

  師: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較大的變化。(課件出示:出示駱駝體溫隨時間的變化統計圖。)

  A、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B、一天中,駱駝體溫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C、一天中,在什么時間范圍內駱駝的體溫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駱駝的.體溫在下降?

  D、第二天8時駱駝的體溫與前一天8時的體溫有什么關系?

  E、每天駱駝的體溫總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意圖:通過教學第二幅情景圖,認識有關沙漠之舟的基本知識,拓寬學生的課外知識面。讀懂統計圖,回答問題,通過問題,發現規律。這是本環節的教學目標,學生對于折線統計圖的認識已有基礎。

  3、蟋蟀與氣溫的關系

  A、出示蟋蟀叫的次數與氣溫之間關系的情境圖。

  B、你能用式子表示這個近似關系嗎?

  生:氣溫h=t÷7+3。

  C、理解式子中量的變化。

  師:如果蟋蟀叫了7次,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14次,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

  你能發現蟋蟀叫的次數與氣溫之間是怎樣變化的?

  小結:通過舉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量隨另一個量變化而變化,這些量就是變化的量。

  教學意圖:這環節學生理解蟋蟀的叫聲用關系式表示,大多學生通過書上的文字提示,都可以完成關系式,個別不行的,就個別輔導。

  三、課堂鞏固,加深理解。

  1.說一說,一個量怎樣隨另一個量變化。

  (1)一種故事書每本3元,買書的總價與書的本數。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長方形的長與寬。

  2、小明到商店買練習簿,每本單價2元,購買的總數x(本)與總金額y(元)的關系式,可以表示為: 。

  設計意圖:我在這一課的練習設計上,沒有太多的練習量,反而注重鞏固課本上的練習。由難到易,重質不重量,希望通過補充練習提高后進生的課堂參與度,幫助部分學生的梳理知識。

  四、全課小結,談談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位算。

  2、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復習檢查(全班做,請學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結合扮演情況進行評議。

  二、新課

  1、談話: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部分內容。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

  用圖表或屏幕出示該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類

  376

  兩棲類

  284

  提問:誰能就這兩個數據提出一個加法計算的`問題?

  ——爬行類和兩棲類的已知種類一共有多少種?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師:同學們看看教材第18頁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歸納:在進行三位數的加法估算時,一般可以把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計和的范圍。這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3、師:請同學們用豎式算一下

  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教師板書)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4

  一、學 科 小學數學

  二、課例名稱 小小商店

  三、執教教師

  四、指導教師

  五、課 型 實踐活動課

  六、年 級 一年級

  七、教材版本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八、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的實踐活動,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換算及簡單計算。

  2.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商品價格,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及思維靈活性。

  3.在活動中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增強與人合作,進行數學交流的意識,并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以學生的購物經驗和已學的加、減計算和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為基礎開展的實踐活動課。針對一年級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特點,我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商店,設置玩具柜、學習用品柜、食品柜, 讓所購物品更貼近生活實際。采用快樂教學法,讓學生置身真實的活動情境,運用角色扮演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但是,一年級學生自制能力較弱,因此實際操作的難度相當大。活動的有序組織就成為保障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為此,特意設計了宣傳商品、招攬顧客、給顧客和售貨員提建議等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活動中應該怎樣做,并滲透文明購物的教育,力求營造一個有秩序又有意義的良好活動氛圍。

  (三)活動準備

  教師:總經理卡1個、經理卡和售貨員卡各3個、會員卡若干,課件1套,錢盒3個。布置一個小商店,設置玩具柜、學習用品柜、食品柜。

  學生:每人準備2-3件商品(玩具、學習用品、常見食品),了解物品價格,制作價格牌。準備若干模擬人民幣,自帶一個錢包。

  九、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組圖片,請你看看這是哪兒?你去過嗎?(多媒體展示超市圖片)

  指出:這是我們這兒最大的超市家得福,是購買物品的好去處。

  2.提問:每次去超市,你最喜歡哪個柜臺的東西?為什么?自己用錢買過哪些東西?

  (二)創辦商店

  1.布置柜臺

  (1)揭題: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也來開辦一個小小商店好嗎?

  (2)教師介紹柜臺,提出活動要求:先想好自己帶來的物品應該放在哪個柜臺出售,然后再放上去,還要把價格牌整齊地擺在商品前面。

  (3)學生布置柜臺,師生共同檢查擺放的是否合適并適時評價,表揚有條理分類擺放的學生。

  2.招聘員工

  (1)招聘售貨員

  ①談話:現在每個柜臺上都擺放著商品,大家想買嗎?不過作為商店,好象還缺少點什么?

  教師毛遂自薦擔任小小商店總經理(掛卡),并提

  出現場招聘3名售貨員。指出作為合格售貨員要懂得算錢,將以答題形式來招聘。

  ②出示貨架,學生介紹商品和價格。

  ③講述規則:注意聽題,說開始才可以舉手搶答。

  ④出示考題一,學生搶答。

  追問:買這兩樣物品,付了一張10元和一張5元的,作為售貨員應該怎么做?

  根據答題情況,選出食品柜售貨員。(掛卡)

  出示考題二,學生答題。追問:如果你是售貨員,請問30元怎么找?選出玩具柜售貨員。

  出示考題三,同桌交流,指名答題,并讓一名學生擔任主考官,再提一個購物問題考核,選出學習用品柜售貨員。

  (2)招聘柜臺經理

  ①過渡:為了保證小小商店經營順利,我還想招聘3名精明能干的柜臺經理負責管理。當然,經理也得經過考核,才能上崗。

  ②出示考題一,小組交流,指名匯報,任命玩具柜經理。

  ③出示考題二,學生在小組里交流,組織反饋,形成解題策略,要想買的多,就要選價格便宜的商品買。聘任學習用品柜經理。

  ④考題三:食品柜經理以猜價格方式招聘。教師出示一盒巧克力,告訴學生價格藏在了背后,誰猜中了誰就勝出。

  (三)活動指南

  1.宣傳商品

  談話:經過兩輪競爭,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到位,作為總經理,我宣布小小商店正式開業!(多媒體演示開業場面,并播放喜慶音樂)

  引導小經理推銷自己的商品,招攬顧客。

  2.活動指導

  (1)采訪小經理:在你的管理中,想對你的顧客說些什么,或者有什么提醒他們注意的?

  適時進行文明購物的教育,提出活動建議:①要文明購物,注意排隊。②注意觀察,學習他人的購物經驗。③提前計劃,做好準備。④文明購物,會得到文明顧客標記和會員卡,下次購物優惠。

  (2)小經理對售貨員提出要求和建議。

  適機教育售貨員要文明待客,檢查顧客付的錢是否正確,同時注意算好帳、找對錢。

  (四)模擬購物

  1.講述活動要求:大家購物時,我這個總經理隨時為你服務。我還有一個要求,請買好東西的顧客和小組同伴說說自己買東西的經過和感受。現在請工作人員站到自己的崗位,做好接待顧客的準備,各位小顧客拿上自己的錢包,排好隊到自己喜歡的柜臺購物吧!

  2.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自由購物。

  3.小顧客和各柜臺工作人員分別在小組里交流買(賣)東西的經過和感受。

  4.組織學生交流活動體驗。

  5.交流:你在購物時遇到了什么麻煩或問題嗎?你是怎樣解決的?誰還有什么好辦法?

  6.評選文明顧客,征求建議。

  表揚文明購物的顧客,指出:他們文明購物,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大家在公共場合都能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引導小顧客評價小小商店的服務,并提出建議。

  (五)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自己親手開辦了一個小小商店,并且開展了非常有意思的購銷活動,你們快樂嗎?回家后別忘了把這份快樂與爸爸、媽媽分享!以后,你們還可以做他們的小幫手,去幫他們買東西。

  十、課后反思

  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如何上出實踐活動課的數學味和活動味?本課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1.課內外學習相結合,創設開辦商店的完整情境,為學生創造親身實踐的機會。課外布置學生準備商品并通過不同方式調查價格,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課上,學生自己布置柜臺,能讓學生感受分類的好處,培養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通過布置柜臺、招聘員工、宣傳商品、模擬購物等環節,讓學生親歷開辦商店的全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培養實踐能力,學生成了數學學習的真正主人。

  2.合作交流,師生互動,體現實踐活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招聘活動實質上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購物活動中的應用意識。學生為了競爭上崗,便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購銷中的數學問題。而活動后充分利用學生購物后的愉悅心態,及時組織交流,這實際上又是一場分享活動。同齡伙伴間無拘無束的交流,更能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愛上數學活動,喜歡學數學。

  十一、課例點評

  綜觀這節課教學,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實踐活動課的課型,遵循一年級孩子愛動好玩的規律,模擬了真實而完整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輕松愉快地完成了知識到能力的升華。具有如下幾個特色:

  1.在教學過程設計上,以活動為主線,把學數學變為做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是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學與傳統數學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將創辦商店(布置柜臺、招聘售貨員和經理)活動指南(宣傳商品、給顧客和售貨員提建議)模擬購物(買賣商品)等幾個活動串連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活動整體。在這動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有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縱觀整個教學活動,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看考題解決問題競爭上崗),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述(模擬購物中顧客與售貨員的對話);既有小組的合作交流,又有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和點撥。整個教學活動形成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體。在這多維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參與機會,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2.在教材處理上緊密聯系實際,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本課設計充分體現了運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將教材中貨架情境呈現問題,改成招聘員工的考題,從而使整節課的情境顯得完整而緊湊。同時,考題是精心設計的,在內容上結合學生實際進行了適當重組,在呈現形式上借助多媒體豐富的畫面、聲音等,動態呈現,更吸引學生。增加的猜價格形式,既考察了學生的數感,又貼合學生生活。幾個考題針對各個崗位設計,為學生后面開展活動做好孕伏。

  3.在課程目標的實施上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關注能力的形成。

  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良好的行為品質,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綜觀整節課不難發現,師生完全是一種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關系,課堂氣氛是和諧寬松的。例如,你們的建議非常合理,我一定采納。謝謝你們!(鞠躬致謝)教師溫馨的話語,對學生心靈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正是這樣的課堂,才保證了學生暢所欲言,迸發出創新火花。但是,和諧的教學氛圍,友好的師生關系不等于任其自由發展。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和辨別能力較差,因此必要的常規訓練,良好習慣的養成也非常重要。所以課上許多看似不經意的細小環節,實際上都是教師精心設計的。例如,為了使學生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及時表揚分類擺放商品的學生;活動中適時進行文明購物教育等。這些細微環節的設計滲透了教師的一番良苦用心,正所謂細微之處見真情。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5

  【二年級】

  課內知識:368-199等于多少呢?

  課外趣題: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三年級】

  課內知識: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課外趣題: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四年級】

  課內知識:(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

  課外趣題: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五年級】

  課內知識: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課外趣題: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二年級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解答:本題的規律為上面兩個數的和等于下面兩個數的乘積,因此應該填7。

  【三年級

  1.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個人,而這一行一列必有一個人是重復的,所以減少的人數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解答:第一個去掉的數是18×7-19×6=12,第二個去掉的數是19×6-20×5=14,這兩個數的乘積為12×14=168

  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級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解答:在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則原數列的第10項之前共插入了3×9=27項,故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10+27=37項。

  【五年級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解答:一個數除以9的余數就是它數字和除以9的余數,因此按照題目中的操作辦法,每個數最后都會變成它除以 9的余數。連續9個自然數除以9的余數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說明這20xx個數中除以9余2的有224個,余3的有223個,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個數中,2比3多。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能力訓練點:能準確判斷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準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加強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地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

  教具學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直接說得數。

  15-6=17-8=5+4=8+4=5+6=11-4=

  2、說說14-8-3、8+6-7、15-7+5的計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加、減兩步式題。

  2、教學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圖

  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學們拿出圓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擺一擺。

  想一想:怎樣算出還剩幾個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⑶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解題思路

  ① 從10個里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② 把2個和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③ 樣列算式呢?板書:“10-2-3=”“10-(2+3)=”

  第一種算法:先算10減2,再減3。

  第二種算法:計算中要先計算2+3,但這一步在后面,這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因此要在先計算的這一步加上一個小括號。板書課題:“小括號”

  師生共同根據小括號的`作用,列出兩種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導學生計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書結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書結果)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明確: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板書)

  教師指出:這個括號與前面的填括號的題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號里填一個數6,而10-(2+3)括號里給出了數和加號,是要先算2+3=5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7

  教學目標

  1.用整十數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用整十數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學難點

  用整十數乘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樣口算?

  二、探究知識

  1.教學例3

  (1)教師出示例3的乒乓球掛圖,如下:

  用紙蓋住最右邊的一袋,提問:

  (2)這里有幾袋乒乓球?每袋幾個?要求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59=45(個)

  (3)接著露出蓋住的那袋乒乓球,提問:剛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個.再增加1袋,是幾袋?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510=50 師問:你是怎么想的?

  (因為9個5是45,45+5=50,也就是10個5就是50)

  (5)反饋:

  410= 610= 710= 910=

  使學生討論后明確:一個數乘10,只要在這個數后面添一個0.

  (6)類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學例4:口算640

  (1)出示投影,使學生明確:每盒有6個皮球,20盒共有多少個皮球?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個皮球?

  即2個6是12, 10個12是120.)

  (3)反饋練習:1220= 3130= 1150=

  (4)小結:用整十數乘,先用0前面的數與這個數相乘,再在所得的積后面添一個0.

  三、隨堂練習

  結合今天所學的新知識,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聽要求,全體同學起立,手里都舉著一張可寫數字的卡片,老師舉起一個算式,如果你寫對得數,就可以坐下來,請周圍的同學幫助和監督.好嗎?(如果最后還有站著的同學,請別的同學幫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學們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說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為了我們的進步,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過乘法口訣,學會了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規律.課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賽,練習看誰的口算最準確.

  五、布置作業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師買排球用了40元,買籃球用的錢數是排球的3倍.王老師買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8

  教學內容:

  連加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雞專業戶,他們家養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為了區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

  第74頁的第5至8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

  2.復習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

  3.復習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匯總整理學過的計量單位,牢固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掌握各種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及進率,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教學步驟

  一、直接導入.

  提問導入: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我國從1990年起廢除原來的計量單位,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目的是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擴大開放,不斷發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經濟.因此,我們要認真學好有關計量的知識.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復習量的.計量.(教師板書課題)

  二、歸納整理.

  (一)啟發學生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量的計量?

  教師板書:

  長度 質量 時間

  面積

  體積(容積)

  (二)復習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及進率.

  1.啟發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每個長度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啟發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每個面積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

  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討論: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都是100?

  師生歸納:面積單位是根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就是100.

  3.啟發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體積(容積)單位有哪些?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思考: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0?

  教師說明:面積單位體積(容積)單位都是依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實際計量時做到準確無誤.

  4.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名稱.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一張課桌寬52(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2)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3)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長?

  (三)復習質量單位.

  1.啟發學生回憶: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并填寫下表)

  2.練習.

  ①10麻袋大米約1( )

  ②l個雞蛋約6.5( )

  ③1棵白菜約2.5( )

  ④1名六年級學生體重是40( )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過摸球、裝球、轉盤等活動,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有“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具學具:

  布袋子兩個,透明袋子10個,紅球、白球若干個,籃子6個,大轉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先做一個游戲,什么(球)?猜球在哪只手里?

  師:(左手)有不同意見嗎?(右手)你認為呢?

  師:你看看,一會兒猜左手,一會猜右手,你們自己都不能確定,那說明,小球有(可能)在,也有可能

  二、新授教學

  活動一:摸球比賽

  師:老師這兒有兩袋球,(1號袋,2號袋)下面進行男女生摸球比賽,摸到黃球多的取勝。各三次機會。第一次,男生,誰來?

  師:希望他摸到什么球?我們一起來“黃球、黃球??”

  師:哎呀!可惜!

  師:女生,_________做得真端正,你來!“黃球、黃球??”

  師:我宣布第一次女生贏了。

  師:第二次,想來嗎?男生,加油喲!哎!

  師:女生,“黃球、黃球??”女生又贏了。

  師:還想比嗎?

  師:啊!男生的運氣太不好了!

  師:女,想再贏嗎?

  師:還是女生贏!

  師:我宣布(女生獲勝)

  師:男生,有什么想要說的?你認為呢?女生,有什么要說的?

  師:你們都對袋子里的球都產生了質疑,想看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這個袋子里的球怎樣?(全這個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錯,全部也不錯喲)

  師:當袋子里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會怎樣?你說?你來?

  你?

  師:當袋子里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一定是黃球。(板書:黃球)

  師:剛才男生從這個袋子,摸到黃球了嗎?一次也沒有,要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他們怎么沒有摸到黃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說說?(說得不錯)你來?(老師就喜歡你這樣發言,完整)

  師:因為袋子里沒有黃球,我們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摸到黃球。(板書:不可能)所能男生輸了,公平嗎?

  師:那么從這個袋子里摸一個球,一定摸到黃球嗎?會怎樣?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誰會說?你來?你認為呢?

  師:為什么是可能?這個袋子里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師:我們來試一試。(師摸三次)現在誰還能再說一說從這個袋子里摸一個球,是什么情況?因為?(板書:可能)

  活動二:選擇

  師:摸玩了黃球,我們來摸紅球,有三個袋子,哪個袋子摸到的一定是紅球呢?準備隨堂練習本,寫下袋子的序號。有信心嗎?

  師:請選擇。幾號?為什么?同桌之間相互看一眼,選對的舉手,有錯的起立。

  師:接著,哪個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紅球?請選擇。幾號?原因?選對的坐正,有錯的起立。

  師:最后,哪個摸到的可能是紅球?寫序號,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幾號?理由?對嗎?同桌檢查,有錯的起立。

  活動三:裝球比賽

  師: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們八小組進行比賽,想奪冠嗎?那就仔細聽老師的要求。游戲的名子叫“裝球比賽”,小組根據題目先討論,然后把球裝好,裝好后坐正向老師舉手示意。比一比哪組又輕又快!先請組長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間。

  師:第一個要求:裝一袋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白球?先討論,再裝!開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師:組長起立,把袋子高高舉起來,其他人抬頭看一下,有不同意見嗎?為什么只裝白球?組長請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賽這三個小組表現得特別棒,其它小組要努力。

  師:第二個要求,一起讀一下。看明白了嗎?開始!組長起立,舉起來?為什么這樣裝?

  師:第三個要求,開始!組長!怎么都是黃球?

  活動四:說話小結

  師:在這個游戲里,每個小組表現得都很出色!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也經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電腦出示:1、太陽從東方升起。

  師:這件事是一定。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

  2、下個星期一會下雨。

  師:想一想,小組討論一下!對嗎?能填一定嗎?

  師:有些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誰也不知道會怎么樣?

  3、在揚州春天過后是冬天。

  師:想一想,會填得舉手?

  師:為什么?能把它改成“在揚州春于過后一定是??”一起說。

  4、將來,人類會登上火星。

  師: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說一說你身邊的事情嗎?先和同桌談一談。

  三、鞏固練習

  大轉盤

  師:下面我們接著玩一個游戲“大轉盤”,(出示:轉盤)。轉盤上有什么?轉盤轉動時,猜一猜指針會指向哪?可惜,猜錯了!(轉動)

  師:誰還想試一試。誰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對了!

  師:轉動轉盤,指針會指向哪?誰能準確得說一說。(說得真好)為什么?還有誰更加肯定的說一說。(語氣更肯定了)

  師:我們換一個轉盤來轉一轉。指針會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嗎?

  師:猜一猜?

  師:咦!三次全停在紅色,怎么會這樣?

  師:紅色區域大,藍色和黃色區域小,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聰明了,這可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知識。

  四、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

  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時

  16:00是下午時

  18:30是下午時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口算加、減法.(板書課題:口算加、減法)今天學習的口算加、減法與過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最后一道口算題250+400改為250+470(即例1)

  1.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請大家試一試.

  2.學生交流匯報,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演示課件口算加、減法)

  板書匯報結果.(設想三種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種方法是把250看作25個十,470看作47個十,25個十加47個十得72個十,所以250+470=720)學生說出這種方法應給予鼓勵.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組討論:怎樣口算才能又對又快.

  3.匯報結果,說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師肯定這四種方法正確,同時說明第四種方法:把540看作54個十,370看作37個十,54個十減37個十得17個十,所以540-370=170

  4.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方法自選)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個數是390,另一個數比它多150,另一個數是多少?

  (三)教學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萬+8萬=_________萬

  由學生自己說思路

  (2)27萬+19萬=_________萬

  因為27+19=46, 所以27萬+19萬=46萬

  (3)27萬-4萬=_________萬

  因為27-4=23, 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_萬

  因為35-28=7, 所以35萬-28萬=7萬

  2.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一個數是820萬,另一個數比它少150萬,這個數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口算,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一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萬+6萬 76萬+19萬 65萬-47萬

  15萬+35萬 29萬-13萬 40萬-18萬

  69萬+26萬 82萬-54萬 230萬-70萬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是怎么口算的?(讓學生各抒己見,講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

  1.口算下面各題.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題.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46~48頁例1及“做一做”

  【設計思想】

  整個設計力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的精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進行自主探究,通過一些重大的節日引入時間概念,運用年歷卡認識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計算一年有多少天。

  【學生分析】

  “年月日”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系,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時間生活經驗。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掌握知識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識。

  (2)使學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2、過程與方法:

  (1)在經歷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推理。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概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思想方法。

  3、情感與態度:通過描述與時間有關的事件,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今天是個有意義的日子,因為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三年級的學生

  一起學習,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日子記住,現在是20xx年4月x日時分秒(板書),黑板上哪些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這里還藏著幾個較大的時間單位,讓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

  2、 大家可別小看這三個朋友,它們總是幫咱們記錄著生活中一些快樂的、難忘的甚至是激動的事情,下面老師邀請大家坐上時光快車,去到那些快樂、難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

  3、 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或者是叫你難忘的日子?

  二、 學習新知

  (一)認識年歷

  時光快車看大家對年月日這么感興趣,準備送給大家一份禮物,這可是他記錄時間的法寶,你知道是什么嗎?

  1、猜謎語:一張寶寶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數字。

  要知幾日星期幾,一查它就告訴你。

  (年歷)年歷上面記錄了月份、日期、星期、節日等等。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別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著許多的小秘密呢!接下來就讓們火眼金晶看年歷,自己先觀察,然后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是火眼金睛隊!

  2、學生匯報觀察發現:

  (1)一年有12個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總結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4)2月份有28天

  3、剛才我們發現的是20xx年年歷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歷是不是和今年一樣呢?火眼金睛,繼續行動!

  眼見為實,老師今天也帶來了20xx、20xx、20xx、20xx年的一些年歷,我們一起在他們身上找找答案吧!

  4、學生填表。

  5、小組匯報:對照統計表,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5、總結:通過我們剛才的統計活動,我們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個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數是一樣的,大多數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數: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嗎?

  7、在今年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歡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請大家在10秒中內圈出你的生日,開始!

  8、大家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請你找出來并做上記號。

  (三)大月、小月記憶方法

  1、誰生日的月份有31天,誰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 大家知道嗎?每月有31天的這些月還有個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 觀察統計表,想想,怎樣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4、 學生匯報,老師總結方法:

  方法一:拳頭法(帶領全班一起數,自己再數一數,同座之間數一數,全班再一起數一數)

  方法二:歌訣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復練習記憶:

  (1)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方法記住它。

  (2)同座之間互相背一背、數一數

  (3)大家來挑戰(貼卡片,做游戲)

  三、鞏固應用

  四、應用生活

  五、小結

  六、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4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知識引導學生發現、總結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前兩天從超市里買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 (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二、新授

  1、出示PPT,生觀察尺子和毽子的價格,并讓生用前面學過的知識獨立說出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師:看到它們的價格,有同學有疑問了,老師買這兩樣東西一共給了售貨員阿姨多少錢呢?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

  (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2)1元2角加2元等于3元2角,3元2角再加5角也是3元7角。。........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 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改善同學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并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通過自我評價,引起同學對本單元學習的反思,激勵同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同時也為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供依據。

  教學重點:

  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今年的年歷;同學準備今年的年歷和一個小正方體、課前收集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

  教學預設:

  一、揭示課題:

  分數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這幾天,同學們已經從報紙、雜志或網絡上收集了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這節課上,讓我們一起來交流、研討有關分數的知識。

  二、探索與實踐

  1、出示第54頁第14題。

  談話:還有兩個多星期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請同學們打開今年的年歷,觀察五月份的月歷,考慮以下問題:

  (1)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這個月天數的/。

  (2)五月份上學的天數占這個月天數的/。

  教師向同學解釋一下: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是3天,假如這3天與雙休日重疊,應把本次雙休日順延。

  同學觀察年歷卡并獨立考慮,然后解決這兩個問題。

  組織同學交流,重點交流第2小題,指導同學弄清楚五月份去掉勞動節的休息日和其他雙休日后剩下多少天,那就是同學上學的天數。

  提問:觀察年歷卡,你還能提出用分數表示的問題嗎?

  教師鼓勵同學仔細觀察年歷卡并試著用分數來表達其他信息,如:4月12日和4月13日兩天我們學校召開運動會,開運動會的日子占了整個四月份的幾分之幾?今年暑假從7月1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暑假占了今年天數的幾分之幾?等。

  同學積極交流自身分析得出的有關信息,教師和時評價同學交流情況。

  2、出示第54頁第15題。

  (1)談話: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每人做了一個小正方體。男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紅色,四面涂了綠色;女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綠色,四面涂了紅色。假如分別把這兩個正方體任意向上拋30次,落下后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誰會多一些呢?(先請同學根據以前學到的知識進行分析。)

  (2)談話:剛才幾位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呢?請男生、女生們一起動手拋一拋并作好記錄,最后算一算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分別占總次數的幾分之幾?

  (3)同學互相合作,一人拋,另一人記錄,再用分數表示活動的結果。

  (4)組織同學交流活動情況和記錄的結果并適當解釋。

  3、出示第54頁第16題。

  組織同學交流課前收集的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交流時讓同學聯系分數所表達的具體信息解釋分數的意義。如:據國際勞工部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現在有5到14歲之間的童工1260萬人,在采石場的工人中,兒童占1/5。

  這里的分數“1/5”是指把采石場的工人總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童工人數占了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1/5。

  先讓同學四人一組進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同學課前收集信息的情況(可了解同學的學習態度),再請幾位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和時評價。

  三、評價與反思

  (1)出示評價指標,教師適當解釋每項評價指標的含義。

  (2)同學圍繞評價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再給自身評價。

  授后小記:

  這局部練習主要是讓同學將分數的意義有關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練習起來,在讓同學鞏固這局部知識的基礎上,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3篇)

    這局部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局部內容相互聯系,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這局部內容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需學好。...

  •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匯編(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教學過程:一、復習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 小學數學教案:用數學(精選3篇)

    課題:用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二位數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十中的第1—3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張物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法則,會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商兩位書的筆算除法。...

  •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 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七冊《統計》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精選17篇)

    單元教學目標1、 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理解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2、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數據畫折線圖,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作出簡單的判斷...

  • 小學數學平移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 通過觀察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能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數;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數平移。...

  •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4篇)

    一、復習.1、請一名同學從1數到10.2、老師在實物展臺上出示4個正方形片、7個三角形片和10個圓片.請同學們分別數一數這些圖形的個數.[評:通過檢查學生數數的能力,了解到學生不僅能抽象地數數,還能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來,為學習新課奠...

  •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一等獎最新(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模板(精選7篇)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

  • 小學數學《10的加減法練習課》教案(通用6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2.學生能夠正確熟練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夠從信息窗中準確的找出數學信息,并能夠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精選14篇)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教學重點: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口算。P.145頁口算(四)。...

  • 小學數學教案范本(精選3篇)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總(精選15篇)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現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

  • 小學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選17篇)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小學數學第四冊《對稱》(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概念,并能識別對稱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能力及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爽aⅴ一区 | 东北老女人高潮疯狂过瘾对白 |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 | 一区二精品 |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91l九色lporny| 寂寞少妇被猛烈进入在线兔费观看 | 午夜特级毛片 | 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 | 酒色成人 | 国产精品午夜在在线观看 | ririai886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97国产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1 | 色综合久久88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动态图视频 | 夜夜操天天射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在线a不卡 | 久草免费看|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a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毛片 |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 嗯好大好爽高潮了av大片 | 俺去婷婷 | 六月激情网 | 日韩国产一区在线 |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午夜少妇性高湖久久久久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