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精選3篇)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11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精選3篇)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探究認識體會塑料的廣泛用途,知道塑料廢棄品對環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環境污染情況,如農藥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噪音污染等,樹立環保意識。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身體驗、閱讀感悟、情境體驗、制訂減塑方案、環境污染大搜索、調查研究、討論等活動教學,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塑料制品對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農藥污染,水污染等樹立環保意識。

  2.難點:樹立環保意識。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從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他們經過前三年課程的學習,對環境污染感受較少、對其危害性認識不夠,沒有環保意識,對人和事物的認識逐漸擺脫形象思維的特點,初步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再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教法和學法。

  1.教法:啟發式、小組合作探究

  2.學法:自主學習法及活動與探究

  3.教學準備:教師制作PPT課件及搜集資料,學生課前準備好參與活動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出示視頻及圖片:白色污染。生看后回答問題:上述視頻反映了什么問題?

  2.生自由回答。(塑料垃圾及其危害)

  3.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白色污染的問題。

  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從白色污染說起

  活動與探究一:看一看

  (1)生閱讀教材第72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嗎?

  ☆你見過哪些塑料產品?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師小結

  活動與探究二:認真看一下第73面的閱讀角

  (1)生閱讀教材第73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你知道為什么會被稱為白色污染嗎?

  ☆根據上述大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師小結

  活動與探究三:研究一下第74面的相關鏈接

  (1)生閱讀教材第74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但是污染這么嚴重,我們可以完全不使用白色污染嗎?

  ☆如果不使用這些白色污染,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生完成教材P74空格內容,師指導、補充

  活動與探究四:想一想

  (1)生閱讀教材第75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可以替代塑料產品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案?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生完成教材P75空格內容,師指導、補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二:環境污染大搜查

  活動與探究一:查一查

  (1)生閱讀教材第76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你認為白色污染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危害?

  ☆如果你發現了白色污染,你會怎樣處理?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生完成教材P76空格內容,師指導、補充

  活動與探究二:看一看

  (1)生閱讀教材第77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你認為造成這些因素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師小結

  活動與探究三:好好看一下第78面的閱讀角。

  (1)生閱讀教材第78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你認為怎樣做才能減少農藥污染?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體會?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師小結

  活動與探究四:看一看第79面的閱讀窗和活動園。

  (1)生閱讀教材第79頁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通過此次調查你有什么收獲?

  ☆請你談談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理解。

  (3)先在小組內交流,各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與分享

  (4)師小結

  (三)師總結:認識體會了環境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環保意識。

  板書設計。

  10.我們所了解的環境污染

  白色污染:現狀及危害

  其它污染:現狀及危害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埃及、古希臘、古代中國的文明起源于農業文明,知道農業文明對人類文明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國古代農業文明在人類生活中所發展起來的對土地的崇拜、絲綢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46~47頁。

  教學準備

  1.收集世界古代農業文明的資料。

  2.搜集有關我國農業文明的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拔覀円呀浿懒,既然人類早期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是從農業生產開始的,那么世界人類的早期文明當然也就必然是在農業的基礎上孕育和發展起來的!

  2.閱讀與討論。欣賞教科書第20頁古埃及的歷史圖畫、古希臘的陶器和第21頁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的照片,并討論“這些畫面告訴我們什么?”通過討論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種植農作物的生動景象,造就了尼羅河流域發達的農業,享有古代世界谷倉的美譽。壁畫中反映了古埃及發達的農耕、種植情景。古希臘陶器上的圖畫反映著古希臘很發達的耕作、種植農業,由于古希臘地處歐亞大陸交界地帶,所以古希臘的農業文明對歐洲和世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地處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又名“五色土”,取華夏大地上五種顏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壇上,表明我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舊北京還設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和蠶壇專門進行供奉和祭祀,說明由于農業提供著人類的衣食之源,對農事的崇拜足以證明我國的古代文明源于農業,而正是這種高度發展的華夏古代農業文明,對世界的發展曾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

  3.全班探究。閱讀教科書第20頁老師的話、第二段課文和豆博士的話,思考并討論:“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倫和我國古代,都創制了歷法?這些歷法各有什么特點?”通過討論知道:“古埃及、古巴比倫和我國古代為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都創制了歷法。種植農作物必須了解氣候和季節的變化規律,因此歷法的創立是為了農業發展的需要,是農業文明的成果!惫虐<暗臍v法是太陽歷,是現在公歷的前身;古巴比倫歷法的特點是月和星期的劃分;我國的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把農業生產和農事活動安排進歷法,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4.自由討論。讓學生展示他們搜集到的資料,并結合書上的圖片、資料一起討論,教師也可以提供資料。

  “你知道中國的絲綢和茶葉嗎?知道中國的絲綢和茶葉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嗎?”通過討論明確:絲綢和茶葉是中國古代品質、外銷數量最多、中國特點的農產品。中國大量的優質絲綢、茶葉,通過絲綢古道遠銷到西亞和歐洲,把中國古代的絲綢文化和茶文化傳播到了世界。

  “你見過用絲綢制作的服裝和飾品嗎?你知道絲綢是用什么制成的?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絲綢的事情?”通過討論知道:“養蠶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開始種桑養蠶了,悠久的養蠶業促進了絲織業的發展,絲綢以其質地輕柔、美麗、穿著舒適,成為我國歷史悠久、質量的紡織品。千百年來,絲綢不僅美化著我國人民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為我國帶來了崇高的聲譽。”

  “你的家人有飲茶的習慣嗎?你知道有哪些飲茶的習慣和風俗?”通過討論知道:“茶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飲料。我國茶的發展歷史悠久,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和黑茶(沱茶

  磚茶),有很多品種。喝茶的習慣也很多,像中國茶道、喝功夫茶等!

  5.教師總結,布置家庭作業。

  給教師的建議

  1.教師應當搜集一些資料,如果學生準備不足,可以做適當的補充。

  2.啟發學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相關資料,如本地有沒有對土地崇拜的文化遺跡、與飲茶有關的資料等。這樣的資料應當充分利用。

  家庭作業

  就本課題的學習,采訪父母和長輩,加深對絲綢文化、飲茶習慣的了解。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3

  四下品德與社會教案:2、想想他們的難處

  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是依照課程標準中“遵守公德”的有關要求編寫的。本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同情和幫助殘疾人的教育。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在學校中對學生進行同情心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本課課題為《想想他們的難處》“愛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殘疾人,并在生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

  教學要求

  1.知道殘疾人在生活上、學習上有許多困難,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知道同情、尊重、幫助殘疾人是人人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 

  2.體驗殘疾人的困難,同情殘疾人的不幸。愿意幫助殘疾人。  

  3、遇到殘疾人有困難,盡力幫助。積極參加學校、社區組織的助殘活動。不嘲笑、不戲弄殘疾人。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殘疾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能設身處地地為殘疾人著想,愿意向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

  2、殘疾人的學習、生活中有困難,需要正常人的幫助,他們在精神上更需要人們的同情和尊重,這一點學生不易理解。

  教學準備:圖片、名言收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畫欣賞  

  1.出示圖片: (1)仔細觀察這幅畫,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2)從這幅畫上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圖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請設想一下,雙目失明的你對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樣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會對盲女述說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過親身的扮演體會,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 小結:平時我們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這樣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的是看不到我們生活的美麗的世界,有的不能開口說話,還有的聽不到各種美好的聲音,還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殘疾,作為一名正常人,我們應該多為他們著想,多想一想他們的難處。板書課題:想想他們的難處。

  三、體驗啟發  

  1.觀察p8上的圖片,看一看這位無臂演員是如何生活的。看過之后有什么感受?  2.師書述: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殘缺,這些殘疾人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到過殘疾人嗎?在生活的周圍,有殘疾人嗎?他們是怎樣生活、工作的?

  3、指名說! 

  4、小結:我們真不敢想象殘疾人會遇到如此多的困難,但是,面對這些困難,他們退縮了嗎?他們失去生活的勇氣了嗎?沒有。不僅沒有,甚至于還用他們堅強的毅力譜寫出了許許多多讓我們這些正常人為之動容的優美篇章。你們看——

  5、學習p9-10上的資料,小組討論:談感受。

  6、說說你都知道哪些身殘志不殘的殘疾人?從他們的身上你都學到了什么?

  7、師述:桑蘭、劉濤、舟舟、霍金,他們這些殘疾人,在生活上,也許不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但是他們卻創造出了震驚世界的一項又一項奇跡。他們堅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不僅要欽佩他們,更要學習他們的精神。

  四、總結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面對這樣一樣群體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呢?下一節課我們繼續要學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述:上一節課我們走進了殘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許多身殘志不殘的殘疾人,我想到此,同學們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對這么一個群體,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呢?

  學生自由發言

  2、總結:殘疾人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他們從生理上、心理上都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因此需要我們去關心、同情和幫助他們。殘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們應該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嚴,所以,我們要尊重殘疾人。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圖畫

  提問:圖片上的兩個小朋友誰對誰不對?為什么?(小組討論交流)

  2、補充閱讀 p11 《小辭典》

  3、出示p12 《一個殘疾兒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慮的是什么?假如林林來到你們班,你將會怎么辦?4:小結:模仿殘疾人的樣子是不尊重殘疾人的表現,這樣做是不對的。主動幫助殘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關心殘疾人的表現。

  三、說一說:

  1、讀一讀小故事,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國政府是怎樣關心和保護殘疾人的?

  閱讀p14教材,班級討論交流

  3、師:國家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做了許許多多的益事——組織殘疾人樂隊、給殘疾人捐款、社會辦福利工廠、修殘疾人坡度通道、開辦殘疾人學校等等。那我們能為這些有特殊困難的群體做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

  四、全課總結:

  關心、同情和幫助殘疾人是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表現,我們從小就要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關心、幫助殘疾人,在精神上鼓勵、支持他們,成為文明的好少年。

  生死不離

  教學目標: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現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體會并學習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的沉著鎮定、臨危不懼、勇于救人的優秀品質。

  2、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將愛心傳遞到需要關愛的人的身邊。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感受同齡孩子在災難面前的,對同伴表現出的至真至純的愛,引導學生深刻的審視自己,從而潛移默化的將這種愛傳遞到需要關愛的人身邊。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

  xx年5月12日,這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懷揣著夢想的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删驮谶@一天破了,夢碎了……14時28分像一個魔咒,頃刻間,大地劇烈地震顫起來,一切都來得這么突然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出示圖片(到處是斷壁殘垣,殘垣斷壁,交通中斷,通訊癱瘓,一座座城市成為孤島,一時間哀號遍野)

  同學們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一幕時,你想說些什么?(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間就毀掉了人類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家園;人們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無策)

  你對這地震有什么了解嗎?

  二、討論交流

  這次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達8.0級,余震3萬多次,涉及四川、甘肅、陜西、重慶等10個人省市區417個縣,受災群眾4625萬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難,17923名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多元。這場地震讓許多人失去了自己最親的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許多孩子一夜之間成為了孤兒……而更多的人來不及話別,來不及再看一眼這世界,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D片感受)

  過渡: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們災區的同學們是好樣的。他們沒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愛參與了生命的大營救?,這些無畏的小英雄們——

  1、出示圖片——英雄的圖片

  師講解:幾次沖入危房中用柔弱的肩膀救出同學——堅持不懈地用稚嫩的小手挖出被埋的伙伴——用歌聲、讀書聲趕走恐懼、鼓勵被埋的同學……

  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發言)

  師小結:可以這樣說,他們都是好樣的。。

  2、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去讀讀他的故事

  3、讀一讀,再討論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感動)

  他們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學生舉手,暢所欲言)

  值得嗎,為什么?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學到什么?

 。ǚ纸M討論討論后再交流:沉著冷靜,勇于救人,臨危不懼)

  如果你是鄒雯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學生說說)

  4、小結

  大地怒吼的這一刻,是他們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生死不離,無論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斷臂天使“小王彬”、廢墟中領唱國歌的“許中政”、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何亞軍”等,他們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小英雄,還有許多為了救助其他的生命,不幸和鄒雯櫻一樣獻出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人們,我們永遠記住你。

  多勇敢的孩子啊!多堅強的少年!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三、明心見性

  這如一首歌中唱得好:(播放歌曲)

  “生死不離,你的夢落在那里,想著生活繼續,

  天空失去美麗,你卻等待明天站起

  無論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造奇跡,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離,我數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卻牽掛在我心里

  無論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造奇跡

  搭起雙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離,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愛是你的傳奇,彩虹在風雨后升起

  無論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造奇跡

  你一絲希望是我全部的動力。 ”

  這一刻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各抒己見:捐款,捐物,去前線和他們結成一幫一的好朋友,與他們通信鼓勵他們……)

  據民政部門統計全國已接受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近600億元。

  是啊,大災之后是大愛!這一個個捐款箱凝聚了我們多少深情。∵@一根根蠟燭有寄托了我們多少的哀思與祝福。ǔ鍪揪杩畹膱D片)

  出示:“汶川你好!汶川期待你重新站起來!”

  四、總結延伸

  大地不會忘記,汶川不會忘記,中國不會忘記,世界不會忘記,英雄們用熱血和身軀鑄就了一幕幕輝煌的史詩。大災之時有堅強,大災之后有大愛,地震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學們,讓我們記住他們,記住這感人的一幕又一幕。讓愛延伸,讓心傳遞,與你同在,《生死不離》。

  唱《生死不離》

  四下品德與社會教案:4、伸出我的手

  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側重讓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周圍或社會上不幸和貧困的人們,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仁愛之心!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是我國一貫倡導的社會風尚,在當今社會更應該發揚光大。對于小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卻很少體驗,也不理解那些在貧困地區生活,或因天災人禍、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們生活的艱難和苦惱。教他們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別人,是當前獨生子女教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本課是根據這一主導思想增設的。

  教學要求

  1、同情生活貧困或不幸的人們。愿意為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或不幸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做倡導的社會公德。幫助貧困地區和有困難的人是全社會的責任。

  3、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貧困和不幸的人們。

  4、積極參加支援災區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會救濟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 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周圍或社會上不幸和貧困的人們,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2、 學會關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人獻愛心。

  教學準備:歌曲、圖片、小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師:同學們,你們說“愛”是什么?

  小組交流:

  當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最需要的是什么?

  這時別人對你的愛意味著什么?

  二、聽一聽(營造氛圍,調動學生的情感。)

  1.放音頻:

  歌曲《愛的奉獻》

  2.想一想

  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說一說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聽過這首歌?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師:與之相比,我們可以說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那此時你可曾留心過我們身邊一些生活艱難和不幸的人呢?誰能來說一說

  我曾經遇到            (     )

  我在電視里看到        (     )

  我在報紙上看到        (     )

  我聽爸爸媽媽說的      (     )

  我在網上查到的        (     )

  4.小結:

  我們的周圍有多身體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難的人,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三、學一學

  自讀p16《我怎么辦》

  1.小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難?當時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該怎么辦?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結:

  當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時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非常痛苦,此時,我們應該為他們獻上一份愛。這愛不僅僅是物質的東西,還包括精神的鼓勵和心理的安慰。

  3、閱讀p17上的日記(同桌互說感受)

  4、討論:如果不幸發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閱讀p18上三段場景文字,小組說一說我該如何做?

  四、讀一讀

  全班帶有感情的朗讀小詩《手》

  五、總結

  我們是一群幸運兒,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但我們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艱難和不幸中的人。當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學習有困難時,別忘了伸出我們的手,獻出我們的愛,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難中的人,所幸的是我們社會上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他們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渡過了難關,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受資助的人們的心聲。

  二、想一想

  1、自讀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讀一讀

  1、閱讀p19 小資料

  2、提問: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計劃嗎?

  3、 看看p20小討論

  說說文中的同學誰的想法對誰的想法不對?為什么?

  4、你見過或親身參與過這種活動嗎?說說當時自己的心情。

  四、說一說1.小組交流理解p20說一說內容

  2、出示小黑板:

  “愿愛的陽光灑進每一個貧困的角落,趕走貧病與憂傷!

  “愿每一個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個給予的人得到心靈的慰藉!

  3、請同學在小組中談感受

  4、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收集的類似名言

  5、師:同學們,讓我們都來伸出友愛之手,為我們周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讓我們每個人的愛匯成江河,滋潤所有的心靈。

  五、全課總結激發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師生同唱。

  2.總結升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很順利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在邊遠、貧困地區的小學生,他們在生活、學習上會遇到很多困難,特別需要我們的愛心、幫助。也許由于我們的愛心,他們就可以和我們一樣坐在教室里上學、讀書,和我們一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讓我們也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

  六、布置活動

  以小隊為單位,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

  活動對象:本校、本地區、其他地區的殘疾人或生活有困難的人。

  活動形式:寫慰問信,捐送圖書,學習用品等,或幫助他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下品德與社會教案:5、綠色小衛士

  教學目標:

  1、復習環境污染產生的各種危害,樹立危機意識、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身邊做起,從校園生活做起,人人爭當環境小衛士。

  教學重點:

  1、教會學生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確立一個理念“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2、為“學校垃圾”分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廢棄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談話,交流各種污染情況

  2、師小結,導入新課

  二、引入主題

  1、談話,引入

  2、分類:根據垃圾的用途進行重新分類

  (1)討論: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代表發言

 。3)小結:(定位一種思想)垃圾是一種放錯的資源。

  三、分組制作

  1、師激發學生動手創作

  2、師講解創作注意點

  3、學生分組創作

  4、作品展示,學生簡介創作過程

  5、小結

  四、延伸拓展

  以小組為單位創作環保標語,喚醒社會關注環保。

  四下品德與社會教案:6.我們的民風民俗

  一、教學目標:

  認知:知道我們是個多民族國家,我們有56個民族組成,我們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情感:我們應該尊重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學與鄰居的風俗習慣。

  二、教學準備:

  1、師生收集我們身邊有關的民風民俗的資料,查找相關的網站、網址,了解有關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國》。

  三、教學過程:

 。ㄒ唬、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大中國》

  請同學們跟著唱,想想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ǔ鍪56個民族的大照片,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對,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在這個大家庭中住著56個民族,有著13億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共同建設我們祖國而做貢獻。

  2、誰來說一說我們是哪個民族?我們班級的大部分同學都是漢族的,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少數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呢?誰能舉例說一說呀。

  (引導學生從衣著、語言等方面來說)

  小結:除了衣著、語言不同,在飲食和居住環境上也有差別。比如:有的少數民族不吃豬肉,有的少數民族居住在帳篷,有的住窯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板書課題:不同的民風民俗。

 。ǘ、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民風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風俗。

  同學們,在我們的云南的一個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這樣一個傳統的風俗,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曾去參加了這個活動,想知道是什么活動嗎?

 。úシ胖芸偫韰⒓哟鲎鍧娝澋幕顒愉浵螅

  看了這個錄象后,請大家思考,為什么我們的周總理已經六十多歲了,還要參加這樣的活動呢?當警衛員要去用傘給他擋水時,他為什么不讓呢?

  學生展開討論:

  (因為周總理認為:用傘擋住水是對傣族人民的不禮貌,不能因為自己的身體而傷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與傣族心心相連)。

  2、同學交流,豐富了解。

  同學們,在我們的大家庭中,除了我們剛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潑水節“,你們還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風俗習慣呢?

  學生交流、匯報。

 。ò殡S著學生的匯報,并讓學生大致介紹這個民族的情況,人口、分布等)

 。ㄈ、正確對待傳統習俗。

  剛才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也學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習俗,但是,前不久呢,我們班級里有一位同學卻向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大家想幫助他解決嗎?

  教師出示一位學生的煩惱:自己的各個結婚,但因為村上有這樣的習俗,結婚要擺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為自己家里比較窮,父母想不擺了,但覺得只是習俗,怕村上人說,所以只得去借錢擺闊,他感到不可理解。

  學生討論,他們這樣的做法怎么樣?

 。ㄍㄟ^學生的交流與討論,讓學生真正懂得:我們要繼承優秀的民風民俗,對于一些不良的習慣,我們應該要拋棄,培養正確對待傳統風俗的態度)

 。ㄋ模、拓展思路,開闊視野。

  同學們,我們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我們也只有積極繼承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才能使我們具有更大的發展前途,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有關民風民俗的網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去查詢,我們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生活中奇怪現象的剖析,激發學生探究物種入侵的興趣,知道什么叫外來物種,懂得外來物種與外來有害物種的區別,初步了解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初步感知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對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以及人類...

  • 《品德與社會》教案模板集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兒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效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精選2篇)

    一、指導思想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模板(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進步的腳印,并愿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學會積累經驗,不斷總結自己的進步成果,增強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說課稿(精選8篇)

    一、教材內容:《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斗窒淼目鞓贰肥侨昙壪聝缘诙䥺卧覀児矚g樂第三個主題。...

  • 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古代杰出的歷史人物。2、激發學生珍視祖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情感。教學準備:1、名人卡片;2、收集自己喜歡的歷史名人的資料。...

  •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智慧樹》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智慧樹》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預設: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一些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并能講出來。2、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做到“勤學好問,細心觀察”。...

  •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優秀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感受家鄉的變化發展,進一步激發其熱愛家鄉的情感。2、發現家鄉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之提高環保意識。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 上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校園探秘》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通過與學生一起制作學校的平面圖或學校模型,讓學生進一步理清自己學校的人員、設施的構成和分布。2.讓學生學會用地圖或其他方式整理和表達自己的發現,并發展認識事物的空間感和方位感,以及簡單的認圖和制圖能力。...

  • 《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錦集(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能夠舉例說明中外民間進行交流的活動。2、能夠用自己的話解釋吸引眾多外國人的原因。3、形成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教學準備1、教師在課前應對中外民間友好來往的情況和活動有大致的了解。...

  •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合集(精選16篇)

    第四單元第一課學看平面圖教學目標:1.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2.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及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

  • 六上《品德與社會》《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設計理念:本教學設計以體驗為基點,通過了新舊社會分別在經濟上與政治上的四次對比,點燃孩子體驗的情感火花,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認知→形成愛國的道德情感→落實到愛國的道德行為實踐中。...

  • 《品德與社會》教案模板(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了解伙伴之間友好相處的行為和方式。3、體驗伙伴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教學重點:1、了解伙伴之間友好相處的行為和方式。2、學會選擇恰當的行為和方式與同學交往。教學難點:學會選擇恰當的行為和方式與同學交往。...

  • 《品德與社會》說課稿(精選14篇)

    一、說教材說課的內容是《品德與社會》浙教版三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題是《“問號”之歌》。該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根據學生現實生活的需要,針對他們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懂得從小愛學習的重要性,珍惜現有的學習條...

  • 《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集錦(通用16篇)

    一、同學情況分析六年級的兒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少年期。這個期間人的發展是極其復雜、充溢矛盾的。在個性方面出現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成人感”的發展,表示在:期望自身能和成人一樣獨立地支配和布置自身的生...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小草 | 26uuu成人网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 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黄色网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 | 日日爱av|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无码免费毛片手机在线无卡顿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在线A片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视频免费看 | 蜜臀av中文字幕 | 夜夜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一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女同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一a在一片一级在一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久久69 |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不卡 | 国产对白videos麻豆高潮 | 日本三级黄 | 美国特级a毛片免费网站 |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 91啦九色 | 91天天干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 五月婷婷久久中文无码 | 高大丰满40岁东北少妇 |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五月婷 | 国产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天天宗合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 亚洲色图都市激情 | 九九视频这里有精品 | 欧美色图10p | JAPANESE少妇高潮潮喷 | 亚洲成人首页 | 成人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久潘金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