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15篇)

《語文園地六》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1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15篇)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讀一組描寫夏天的詞串,認識“棍、湯、扇、椅、螢、牽、織、斗”8個生字。

  2、 通過句子訓練,培養學生將句子描述得更加具體生動的能力。

  3、 進一步鞏固常見標點符號的知識和運用。

  4、 認識食品包裝上的一些漢字,拓寬學生的識字渠道,激發其識字興趣。

  5、 正確讀背四句有關學習的經典名言,大致了解其意思。

  6、 閱讀短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體會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拓寬識字渠道,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教學難點:

  理解“日積月累”中四句話的意思,體會“夏夜真美”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讀一組有關夏天的詞串,認識“棍、湯、扇、椅、螢、牽、織、斗”8個生字。

  2、 通過句子訓練,使學生將句子描述得更加具體生動。

  3、 進一步鞏固常見標點符號的知識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 勾聯舊知,談話導入

  1、 生交流本單元學習的三篇課文《古詩兩首》《荷葉圓圓》《要下雨了》的主要內容。

  2、 師小結:這三篇課文都與夏天有關,有的描寫了夏天的景色,有的描寫了夏天的天氣。教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對夏天的了解。

  3、 師過渡激趣:小朋友們,夏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這節課,我們就去認識它吧!

  二、 學習“趣味識字”

  1、 生自主認讀四行詞語,讀準生字。

  2、 指名生分行朗讀詞語,在朗讀的過程中師適當正音指導:“湯、螢”是后鼻音,“扇、織”是翹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朗讀詞語。

  3、 鼓勵學生讀詞語,并思考每一行詞語都與什么有關,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第一行詞語都與什么有關,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第一行詞語是有關夏天的食物;第二行詞語是有關夏天常用的物品;第三行詞語是與夏天乘涼有關的詞語;最后一行描寫的是夏天夜晚能看到的星星。

  4、 鞏固識字:

 。1生再次有節奏地朗讀四行詞串。

 。2隨機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認讀。

 。3單獨出示8個生字,生自主觀察,交流識記方法。師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如借助偏旁理解漢字、與形近字進行比較、熟字加熟字等方法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5、 全班有節奏地齊讀詞串。

  三、 學習“字詞句運用”

 。ㄒ唬 教學第一部分。

  1、 師創設情境:小朋友們,漢語的句子十分有趣,表示同樣的一,可以越說越長個,越說越有趣。瞧,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了三句話(師出示課文中的三句話),請小朋友們讀一讀,并找出這三句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生自主朗讀,并與同位輕聲交流三句話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 指名生分句朗讀,并交流三句話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師適當小結:第一句話只是說了誰在干什么;第二句話多了一個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山坡上;第三句話又多了一個表示小白兔的動作:彎著腰。

  4、 師引導學生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總結:這樣寫句子,能夠讓別人知道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做事,而且還能知道小白兔做事的動作,讓句子更加具體生動。

  5、 生自主訓練,完成課本第78頁的練習。

  6、 指名生交流自己所寫的句子,師予以鼓勵和指導。(示例:小鴨子在池塘里游泳。小鴨子劃動著雙腳在池塘里游泳。)

 。ǘ 教學第二部分。

  1、 師出示學生已經學過的幾個標點符號:“,。?”,指名生說說它們的名稱。

  2、 生自主朗讀第78頁的四句話,并給句子加上標點。

  3、 指名生朗讀句子,同時說說加的是什么標點。師生共同評議。

  4、 拓展練習。

  (1師出示句子:

  夏天的景色真美啊

  你明天來我家玩嗎

  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2指名生朗讀,并說說加上什么標點。

  5、 生抄寫最后一句話,師提醒學生漢字的書寫要正確、美觀,行款整齊。

  四、 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進一步了解了夏天,認識了跟夏天有關的漢字和詞語,還知道了寫句子要講究具體生動,我們在語文園地里的收獲可真多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食品包裝上的一些漢字,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激發其識字興趣。

  2、 正確讀背四句有關學習的經典名言,大致了解其意思。

  3、 在學習名句的過程中教師適當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過程

  一、 交流方法,激趣導入

  1、 師鼓勵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交流通過哪些方式可以認識漢字。

  2、 生交流,師適當小結:我們可以在語文書中認識漢字,也可以通過看電視來認識漢字,在課外書中、在大街上都可以認識漢字。只要處處留心,在生活中我們就能認識很多的漢字。

  3、 師導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種認識漢字的方法,它可跟小朋友們最喜歡的食物有關哦!

  二、 學習“展示臺”

  1、 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學生常見的愛吃食品的包裝袋,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食品,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通過什么方式猜出來的。

  2、 師多媒體出示含有“巧克力、牛奶、餅干、礦泉水、面包”字樣的包裝袋圖片,指名生結合圖片認讀這些詞語。

  3、 生拿出自己帶來的食品包裝袋,與同位交流包裝袋上的漢字,并相互認讀。

  4、 指名生展示交流,師適當板書,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5、 師小結:生活處處能識字,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發現,不但能在食品包裝袋上認識漢字,還能在其它很多地方認識漢字呢!

  三、 學習“日積月累”

  1、 師出示《識字8:三字經》中的兩句話: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指名生朗讀,并說說這兩句話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學習的重要性)。

  2、 師過渡:小朋友們都知道學習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那你們知道學習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嗎?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學習的效果就會更好。在今天的“日積月累”中,我們就來聽聽古人是怎么介紹學習方法的吧!

  3、 師范讀四句古文,生認真傾聽。

  4、 生自主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爭取把句子讀通順。

  5、 指名生分句朗讀,根據生的朗讀情況師相機進行指導,將句子讀得正確流利。

  6、 生再次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想想句子的意思,并標明不懂的地方。

  7、 指名生交流,師適當講解:

  (1) 第一句的意思是:天生聰明而又愛好學習,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2) 第二句的的意思是:對于不知道的事情就要多問,對于自己不會的就要學習。

 。3) 第三句的意思是:讀書讀了很多遍,自然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4) 第四句的意思是:我們要善于讀書,從書中學習知識,同時也要游歷很多地方,在生活中學習。

  8、 鼓勵生在講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這四句話后的體會。

  9、 通過自由練讀、同位互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誦讀,并加以背誦。

  10、 指名生分句背誦,全班齊讀。

  四、 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不僅可以在食品包裝袋上認識很多的漢字,還能從古人的話語中初步了解學習的方法。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愛學習、會學習的漢字。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

  2、 把握故事的關鍵信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3、 體會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愛之情,理解“夏夜多美”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1、 師談話創設情境:小朋友們,夏天到了,夏天的夜晚景色可真美麗,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 師配樂播放夏夜的美麗圖片,引導學生靜靜地欣賞,并交流欣賞感受。

  3、 師過渡: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閱讀一個美麗的故事—《夏夜多美》,相信讀完這個故事以后,你會發現夏夜不僅僅美在它的景色中,還美在其他的方面呢!

  二、 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1、 師多媒體播放文章配樂朗讀,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生交流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聽到了哪些信息。

  2、 生自主閱讀故事,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爭取把句子讀通順。

  3、 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故事,根據生的朗讀情況,師適當進行正音和范讀,幫助學生讀通順故事。

  4、 生再次自由輕聲地讀一讀故事。

  三、 再讀文章,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 師過渡:這個故事很長,要想了解它的主要內容,可要抓住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說: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各自做了什么事情?故事的結尾又是怎樣的?(師相機在多媒體上出示這些問題)

  2、 生再次輕聲地讀故事,在讀故事的過程中解決以上問題,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答案。

  3、 指名生交流,師根據生的交流情況適當小結:

  故事發生在夏天的夜晚,在一個水池里。故事中出現了螞蟻、睡蓮、蜻蜓、螢火蟲。小螞蟻不小心掉到了一根水草上,睡蓮彎腰讓螞蟻爬上來。蜻蜓送小螞蟻回家。螢火蟲為它們照亮。最后,小螞蟻回到了家。

  4、 鼓勵學生根據以上信息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交流中,師引導學生將句子說清楚說明白,以提高學生表達的完整性和流暢度。(夏夜的水池里,一只螞蟻不小心掉到了水草上,在睡蓮、蜻蜓和螢火蟲的共同幫助下,小螞蟻最終回到了家。)

  四、 體會“夏夜多美”的含義

  1、 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下來,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故事,看看你從哪些詞語和句子中讀出了大家對螞蟻的關心和幫助,把這些詞句畫出來。

  2、 生邊讀邊用筆圈畫,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圈畫的內容。

  3、 指名生交流,師在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

 。1) 睡蓮關心地問小螞蟻,彎腰要它爬到自己身上,還請小螞蟻住在自己的家里。

 。2) 蜻蜓主動送小螞蟻回家。

 。3) 螢火蟲說“我來給你們照亮”。

  4、 在交流中師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對話。

  5、 師出示最后兩句話:“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啊,多美的夏夜呀!”引導學生思考:星星為什么高興地眨著眼?夏夜為什么很美?

  6、 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師小結:星星看到小動物們能這樣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感到很高興。夏夜的景色很美,夏夜里的故事很美,睡蓮和小動物們的心靈更美。

  7、 分角色朗讀文章:

 。1) 四人一小組,分別扮演小螞蟻、睡蓮、傾聽和螢火蟲,自主練習。

  (2) 小組展示,師讀旁白。共同評議。

  五、 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讀了“夏夜多美”這個美麗的故事,感受到了小動物們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幫助。相信同學們也會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能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2

  語文園地六

  教學目標 :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

  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

  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5、能相互交流課外認識的字,懂得生活中識字的道理。

  教學重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先找好一系列的字音相近的字。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交流,總結

 。1)形近字   (2)加一筆成另外的字       (3)含有相同部分的字歸類  

  3、舉其他例子,四人小組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歸納

  4、師投影總結

  二、學習“廠、甲、申、句、兄”5個生字

  (1)抽讀卡片,說說怎么記住它;  

 。2)拼音、卡片對號入座

  三、我會連

  1、出示我會連,學生試做題

  2、交流課前找出的音近字,四人小組內學習。

  四、日積月累

  1、讀一讀這些詞語,嘗試理解詞語意思

  2、質疑解疑,并在解疑過程中對個別詞語造句。

  3、齊讀這些詞語

  五、讀讀背背

  1、讀標題,理解“廣大”的含義;

  2、初讀短文,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討論“為什么說我們祖國多么廣大?”

  4、交流并進行朗讀指導,抓住“還在、已經、到處”這幾個重點詞進行理解,讓學生明白:在同樣的時期,每一個地方的氣候是不一樣的。從而理解祖國的廣大。

  5、齊讀短文。

  六、口語交際

  1、說說“兒童節”是幾月幾號,你在幼兒園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的?同桌交流。

  2、全班討論,說說在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小結:在說的過程中應注意口齒清楚、說話有條理、把意思表達完整。

  3、交流,并評選出最佳小能手。

  4、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你們打算怎么過,把想法告訴老師。

  5、小組討論,推選出小組代表上臺交流,說得好的進行錄音。

  七、展示臺

  1、識字加油站

  (1)說說你最近在哪里認識了許多字

 。2)交流一下,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它們的

 。3)小結: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就看你是不是一個有心人。

  2、比賽:

 。1)翻書比賽,師在黑板上寫個數字,生從字典中找到第幾頁,比比誰最快。

  (2)查字典比賽

  說說查字典的方法

  比賽,看誰最快。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3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文章中最能打動人的東西莫過于它的真情自然流露,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情打動人、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理解“真”的含義的呢?“真情”呢?

  (1、真人真事。2、親身經歷。3、符合客觀實際的事等)(真實的心情或感情)

  也就是說,通過真人真事來體現真實的心情或感情。

  對了,課本中就有兩篇習作例文,我們來看看這兩篇例文是怎樣表達出作者的真情的。默讀課文,談談你對批注的看法。

  二、新課。

 。ㄒ唬├1《別了,語文課》

  1、結合批注默讀課文。

  2、自己總結寫法。

  (1)用幾個具體的事例來流露真情實感。

  (2)利用“獨白”,直接表達心情。(也叫直抒胸臆)

  (3)挑選典型的事例,詳細介紹。

  3、交流。

 。ǘ├2《陽光的兩種用法》

  1、結合批注默讀課文。

  2、自己總結寫法。

 。1)講述事例來流露真情實感。

 。2)用“某一事物”來貫穿全文的情感脈絡。

 。ㄈ┩卣估拈喿x——《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1、出示《秋天的懷念》(課文略)

  2、討論寫法。

  (1)精描細繪見真情(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

 。2)萬事求實見真情。

 。3)直抒胸臆見真情(大膽地抒發自己的真情)。

 。4)巧妙地安排結構(設置懸念,欲揚先抑等)。

 。ㄋ模w納總結寫作方法。

  1、具體事例見真情。

  2、精描細繪見真情(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

  3、直抒胸臆見真情(大膽地抒發自己的真情)。

  4、景物(生活場景)描寫見真情(借景抒情)。

 。ㄎ澹┻x材提示。

  這是老師對親情的理解:

  1、親情是在我饑腸轆轆時母親端上的一碗蛋炒飯。

  2、親情是在我犯錯時父親憤怒舉起又輕輕落下的手掌。

  3、親情是在父母疲憊時我雙手奉上的一盞清心的茶。

  (六)習作。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了解詞語中古今義的不同;體會在不同情境下,利用時間長短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3.復習修改符號的運用。

  4.積累關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讀書的名人名言。

  [教學重難點]

  了解詞語古今義的不同,積累名人名言。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引導學生思考:本單元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這三篇課文,請同學們回顧文章內容,說一說你是如何通過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

  2.全班交流。

  預設:學習《自相矛盾》時,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能被其破壞!”可是,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楚國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會出現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告誡我們說話做事都應該三思而后行。

  3.讀一讀交流平臺中的內容,看看你有什么收獲。

  4.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都應該具體分析當時的情況,再選擇恰當的方法去解決。

  二、詞句段運用

 。ㄒ唬┑1小題

  1.(出示課本中的6組詞語)學生齊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下面加點詞語,第1、2、4組詞語的古今義相同,其余意思不同。

  2.指名說說每組詞語中加點字的含義。

 。1)吾盾之堅:指堅硬、堅固。堅固:指硬、牢固。

 。2)弗能應:回應。應答:回答。

 。3)道旁李:指路邊。道路:指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

 。4)問其故:原因、緣故。緣故:原因。

 。5)冀復得兔:再的意思。重復:反復。

 。6)守株待兔:等待。守衛:防守、保衛。

  3.拓展: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古今義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詞語。

 。1)剩余:指多余之物。余嘗謂:指“我”的意思。

 。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陷子之盾:刺穿。

 。ǘ┑2小題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說說下面的句子對時間的描述有什么特點。(課件出示2個句子)

  預設:對于時間長短的判斷與常理不符。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四十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八氖腌姟蹦阌X得長嗎?這里說“時間太長了”是不是矛盾呢?

  明確:四十秒鐘在平時看來的確不算長,可是當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脅,每一秒對于大家都是煎熬的,所以大家覺得時間太長。這突出了孩子處境的危險,也表現了人們對孩子的擔心。

  3.“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你覺得長嗎?為什么作者說是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呢?

  明確:以一種夸張、遞進的手法突顯出時間過得非常快。

  4.你是否有過同樣的體驗?選擇一種體驗仿照例子寫一寫。

  例: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仿佛一個世紀過去了,老師還沒把我的作文看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你選擇一個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寫句子,體現時間過得快或時間過得慢。

  二、學習病文修改

  1.下面的材料是葉圣陶先生為一位中學生修改的作文,讀一讀,具體說說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這篇作文的。

  2.小組交流。

  3.學生分析每條句子的病因。

  (1)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如,將“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

 。2)把長句斷成短句。如,把“說完走回講臺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講起課來!备臑椤罢f完,就走上講臺又講起課來”,這樣把長句斷成短句,不但表達得清楚明白,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3)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這類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兒女英雄傳》里的“黑老蔡”,“我越看他和像”沒有必要,葉老也刪去了。刪去重復啰唆的詞語,句子就干凈簡潔多了。

 。4)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作文中寫“于是我便馬上在幾何書皮上畫起來!,葉老改為“我拿起鉛筆在幾何課本的包書紙上畫起來”。因為“畫了起來”也可以理解成用圓珠筆、鋼筆畫,加上了“拿起鉛筆”四個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5)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作文中有將“象”寫成“像”,葉老加以改正。標點符號方面的修改也比較多,有的逗號改成句號,有的句號改成逗號,還有感嘆號改成句號,這些修改都值得仔細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

  4.說說你從葉圣陶先生為中學生修改作文這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

  (可見葉老對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細、認真。)

  三、學習日積月累

  1.指名朗讀。讀準字詞。

  2.說說詞語的意思。

  豆蔻(kòu)年華:是一個成語,指少女十三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滿了十五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弱冠之年:指男子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冠,古代儀禮。

  而立之年:三十歲的時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不惑之年:四十歲的代稱,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之年:五十歲。

  花甲之年:指人六十歲時。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歲的時候。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歲,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期頤(yí)之年:出自《禮記·曲禮上》,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3.再讀,達到熟讀能誦。

  4.拓展積累。

 。1)垂髫(tiáo):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

  (2)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

 。3)束發:男子十五歲。

  教學反思

  本次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中,對本單元的學習要素進行了梳理總結,即通過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一點,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容易。語句段運用板塊,除了引導學生發現詞語中古今義的不同,還通過葉圣陶先生為一位中學生修改作文的實際案例,來幫助學生復習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學生通過實際案例的學習,能遷移到自己習作中常常出現的錯誤,這一點令我很欣慰。在學習日積月累過程中,學生交流推選與年齡特點有關的稱謂環節表現十分活躍,課下仍在積極背誦。我想今后應該多嘗試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多動手,而不是我自己選出一些與年齡特點有關的稱謂讓他們積累。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菊Z文要素】

  2、體會排比句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3、說說句子中分號的作用,掌握分號的具體用法。

  4、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寫規則。

  5、積累并背誦《過故人莊》,體會詩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

  2、體會排比句的好處,掌握句子中分號的用法。

 。劢虒W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的方法。(重點)

  2、體會排比句的特點和表達效果。說說句子中分號的作用,掌握分號的具體用法。(難點)

  一、交流平臺:總結閱讀方法

  1、閱讀文章,首先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還要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學習本單元課文時,你從哪些內容想開去,又想到了什么呢?

  2、指名反饋。

  預設:

 。1)閱讀的時候,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

 。2)也可以圍繞課文內容展開聯想。

  3、思考:你覺得閱讀時用上“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這個方法有什么好處?(既可以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激發創造力。)

  二、詞句段運用:排比句和分號的用法

  1、(課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師:讀一讀排比句,體會排比句的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學生自由交流)

  明確:排比句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好處:(1)加強語勢,更有節奏感;(2)能突出所寫對象的特點,表達作者的強烈感情。如,第二組句子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作者連用三個結構相同的句子并列敘述,內容集中,句式整齊,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漓江的贊美和喜愛。

  2、認識分號并了解分號的用法。

 。1)(課件出示第一段話中前一部分)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句式相同,并列關系)

  (2)(課件出示第一段話中后一部分)觀察并分析分號前后兩部分的內容和關系。(分別寫了“我微睡時”和“我醒來時”天空的情形。)

  (3)引導學生認識分號:分號是一種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的兩個分句。

 。4)判斷下面兩個句子中分號的使用是否正確。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亠w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谖蚁矚g吃生菜;你覺得好吃嗎?

  明確:第一句正確,句子前后屬于并列關系。第二句錯誤,句子前后不存在關聯。

  第二課時

 。壅n時目標]

  1、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寫規則。

  2、積累并背誦《過故人莊》,體會詩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詞句段運用:借助拼音認識地名

  1、(課件出示路牌標志)師:在路上行走時或者坐車到外地時,你注意過路牌嗎?

  路牌上的地名拼音的拼寫規則是怎樣的?

  明確:所有字母全部大寫;拼音上沒有聲調;遇到“縣、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與前面的專屬名字空一格。

  2、課件出示:陳依依Chen Yiyi楊麗明Yang Liming指名歸納人名拼音的拼寫規則。

  明確:姓和名分寫,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間用空格分開;復姓連寫;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大寫。

  3、引導學生練習用拼音拼寫自己及同桌的名字。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古詩《過故人莊》,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還”的讀音為“huán”。

  2、簡介創作背景及詩人。(課件出示)

  3、理解古詩內容。

  (1)借助資料,用自己的話試著翻譯詩句。

 。2)小組成員針對詩句的理解進行檢查交流。(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1)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仿佛聽到詩人和朋友在飲酒暢談。

 。2)結合最后兩句詩談自己的體會,感受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情誼,以及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

  5、引導學生帶著理解,想象著畫面,背誦古詩。

  [教學反思]

  交流平臺的內容意在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四篇課文所學習的單元要素(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由于在前面的教學環節中落實較好,學生掌握較好,在以后的閱讀中只需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即可。在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后,學生能夠列出具體事例,來說明使用排比句的好處。通過學習,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寫出語言生動優美的排比句。另外,學生在反復品讀句段,查看句子中標點符號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了分號的用法,并能說出分號的用處。在學習古詩《過故人莊》時,學生不僅能結合搜集的資料自己翻譯古詩,還能圍繞主題展開想象,改編古詩。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6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園地二中的六組題目都非常有規律性,利于讓學生自主發現,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我的發現:

  1、 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比比誰的眼睛最亮,誰最聰明。

  2、 學生自主觀察發現。

  3、 指名交流。(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字。一個字加上偏旁,兩個字之間的音差不多。)

  4、 拓展:(你能根據左邊的字猜出右邊字的讀音嗎?)

  見——艦 爪——抓 ! 馬——碼 然——燃

  快——筷 風——楓 官——館 章——彰 蘭——爛

  5、同桌記字。

  6、卡片抽查。

  二、我會讀:

  1、自由讀一遍,發現帶點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動詞)

  2、還能照樣子說幾個詞嗎?(指名,同桌一人說一個)

  三、讀讀比比

  1、生自由讀。

  2、比出什么?(讀音一樣,字形不同)

  四、比比誰記得快,記得牢。

  1、紅塊里面的都是(人的姓),

  2、讓帶這個姓的小朋友讀這個句子。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評價人物。

  2.錘煉語言,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并發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3.對比不同譯者筆下的文學名著語言,學會琢磨語言,體會各自語言的巧妙之處,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教學重點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2.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并發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教學難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本單元學的幾篇文章嗎?

  1.展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說一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并說一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出示文中重點的語句。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討論人物性格特點。

  3.探討評價人物的角度!厄T鵝旅行記》(節選)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男孩?除了頑皮、淘氣,你覺得他還是個怎樣的孩子?(從他擔心父母發現雄鵝不見后會傷心可以看出他其實也是個好孩子。)

  4.教師總結閱讀名著的方法。

  (1)我們要結合事件,對人物作出評價。例如,湯姆8226;索亞是一個熱愛自由、喜歡冒險的人,這是從他五次歷險的經歷中分析出來的。從他敘述歷險經過時,添加了許多動人的情節,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點兒虛榮心的特點。評價人物要立體、全面。例如,《騎鵝旅行記》(節選)中的尼爾斯有淘氣、頑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經歷了騎鵝旅行之后,他更是變成了一個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評價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文化背景和時代特點。《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中的魯濱遜,正是由于受當時英國的航海和冒險熱潮的鼓動,而參加的冒險活動。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這些描寫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這樣就能更好地評價人物。例如,《騎鵝旅行記》(節選)中“‘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現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斔@樣想的時候,他又忘記了他是多么弱小無力。他一下子從墻上跳下來,跑進鵝群里,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這些心理、動作描寫細致地刻畫了尼爾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讀下面的例句,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學生自由讀后交流:加點部分的共同特點是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第一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人們的喜悅和激動。第二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春節到來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八兒的高興程度。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更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從“盼望、餓、安靜、喜歡、厚”中選擇一兩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異鄉的兒子要回來了,母親覺得一天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年。

  (2)餓: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覺得自己的前胸已經貼在了后背上。

  (3)安靜:校園里安靜極了,連樹葉落到地面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4)喜歡:蒙蒙非常喜歡那本書,恨不能把那本書都裝進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東北邊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腳下去直接沒過了腰。

  (二)第二題。

  課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湯姆8226;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寫出了場面的偉大,同時給人無盡的遐想,可以是輝煌的,也可以是激動人心的……

  “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物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并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題目中涉及的詞語都是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特定稱謂。)

  3.全班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1)13歲:豆蔻年華。釋義:出自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焙髞矸Q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2)15歲:及笄之年。釋義:笄: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年滿十五歲把頭發綰起來,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3)20歲:弱冠之年。釋義: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經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為體猶未壯,所以叫作弱冠。

  (4)30歲:而立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三十而立!敝改曛寥涂勺粤⒂谑。后來就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5)40歲:不惑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四十而不惑!敝改曛了氖,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來用“不惑”指人四十歲。

  (6)50歲:知天命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敝改曛廖迨,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運。后來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歲。

  (7)60歲:花甲之年。釋義:舊時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故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復雜。

  (8)70歲:古稀之年。釋義: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焙髞砭陀谩肮畔 敝溉似呤畾q。

  (9)80~90歲:耄耋之年。釋義:耄耋:指老年,高齡。出自漢曹操《對酒》:“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后多用“耄耋”指人八九十歲。

  (10)100歲:期頤之年。釋義:出自《禮記8226;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敝赴贇q高齡的人需要頤養。后來用“期頤”指人一百歲。

  4.嘗試背誦。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習得閱讀名著的方法。

  2.通過詞語比較,了解通過夸張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3.了解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并積累背誦。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詞句段運用:體會排比句的特點以及這樣寫的妙處;說說分號的用法;路牌的讀音。

  3.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古詩《過故人莊》。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閱讀要聯系生活經驗,從課文的內容往生活方向聯想、想象,從而使理解深入。

  2難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借助畫面,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詩的意境與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準備排比句的課件。

  2.準備《過故人莊》的錄音、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學習“交流平臺”

  1.復習本單元學習的課文。

  2.本單元學習的方法。

  感受課文中豐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內容。

  3.閱讀“交流平臺”的內容,你明白這段話的要點是什么嗎?

 。1)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圈畫重點語句。

 。2)可以圍繞重點寫寫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關鍵要想。

  5.怎樣在閱讀中想呢?請聯系課文談談。

 。1)閱讀的時候,要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

 。2)閱讀的時候,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比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寫同一景物或事物的作品,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等等。

  6.閱讀下面的一段話,談談你想到了什么?

  我看得出草蟲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披著俏麗的彩衣。在這些粗壯的黑甲蟲中間,它們好像南國的少女,逗得多少蟲子駐足癡望。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看。◎狎婧孟裢浟寺猛镜膭诰耄持鴰讉小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的住宅。

  生:由大街小巷我想到了草蟲的村落肯定很美!一定有許多花兒,一定是彎彎曲曲的,給人以美的享受。

  生:我想到了蜥蜴與黑甲蟲的對話,不然黑甲蟲怎么會爬到蜥蜴的上面呢!

  生:由“駐足癡望”一詞我知道了,蟲子看的表情一定不一樣!我覺得它們很可愛!

  舉例子的時候,要選擇本單元中的內容,本單元五“蟋蟀的住宅”這一課了,可以換成“草原”那一課的例子。(不明白什么意思?)

  7.總結:

  閱讀文章時,要由課文內容往外想,這樣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夠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喲!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1.出示排比句課件。

  A.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

  B.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C.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2.朗讀,理解句子意思。

  3.認識排比修辭手法以及特點。

  排比是一種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排比的行文有節奏感,瑯瑯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深化中心。

  4.你喜歡哪個句子,從哪里可以看出是排比,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5.學生選擇,并思考,然后交流。

  6.總結排比句的特點,然后試著寫一兩個排比句。

  四、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本節課學習了閱讀文章的方法和認識排比句。

  2.從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排比句,并整理下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交流大家整理的排比句。

  2.朗讀排比句,并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二、學習“詞句段”

  1.談談你認識的標點符號。

  2.老師書寫分號“;”提問:在怎樣的情況下運用分號呢?

  3.出示相關語句。

  A.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B.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氣就比較冷?諝庥欣溆袩,才能流動,成為風。

  4.學生交流討論,認識分號的用法。

  分號用于復句內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比如A句可以這樣表示:

  第一組: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第二組:

  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

  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像這樣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就要用分號。如果句子之間不并列,就不必用分號了!

  5.學生談談B組句子為什么要用分號?

  6.寫一個句子,要用上分號。

  三、繼續學習“詞句段”

  1.出示路牌,激發興趣。

  2.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路牌,同桌相互討論。

  3.交流。

  (1)路牌中的路名的拼音全部大寫。

 。2)地名的拼音全部大寫。

  4.老師相機點撥。

  還有人姓名的拼音也全部大寫。

  5.總結。

  這一題是關于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寫法——全部要大寫。

  6.鞏固練習。

  寫一寫下面的路名與地名。

  中同路 魯迅 巴金 鼓樓路

  四、學習“日積月累”。

  1.舊知導入。

  (1)古詩中有很多表現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你能不能背誦一句這樣的詩句?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古詩——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板書)

  2.教師范讀,畫出節奏。

  3.學生齊讀。

  4. 教師吟讀一句,學生譯讀一句。

  故人具雞黍——老朋友準備好了雞和飯。

  邀我至田家——邀請我到他家里做客。

  綠樹村邊合——村外綠樹環繞。

  青山郭外斜——村外遠處有青青的山崖。

  開軒面場圃——打開窗戶面對場圃和萊園。

  把酒話桑麻——邊喝酒邊談論著莊稼。

  待到重陽日——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

  還來就菊花——再來賞菊和喝酒吧。

  5.想象古詩中的畫面,并說一說。

  詩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綠樹把村子圍了一個圈,小鳥展開翅膀在藍天中飛翔,亮著自己清脆的喉嚨,歡快地歌唱著,一只大公雞在悠閑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著。

  詩人啊,你輕輕地打開窗戶,一縷暖和的陽光照.在窗子上,空曠的打谷場上,不時走過大公雞,菜園里蝴蝶在飛翔,花兒把菜園子裝扮得那么美麗,你手里拿著酒杯,在和朋友暢談今年的好收成。

  6.“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7.背誦古詩。

  五、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認識了分號的用法,并正確運用分號。

  2.認識路名、地名、人名的拼音寫法。

  3.理解、背誦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閱讀文章——“想”

  排比句——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修辭手法

  分號——并列句子間的停頓

  路牌——路名、地名、人名中拼音的寫法

  《過故人莊》——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反思:

  1.教學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一個動態過程,因而,教師的講不是“灌”,而是“導”,通過“導”的有效性來實現“學”的有效性。精講強調的是“精”字,要求語言精練,表述精準、文辭精美,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激活其潛能。

  2.認識排比與分號的用法要遵循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去進行,這樣學習才會有情趣,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另外,還要注重學法的遷移,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便發揮出來了。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9

  一、我的發現

  這一項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再運用這一規律認識7個生字。這三組字用綠、紅、藍三種顏色表示,分別顯示了“減一筆”、“加一筆”、“加個部件”三種識字方法。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發現其規律,再讓學生說說探索的過程,自編識字兒歌,認識7個生字。教師要多鼓勵,增強其成就感。如:

  1、“廣”字頭上去一點,廠廠廠;

  2、“日”字中間上一豎,由由由;

  3、“日”字中間下一豎,甲甲甲;

  4、“日”字中間穿一豎,申申申;

  5、字形小魔術:給“口”字加兩筆,能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積月累

  這一項是通過“我會讀”讓學生積累15個詞語;通過“我會連”辨別6個平翹舌易錯字;通過“讀讀背背”讀背一首小詩──《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

  1、“我會讀”是通過學生自讀,幫助學生鞏固生字,積累詞匯。教學時,可以采用“乘坐語言快車”的游戲來認讀。方法:分小組開火車橫著、豎著、倒著幾種方式讀書中的詞語,看哪組讀得準,認得快。

  2、“我會連”是采用連線的方式來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練習時可先讀字,再連線,最后同桌互讀。

  3、“讀讀背背”是一首簡短的兒歌。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北方同一季節不同的景色,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教學時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讀準“祖、嶺、盛”三個難音字。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對祖國的喜愛之情。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指導背誦時,可以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背一句,連句開火車背誦;可以四大組開火車連句背誦。以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的合作精神。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分兩個層面練說。一是交流在幼兒園時是怎樣過“六一”的;二是設想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準備怎樣度過。

  教學時,可創設以下情景,激發學生說的欲望,給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舉止文明、態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創設情境一

  1、播放錄象,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的活動錄象,啟發提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為何怎么快樂?

  2、點撥啟發,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的?想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的情況向大家交流交流嗎?

  〖設計兩種方式

  “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前準備好“六一”留影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享受他的快樂,并對他的解說作出評價。態度是否大方,說話是否有條理,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如果是,獎勵他一個“優秀解說員”獎章。

  “我是優秀采訪員”:給愿意當采訪員的學生戴上一個記者證,拿上自己做的小話筒,到同學中采訪,還可以采訪老師,然后把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活動告訴大家。學生評比最佳采訪員。

  〖創設情境二

  1、情境引入,激發參與欲望。

  實物投影本校近年“六一”活動的圖片,向學生介紹學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活動的內容,播放活動時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然后讓學生談談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準備怎樣度過?

  〖設計兩種方式

  1、個人:自由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過小學生的第一個“六一”,讓大家給你參謀,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商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

  2、小組:和同學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時 間 地 點 主 持 人 內 容

  四、展示臺

  “識字加油站”是讓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外書上認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拿課外書來用實物投影顯示,當場點讀給同學聽;事先把認識的字用電腦打印出來,展示在“識字角”中,給同學交流;把認識的字組詞說話,讓同學知道認識了哪個字。

  “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在同學都會了的時候比比誰最快。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一組與海島、港口有關的詞語,認識6個生字,并能根據詞語想象畫面。

  2、認識漢語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

  3、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

  4、能仿照例子,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5、朗讀和背誦4句關于“改過”的名言。

  [教學重難點]

  認識漢語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能總結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能仿照例子,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課件出示:

 、龠@一會兒痛一會兒癢的,跟受刑一樣。

 、谥灰娝闪掷镆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2、讀一讀這兩句話,你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兩句話所表達的含義的呢?(結合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

  3、除了聯系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這兩種方法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理解閱讀中難懂的詞、句呢?(查資料、向別人請教)

  師小結:理解文中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可以用相同的方法。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自主認讀“識字加油站”中的詞語,注意把“纜、錨”讀正確。

  2、引導學生借助教材插圖和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說說通過詞語看到的畫面,增強海洋意識。

  4、你能將這幾個詞連起來寫一段話嗎?將你想象到的畫面呈現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加點詞語意思的不同。

  2、交流自己的發現。

 。1)指名說說“熟”和“味道”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熟:

  A、米飯沒熟,還要再蒸一會兒。(食物燒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B、平時很熟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熟練,表示程度深)

  味道:

  A、我很喜歡蘋果的味道。(舌頭接觸某樣東西時的感覺)

  B、這本書越看越有味道。(比喻某種感受、情趣和滋味)

 。2)創設新的語境,讓學生了解“熟”“味道”這兩個詞還有其他意思。

  例如:他們認識5年了,彼此非常熟。(熟悉)

  玩了一天,他太累了,睡得很熟。(程度深)

  (3)引導學生選擇其中一個詞語的某個意思練習說話,從而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4)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生字,準確朗讀。

 。1)自由讀,借助拼音學會生字。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糾正字音,學習生字。

  (4)小組展開朗讀比賽。

  2、簡單理解。

  (1)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吨芤住罚ň右姷矫郎频钠沸芯蛢A心追隨、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罚膫人能沒有過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4)改過不吝,從善如流。——蘇軾(改正過錯不要吝惜,聽取正確的意見要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迅速自然。)

  3、教師小結: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庇羞^則改,在一次次錯誤中,不斷汲取教訓和經驗,我們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4、拓展其他關于“改過”的名言。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

  5、背誦“日積月累”中的名句,課外積累更多的有關名句。

  [教學反思]

  在“交流平臺”和“識字加油站”的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只在全班交流中給予適當的點撥。“日積月累”中的名句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我只是引導學生大致理解名句的意思,重在指導學生背誦積累,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學生對自己積累的東西就會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感悟,同時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1

  語文園地

  本單元的語文園地由四個板塊組成。

  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總結一段話中的關鍵語句可能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

  識字加油站——安排了兩組帶有“蟲、魚”偏旁的字構成的詞語,會認6個生字。

  詞句段運用——引導學生讀ABB式的詞語,想象畫面,并選擇一兩個詞語寫句子;用給出的句子開頭說一段話,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日積月累——積累古詩《早發白帝城》。

  學生對關鍵句已經有較深刻的印象,在交流中能說出自己對于關鍵句的感悟。用給出的句子開頭說一段話,學生了解了關鍵句,說起來也很容易。發現漢字的特點,學生能借助圖片并結合以往學習的經驗,較快識字。讀詞語這一板塊,學生也能迅速在眼前浮現畫面。

  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在“交流平臺”的交流中,若有的學生無話可說,可用舉手的方式確定他們是否有些想法和已經說過的一樣,激勵他們在下一次的交流中,能早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一板塊完成后,迅速進入說一段話的板塊,實現知識的遷移。“識字加油站”可放手由學生自我完成。讀詞語想象畫面,并選擇一兩個詞語寫句子可先由教師示范引例,再指導學生寫句子。

  【知識與技能】

  1.能交流、總結一段話中關鍵語句可能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試著用給出的關鍵語句說一段話。

  2.發現漢字的特點,會認6個生字。

  3.讀詞語想象畫面,并選擇一兩個詞語寫句子。

  4.積累古詩《早發白帝城》。

  【過程與方法】

  創設交流平臺,培養學生勇于表達的能力。讀詞語,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讀背古詩,體會詩人重獲自由時歡暢輕快的心情。

  重點

  1.選擇詞語寫句子。

  2.能用指定的句子開頭,試著說一段話。

  難點

  背誦古詩,感悟詩情。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梳理一下本單元的學習收獲,預習《早發白帝城》。

  2課時

  第一課時

  能交流、總結一段話中關鍵語句可能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試著用給出的關鍵語句說一段話。

  重點

  試著用給出的關鍵語句說一段話。

  難點

  能交流、總結一段話中關鍵語句可能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

  一、交流平臺

  1.出示文段,找出文段的關鍵句。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2.請學生找出這個語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3.結合上面的語段,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關鍵句的位置、作用等方面來談。)

  教師小結,板書。

  關鍵句

  位置——段首、段中、段尾

  作用——表達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4.練一練。

 。1)找出與關鍵句意思不相符的句子。

  中山公園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門口有很多小攤販在賣東西。公園里湖水清澈見底,湖里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惹人駐足觀賞。湖底的水草婀娜多姿,像舞蹈家在翩翩起舞。微風吹來,鏡子似的湖面上泛起條條波紋。

 。俊伴T口有很多小攤販在賣東西。”這句話與風景優美這一中心詞不相符。

  (2)哪些句子符合關鍵句的意思?請打勾。

  中心句:秋天的果園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偬O果羞紅了臉。(√)

 、诟吡慌e起了燃燒的火把。(?)

 、勰且淮掀咸眩系媚敲淳К摚褚活w顆光亮的寶石。(√)

 、艿竟刃澚搜#ǎ浚

  二、詞句段運用

  圍繞給出的關鍵語句,試著說一段話。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會圍繞給出的關鍵語句來說一段話嗎?

  1.出示句子開頭。

  ○車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歡夏天的夜晚……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要說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要說的內容。

  3.學生匯報。

  4.教師總結。

  圍繞第一句話,要寫出車站的人很多的情景。

  圍繞第二句話,要寫出夏天夜晚的景色,突出喜歡的理由。

  5.學生在小組內自由發言。

  6.小組選出說得好的一名同學在班中發言。

  語文園地

  關鍵句

  位置——段首、段中、段尾

  作用——表達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這個語文園地有四項內容,包括“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

  教學目標:

  復習本單元知識,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學前分析:

  學生接觸過AABB式疊詞,但這些詞語不僅重疊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究、發現,進而引導學生積累運用這樣的詞語,“讀讀認認”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具有相同形旁的字。學生學過很多形聲字了,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自學,“我會填”給出四組形近字,學生有能力通過組詞區別形近字的音形義!兑粋石頭小姑娘》是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小詩,學生喜歡讀。教學時要以讀為主,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談談體會到了什么。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與本組課文“好品質”的主題是吻合的,教材已為交際提供了情境?梢龑W生以討論、提建議的方式進行交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懂得要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AABB式疊詞,引導學生積累運用這樣的詞語;自主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

  2、讀通、讀懂簡短的課外文章,會談自己體會。

  3、學習搜集資料,能主動參與展示活動,樂于展示自己學習的收獲和才能,并善于和別人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叮當貓”)

  二、第一關“與AABB家族成員會面”

  師:叮當貓請來了許多四個字的詞語,要請我們讀詞找規律。

  1.自由讀一讀詞語,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2.組內交流發現。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發現,聽聽同學的發現。

  3.同桌互讀詞語。

  4.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5.鼓勵積累此類詞語。

  三、第二關“與形聲字會面”。

  師:闖過第一關,叮當貓又請來了形聲字家族的成員,讓我們來學習生字,看哪一組最能干學得最好。

  1.讀一讀,想一想。借助拼音讀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體會字義,發現漢字規律。

  2.說一說,議一議。和同桌說說自己的發現,討論如何記住八個生字。

  3.玩一玩,認一認。兩人一組,一人做動作,另一個人找出相應字卡;一人說字,另一人找出生字卡片,兩人再一起讀一讀。

  4、給學得最好的小組畫上一顆小星星。

  四、第三關“區分雙胞胎”。

  師:這一關,叮當貓帶來了四對雙胞胎,請我們想辦法認一認,分清楚。

  1、四人小組學習,討論兩個字在音形義上有什么不同。

  2、分頭用字組詞,最后再交流。

  3、給優勝組畫上一顆小星星。

  五、第四關“一個石頭小姑娘”——讀讀背背。

  師:叮當貓夸我們很會學習,再考考我們會不會讀詩

  1、自由讀詩。

  2、師范讀,聽后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3、小組比賽讀,并評議。

  4、小組各自背誦,給會背的小組加小星星。

  六、第五關“我們的好品質”

  叮當貓:小女孩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她在呼喚大家都來愛護環境,保護雕像。這是一種好品質。小朋友們你,們有收集表現優秀品質的故事、諺語、成語嗎?

  1、匯報、交流收集的材料。

  2、全班交流,小學生要具有哪些好品質。

  七、課外作業

  課后用收集的材料出一期“六一”黑板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可引導學生以討論、提建議的方式進行交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懂得要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

  課前準備:

  指導兩名學生表演小華遇到難題這件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碰到過令你為難的事呢?(學生各抒己見)

  師:有位小朋友小華也碰到了難題,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進入交際。

  1.再現情境。

  2.小組討論。自己先想一想小華該怎樣做,再和小組同學說一說。有不同的意見可以討論、爭辯,確定一名同學做代表給小華提建議。

  3.提出建議。

  4.辯論賽。根據提建議的情況,教師按“要記下名字”和“不能記下名字”兩種意見,推舉參加辯論的人,其他同學按自己的觀點分坐兩邊做拉拉隊,開展辯論。

  5.兩人一組表演從遇到難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總結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學習與夏天相關的詞串,認識8個生字。

  2、通過擴寫句子學習把一個簡單的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能正確抄寫句子。

  4、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和同學分享。

  5、朗讀積累氣象諺語。

  6、和大人一起讀《夏夜多美》,感受閱讀的樂趣,體會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溫暖。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情境識記生字,初步感知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的不同用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結合生活識字認識“棍、湯”等8個生字。

  2、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具體。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播放歌曲《夏天到》。

  2、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內容:我們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夏天,《古詩二首》描繪了夏天的美景,《荷葉圓圓》表達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過童話的方式介紹了夏天的氣象常識。

  出示課件1:

  教師過渡:今天我們就走進《語文園地六》,學習一組和夏天有關的詞語。(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歌曲入手,回憶已有生活經驗,豐富對夏天景物的感受,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聯系,點燃課堂活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分類識記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教師提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打開書,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

  2、給詞語分類。

  教師過渡:現在請四位同學來讀詞語,一人讀一行,其他同學來當小聽眾,看看誰讀得最棒。說說你的發現。

  預設1:它們都和夏天有關。

  預設2:有夏天的水果和用品。

  預設3:還和夏天的天空有關呢。

  教師出示幻燈片小結。

  出示課件2

  3、借助圖片,聯系生活實際連一連。

  出示課件3:

  教師過渡:夏天還有什么呢?找一找,說一說。

  出示課件4:

  4、借助圖片、擴詞識記生字:棍、湯、扇、椅、螢、牽、織、斗。

  教師過渡:請你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邊讀邊圈出8個生字。

  出示課件5:

  教師引導:這是根據字的結構來識字的方法,看看下面這兩個字有什么識字好方法。

  出示課件6:

  教師引導:我們接著來看下面兩個生字,看看它們是怎么構成的,你能給它們組組詞嗎?

  出示課件7:

  教師導入:這兩個字會讀嗎?讀一讀,認一認。

  出示課件8:

  教師引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還有最后一個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出示課件9:

 。ㄔO計意圖:通過“找一找”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語的特點,感受到識字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識記生字。)

  三、字詞句運用

  1、出示例句。

  出示課件10:

  教師引導:請你讀一讀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2、集體交流。

  預設1:第一句告訴了我們“誰在干什么”,小兔子割草。

  預設2: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在山坡上”,讓我們知道了小兔子割草的地點,小兔子是在山坡上割草的。

  預設3: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彎著腰”,我們知道了小兔子割草的姿勢是彎著腰。

  教師引導:這三個句子里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

  預設:我喜歡第三句,我覺得第三句說得更清楚。

  教師小結:是呀,第三句說得更清楚,也更具體。

  3、照樣子完成書上的填空,寫完后集體交流。

  預設1:小鴨子在池塘里游泳。小鴨子在池塘里快樂地游泳。

  預設2:小鴨子在水里游泳。小鴨子在水里自由地游泳。

  4、根據圖片試一試。

  出示課件11:

 。ㄔO計意圖:通過提問、啟發想象說一說,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具體,說清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并正確抄寫句子。

  2、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和同學分享。

  【教學過程】

  一、字詞句運用

  教師過渡:同學們,讀讀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發現?

  1、自讀句子,說發現。

  出示課件12:

  預設1:通過朗讀,我發現這些句子表達的語氣不同。

  預設2:第二句是問句。

  2、集體交流。

  教師引導:第二句表達了疑問的語氣,是問句。再來讀一讀,哪一句是感嘆句?哪一句是陳述句?

  預設1:“小鳥飛得真低呀!”表達了強烈的驚訝的感情,用感嘆號,它是感嘆句。

  預設2:最后一句是陳述句。

  教師講解:陳述一般事實的時候,一句話說完用句號,中間有停頓用逗號。

  教師小結:小小標點作用大,寫話的時候用到它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情感。

  3、試著寫一寫。

  教師引導:你會使用它們了嗎?我們試一試。

  出示課件13:

  4、指導抄寫句子。

  教師引導:抄寫句子的時候注意什么呢?我們先來讀一讀這句話,再看老師是怎樣抄寫的。

  出示課件14:

  預設1:開頭空兩格。

  預設2:每個標點占一格。

  預設3:字要寫工整。

  教師過渡:現在我們按照抄寫要求,在書上的田字格里抄寫最后一句吧!

  學生練習抄寫,教師巡視并相機加以指導。

  5、拓展積累。

  教師引導:剛剛我們學習了“逗號、句號、感嘆號和問號”的使用方法,除了這些標點符號,你在讀書時還見過哪些標點符號呢?

  預設1:我見過,它里面是書的名字。

  預設2:我見過“、”,它叫頓號。

  教師過渡: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們。

  出示課件15: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聯系讀書經驗交流自己見到過的標點符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拓展并積累標點符號。)

  二、展示臺

  1、教師過渡: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這些夏天中的事物,認識了很多生字詞。其實,生活中識字途徑還有很多,比如商品廣告、食品包裝等,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課件16:

  2、教師引導:這些商品包裝上的字你認識嗎?自己試著讀一讀圖片上的字,不認識的同桌幫忙讀一讀。

  3、教師引導:誰來給大家讀一讀你認識的字。思考:這些字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

  預設1:我在廣告牌上見過“!。

  預設2:我在動畫片上見過“巧”。

  教師評價:你們真是識字小達人呀,看來認識生字寶寶有很多途徑呢!

  4、教師過渡:經過一星期的準備,你在哪些地方認識了哪些生字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識字卡,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出示課件17:

  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識字卡,說說自己是從哪兒認識的,讀音有誤的互相糾正。

  5、再次齊讀展示臺上的生字詞。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展示自己的成果,通過展示臺比一比誰認識的字比較多,大大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興趣。)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積累氣象諺語。

  2、和大人一起讀《夏夜多美》,感受閱讀的樂趣,體會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溫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知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現在是怎么了解天氣情況呢?

  預設:天氣預報。

  教師講解: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智慧的勞動人民根據大自然中的現象推測、判斷天氣情況,還總結出很多有關天氣的諺語,我們把它們叫做氣象諺語。

  二、學習氣象諺語

  1、教師范讀諺語。

  出示課件18:

  教師過渡:我們還可以觀察動物活動來判斷天氣。

  出示課件19: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同桌互讀互評。

  3、指名讀,全班交流評價。

  4、結合圖片說說每句諺語的意思。

  出示課件20:

  師生共同交流。

  預設1:朝霞是指早晨的云霞,如果早上有云霞,說明天氣不好,今天不適宜出門。晚霞,指的是傍晚的云霞,是說如果傍晚天空有云霞,第二天就是好天氣。

  預設2:如果山頂有云就說明要下雨,如果云在半山腰說明沒有雨。

  預設3:如果是早晨下雨,一般來說當天就能晴天。如果是晚上開始下雨,雨一般會下一整夜。

  預設4:如果看到地上有成群的螞蟻在搬家,蛇在白天出洞游走,可能過不了多久就要下大雨了。

  5、老師指導背誦,師讀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6、出示圖片,學生根據圖片判斷天氣。

  出示課件21:

  7、教師指導:這些是關于天氣變化的諺語,講述了天氣變化前的各種自然現象和動物的活動,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快來分享吧!

  出示課件22: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主要以多種形式的誦讀為主,使學生熟讀成誦。并能借助圖片感悟諺語的.意思,鼓勵學生去搜集積累更多的氣象諺語。)

  三、和大人一起讀

  1、教師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幅美麗的畫吧。

  出示課件23:

  2、教師啟發:你都看到了什么?

  預設1:漂亮的花朵、閃閃的星星。

  預設2:小蜻蜓、小螞蟻、螢火蟲。它們很開心。

  3、教師引導:在大家看到的這幅美景中,發生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播放朗讀視頻。

  5、練習朗讀:誰來試一試,看誰讀得好?借助拼音把每個字讀正確,讀清楚。

  6、教師提示:課下和大人讀一讀、演一演這個故事,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你覺得夏夜美嗎?美在什么地方?只是風景美嗎?

  預設1:夏夜很美。

  預設2:夏夜的景色很美。

  預設3:夏夜不僅景色美,小伙伴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更美。

 。ㄔO計意圖: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不能很好整合文本傳遞的信息,通過朗讀視頻,學生既可以感知故事的內容,又可以體會到故事的語言美,加上圖畫的直觀作用,學生很容易走進故事描寫的意境中,積累語言。)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注重生字的識記和運用,本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設情境,借助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規律進而進行模仿練習。氣象諺語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引導學生運用到生活中判斷天氣,并拓展其它氣象諺語,讓學生學會觀察和發現,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博、館”等8個生字。認讀有關場所名稱的詞語,學習利用場所名稱識字。能正確書寫結構易錯、易多寫或少寫筆畫的字。

  2、能運用學過的方法猜出詞語的意思,并能說出理解詞語的方法。

  3、朗讀例文,能感受提問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對大自然的疑問寫下來。

  4、能展示如何參與建立和管理班級圖書角,有喜歡讀書的習慣。

  5、能背誦古詩《憫農》(其一)。

  [教學重難點]

  1、能在句子中根據語境推斷出詞語的意思,并能說出理解詞語的方法。

  2、能大膽寫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問為什么,展開想象,引發對大自然的思考。

  3、背誦古詩,能展示如何參與建立和管理班級圖書角,有喜歡讀書的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出示“所”字,請學生說一說去過哪些帶有“所”字的地方。

  2、課件出示圖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診所。

  3、請學生分別說一說這些場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館”,認讀“館”,說一說自己去過的帶有“館”字的地方。

  5、課件出示圖片及文字: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體育館。請學生分別說一說這些場館是干什么的。

  6、同桌互相讀一讀“識字加油站”中的詞語,圈出要學習的生字。

  7、課件出示生字:博、館、覽、育、研、究、哨、診。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8、去掉詞語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9、小游戲:我說你指。(出示帶有這些場所的模擬地圖,一個同學說要去的場所,另一個同學指出相應的地點。)

  10、小結:看來,生活就是我們識字的好場所。只要我們用心想、用心記,就一定會有發現、有收獲。

  二、字詞句運用

 。ㄒ)我會寫

  1、出示第一組字“含、迎、留”,指名說說它們的筆順,全班一起書空,梳理筆順。

  2、出示第二組字“蕩、滿、敬”,指名說說它們的漢字結構。

  指導:“蕩”是上下結構,“滿”“敬”是左右結構。學生書空練習,梳理筆順。

  3、完成課本上生字的書寫,每組字抄寫兩遍。教師巡視,注意學生書寫姿勢。

  (二)猜詞意

  1、出示:漁船靠岸了,原本安靜的碼頭一下子喧鬧起來。指名讀。(配圖)

  (1)指出“喧鬧”這個詞,讓同學們根據這句話的語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可真聰明,你們是怎么猜到的?(根據語境,“安靜的碼頭一下子喧鬧起來”,應該與“安靜”相對,所以是喧嘩吵鬧的意思。)

  2、出示另外兩個句子,小組討論。

  3、討論結束后,指名各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成果,交流猜測詞意的方法。

  指導:可以根據語境,也可以根據詞語的字形結構、偏旁部首猜測詞意!鞍凳尽保河煤畹恼Z言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靶孤丁保翰辉撟屓酥赖氖伦屓酥懒恕

  2、填一填。

 。1)“迎”是結構,“辶”里面是,不要多寫一點喲。

 。2)“蕩”是結構,“敬”是結構。

  三、寫話

  1、播放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及風、雨、雪等自然現象的圖片。

  師:大自然是一首優美的詩,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大自然更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今天,就讓我們用心感受大自然,比一比誰最會向大自然提出問題。

  2、課件示范,啟發思考。

 。1)過渡:有一個小朋友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他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想要問的問題吧!

 。2)課件出示問題,學生自由讀一讀,圈出句子中的“為什么、哪兒、誰、怎么”等疑問詞。

  (3)指名說一說這個小朋友都提了哪些問題,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問題。

  (4)過渡:這個小朋友提了好多他感興趣的問題。有的是關于植物方面的,有的是關于動物方面的,還有他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自然現象。

  3、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著很多“問號”呢?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交流吧!嘗試用上剛剛圈出的疑問詞。

  4、指名交流,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5、指導寫話。

 。1)如何把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呢?大家看看書上的示范,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講解寫話要點。(要把句子寫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每一個問題的末尾應該用問號,一個問題是一行。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6、出示問題卡,指導學生在問題卡上寫話。

  問題卡

  蚊子冬天到哪兒去了呢?

  金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嗎?

  鳥兒為什么要唱歌呢?

  是誰給彩虹穿上漂亮的外衣?

  7、帶著自己的問題卡,向小伙伴請教,問問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8、小結:同學們都是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提問的孩子,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精彩的“問號”。

  4、根據所學內容,做一個屬于你自己的“十萬個為什么”問題卡片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臺

  1、導入:在第五單元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我們經過小組討論,精心制訂了《圖書借閱公約》,完善了我們的圖書角,F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成果。

  2、小組推選圖書角小顧問。

  3、小組交流,明確交流內容:向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管理班級圖書角,展示圖書角建立后自己的閱讀收獲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自己是如何借閱圖書的,閱讀了哪些書,自己有什么收獲。

  4、全班成果展示交流。

  二、日積月累

  1、導入: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憫農》這首古詩嗎?大家一起背一背。這首詩選自《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外一首。(板書課題:憫農)

  2、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借助工具書,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3、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4、學生獨立思考,暢所欲言。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配相關視頻、背景說明)(讓學生自己練習,說出詩句意思,教師及時幫助指導)

 。1)這首詩的作者是代詩人,描寫秋天豐收景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積累的描寫農民辛苦勞作的詩句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愛閱讀

  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最大的書是什么書?有多大?今天,我們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時就見到了一本最大的“書”,到底是一本什么書呢?究竟有多大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自主閱讀,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標出自然段序號。(一共有13個自然段)

  3、教師:巖石上有哪些字和圖畫?(雨痕、波痕、礦物;樹葉、貝殼、小魚)

  4、交流:文中寫了巖石“書”的哪些內容?巖石這本書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作用?請你默讀短文,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集中在第10、12自然段)指名讀這兩個自然段。

  5、出示“刨根問底”。教師: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猜一猜。(“刨根問底”:追究底細,形容鉆研精神。)

  6、教師:原來這本最大的“書”是巖石“書”!讀了這本書,就能為國家找到更多的寶藏了。你們想去找寶藏嗎?讓我們自由地讀一讀這篇短文吧。▽W生自由讀短文)

  四、課堂小結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掘。只要我們能像川川一樣有“刨根問底”的鉆研精神,時常問“為什么”,我們就能發現更多的寶藏。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主要是對本單元的語文學習作總結歸納。強調漢字的結構和書寫規律,識字寫字是本節課的一個要點。在引導學生理解詞意時,我創設情境,給學生做示范,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方法和思路,引導他們自主思考。寫話練習我主要是采用評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讓學生學會多問為什么,并能自己通過多種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同時,讓他們對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語文園地六》教案 篇1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

  2、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1、揭示交際話題:風景優美的地方。

  同學們,你們去過或最想去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2、大家去過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過那個地方,你能把觀賞到的優美色向大家介紹嗎?假如你最想去某個地方,能講講想去的原因嗎?

  3、生生交際。

  可以與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學生自由上臺介紹,相互評說。

  5、拓展延伸。

  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可是由于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使有些優美的風景失去了往日風采,大家想想看,我們怎樣使祖國的山更青,水更美?學生相互討論,談感想,出主意。教師鼓勵學生當環保小衛士。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了解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和幾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②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并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累詞語。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②教師提問:讀了這兩組句子,大家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義。

 、萃卣寡由。“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還可讓學生舉例說說,還有哪些字也有好幾個意思。

  二、讀讀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谥该x。集體齊讀。③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軐W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弈氵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給大家背一背。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倭私鈳追N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②了解有關祖國山河的知識。

 、墼鰪姛釔圩鎳鴫邀惡由降母星椋囵B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賹W生在小組內自讀所列詞語,并說說這些詞語的構成有什么特點。

 、谌嘟涣。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構成特點。

 、蹖W生讀讀記記這三組詞語。

  ④學生根據詞語的構成特點,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二、寬帶網

 、僖龑W生通過圖書、網絡搜集反映祖國迷人景色、富饒物產的資料。

 、谥笇W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如:

  風景類,物產類;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較豐富的資料以后,我們選一個時間召開“可愛的中國”資料展示會,好嗎?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22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23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 《語文園地六》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能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說得清楚明白。2、能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3、引導學生發現多音多義詞。4、積累和氣象有關的農諺。5、培養學生圍繞專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

  • 《語文園地六》教案(精選20篇)

    【教學目標】1、能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說得清楚明白。2、能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3、引導學生發現多音多義詞。4、積累和氣象有關的農諺。5、培養學生圍繞專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

  •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23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 《語文園地六》教案(通用18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 《語文園地六》教案

    【教學目標】1、能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說得清楚明白。2、能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3、引導學生發現多音多義詞。4、積累和氣象有關的農諺。5、培養學生圍繞專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

  • 《語文園地六》(口語交際)教案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掌握一系列的認字方法,學會5個生字;能區分字的平翹舌音2、積累12個詞語,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3、了解祖國的廣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能口齒清楚、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 《語文園地六》教學雜談(精選15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雜談【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市萬頃沙中心小學李弄琴】〖“語文園地”教學模式初談·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里自由自在地呼吸。...

  • 《語文園地六》快樂練習:達標訓練(精選13篇)

    老街在柳江鎮的北門,有一條街,人們都叫它“老街”。在這里,我度過了幸福的童年。我清楚地記得,這里原來是個喧鬧、擁擠的居民區。一條長長的、狹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著六七十戶人家,整天有嘈雜的聲音,沒有安靜的時刻。...

  •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語交際的增設是一大亮點。它旨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意識。面對這一“新鮮事物”。大家都在積極探索與研究,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 《語文園地六》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結合本單元課文,明確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2.結合畫面識字。3.理解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句子。4.積累與知錯就改有關的名言。...

  • 誰和誰好--《語文園地六》續寫(精選14篇)

    誰和誰好--《語文園地六》續寫誰和誰好?魚和水好,魚兒水中游,水兒樂悠悠。誰和誰好?鉛筆和橡皮好,鉛筆寫不好,橡皮來擦掉。 誰和誰好?老師和同學好,老師來講課,同學要記牢。...

  •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集錦(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2)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3)區別形近字并組詞。2.過程與方法(1)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2)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 關于《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沒有積累,談不上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我們在教學《語文園地》時會把它上成純粹的復習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我們教師首先要明確,日積月累教學不是單純的舊知識堆積回顧,而是一種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幫...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日韩不卡在线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无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 91色版|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91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热久久精品国产 | 欧美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欧美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 | 青青草99| 在线免费观看福利 |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 |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 | 精品视频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 亚洲社区一区二区 | 36d大奶| 黄在线免费 |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久久久久 |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第一页 | 在线岛国片免费无码AV |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 | 成人一在线视频日韩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成人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香蕉视频网站 | 国产福利网站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 综合se站 | 欧美色妇边做边爱2020 | 国产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 | 欧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av网址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