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6篇)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5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6篇)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靜”“夜”等10個生字,會寫“目”“耳”等4個生字。

  2、朗讀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談話:同學們喜歡背古詩嗎?你會背哪首古詩?能背給大家聽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思”讀平舌音,交待作者。)“靜、夜”這兩個字你認識嗎?你怎樣記住這兩個字?你能簡單地說出這兩個字的意思嗎?師:會背這首詩的請舉手!背給老師聽聽。(生背)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播放李白的圖像,認識李白。

  二、認識二類字

  1、 仔細觀察,詩里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么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 學習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導學生觀察:“攵”象你認識的哪個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記住這個偏旁?

  3、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4、 匯報。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把字讀準確?請小老師說說在認讀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5、 開火車認讀生字。

  6、 組詞,用你喜歡的字說一句話。

  7、 游戲:找朋友。為生字寶寶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釋題-理解

  1、小朋友們,課題里的哪個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夜)(師手指課題。)哪個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思)

  2、詩句中哪些地方寫“夜”呢?(明月)從這個詞怎么看出是寫“夜”?

  3、詩句中哪些地方寫“思”?(思故鄉)評價:對,這是作者直接地告訴我們他在思。請大家把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讀出來。指導:你們沒讀出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應該把“望”和“思”讀真切一點。(師同時在黑板上標上著重號,并示范。)再讀一遍試試,這次加上動作。

  4、老師看到你們是抬頭和低頭,可是李白說他是舉頭和低頭。“舉” 和“抬”有什么區別?你們做“舉”的動作給我看。(師:這不是舉,而是伸手。再舉一回,舉起千斤重擔來。對,這才叫“舉”。)

  5、李白抬起他的頭像舉千斤重,舉得好費力。孩子們,你們說李白的頭怎么就這么重?“舉頭”這個詞怎么讀?

  6、齊讀后兩句。

  7、我們在詩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們不能明白的是,李白為什么要強調靜夜、靜思?在詩句中的哪些地方隱含著“靜”呢?同座討論一下。老師引導:天上只有一輪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個誰?(李白)是啊,天地這樣廣闊,卻只有“明月與李白”相對望,難怪李白強調靜夜里靜思,他更加地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親人了。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語氣讀這首詩呢?學生感情朗讀全詩。

  過渡:其實古人讀詩很講究韻味,他們讀出來的詩有點像唱歌一樣的好聽。你們聽……

  四、吟讀

  1、師范讀。(師邊讀邊在黑板上畫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聲拖半拍,仄聲向上拖一拍,讀來饒有趣味。)

  2、生自由讀。

  3、指一名學生匯報讀。(師打拍子指導讀:你看著老師的拍子讀。)

  4、集體匯報讀。(師:全體起立,跟著老師的拍子讀。)

  過渡:這樣讀詩才有味道。古人讀詩的時候為了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有時候是唱讀的。我們一起來唱—

  五、唱讀

  1、師(放《靜夜思》音樂):來,我們一起唱。

  2、師:喜歡唱嗎?先誦后唱,我們再唱一遍。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一年級學生的認字、識字能力不強,而本課識字量較大,對于學生來說有些困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依據兒童心理特點,本課教學設計采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抓住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做到識用結合。同時依據教材圖文并茂,內容活潑形象的特點,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富有情境的圖畫,多種形式的朗讀為載體,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啟迪孩子的靈性!在教學中體現三個結合:把閱讀和鞏固識字相結合,閱讀和培養語感相結合,閱讀與促進學生的發展相結合。

  課前準備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課件。(教師)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頭飾。(教師)

  2.生字、生詞卡片,收集并認識各種常用標點符號。(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學:(教師邊講故事,邊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孩子們快看,我們的黑板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這時,從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給我們寫詩了!

  2.設疑導入: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寫詩》。

  3.教師板書,學生跟著書寫,齊讀課題。

  4.學習“寫、詩”這兩個字。通過定位聯想法識記生字并組詞。同時強調:“詩”是整體認讀音節,并且是翹舌音,引導學生反復認讀。

  5.認識新偏旁“冖”。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猶如一臺戲的序幕。利用簡筆畫畫出本課的插圖,激發學生的興趣,講故事般引出課題,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認識了生字“寫、詩”,分散了識字的量,降低了識字的難度。

  二、初讀課文,定位識字

  1.導學: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讀兒歌,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認讀的生字圈畫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由拼讀兒歌,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圈畫生字,并把生字多讀幾遍。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感知生字的讀音及課文的內容。學生重點注意聽清自己圈畫的生字詞的讀音。

  4.多種形式讀文。先同桌互讀糾錯,再組內賽讀,最后指名讀文,其他學生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順兩個方面評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環節本著這一原則,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然后與同桌、小組成員合作學習,最后班內匯報學習成果,使學生體會到自學和合作學習的樂趣。

  三、深入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小節,認識“點、要”兩個生字。

  (1)指名朗讀第1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做出評價。

  (2)指導朗讀,注意感嘆句的讀法,要讀出青蛙的喜悅之情。

  (3)識記生字“點”,認識新偏旁“灬”。“灬”有時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時表示“火”,如在“熱”“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識記“要”字,引導學生認讀,并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寫”“詩”“點”“要”,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靈活鞏固認讀。(小老師領讀并組詞,開火車認讀并組詞,班內競賽搶讀,猜一猜讀。)

  2.學習第2~4小節,認識“過、給、當、串、們、以”。

  (1)導學:青蛙寫詩了,它是怎樣寫的呢?都有誰來幫忙了?我們來看第2~4小節。

  (2)學生自由讀文,圈畫出誰來幫忙了。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貼圖。

  (4)出示第2小節,指名朗讀。

  (5)導學:在這一節中藏著三個生字寶寶,你能找到嗎?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預設:

  過:用加一加的辦法記,辶+寸=過。組詞:過去過來過年

  給:用加一加的辦法記,纟+合=給。組詞:送給給你

  當: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當。當是一個多音字。

  (6)導學:水珠也來幫忙了,多少水珠來幫忙呀?

  預設:一串水珠。

  ①學習“串”,可以用象形記憶法,兩塊肉用一根竹簽穿起來,就是“串”。

  ②課件演示“串”的古今字變化。學生認真觀察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③運用:有什么東西是成串的?(一串項鏈、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燈籠、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蘆、一串羊肉。)

  (7)謎語:門外有人——們。學習“們”字,強調讀音是輕聲。

  (8)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以”字。

  (9)導學:這么多小伙伴來幫忙,它們是怎么幫忙的?

  ①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讓學生說說有什么發現。(學生說說誰像誰,潛移默化地學習比喻句。)

  ②導學:這些都叫標點符號。讓我們用“……像……”的句式說說這些標點符號。

  預設:小蝌蚪像逗號;水泡泡像句號;一串水珠像省略號。

  ③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標點符號?(?;!)(課件播放:標點符號歌)

  3.學習第5小節,教學“成”字。

  (1)導讀: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于把詩寫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記住“成”字。

  (2)指名讀第5小節。其他同學要思考:聽了青蛙寫的詩,你們發現了什么?

  預設:只有一個字“呱”。

  (3)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青蛙的詩”。

  4.創設游戲情境“小蝌蚪找家”,鞏固識字效果。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小蝌蚪,學生認讀生字,讀正確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與閱讀再次結合。

  導學:這些生字放回課文里你們會讀嗎?(先自由練讀,再齊讀。)

  設計意圖:本文生字較多,隨文識字的形式降低了學生認字的難度。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豐富了學生識字記字的經驗。游戲鞏固識字,寓教于樂,提高了識字教學的實效。

  四、指導寫字

  1.指導書寫“們”字。

  (1)引導學生觀察“們”的間架結構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匯報交流,強調“們”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學寫生字“下”。

  (1)引導學生觀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匯報交流,書寫。

  (3)學生練習書寫。(提醒書寫姿勢。“三個一”。)

  3.引導欣賞:你認為哪個字寫得好,就對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寫的字。

  4.師生共議,展示優秀作業,發“笑臉”獎。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寫字指導至關重要。本環節在寫字指導的過程中并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側重。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們”是難點,它是一個合體字,所以在指導時重點指導“們”字,從而幫助學生逐步發現合體字的書寫規律。“下”字筆畫較少,而且對于獨體字的書寫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不作為重點指導,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指導書寫中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評議及正確書寫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察體驗,并讓學生在扎實的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給予“笑臉”鼓勵,使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五、課堂小結,自主作業

  1.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不懂的地方時,如果是簡單的可以當堂解決,其他的內容引入下一課時教學。)

  2.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預設:(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本節課即將結束之時,讓學生回顧讀懂的內容,并對沒有讀懂的內容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總結的能力和問題意識,同時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改變以往的老師留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作業的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導言: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聰明猴。讓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你好——

  2.多媒體課件出示聰明猴的話:

  人們都叫我聰明猴,是因為我腦子靈,學過的東西記得特別牢,今天我想考考小朋友們是不是跟我一樣聰明,學過的東西是不是都記住了。

  3.導學:現在我們就來檢驗一下,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有沒有忘記。

  (1)拼一拼,寫一寫。

  wěi bɑ bǐ yi bǐ

  尾( ) ( )( )( )

  yì bǎ sǎn cháng duǎn

  ( )( )傘( )短

  (2)導學:到底有哪些動物參加了比賽呢?(指名回答,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對應的圖片。)

  ①學生認讀小動物的名字,并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

  ②指導學生用一句話來表達:

  課件顯示句式:參加比尾巴的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

  設計意圖:用聰明猴的話,引導學生主動回顧上節課學過的字詞。在復習鞏固生字的同時,練習有序地表達,并在激勵中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繼續學文。

  二、細讀對話,理解內容

  1.導學:那這些小動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82頁,大聲朗讀課文。

  2.認識小節:這篇課文一共有四小節,每三句是一小節,小節與小節之間有空行。

  3.認識問號,學會讀問句。

  (1)請四個同學來讀課文,每人讀一節,其他的同學要注意聽,注意看,注意想,你們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沒有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做記號。

  (2)指導學生先在自己的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組織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

  生:第1小節和第3小節的標點符號都有像耳朵一樣的符號“?”。

  [師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問號(?)]這個符號叫問號,這樣的句子叫問句,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讀得往上揚。聽老師讀一讀。(師范讀,生跟讀。)

  導問:(課件顯示六句問話)這六句分別問了什么?指導學生讀出語氣。

  引導學生發現這篇課文第1小節有三個問句,第2小節分別回答了這三個問句。第3、4小節也都是這樣。

  4.學習答句,理解內容。

  (1)導問:你們能把剛才的問題回答出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屏幕顯示相對應的句子,出示板書。)

  (2)課件顯示有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①出示有關松鼠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用“好像”說話,了解打比方的寫法。

  ②出示有關孔雀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孔雀的尾巴看”。用“……最……”說話。

  ③通過做動作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扁”。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這篇課文里,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問題呢?和同桌對讀一下。一人問,一人答。

  (2)指兩名學生分別讀問句和答句。

  (3)評價讀的情況,并讓學生談談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4)小結:

  ①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②要將動物尾巴的特點表現出來。

  ③輕聲要讀好。

  (5)用不同方式朗讀:生生對讀,師生引讀,小組拍手讀,加上動作表演讀,男女生比賽讀,推薦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讀,要讓學生不斷地讀、充分地讀,在讀中促進理解,在讀中增加感悟。教師要創造讀的情境,要采取多種朗讀方式,培養學生讀的興趣,要讓學生愿意讀、樂于讀,從而能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讀。

  三、鞏固字詞,熟讀成誦

  1.背誦課文。

  (1)導學:同學們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課文內容,而且會讀課文了。你們能不能根據板書,把課文背下來呢?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學生自背,同桌互背。)

  (2)指名背課文。

  2.游戲:找尾巴。

  (1)課件出示沒有尾巴的動物圖片和它們的尾巴。導言:這些小動物都有可愛的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動物的尾巴卻不見了,它們可傷心了,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它們把尾巴畫上去嗎?

  (2)提出活動要求:

  ①說說這些動物的名稱。

  ②說說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主要特點,如,牛的尾巴又細又長,馬的尾巴像人的長發。

  ③添畫動物的尾巴,畫好之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換看一看,夸夸別人的畫。還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說說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在找尾巴的游戲中,既鞏固了識字,又訓練了學生觀察、繪畫、口語表達等多項能力。

  四、資料補充,拓展閱讀

  1.導言:還有許多其他小動物要來比尾巴。瞧,你們認識這些小動物嗎?(課件顯示圖片:①長尾巴的;②短尾巴的;③像傘的尾巴的。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小動物吧。)

  2.同學們,你們能像課文那樣模仿著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

  誰的尾巴長? ______的尾巴長。

  誰的尾巴短? ______的尾巴短。

  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______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3.學生自由嘗試著說一說,教師及時激勵:你們真了不起,會編課文了。誰來讀給大家聽?(指名三位學生讀。)

  4.你們再來觀察這組圖,課件顯示——(烏龜、魚、錦雞)請同學們給它們編一首兒歌。

  (1)教師提出要求:

  ①三問三答。②回答問題語句要完整。③注意先問的先答,后問的后答。

  (2)請學生自己想一想,說一說,再在小組內說說。(學生練說)

  (3)指名匯報。

  預設:

  誰的尾巴尖?烏龜的尾巴尖。

  誰的尾巴扁?魚的尾巴扁。

  誰的尾巴看?錦雞的尾巴看。

  (4)指名朗讀自己寫的兒歌,可以多請幾位讀。全班學生一起讀。

  小結:同學們,通過你們的討論和研究,我們知道了動物的尾巴不管長還是短,不管彎還是扁,不管漂亮還是難看,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尾巴,就是一條好尾巴。除了你們說的這些,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同學們可以到動物園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訴給老師和同學。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學生看到可愛的動物圖片和有趣的資料,學習的興趣馬上被激發。教師有序地引導,培養了學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創編兒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信息量。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教學設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代童謠,這首童謠將從一到十表示數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識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課文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誦讀

  教學用具:

  課件,音節字詞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非常幽靜美麗的地方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嗎?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小山村)你們喜歡嗎?你們都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學生自由回答)。

  3、板書,揭題,借助拼音,初讀古詩

  二、學生自讀課文

  請小朋友看課本自己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再讀讀想想,好好地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

  三、檢查自讀情況

  檢查字音,報名讀,集體讀,當小老師。

  四、誦讀全文,了解詩意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設計意圖:培養邊朗讀邊想像的讀書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

  2、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學生誦讀古詩,用音樂激發學生一邊誦讀一邊想象這不僅可以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而且能讓學生享受到審美的樂趣。

  五、生字教學

  小組交流學會哪些生字?你在哪里見過它?小組派代表當小老師教大家生字。

  六、總結全課。

  1、今天,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認識了十個漢字娃娃,學會了一首非常好聽的童謠,還參觀了小朋友們美麗的家鄉,喜歡嗎?現在,我們要離開了,可是,那炊煙裊裊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還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把我們對美麗家鄉的喜愛用朗讀表達出來,好嗎?

  七、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爸媽聽。

  2、 找一找,我們周圍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教育。

  3、觀察與演示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小學生了,你們高興嗎?

  2、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嗎?(上學歌)

  (二)討論學習

  1、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

  2、討論。

  (1)看圖說一說,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小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做些什么?你還聽說學校里可以做些哪些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采用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四)情景練習。

  1、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分別說了什么?

  2、模擬練習。

  (1)情境一:師生交流。(上學路上。)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一個同學……

  這個同學:老師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

  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名及其他情況。

  游戲:"找朋友"。

  學生在班內自由結交朋友,其他同學齊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設一個情境。想好時間、地點、人物(可以有老師、家長、同學),自由練習對話。

  小組表演。

  3、請學生結合自己成為小學生以來的經歷,談談上學的感受。

  4、口語交際:根據畫面內容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4個生字:彈、琴、丁、真。復習筆畫“豎鉤”,了解“丁、子”的書寫筆順,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

  2、正確認讀前鼻韻母an en in、整體認讀音節yin及其四聲,準確拼讀音節tiāntán qínzhēn。

  3、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熟讀成誦。

  4、由課文展開想像,說說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準確拼讀帶有前鼻韻母an en in的音節。

  2、想象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教學準備:

  1、“彈、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韻母“an en in”、音節“yin tiān tán qín zhē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的畫面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小溪在冬天和春天時兩幅插圖)問: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幅畫面中的哪一幅畫面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是不一樣的,那么,兒歌是怎樣告訴我們的呢?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題目叫“小溪”。

  出示:32、小溪)

  師領讀課題。

  二、感知內容,學習兒歌

  1、聽錄音,說說兒歌告訴了我們什么?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各不相同,冬天的小溪是怎樣的呢?

  2、老師范讀第一小節,然后再讓學生跟讀、抽生讀、競賽讀、表演讀。

  3、理解:“滑溜溜、亮晶晶”的意思,模仿“滑溜溜、亮晶晶”的形式再說幾個詞語。 學生說老師板書,并讓學生讀一讀:

  紅彤彤、綠油油、黃澄澄、白花花(水靈靈、金燦燦、綠瑩瑩、明晃晃)

  冬去春來,小溪又怎么樣了呢?

  4、老師范讀第二節,學生自由讀、同桌對讀。

  5、學習“彈、琴、丁、真”四個生字。

  (出示“彈琴”一詞)

  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指讀、齊讀)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學大王和小王,一起來彈琴吧。

  琴聲“丁冬、丁冬”真好聽!

  (出示:“丁”這個字)誰來讀一讀這個字?

  彈琴時,鋼琴會發出“丁冬丁冬”的聲音。誰能說說還有哪些東西也能發出“丁冬”的聲音? 是啊,這些聲音真好聽。

  大家一起來讀“真”。

  生:“真、真”真好聽的“真”。

  “真”除了“真好聽”以外,還可以說真怎么樣?真行。真好。真了不起。真棒。真能干。 你們真了不起,大家夸夸自己。

  指導學生書空,提醒學生中間部分有三橫。

  6、老師引讀,學生配上動作讀。

  7、用多種形式背誦兒歌。

  三、啟發想象,自編兒歌。

  1、(出示小溪在夏天和秋天時的插圖)問:在這兩個季節中,小溪又是怎么樣的?

  2、學生模仿兒歌中的形式,自己也做一回小作者編編兒歌。

  四、學習拼音。

  投影出示圖和前鼻韻母“an en in”。

  1、 聽師范讀,注意觀察口型。(“n”發音時牙齒應該碰到舌頭)

  2、 小老師領讀,指名讀。

  3、找一找,兒歌中哪幾個漢字帶有前鼻韻母“an en in”?

  老師出示“天、彈、琴、真”,再出示他們的音節tiāntán qínzhēn,讓學生借助漢字拼讀音節。

  6、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及其四聲。

  五、復習鞏固,拓展練習。

  1、 復習生字用叫號游戲。

  2、 猜字謎游戲。

  3、拼讀音節,比賽誰拼得快。

  rèn zhēnwán shuǎqiū tiānhú qín

  六、指導書寫。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

  1、 讀一讀,說說筆畫和筆順;

  2、 觀察兩個字分別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師在田字格內師范書寫“丁、子”,學生書寫。

最新冀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6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啪在线| 拔萝卜高清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 日本熟妇色xxxxx日本免费看 | 手机在线观看黄色网址 | 免费视频啪视频在线观看老司机a | 午夜福利无遮挡十八禁视频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九九九 | 韩国av自拍| 玖玖在线精品 | 2018毛片| 视频区小说区图片区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蜜臀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臀 | 538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11页| 欧美大片欧美激情性色a∨在线 | 在线观看网站懂得 | 免费裸体无遮挡黄网站免费看 | av在线com| 91av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 | 超碰人人精品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 久久精品30 |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美女黄色网址 |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 久久曰曰 |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按摩 | 欧美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做暖暖 | 国a产久v久伊人 | 在线免费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