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身體好》教案(精選2篇)
《蹦蹦跳跳身體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說唱以及活潑歡快的歌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借助圖片記憶歌詞,并嘗試為歌曲第一、第二句的后半句創編說唱詞。
活動準備:
與歌曲有關的課件。活動準備:課件、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看圖片,熟悉歌詞。動物園里正在開一個小小運動會,非常熱鬧!你們想看嗎?好,我們一起去看看誰在參加比賽?(總場面)
(1)你看到哪種小動物在參加什么比賽?(點擊畫面—總場面小白兔—大黑熊—海豚—小鴨子)
(2)當小主持人,看圖念歌詞。
我們一起來當小主持人,把今天比賽的內容告訴大家。
(3)邊念歌詞邊做動作。小朋友主持得真好,如果配上動作一定更加好看,誰來學一學?(點擊畫面小白兔)
我們一起來!
2.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聽!運動會的主題曲響起來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完整歌曲及畫面)
提問:你聽到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2)聽歌曲曲調,看教師指圖,試唱歌曲。我們也一起來唱唱看。(完整歌曲及畫面)
(3)學唱歌曲,借助圖片記憶歌詞。
請小朋友自己來來唱一遍。(完整音樂及畫面)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
運動會上參加比賽時心里一定怎么樣?所以我們要唱得熱烈、歡快一點。(完整音樂及畫面)
3.嘗試創編說唱詞。
(1)小動物比賽得可真激烈,那我們可以在旁邊……(啦啦隊)小白兔在比賽跑,我們怎樣為小白兔加油的呢?(看節奏)這個節奏怎么打?我們按照這個節奏來為他們加油,聲音要怎么樣?(快跑快跑快跑!)大黑熊在摔跤,要用好多力氣,啦啦隊要怎樣為他們加油?(看節奏)這個節奏怎么打?我們按照這個節奏來為他們加油。(嗨喲嗨喲嗨喲!)好,我們一起來做啦啦隊,唱小白兔比賽跑,唱到啦啦啦啦啦啦,我們就給小白兔加油。唱大黑熊愛摔跤時,唱到啦啦啦啦啦啦,我們就給大黑熊加油,下面的我們就一起唱。(完整歌曲及畫面)
(2)我們還可以怎樣為小白兔加油呢?大黑熊呢?(完整歌曲及畫面)我們
一起來當啦啦隊。
(3)還可以怎樣為小白兔加油呢?大黑熊?愿意唱歌的到這邊來,當啦啦隊的到這邊來。(面對面)(完整歌曲)
4.角色表演。
(1)比賽又要開始了,誰愿意當小白兔?大黑熊?海豚?其他小朋友當啦啦隊。為他們加油時的聲音要響亮。(完整歌曲)可重復游戲一次。
(2)運動場上還有好多其他比賽呢!(播放幻燈片,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幼兒說一說。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蹦蹦跳跳吧!
活動反思:
優點:這一活動內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層層遞進,一氣呵成,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活動開始時讓幼兒聽音樂,使幼兒感受到了樂曲所表現的高興、快樂的情緒,為幼兒后面的學習作下了鋪墊。在學習理解歌詞部分,我采用了清唱的方法,讓幼兒去傾聽、感受,當幼兒說出歌曲中的內容時我出示了PPT運用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從效果看,幼兒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這首歌曲的內容,他們很愿意、很積極的要用一種愉快、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當幼兒基本學會了這首歌曲,我就讓幼兒自由表演歌曲中的各種小動物,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既復習鞏固了歌曲的內容,又使幼兒在自主創編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興趣。為了進一步體現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我設計了唱說唱詞的環節,讓一部分幼兒當“運動員”,一部分幼兒當“拉拉隊”,通過運用說唱詞唱出重唱部分,體現出小動物比賽的精彩,使他們在唱的過程中感受熱烈的氣氛,體驗樂曲表達的快樂情緒。
《蹦蹦跳跳身體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遷移已有運動經驗,創編多種 x︱ x︱節奏型動作,充分感受游戲動作 的節奏特點。 2、學習音樂游戲,能在游戲中與同伴協調合作,快速作出應。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互動的快樂。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唱歌曲《蹦蹦跳跳身體好》。2、材料準備:兔子、烏龜毛絨玩具各一個。師生圍坐成一個圓。 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練聲2、復習歌曲《蹦蹦跳跳身體好》。⑴、集體唱;⑵、分聲部唱;⑶、邊唱邊拍拍節奏,重點練 x︱ x︱的節奏型。 (提示: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之上幼兒嘗試拍一拍節奏,感知歌曲的節奏特點,從而提煉出 x︱ x︱的節奏型,為游戲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二、基本活動。1、語言情境導入,引發活動興趣。(1)、“動物園里這么多小動物都來鍛煉身體,烏龜先生也不甘落后(演示烏龜玩具)它也想把身體練得棒棒的。”教師示范一個鍛煉動作,幼兒學一學,感受 x︱節奏動作。 (提示:教師以烏龜玩具示范動作,一是引起幼兒的興趣,二是為后面富有節奏的游戲動作創編提供示范。)(2)、幼兒創編 x︱節奏的動作。“烏龜先生還會怎樣鍛煉身體呢?” (提示:幼兒在節奏經驗之上,展示自己已有的運動經驗,并以 x︱的節奏型動作予以呈現,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老師在創編之前做了一個示范動作,并讓幼兒也學一學,給了幼兒一個充分的反應時,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從而充分發揮想象、表達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和創造。)(3)、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①、集體隨音樂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提示:如果有幼兒想不出來也可以和別人做的一樣!照顧到班級中能力弱的幼兒。)②、領頭人游戲:教師摸到誰的頭誰就是領頭人,所有的幼兒就跟他學動作。) (提示:為了調動幼兒繼續學習鞏固節奏型動作的興趣,在這一環節,結合了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以‘領頭人’的游戲形式呈現,大大的調動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不過對于能力弱的幼兒也特別強調允許和別人做的一樣,注重個別差異,也體現教師對孩子的一種關愛。)2、學習音樂游戲(1)、創設游戲情境,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現在烏龜的身體鍛煉得很強壯,它決定邀請兔子先生來一場跑步比賽。”(出示兔子玩具)(2)、教師示范,幼兒學習傳遞動作。 (提示:隨著 x︱ x︱的節奏型將烏龜在腿上跳兩下然后傳給右邊的同伴。)(3)、隨音樂有節奏的進行傳遞練習。 (提示:游戲通過創設生活化、游戲化的音樂情境以及道具的出示自然導入,激發了幼兒主動學習、表演歌曲的興趣。通過了之前的動作練習,幼兒能很快的掌握傳遞動作,但是這里要求能與同伴協調合作,及時作出反應,因此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幼兒空手練習以及集體總結提煉等多種方法展開活動,讓幼兒逐步掌握玩法,為后面的游戲做好充分的準備。)(4)、游戲:“烏龜追兔子”①介紹游戲內容,并提出質疑——“在歌曲的什么地方開始追?”提出邊玩邊商量。②幼兒嘗試玩游戲一次。③發現問題,師生共同構建游戲規則。討論:到底在什么地方追? (提示:《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游戲開始教師便給予幼兒一個自主、寬松的游戲環境和主動建構游戲意識。)④教師小結,更換傳遞起點再次嘗試游戲2遍。⑤增加游戲情節,即輸的一方接受懲罰,在圈內隨歌曲做一個鍛煉的動作。再次游戲。 (提示:如烏龜追到兔子,可以以情境性的口吻說:“看來兔子要加油鍛煉了!”)⑥豐富情節內容,增加游戲內容的趣味性。增加接受懲罰的難度,如依次去撓他癢癢等。 (提示: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在幼兒的不斷嘗試練習中逐步生成,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三、結束活動:放松活動。 游戲玩法:師生圍坐成大圓,面對圓心,小椅子間有足夠一幼兒跑出的間隙。 將玩具兔子和烏龜分別放在兩個幼兒手上,兔子在前,烏龜在后。幼兒邊唱歌邊隨著歌曲 x︱ x︱的節奏型做 跑跑 傳︱的傳遞動作(即在腿上跳兩下再傳給右方下一位同伴),當唱到最后一個字“好”時,手上拿到玩具的兩個幼兒即迅速起身到圈外逆時針追逐(烏龜追兔子),如烏龜追到兔子,那兔子接受懲罰,即在圓心隨音樂做一個鍛煉的動作。如未追到則烏龜接受懲罰。然后重新將兔子、烏龜玩具放到其他幼兒手中,游戲重新開始。如此反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