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12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并能進行換算。
2、會用大面額人民幣付錢,體會付錢方式的多樣化。
3、感受大面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養學生勤儉意識。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不同面值大面額人民幣,教學軟件,學生學習材料。
學生準備:各種面額的人民幣學具。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昨天,我們去人民幣王國里做客,在那里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人民幣是用什么做單位的呢?
學生: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ń處煾鶕䦟W生的回答貼出元、角、分三個單位)
教師:你能說說人民幣之間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換關系嗎?
學生:1元=10角,1角=10分。
(教師板書此關系式)
教師:今天,我又給孩子們帶來一些用元作單位的人民幣大朋友,他們的名字叫做大面額人民幣。他們也想跟孩子們一起玩兒,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ń處煶鍪菊n題:大面額人民幣)
教師:他們就在我們數學書里第73頁上等著你們呢!快去找一找他們吧!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復習,由小面額人民幣引出大面額人民幣,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提供框架,使新舊知識很好的聯系起來。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系提供知識遷移的基點。]
。ǘ、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1、教師:孩子們見過他們嗎?在哪兒見過?
學生1:我在超市里見過。
學生2:我在老師收學費的時候見過。
學生3:我在商場里見過。
2、教師:用過他們嗎?什么時候用過?
學生1:開學交學費時我用過。
學生2: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付錢時,媽媽讓我去付錢,那時用過。
3、教師:孩子們既然見過、用過這些新朋友,那你們一定也認識他們吧?下面就請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紹介紹新朋友吧!
教師:有誰愿意把新朋友介紹給全班的孩子聽一聽。
(學生上臺用教師準備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貼)
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教師表揚發現人民幣正面主席像的孩子,并給學生簡要介紹主席)
4、教師:今天我們的新朋友們要去參加人民幣王國里舉行的一次化裝舞會,他們想請你們幫他們檢查檢查他們化的裝好不好,別人還能不能認出他們來。
。ń處煶鍪径嗝襟w游戲內容)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設計注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動手實踐,自主學會新知。
1.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復習課正式開始前,教師先讓學生猜一則有關人民幣的謎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2.活動靈活多樣,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認一認、換一換、算一算”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對人民幣的面值、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的計算進行系統的復習,加深印象。
3.在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解決人民幣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人民幣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復習課開始之前先來猜一則謎語。(課件出示)
薄薄一張紙,作用可真大,買書、買紙、買玩具,哪樣都要用到它。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錢。
師:我們用的錢又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導入復習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復習整理
1.復習人民幣及單位之間的進率。
(1)呈現問題,學生獨立思考。
、偃嗣駧诺膯挝挥心男
②從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
、圻@三個單位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2)交流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偃嗣駧诺膯挝挥性⒔、分。
、趶母叩降团帕幸来问窃、角、分。
、圻@三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復習人民幣單位之間的換算及幣值的大小比較。
(1)創設情境:文具店的貨架上擺著一本日記本3元4角,一塊橡皮5角8分。
(2)提出問題:3元4角=角。
①指名匯報。
②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③師生共同小結:因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④練習:5角8分=分。先讓同桌間交流想法,再指名匯報。
(3)47角=元角,76分=角分。
、僮寣W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加以引導,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滿1元,所以47角=(4)元(7)角。
②練習:76分=角分。
(4)比較大小。
、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說出理由。
②10元○97角。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工具
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課件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課件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3、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W生觀看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W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我們來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3,例4。
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人民幣,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們之間是怎么進行換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誰講的對。
大家采取你問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教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做一做”的第1題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柜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后,購買);
(3)請柜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課后小結
人民幣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要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還要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課后習題
一、填空
1、1張1元可以換成張5角、張2角和張1角。
2、1張2元可以換成張1元。
3、1張5元可以換成張1元。
4、1張5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5、1張10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6、1張10元可以換成張5元和張1元。
7、1張50元可以換成張20元和張10元。
8、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10元。
9、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20元。
10、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書
1元=10角,1角=10分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4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52~56頁,例1、例2、例3、例4,練習十二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人民幣的形狀、顏色、圖案等認識人民幣。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人民幣學具、硬幣、課件
教學過程:
認識1元以下的人民幣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問: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么?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1、認一認
。1)利用手中的人民幣學具,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可以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2)看書53頁的例1,認識更多的人民幣。
(3)認真觀察觀察人民幣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記住這些人民幣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3、人民幣的單位有、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歡的方法給人民幣分分類。
按質地分
按單位分
2、換一換
。1)換錢游戲:(有小組內換一換)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1元=______角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錢,另一人拿等值的錢交換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多種方法并優選出最簡便的)。提示:人民幣是國家的象征,要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另外人民幣因為很多人都用過,上面難免留下病毒與細菌,所以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養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四、課堂測評
1、人民幣的單位有
2、9元=角
80角=元
1元=張2角
1元=個5角
5角=張1角和張2角
3、完成48頁做一做2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針對性作業
課本第55頁第2、3、4、5題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一元=10角一角=10分10分=1角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5
集中活動一:數學:錢幣換算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3.能在游戲中進行10元以內錢幣的換算。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計表和幼兒一起統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計表中。
活動二:數學:購物計劃
活動目標: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里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后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記錄單取錢5元+2元+2元+1元=10購物鉛筆2個(2元)+本(3個)=5元剩余5元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46~49頁例1~例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觀察、比較、概括、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模擬錢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通過看錄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對人民幣你有哪些了解?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隨機處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識別人民幣。
2.說說識別方法。
3.分類。
。1)紙幣、硬幣各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2)元幣、角幣、分幣的幣種?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
4.和電腦娃娃比賽,看誰先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5.例2:購物游戲。
6.獨立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7.例3。
9.實踐應用
1元錢能買什么?
10元錢能買什么?
三、拓展創新
1.每個書包35元。
。1)我的錢正好買一個,你猜猜我最多有幾張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錢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張?
2.談話升華。
四、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沈陽市沈河區朝陽一校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7
活動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的換算。
2、知道愛護人民幣和合理計劃、節約用錢。
3、初步培養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一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幣的膠片一張,大紅花10朵。
學生準備: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用投影儀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圖,邊指圖邊說:“今天,老師要看看同學們,看誰上課時最愛動腦筋,最愛交流匯報,老師就給最聰明的同學戴上大紅花,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爭取。好嗎?”
生:好的。
師:用圖上的硬幣,你能用幾種方法湊成一角?能說一說,并寫出算式嗎?
師: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5分、2分、1分硬幣,像老師這樣,按圖在書桌上排列。(圖略)
師:同學們擺好圖后,看者圖上的硬幣,擺一擺,能說出很多種湊成一角的方法嗎?看誰最聰明?
二、引導探究,動手實踐
1、小組活動:每4個同學為一組,小組協作活動,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動手實踐,合作研究,解決問題。
2、匯報(討論)結果:把各種匯報情況,讓每組指名一位代表說一說怎樣擺?算是怎樣寫?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書:
(1)2個5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5分=1角
。2)1個5分、2個2分、1個1分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2分+2分+1分=1角
(3)5個2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2分+2分+2分+2分+2分=1角
3、深化研究:師:除了以上的三種湊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
師:好的,你真聰明。(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你能具體說出擺的方法和算式嗎?
生:1個5分的、1個2分的、3個1分的。
算式為:5分+2分+1分+1分+1分=1角
三、交流論證,學以致用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那么,5分的擺完了,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分的擺完了,那么可以用2分的、1分的來擺,湊足10分就是1角。
師:你真了不起。(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F在照這位同學說的,再進行小組討論,說出湊的方法,寫出算式。
。ㄉ毩⑺伎己,小組自由討論,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課堂氣氛非;钴S)
師:數一數,用圖上的硬幣湊成一角的方法共有幾種?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生:共有10種方法。沒有其它的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交流論證、歸納總結,寫出了10種湊法和算法。戴上大紅花的10名同學為這次活動課的“智慧之星”。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2個5分、5個2分、10個1分湊成一角的10種方法。希望同學們把這節實踐活動課的研究方法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8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清晰地識別全套人民幣,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歸納出1元=10角,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3.在游戲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及培養節約用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教學流程:
一、反饋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個調查作業,回家向爸爸媽媽調查,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錢?誰愿意匯報調查結果?
生:買菜要用到錢。
生:乘車需要錢。
生:交學費要用錢。
師: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錢,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生:(齊)人民幣。
師:對,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評析:課前安排學生調查人民幣用途,不但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還培養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1.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
師:這幾張人民幣你認識嗎?說一說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師出示第五套人民幣中100元、50 元、20元 、10元。生集體識別。)
師:那你們更細致地觀察過這些錢嗎?請看屏幕,這是老師放大的這幾張人民幣的正反面,仔細觀察一會兒,互相說說你在人民幣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師:誰愿意說說你在人民幣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人民幣上有國徽。
師:每一張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它代表了我們祖國的尊嚴!
生:我看見人民幣上有“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
師: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印制和發行的地方。
生:人民幣上有人民大會堂圖片。
師:你們知道這幾張人民幣的背面分別是哪里嗎?老師帶你們去瀏覽一番,好嗎?
(屏幕出示:100元人民幣的背面是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我國重要的會議都在這里召開;50元背面是西藏的布達拉宮,這里充滿著少數民族的風情;查看更多文章,請訪問小學課堂網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背面就是秀麗的桂林山水。你們看,這里山環繞著水,水映著山,多美的景色。10元的背面是壯觀的長江三峽!我們不禁感嘆,祖國的山河多壯美!我們可以通過人民幣來了解祖國美麗的山河。
生:人民幣上有數字。
師:人民幣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數字,這些不同的數字就是人民幣不同的錢數,也就是人民幣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幣上還有鮮花。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張人民幣上的鮮花圖案,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么花嗎?老師帶你們去觀賞一下這些迷人的鮮花。
(屏幕出示: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絢麗的紫荊花。老師仿佛聞到了撲鼻而來的花香,美麗的鮮花讓人民幣看起來更漂亮。)
生:人民幣上還有毛主席頭像。
師:每張人民幣上都有毛主席的頭像。毛主席曾經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主席。他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他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生:我還在毛主席頭像的下面看見了毛主席出生的時間和逝世的時間。
師:我們知道這位偉大的領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還有其他的發現嗎?(沒有人舉手。)下面老師想給大家補充一下。
師:人民幣正面的右下角是盲點,盲人通過觸摸盲點,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錢了。人民幣背面右上角,分別用漢語拼音和四個少數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的意思。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這么細致的觀察, 現在你能很快地識別它們嗎?(生快速識別。)
師:誰能說說你是用了什么方法一眼就識別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數字的方法識別人民幣。
生:我用顏色來識別。
生:我看人民幣上的圖案來識別。(師板書:數 顏色圖案)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第五套人民幣中大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了新朋友,還有幾位老朋友。(師出示第四套的10元、50元 、100元人民幣)這些錢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的10元、50元、100元,現在仍然通用。
師: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錢上的數、圖案或是顏色來認識不同的人民幣。
【評析:這個環節教師充分利用了教材,使孩子在認識人民幣的同時,了解革命先輩和祖國的名勝,滲透了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
2.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這些錢是我們國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幣,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師:請同學們從1號學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幣,互相說一說,認一認。遇到不認識的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周圍的同學,然后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師:大家都認識這些人民幣了嗎?老師要讓大家認一認。(師快速出示人民幣。)
師:(出示一張破損的人民幣)這張人民幣怎么了?破損的人民幣不美觀,同學們要愛護人民幣,因為愛護人民幣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師:這些人民幣大家都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你對人民幣的了解,把這些人民幣有規律地分分類,老師請同桌之間合作擺一擺吧!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并說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擺?
1組:我們是按單位分的。把幾元幾元的放在一起,幾角幾角的放在一起,幾分幾分的放在一起。
2組:我們分成硬幣和紙幣。
3組:把數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數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數字是5的放在一起。
4組:我們按顏色來分的。
二、人民幣的互換
1.情境引出新知。
師:大家對人民幣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件出示:同學們,無人售票公共汽車的票價是1元,我只有一張2元,誰能幫幫我?)
生:把兩元錢換成2張1元的。
2.進行角與角、元與角的互換。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整錢來換零錢,老師這有1個2角,能換幾個1角?
生:1個2角能換2個1角。
師:我拿1個5角能換幾個1角?
生:1個5角能換5個1角。
師:1元呢?1元可以換幾個1角,誰知道?(指名回答。)
生:1元能換10個1角。
師:大家同意嗎?我們說1元=10角( 板書),試著說一說,大家齊說1元=10角。那反過來呢?幾個1角可以換成1元?
3.練習。
師:老師這有幾道練習題,看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錢換成零錢?
(1)1張1元能換個2角。
生:1張1元能換5個2角。
師:大家同意嗎?你是怎樣想的?
生:5個2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
。2)1張1元能換( )個5角。
生:1張1元能換2個5角。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2個5角是10角,就是1元。
(3)1張5角能換( )張1角和 ( )張 2角。
師:先想好怎么換?再拿出你的2號學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擺一擺,最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換的?
。◣熝惨,生活動。)
三、綜合運用
師:同學們了解了人民幣之間的一些簡單的互換。這些知識在你買東西的時候就能用得上了。接下來,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小商場。(課件出示商場。)
1.小商場里有什么商品?它們分別是多少錢?
生:氣球1角錢,鉛筆2角錢,橡皮5角錢,筆記本1元錢。
2.如果你有1元錢,讓你買你喜歡的商品,你最多買幾個?
生:買氣球可以買10個,因為1元里有10個1角。
生:鉛筆可以買5枝,因為1元里有5個2角。
生:橡皮可以買2塊,因為1元里有2個5角。
生:可以買1個筆記本。
3.如果你有1元錢,把它都花光,買不同的商品,你怎么買?
生:5個氣球,1塊橡皮。
生:3枝鉛筆,4個氣球。
……
【評析:通過情境使學生在模擬使用人民幣過程中,進行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兌換,感知元、角、分不同的面值。】
反思: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滲透了以人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重視師生、生生間的相互作用,把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之上,即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人民幣,并適當地進行愛護人民幣,做事有條理等德育滲透,環環相扣,銜接自然。
導語部分的設計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同時,讓學生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突出知識生長點。
認識大面額人民幣這一環節,通過讓學生細致觀察人民幣上有什么,呈現出生活中不留意的,概括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讓學生歸納一些方法來認識不熟悉的人民幣,豐富多種識別方法。
在認識小面額這一環節,教師充分利用學生自主性,根據捕捉到的規律性的東西,以便讓學生自主學習其他面值的人民幣。
認識了人民幣,接下來就是如何應用人民幣。在本節課中,讓孩子了解人民幣一些簡單的互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節中,將數學知識包裝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充分體現了用數學的思想。
模擬購物這一環節,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小課堂”中體驗大生活。這個環節的設計,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是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學生從現實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于現實中去。
總評:
一、關注知識儲備——鋪設臺階,拾級而上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儲備了“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充分利用和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恰如鋪設臺階,讓學生拾級而上。
在認識人民幣階段的設計初步完成了教者的設計意圖:
1.先出示幾張孩子熟悉的人民幣。
2.充分觀察。
3.總結識別方法。
4.用喜歡的方法認識小面值人民幣。
二、關注思維發展——合作求異,獨巨匠心
為了鞏固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為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教者設計了多種開放式的活動。這樣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對已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同時,培養了孩子思維的活躍性和跳躍性。
三、關注知識運用——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讓孩子了解人民幣一些簡單的互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利用生活情境,讓孩子感覺到人民幣之間的一些互換是用來服務于生活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輕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幣間的一些互換,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直觀教具的演示,通過看、想、拿、換、說、用等手段,讓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換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運用遷移規律,設計購物練習使學生樂學、愛學。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9
《認識人民幣》是在人教版第二冊的教學內容。 對于“人民幣”學生都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在上這個單元之前,本以為課會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難好難,完成得還不是很順利。這讓我思考了許久,為什么呢?總結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采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對于1元的人民幣比較熟悉,但對于面值大的人民幣,孩子們接觸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認知出現了混亂,如:2元與2角辨認不清楚。孩子們經過觀察、比較終于能很快辨認了,非常高興。因為面值比較大,不便于老師為學生準備學具,見不到真人民幣,一切都變的抽象了,因而給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帶來困難。當然我也準備了真的人民幣。可效果不是很好,因為人民幣太小,太少,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看的很仔細。
2、在人民幣兌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換出老師所說的多少人民幣或是怎樣拿這些錢,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這個環節上,學生的學具又小又多,十分的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40幾位學生的差距也很大,優生早就換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幣。如何讓優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兌換出人民幣呢?這點還有待進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學生對于買東西的題型缺乏生活經驗,甚至有的小朋友對于“營業員應找回多少元?”、“購物者應該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帶幾張十元的錢”等等理解困難,所以課后我還設計一個“紅領巾小賣部”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人民幣,同時掌握人民幣的兌換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0
不久前教了“認識人民幣”,昨天做了一張練習卷,想想人民幣在生活中也是經常要用到的,可學生還是錯誤百出!讓人不禁感嘆:“人民幣”真的很難“認識”!
“認識人民幣”分兩課時:第一課時:“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這一課時的內容因為準備了人民幣,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人民幣的調換,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當時的學習效果還好!
第二課時:“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則……
(1)因為面值比較大,不便于為學生準備學具,見不到真人民幣,一切都變得抽象了,因而給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帶來了困難。
(2)部分學生對于買東西的題型缺乏生活經驗,甚至有的小朋友對于“營業員應找回多少元?”、“購物者應該付多少元”等等理解困難。
。3)下面一道題目,更是讓學生難以理解:一個鬧鐘32元,下明付的錢正好買一個鬧鐘,那么,小明最多付了( )張10元的。而小軍付的錢全是10元的,那么,他最少付了( )張10元的。
簡單的兩課時“認識人民幣”,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可不簡單。還得繼續努力啊……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 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么?"(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徽)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節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2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感知并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習用品,今天,我們就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好嗎?
二、認識人民幣
(一)、認識部分人民幣的面值
1、買學習用品要用什么?(錢、鈔票)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人民幣)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看,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幣)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3、課件(出示數字7):那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習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7元)
(二)、取錢
1、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個儲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儲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幣。(幼兒操作)
2、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么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幼兒講述取7元人民幣的方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簡單認識一下紙幣和硬幣);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3、請小朋友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四、制作計劃表
1、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那么你們準備到文具店里買些什么學習用品呢?(請2——3名幼兒簡單講述)
2、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學習用品?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3、原來文具店里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7元)該買些什么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4、出示計劃表: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可以把想買的東西先來記錄一下。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計劃表。(我想買一本子,2元;一支筆,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五、購物
1、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習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自己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臺付錢吧!(幼兒付錢)
3、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習用品,開心嗎?
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習用品。
六、人民幣的用途
1、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習用品外,還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2、看多媒體:我們一起看看人民幣還有什么用?(簡單地說一說,看一看)
3、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習用品,以后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