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通用16篇)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
《三個小伙伴》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
主體的地位,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做必要的引導、點撥與評價;
二、角色扮演,充分體驗。在教學過程 中,我讓學生在讀的基
礎上表演,在表演中領悟課文語言,使學生了解了三個小伙伴的特點,感悟了合作的意義。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表演過程中明白三個小伙伴自身的特點以及在完成栽
樹任務中的特定作用,感悟合作的意義。
3、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主動承擔任務,密切合作,才
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表演明白三個小伙伴自身的特點以及合作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小野豬、小象的頭飾;小袋鼠的皮口袋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1.說說你的小伙伴。2.介紹新朋友,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課件聽課文,試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讀課文,記住生字字音。
3.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三、精讀課文,情趣表演
1.同桌讀課文,交流三個小伙伴遇到了哪些困難?
2.表演第二自然段。
(1) 形成合作表演小組,分配好角色;
(2) 交流個人表演的想法,尤其是語言和表情;
(3) 全班交流,評議出較合適的方案。
3.小組合作,遷移學習
(1)選一段自己喜歡的,按第二段的思路表演;
(2)全班交流、評議。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小組自學; 2.集體交流(音、形、義)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種新筆畫。
3.體會三個小伙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感悟同心協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投影片或圖片、課文錄音、生字卡片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提示課題。
1.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不過,能自己讀懂故事并學著講故事會更有意思。咱們今天要讀的是一個關于小伙伴的故事。板書課題。
2.讀題。講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問:你有好伙伴嗎?你們經常在一起干什么?
4.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看圖讀故事開關和結尾。
(1)看圖讀開頭。①映示投影片1,指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詞語:小野豬小袋鼠小象指名讀、齊讀。
②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干什么嗎?
③所以故事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生字“同”用紅色標出。a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b指導感情朗讀。“一同”上山栽樹還可以怎么說?(指圖)你們看,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高興啊!我們高高興興地來讀這句話。分組讀,表演。
(2)看圖讀結尾。
①映示投影片2,問:這幅圖上畫的什么?
②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認識用紅筆標出的生字“啦”“拉”“跳”。a“啦”在句子末尾,讀輕聲。教師示范讀,學生齊讀。b指名讀“拉”和“啦”。同桌動作演示。c怎么記住這個是拉,那個是跳呢?(引導學生注意偏旁部首)指導感情朗讀。指名度讀,強調要讀出三個小伙伴十分高興的語氣,而且形之于色。評議后分男女生讀。
③再次映示投影片1,問:讀了故事的結尾,知道三個小伙伴已經栽好了樹。你們再看看這幅圖,讀讀開頭,細心的小朋友會有疑問嗎?(沒有工具兩手空空怎么栽樹呀?)
2.引入故事中間部分。
(1)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栽樹的步驟,相機出示下列詞語,指名讀:挖坑施肥培土澆水
(2)可是——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①指名讀句中“沒有”和“怎么辦“。
②自由讀三句話,要求讀出問話語氣。
③分小組讀,相機指導。
(3)是啊,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可怎么栽樹呢?同桌猜猜三個小伙伴會怎么辦。
(4)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將第二至五自然段讀正確,讀流利。
(5)檢查自讀情況。
①問:哪些小朋友猜的和做事里講的差不多?
②出示下列詞語,開火車讀。不要緊嘴巴鼻子拱把就③指名讀第二至五自然段,相機指導。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么
2.根據筆順提示集體書空。
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
四、課內作業。
1.用“一同”說一句話。
2.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一、精讀訓練
1.看圖聽課文錄音。三個小伙伴什么工具出沒帶卻栽好了樹,多有趣!要是能把這個故事有聲有色地講出來,演出來,比聽它更有意思了。
2.指導講、演故事。
(1)交流:三個小伙伴,你喜歡誰?為什么?
(2)練讀課文,要求:把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自然段好好讀讀,讓老師和同學聽了也喜歡。
(3)匯報朗讀,評議,教師重點指導讀好下列語句,體會小動物們自告奮勇,承擔責任。
①“不要緊,不要緊,我有……”三個小伙伴都這樣說,說明他們都很積極主動。
②“不一會兒……”他們都不偷懶,相互配合得多好!
(4)難怪樹栽好了,它們那么愉快。齊讀結尾。
(5)師生聽配樂邊讀邊表演。
(6)自由練習講演。
(7)指名上臺講故事,戴上頭飾表演,評選“故事大王”和“小演員”。
二、總結小朋友們在一起做事、玩耍,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揮自己的本領,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很好地完成,得到快樂。
三、看圖講故事,深化認識小朋友看圖講故事多棒,咱們再試講一個《好伙伴》的故事,好嗎?投影片映示,教師引導講出故事內容。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們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么樣?(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
四、指導寫字
1.生字卡出示:巴把沒有要
2.指名讀,書空,相機教學筆橫折彎。
3.同桌討論識記方法,交流。
4.教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把、沒、要、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
五、作業
1.選字填空有友青青許多好朋友。
2.回家把兩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3
教學要求:
知識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再演一演。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個小伙伴為什么能把樹栽好。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自讀課文,掌握生字。在理解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邊讀邊想,并議一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動物在干什么?
2、把名說一說。
3、想讀讀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
3、將生字帶入課文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指導讀長句。
出示:不一會兒,小袋鼠就用口袋運來了一堆肥料。
三、再讀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分段朗讀并正音。
3、再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樹,它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三個小伙伴一起想辦法解決了困難,終于把小樹栽好了。
4、教師小結后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四、指導書寫
1、復習鞏固生字詞讀音。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3、教師示范,學生描紅臨寫。
五、課堂小結
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樹,它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它們想辦法把困難解決了,那么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用什么辦法解決的,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組詞。
么有巴拉同
云友把立用
3、收集有關團結協作的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卡片。
2、口頭填空:
課文講的是、和一起的故事。
二、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一同”還能換成什么詞?
你能用“一同、一起、一塊、一齊……”中的一詞來說句話嗎?
3、齊讀第一自然段。
4、它們遇到了哪些困難?自讀課文后自己先說一說。
5、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1)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
(2)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
(3)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指導朗讀三個問句,讀出疑問及遇到困難時心急的語氣。
6、小動物們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請同學來讀一讀,注意波動我們說話時的語氣。
指名朗讀小野豬、小象和小袋的話。
7、口頭填空:小動物們怎么解決困難的。
(1)(誰)用(什么)(干什么)。
(2)照樣子說話。
8、問題(困難)都解決了嗎?從哪一片段段知道的?齊讀第六自然段。
9、此時此刻,三個小伙伴心情怎樣呢?(高興)能讀出來嗎?
10、小結:三個小伙伴終于栽好了小樹,這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呀!它們圍著小樹又跳又笑,連小樹見了也會高興的。
三、討論深化
1、引導學生交流:三個小伙伴為什么能把小樹栽好?
2、討論交流。
它們面對困難的時候沒有退縮,它們認真思考,發揮各自的長處,團結協作,共同解決了困難。
3、從它們身上,你們受到了什么啟發?
(1)團結協作,才能把事情辦好。
(2)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灰心,不要退縮,要想辦法解決。
4、是呀,三個小伙伴勇敢地面對困難,團結協作,終于把小樹種好了。
5、引導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四、總結課文
1、你們喜歡這三個小伙伴嗎?那就以小組為單位,把它們種樹的故事演一演。
2、小組上臺表演,師生評議。
3、小結:同學們不畏困難,團結協作是美好的品質,希望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樂于與他人合作,爭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主動閱讀,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交流、體會、感悟解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通過表演這種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得到鍛煉。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4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新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故事情節變化和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三個小伙伴面對困難運用各自的特長,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的積極態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于三個小伙伴的故事。
板書課題:5、 三個小伙伴
2、讀題,講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常一起干什么?
4、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①看圖學習第一自然段。
②出示掛圖,指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③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詞語:
yě zhū dài shǔ xiàng
小野豬小 袋 鼠 小 象
④指名讀,齊讀。
⑤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⑥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
⑦一同上山栽樹還可以怎么說呢?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高興啊!咱們來高高興興地讀這句話。
⑧分組讀,表演。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么把巴沒有要
2、根據筆順集體書空。
3、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左右結構的有:“伙”左窄右寬,上下平齊。“和”的“禾”豎挺直,口在右,居中。
“跳”足字旁,字形窄小。
半包圍結構的有:“同”同字框,豎直方正,右豎稍長,里面部件靠上寫。“邊”注意走之的平捺要托住上邊的“力”。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
(四)作業:熟讀課文。
(五)板書。
5、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小袋鼠
小象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故事情節變化和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三個小伙伴面對困難運用各自的特長,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的積極態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第5課課文,齊讀題目,學習了它的生字,現在讓我來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況。
2、出示卡片:一同 沒有 嘴巴 就 不要緊 長鼻子 怎么辦 手拉著手。
3、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新授。
1、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里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么栽樹呢?
2、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用嘴巴挖樹坑。
出示: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會兒,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它怎么說、怎么做?板書:用皮口袋運肥料
你喜歡小袋鼠嗎?為什么?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請喜歡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伙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范。
5、沒有水桶怎么澆水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用長鼻子澆水
出示三個小伙伴說的話:你們看,三個小伙伴都這么說,都那么積極主動,沒一個偷懶的。
指導讀小象說的話。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于栽好啦!出示掛圖2,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怎么寫的?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讀。
7、三個小伙伴不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領,還那么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小朋友也很聰明,你們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順利。指名帶上頭飾表演,評選“表演小能手”,發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揮自己的本領,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三)看圖講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四)作業。
抄寫詞語
(五)板書:
5、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硬嘴巴 拱樹坑
小袋鼠 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長鼻子 澆樹坑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5
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理解課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初讀了14課課文,齊讀題目,學習了它的生字,現在讓我來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況。
2、出示卡片:一同沒有嘴巴就不要緊長鼻子怎么辦手拉著手指名讀,師生評議。
新授
1、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里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么栽樹呢?
2、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用嘴巴挖樹坑
出示: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會兒,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它怎么說、怎么做?板書:用皮口袋運肥料
你喜歡小袋鼠嗎?為什么?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請喜歡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伙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范。
5、沒有水桶怎么澆水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用長鼻子澆水
出示三個小伙伴說的話:你們看,三個小伙伴都這么說,都那么積極主動,沒一個偷懶的。指導讀小象說的話。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于栽好啦!出示掛圖2,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怎么寫的?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讀。
7、三個小伙伴不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領,還那么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小朋友也很聰明,你們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順利。指名帶上頭飾表演,評選“表演小能手”,發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揮自己的本領,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看圖講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板書:
14 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用嘴巴 挖樹坑
小袋鼠 用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用鼻子 澆水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6
教材分析
《小伙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8課的教學內容。
課文以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春游活動為題材,寫了春游時瑪莎丟失背包后,幾個小伙伴對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故事從春游那天的午餐講起。當小伙伴們發現瑪莎不吃午餐時,都從不同方面表示了關心,但哪種關心是瑪莎此時最需要的呢?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比較、感悟,就會懂得: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這個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童趣盎然,文字淺顯易懂,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教學中還應讓學生掌握生字新詞,在讀中強化對新詞的感悟和運用。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我讓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置身于故事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中讀、想、說、問、議、演,從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思維。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
3.理解課文內容,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動去關心別人。
教學要求
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們的不同做法,懂得安東的關心幫助是最具體、最實際的。
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
二、鞏固生字新詞。
1、同學們讀課題的聲音真洪亮,上節課老師布置給大家一個作業,讓大家做心形的生字卡片,做了的同學拿出來,先同桌之間讀一讀。
2、請大家往前面看,老師也有13張生字卡片,漂亮嗎?下面咱們來做一個游戲:“我舉起一個生字,你們讀,怎么讀呢?光動嘴不出聲,我看見你們的嘴形我就知道是什么字,你們相信嗎?”師先猜3個生字并組詞,還有幾個字大家一起讀給我聽。讀字-組詞—誰還能組其他的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同學們的生字掌握的可真好!下面讓我們把自己的朗讀水平展示出來,大聲的認真讀課文。(聽的最認真的是: 坐的最端正的是:)應該怎樣讀呢?聽陳老師提讀書要求:把字音讀準確,語句讀通順,還要邊讀邊想課文中出現了幾個小伙伴,讀完后用筆圈起來。
2、學生說小伙伴們的名字。[師板書名字]
3、訓練說話:他們之間誰是誰的小伙伴。(指兩個學生說,把句子說完整)
四、研讀課文,深入理解感悟。
(一)弄清事情的起因
1、 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們都在吃午餐,瑪莎為什么不吃午餐呢?同學們見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2、出示句子:瑪莎說:“我把背包丟了,里面裝著面包和礦泉水……”
指名讀(誰能用“因為 所以 ”來說一句話)因為瑪莎的背包丟了所以他傷心的站在一旁。
3、呀,原來是背包丟了,背包里裝的是什么呢?背包里只有面包和礦泉水嗎?想一想,還會有些什么呢?(生接說)師:所以課文就用了一個省略號。
4、丟了背包,就意味著所有東西全丟了呀,瑪莎此時你的心情怎樣?(指名答)請你再來讀讀這句話,讀出瑪莎的傷心難過。
大家都帶著這種心情讀讀這句話。(自由——指名)
5、此時瑪莎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吃的]
(二)分析三個小伙伴是怎樣幫助瑪莎的。
維加和安娜的做法:
維加的話有兩句:“你怎么不吃呀?”“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
安娜的話也有兩句:“你把背包丟在哪兒了?真粗心!”“你大概是丟在公共汽車上,忘記拿了。以后可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
(維加的做法)
1. 讓我們先來仔細聽聽維加在說什么。誰來讀讀維加說的話,你們估計維加是什么語氣來說的呢?請你帶著這種語氣來讀。
2. 維加在說這句話時他是怎樣做的? 你讀的真好誰能帶著動作來讀一讀。 小黑板出示句子:維加一邊大口地吃著面包,一邊說: “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
3. 師:“究竟發生什么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嗎?”(小黑板出示:( )這可真糟糕啊!)
4. 此時維加對瑪莎的關心請男生來讀。第四自然段:“維加一邊大口地吃著面包,一邊說:“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從你們的讀中讓我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間的幫助是 。)
5、全班讀四自然段:師:“在你們的身上發生過糟糕的事情嗎?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同學們讀出了唯加對瑪莎的關心與擔心,你們覺得這種言語上的關心能真正地幫到瑪莎嗎?(生:不能)
(安娜的做法 )
1、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段安娜說的話,讓我們看看安娜是怎么說的? 出示句子:安娜說:“你把背包丟在哪兒了?真粗心!”
2、指名讀:誰來讀讀安娜對瑪莎關心的句子。
師評:做為瑪莎的小伙伴他的背包丟了,你也在為她著急呀。
師:聽了安娜的話,瑪莎小聲地說:( 生 “我也不知道。”)
3、小組讀六段:“瑪莎小聲的說:“我也不知道”說著底下了頭。
師:你們為什么讀得聲音這么小,還低下了頭?
生:瑪莎感到很[慚愧]自己居然想不起來背包丟在哪里了,于是瑪莎小聲地說:“(我也不知道。)說著低下了頭。
4、過渡:看到瑪莎慚愧地低下了頭,安娜又來安慰,她是怎樣安慰的,大家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5、指1生讀安娜的話。(師:你們看安娜多關心瑪莎啊,不僅提示了背包可能丟失的地方,還提示了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
6、小組齊讀7段
7、瑪莎此時你最想得到什么呀?
可是小伙伴安娜也沒有給他,瑪莎繼續站在那里。
(三)唯加和安娜的做法和瑪莎心情的變化
下面我們四人一組再來讀讀2-7自然段,一人讀敘述性語言,一人當維加,一人當安娜,一人當馬莎。邊想象人物的語氣邊有有感情朗讀,同時感受瑪莎心情的變化。小組——指一組。
過渡:瑪莎丟了背包,她最需要的是吃的,可是小伙伴維加和安娜都沒能給最需要的東西。
安東的做法
師:就在這時,小伙伴安東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快來自由的讀讀第8自然段。
1、指名說安東是怎樣做的?把安東動作的詞用橫線劃下來(走 掰 放)
2、如果你是安東,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引導學生結合維加和安娜的做法及瑪莎的處境說)
3、是瑪莎手拿著面包,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什么也沒說 大一點兒 趕快)[高興、感動,讓我感受到了小伙伴給我的幫助是一縷溫暖的陽光。]
4、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5、師:了解瑪莎這時心情的只有安東,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瑪莎真正地幫助小伙伴解決了難題。
6、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八自然段。
7、總結:是啊,有這樣一個小伙伴在朋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用實際行動給予你最需要的幫助。是多么地令人高興,令人感動啊。
五、指導寫字:伙 伴。
1、師:要想寫好字先要觀察字。(寫這個字應注意什么?)
2、描一次,寫一次
3、看師范寫
4、生自己寫
六、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一)現在我們全班就是瑪莎的小伙伴你就在現場,你會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去做呢?(學生走近"瑪莎",采用不同方式的關心幫助。)
(二)在生活中,我們的小伙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總結: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或被別人幫助時我們都會很高興。正如一句話:“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板書設計:28 小伙伴
維加 關心 幫助他人
安娜 提示 瑪莎 需要幫助
快樂自己
安東 實際行動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三原色的名稱,作用以及用大紅、檸檬黃、湖藍色如何調配出橙色、綠色和紫色。
2.能力目標通過三原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基本的色彩知識,對色彩有敏銳的感受力,激發學生想象力,試著以三原色為主涂色,描繪和表達心中的情感。
3.情感價值通過原色和間色的變化原理,讓學生更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熱愛生活,熱愛色彩,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
認識三原色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三原色與三間色之間的關系,在美術活動中體驗美術的樂趣。
教具:
課件,紅、黃、藍三色調色水,透明塑料杯
學具:
鉛筆,橡皮,油畫棒或水彩筆
教學設計:
一、觀察激趣
老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新朋友,這三個朋友的組合形成了
我們美麗多彩的世界。他們是誰呢?這第一位呀,叫紅紅,看還有兩位,大家快猜猜他們的名字……
學生:藍藍,黃黃
老師:同學們真聰明啊!那你們喜不喜歡他們?(喜歡……)那我們先讓他們自
我介紹一下吧!(出示課件,依次聲音圖像,我是熱情的紅色,我的大名叫大紅。我是調皮的黃色,我的大名叫檸檬黃。我是文靜的.藍色,我的大名叫湖藍)
老師:這三個小伙伴是我們色彩家族中最重要的三個成員,剛剛通過他們的自
我介紹我們認識了他們,下面老師出一個搶答游戲,回憶生活中(吃,穿,住,行,自然景物……)哪些東西是紅、黃、藍色的呢?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得最多
老師:剛才同學們展開想象力,想到了生活中那么多事物,同學們答得真好!
那為什么說紅、黃、藍是我們色彩家族的重要成員呢?……原來呀紅黃藍是顏料三原色,運用他們可以調出多種其他顏色,同學們信不信?學生:真的嗎?啊,好神奇……
二、教師做色彩實驗
拿事先準備好的紅,黃,藍三色水粉調好的顏料水。紅紅首先認識了黃黃,于是它們手牽手變成了好朋友,快看它們搭配又變成了哪一種色彩?再多一點紅色呢?……再多一點黃色呢?它們變成了我們的橘黃色、橘紅色。然后黃黃又認識了藍藍……紅紅又認識了藍藍……就這樣它們變出了很多顏色
老師以兒歌的方式總結紅黃藍色彩變化規律,在學生在輕松快樂的誦讀中認識顏色的變化規律。
作業要求:
運用紅、黃、藍三色畫一幅創作畫,去體味不同色彩帶給人的感受。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8
《三個小伙伴》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三個小伙伴一起栽樹,各自發揮長處,密切合作。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課文雖長,但內容比較簡單。在教學中,我先從復習生字生詞開始,接著讓學生回顧了課文的大概內容。然后我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的2-5自然段,想一想,三個小伙伴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分別用不同的線條畫出來。這樣學生帶著問題研讀課文,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了。然后,我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分角色朗讀并表演課文,這樣孩子們通過扮演角色體驗其語言特點及人物情感,從中孩子們也能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最后,我又提出問題:故事讀完了,你明白了什么?因為學了《識字7》,孩子們都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也積累了一些關于合作的成語和名言。所以,在這里他們都說得頭頭是道了。同時是我又補充了一些作為拓展延伸,在一首“團結就是力量”的歌曲聲中結束了本課。
上這節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每一個環節中,學生學的也比較扎實,比較輕松。最大的收獲是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學生們認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另外,學生們在我小組合作時,有的不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扮演角色,小組長也不會恰當地組織和安排,但能看得出孩子們合作的欲望很強,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小組合作的訓練和指導,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9
一、教材分析
《三個小伙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19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它們互相配合,各顯神通,最終圓滿地完成了栽樹任務。課文形象活潑,插圖生動傳神。
二、學生分析
之前學生學習過《北風和小魚》、《蘑菇該獎給誰》等童話,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由于童話淺顯易懂、生動形象,從兒童的真實世界出發,所以學生特別喜歡。根據他們愛模仿、愛表演、愛讀、愛說的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質疑、討論、表演與朗讀的課堂形式。
三、設計理念
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2、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教師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語文實踐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演讀、分角色讀、討論等)的實踐活動,逐步提高語文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服務。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五、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六、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動物貼圖、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9課,讓我們一起把課題讀出來吧。(齊讀)
上節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認真,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個詞語,誰來讀讀看?
1.出示詞語。
拱就把拉
伙伴一同鋤頭
沒有嘴巴不要緊
(1)誰能讀好這些詞呢?(指名)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自主地完成讀詞)
(2)讀的真不錯,我們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我們一起來把他們讀出來吧。(齊讀)
二、指導看圖,發現問題。
1.(出示第一幅圖)小朋友,你瞧,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嗎?(指名回答)
看來三個小伙伴從小就懂得植樹造林,美化我們的環境。
2.(出示第一段)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中是怎么講的?(齊讀)
3.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低年級的小學生處在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但他們由于知識與年齡所限,往往“辭不達意”或“雜亂無序”教師應及時給予他們幫助,教給他們說話的方法。在這里教師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而且進行了扎扎實實的語言訓練,提高了聽說能力。)
4.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它們三個好朋友一起去種樹,心里會怎么樣?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評價)
是啊,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么高興啊!就讓我們一起來高高興興地讀。
5.師:可是,三個小伙伴在栽樹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找找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出示學習要求。
三、學習課文,交流體會。
(一)、指導讀好三個問題。
1、小朋友讀書真認真,誰來說一說三個小伙伴遇到了哪些困難?(生回答,師出示三個困難)
2、怎么辦呢?小伙伴們可著急了!誰來讀好這三句話?
(引導學生讀,這樣積累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現了和文本的對話,又能在生活中運用語文)
3、指名問。
4、這些問題又是怎么解決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困難是誰解決的呢?自讀第2小節。
(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閱讀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必須堅持“重語感、重積累、重運用。教師必須讓學生反復接觸語言、感受語言,觸發語感,并且潛心品讀課文,領悟語感。教師要抓住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復品味。如:“怎么辦?”這個地方就要注意語氣、聲調、速度的配合)
(二)、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知道讀小野豬的話,用各種形式讀。
A、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我們先來看看是誰站起來主動解決第一個困難的?(小野豬)
B、小野豬是怎么說的?(大屏出示)你能把小野豬說的話讀出來嗎?
請一生讀,另請一兩生評。
C、你們聽出來了嗎?小野豬有沒有把困難放在心上啊?
D、再請生讀。(點出自信,請生多次讀,如不理想,師可師范)
2、所以接下來小野豬是怎么做的啊?(出示第三句話)(指名說)
師:原來小野豬是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誰能來表演一下什么叫拱?(指名表演)(板書:拱)
是呀,對小野豬來說,挖個樹坑多容易呀,只要用硬硬的嘴巴拱,不一會兒就挖好了。我們一起來把第三句話讀出來。(齊讀第三句)
3、誰會邊說邊把第三句話表演給大家看的?我們小朋友先練習一下。
4、誰會表演了?(指名表演)
5、你可真棒呀!我看其他小朋友也想來表演了,那我們就一起來吧,一邊讀,一邊把動作做出來,看誰做的最認真。(齊讀、表演)
6、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呀,你們喜歡小野豬嗎?
7、帶著對小野豬的喜歡,再讀第二自然段。
8、出示:______本領可真大!它用_____來________。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二小節,知道了三個小伙伴遇到了第一個困難:沒有鋤頭挖樹坑,小野豬就用自己硬硬的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把問題解決了。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其實另外兩個伙伴的本領也很大,接下來的兩個困難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學習3、4、5小節。
(三)學習第3-5段:
(出示第3節)
1.剛才老師發現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哪只小袋鼠來告訴大家你的辦法是什么?
出示:_____本領可真大!它用_____來______。
2.指導讀小袋鼠的話。
3.誰來做一做小袋鼠呢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0
【教材分析】
《三個小伙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第十九課。課文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樹,它們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密切合作,克服困難,順利完成栽樹任務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自然發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后,三個小伙伴非常高興。課文的結構比較清晰,重點部分的三個自然段同樣的結構,整齊、易懂,為教學提供了便利。課文的幾幅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內容。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集中注意聽課的時間還比較短。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生字掌握情況。
2、課件出示字詞:一同 沒有 嘴巴 就 不要緊 長鼻子 怎么辦 手拉著手(指名讀,全班齊讀)
二、新授:
1、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課文中有三個小伙伴,他們分別是誰呢?(指名生回答,貼卡通形象到黑板上)
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他們手上帶了栽樹的工具嗎?他們該怎么栽呢?
2、找出栽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指名生回答:第一個困難: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
第二個困難:沒有籮筐去肥料怎么辦?
第三個困難: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3、解決困難
分析“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怎么解決的及結果。
要求學生自學第三和第五自然段,要求第二個困難和第三個困難的解決辦法及結果。
4、分小組表演
四人一小組,一人讀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 指名一小組上臺表演。
隨機抽學生上臺表演。
學生點評表演。
5、談收獲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6、讀有關團結的諺語:
課件出示:人心齊,泰山移。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7、聽故事,說感受:
播放故事《三個和尚》,看完后,指名生談感受。
8、練習說話:
你是班級一員,為了班級你該怎樣做?
三、歸納總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請大家以后記住要學會團結合作,把事件做得更好!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學認二類字。
2、理解課文內容,感情朗讀課文。
3、懂得要團結協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重點
讀背和識字寫字。
難點
識字和寫字。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巧用謎語,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三個小伙伴在一起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學生觀看錄像。)
2、(投影圖一)說說三個小伙伴去干什么?指導朗讀第一段。
3、說說栽樹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三、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分句指導朗讀,體會句子意思。
2、板書:硬嘴巴拱土
(二)學習第三、四段
1、讀了第三段,你們知道了什么?板書:皮口袋運肥
2、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評議朗讀情況。)
3、引讀第四段。
(三)學習第五段
1、學生分小組朗讀表演。
2、小組交流學習情況,評議。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投影圖二)說說三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它們為什么這么高興?
2、指導學生讀好感嘆句子。
3、小結。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巴把
2、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
3、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鞏固課文內容,練習表演課本劇。
3、學習剩下的生字,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說三個小伙伴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們是怎么做的?
2、你喜歡哪個小伙伴?為什么?
二、朗讀課文
1、挑自己喜歡的段落讀。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分角色扮演課本劇。
4、評議表演情況,選出最佳表演者。
三、寫字練習
1、出示生字:同沒有要就拉么
2、學生自主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提出注意點。
4、學生描紅,臨寫。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喜歡小動物嗎?(學生一定會說喜歡),今天我們再來結識幾種小動物,好嗎?(計算機出示本課的第一幅圖畫)你認識這幾種小動物嗎?它們長的什么樣子?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圖上畫了三種動物,有小野豬,小袋鼠和小象,小野豬有硬硬的嘴巴,小袋鼠有一個大口袋,小象有一個長長的鼻子)從圖上看,它們要去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圖上看,它們要去栽樹)那同學們想一想它們就這樣能把樹栽上嗎?(學生可能會說:能)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把樹栽上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14課:《三個小伙伴》。
二、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先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學生的初讀情況:
1、計算機出示本課的生字,請學生認讀:☆讀一讀,你一定行!tong méi yǒu me yào ba jiù bǎ lā 同沒有么要巴就把拉☆認一認,你真棒!huǒ bàn gǒng bí la tiào 伙伴拱鼻啦跳
2、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看邊聽,聽聽他讀的哪個地方跟你讀的不一樣,看看同學們誰的耳朵最靈。
四、理解課文內容: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從哪里知道的?(學生會找到第一自然段,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個小伙伴一同去栽樹的事)引導學生理解"一同"是什么意思。
2、三個小伙伴在栽樹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們又是怎么解決的呢?請同學們分組學習研究討論:學生分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三個小伙伴在栽樹時發現沒有帶鋤頭,小野豬自告奮勇,解決了這個困難,它用自己的硬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沒有籮筐運肥料時,小袋鼠解決了這個困難,它用自己的皮口袋運來了肥料;沒有水桶澆水時,小象用自己的長鼻子吸來了水把樹坑澆得濕濕的。)學生在分組學習討論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小動物的動作和語言,如:"拱、吸、運"等表示動作的詞和小動物說話的語氣。
3、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誰愿意來把你們的`自學情況向大家做一下交流?就請上前臺來。(學生上臺說時可能出現語句上的問題,或者是簡單地讀一下課文,教師注意適時地點撥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并注意語句的連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來表演給大家看。)
4、小樹栽好之后三個小伙伴會怎么樣呢?(學生讀第六自然段,可能會說:他們很高興。)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很高興?(學生可能會說:從圖畫上看出來,也可能會從詞語中體會到,如:小樹栽好啦!又跳又笑)這一段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高興的語氣)你再讀一讀。
5、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團結力量大,齊心協力才能把事做好,不論做什么事都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等)過渡語:同學們對課文理解得這么深刻,那你想不想把課文來演一演呀?
6、分組來演一演。(四個人一個小組,自由組合分工)
7、哪一組的同學愿意上臺演給大家看就請上臺表演。
五、質疑:
同學們你學了這篇課文,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要提一些詞語,教師可以靈活處理,如果還有什么課文內容以外的問題,注意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把知識向課外來延伸。)
六、教師談話: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三個小伙伴》這篇課文之后,知道了三個小伙伴在他們的齊心協力下把小樹栽好了,那如果這三個小伙伴中有一個因事沒有來,怎么辦呢?請同學們不要急于告訴大家結果,下課之后可以再討論一下,也可以回家跟家長研究研究,我們在課外活動的時候再來交流好嗎?
七、附板書設計:
小野豬 硬嘴巴拱
14、三個小伙伴 小袋鼠 皮口袋運 小象 長鼻子吸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2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能戰勝困難。
2、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能戰勝困難。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三個小伙伴》,請認真看老師來板書課題,本節課我們有兩個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能戰勝困難。2、學會本課的生字。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現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三分鐘后我來檢測。
(一)先學
1、生自由讀課文并思考
2、思考:
(1) 三個小伙伴分別是誰?他們在栽樹時都遇到哪些問題呢?
(2) 遇到問題時,它們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呢?(二)后教
1、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2、分段指導朗讀課文
3、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團結協作)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學會生字)
現在看誰寫的字規范、端正。
(一)先學
1、生自由觀察生字 2、描紅、臨摹 3、指名上臺寫
(二)后教
4、師生評議
5、師范寫并口頭組詞
6、生練寫
左右結構的有:拉把沒寫時左窄右寬。沒,右上不是“幾”。
上下結構的有:要上下部分寫扁些,要緊湊。
四、布置作業:生字組兩個詞寫一遍
五、板書設計
三個小伙伴
小袋鼠 小象 小野豬
團結協作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3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一種新筆畫。
3. 體會三個小伙伴互相配合,各現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感悟同心協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1、 實物投影儀。
2、 圖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計劃:
14 三個小伙伴
野豬 嘴拱樹坑
袋鼠 口袋運肥料
小象 鼻子澆水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描紅、臨寫。
課外: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看圖,談話導入 。
2、 揭示課題。指名讀題。
3、 齊讀課題。
4、 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 初讀指導
1、 看圖讀故事開頭和結尾。
(1) 看圖讀開頭。A看投影1,點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B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C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指導感情朗讀。分組讀,表演。
(2) 看圖讀結尾。A看投影2,問: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B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問:讀了故事的結尾,知道三個小伙伴已經栽好了樹。你們再看看這幅圖,讀讀開頭,細心的小朋友會有疑問嗎?
2、 引入故事中間部分。
(1)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栽樹的步驟,相機出示下列詞語,指名讀。
(2) 可是——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
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
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3) 是啊,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可怎么栽樹呢?同桌猜猜三個小伙伴會怎么辦。
(4) 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將第二至五自然段讀正確,讀流利。
(5) 檢查自讀情況。出示詞語讀。點名朗讀。
三、 指導寫字
1、 認讀生字:同拉么。
2、 指導書寫。
3、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四、 課內作業
1、 用“一同”說一句話。
2、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精讀訓練
1、 看圖聽課文錄音。三個小伙伴什么工具也沒帶卻栽好了樹,多有趣!要是能把這個故事有聲有色地講出來、演出來,比聽它更有意思了。
2、 指導講、演故事。
(1) 交流:三個小伙伴,你喜歡誰?為什么?
(2) 練讀課文,要求:把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自然段好好讀讀,讓老師和同學聽了也喜歡它。
(3) 匯報朗讀,評議,教師重點指導讀好下列語句(略),體會小動物們自告奮勇,承擔責任。
(4) 難怪樹栽好了,它們那么愉快。齊讀結尾。
(5) 師生聽配樂邊讀邊表演。
(6) 自由練習講、演。
(7) 點名上臺講故事,戴上頭飾表演,評選“故事大王”和“小演員”。
二、 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在一起做事、玩耍,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揮自己的本領,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三、 看圖講故事,深化認識
1、 教師講《好伙伴》的故事。
2、 小結。
四、 指導寫字
1、 認讀生字:巴把沒有要。
2、 記憶字形,說說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 指導書寫。
4、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五、 作業
1、 選字填空。
2、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4
《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伙伴在栽樹過程中,各自發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后,三個小伙伴非常高興。課文的幾幅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內容。本課訓練的重點是讀背課文和識字寫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主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這就是說,語文教學需要創設一個體現個性化的、自主的、活躍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三個小伙伴》時,由于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相對較小,生活閱歷簡單,所以在板書時利用圖片代替文字的方式,這樣表現的更直觀、更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實施效果反應這樣的方法很有效,孩子們不但明白了種樹需要用到的工具,而且對所需工具有了視覺上的了解,進一步了解了生活。
其次,現代教學中注重把學生帶入情境中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課文,因而,課前利用謎語把學生分為不同角色的小隊,一方面為了使學生放松,另外為了給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更快、更容易的投入課文當中。
第三、新課改指出:讀書在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為了適應現代教學,在本課之中我采取了以讀代講的方法。比如: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方法,讓孩子們在讀書中感悟,在讀書中受到啟迪。另外孩子們通過朗讀不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課文,而且有的孩子在朗讀練習中也達到了背誦的要求。
第四、由于本課內容較長,為了給大家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把識字部分放在第二課時講解,這樣能給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體會本課,感知課文所表達的思想。
另外,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自己解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等三個問題,然后看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是怎么做的。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親自去實踐,學生不斷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在今后的一生中都能不斷地探究,不斷地學習。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他們來說走進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因該課文是本冊教材中較長的一篇,有輕聲、變調、感嘆句、疑問句,學生朗讀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課堂上,教師應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把握全文,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時,給孩子們留的時間較少,雖然在后面的教學中讓孩子們多讀、多練彌補了一些不足,最后達到了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內容。但對于教學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教學經驗,有助于我的成長和進一步發展。
《三個小伙伴》這一課的中心——懂得團結協作,發揮各自的特長,才能把事情辦好。孩子將來是要走向社會的,從小就懂得學會與人合作,將給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好處,而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實踐,在學習中逐漸形成了用他人的眼光看問題,向他人學習的能力,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群體意識,這在當今未來的社會中是相當重要的素質。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板書:
14 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用嘴巴挖樹坑
小袋鼠 用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用鼻子澆水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初讀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于三個小伙伴的故事。
板書課題:14 三個小伙伴
2.讀題,講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常一起干什么?
4.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看圖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掛圖,指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詞語:
yě zhū dài shǔ xiàng
小野豬小 袋 鼠 小 象
指名讀,齊讀。
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
一同上山栽樹還可以怎么說呢?
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高興啊!咱們來高高興興地讀這句話。分組讀,表演。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么把巴沒有要
2.根據筆順集體書空。
3.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左右結構的有:拉把沒寫時左窄右寬。沒,右上不是“幾”。
上下結構的有:要上下部分寫扁些,要緊湊。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
5.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理解課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初讀了14課課文,齊讀題目,學習了它的生字,現在讓我來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況。
2.出示卡片:一同沒有嘴巴就不要緊長鼻子怎么辦手拉著手
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新授
1.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里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么栽樹呢?
2.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用嘴巴挖樹坑
出示: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會兒,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它怎么說、怎么做?板書:用皮口袋運肥料
你喜歡小袋鼠嗎?為什么?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請喜歡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伙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范。
5.沒有水桶怎么澆水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用長鼻子澆水
出示三個小伙伴說的話:你們看,三個小伙伴都這么說,都那么積極主動,沒一個偷懶的。指導讀小象說的話。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于栽好啦!出示掛圖2,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怎么寫的?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讀。
7.三個小伙伴不僅使出自己的本領,還那么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小朋友也很聰明,你們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順利。指名帶上頭飾表演,評選“表演小能手”,發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揮自己的本領,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三、看圖講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語文教案《三個小伙伴》 篇1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
今天這節課咱們接著學習第19課,齊讀題目。請小朋友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書空。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2、復習詞語
(1)、他們讓我考考你們呢?(投影出示,其中“頭、巴、子”用不同顏色標出,提醒學生讀成輕聲)
沒有 鋤頭 籮筐 水桶
伙伴 嘴巴 口袋 鼻子
(2)、指名讀,男女聲賽讀,齊讀
過度:哎,今天這三個小家伙這么高興要去干什么呀?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三個小伙伴去干什么呢?(植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誰能將這里的“一同”換個詞?師:一同就是一起,一塊兒的意思。用“一同”說話。齊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1)小樹栽好了,你覺得小伙伴們高興嗎?
2)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朗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伙伴們把小樹栽好可不容易了。
想想他們在種樹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呢?
1)打開書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個困難。
3)指導朗讀。那他們心情會怎樣?(著急)就讓我們帶著著急的心情來讀讀這三個問句吧。(出示,各種形式讀)
(三)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2、我們先來看看是誰解決第一個困難的?(小野豬)
3、小野豬是怎么說的?(大屏出示)
你能把小野豬說的話讀出來嗎?
請一生讀,另請一兩生評。
4、你們聽出來了嗎?小野豬有沒有把困難放在心上啊?
5、再請生讀。(點出自信,請生多次讀,如不理想,師可師范)
6、接下來小野豬是怎么做的啊? (出示第三句話)(指名說)
師:原來小野豬是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誰能來表演一下什么叫拱?(指名表演)(板書:拱)
是呀,對小野豬來說,挖個樹坑多容易呀,只要用硬硬的嘴巴拱,不一會兒就挖好了。我們一起來把第三句話讀出來。(齊讀第三句)
7、誰會邊說邊把第三句話表演給大家看的?我們小朋友先練習一下。
8、誰會表演了?(指名表演)
9、你可真棒呀!我看其他小朋友也想來表演了,那我們就一起來吧,一邊讀,一邊把動作做出來,看誰做的最認真。(齊讀、表演)
10、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呀,你們喜歡小野豬嗎?
11、帶著對小野豬的喜歡,再讀第二自然段。
12、出示:______本領可真大!它用_____來________。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二小節,知道了三個小伙伴遇到了第一個困難:沒有鋤頭挖樹坑,小野豬就用自己硬硬的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把問題解決了。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其實另外兩個伙伴的本領也很大,接下來的兩個困難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學習3、4、5小節。
(四)、同樣方法教學第二、三個困難。
(五)、再讀第6自然段
解決了這么多的困難,小樹終于---栽好了。他們特別高興,你為他們高興嗎?
讓我們再來高興地讀一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
(六)、小結課文
想一想:這次栽樹誰的功勞?為什么?
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見,并說明理由。(多給學生點時間進行思考、爭辯)
根據學生的發言師及時總結:這次栽樹,他們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長處,齊心合力又快又好的把樹栽好了。以后我們也要向他們一樣,在生活中與別人合作,這樣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七)拓展練習
1、三個小伙伴不但使出了自己的長處,還積極主動、相互配合,把小樹栽種好了。你能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把下面的這段話填一填嗎?
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
( )就用( )挖樹坑。
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
( )就用( )運肥料。
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 )就用( )澆水。
(1)指導學生弄明白第一題的要求,并指導學生填完整。填完讀一讀。
(2)小組內完成二、三兩題的填空,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領讀名言俗語。
(八)做《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19 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 用嘴巴 挖樹坑
小袋鼠 用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用鼻子 澆水
小野豬 用嘴巴 挖樹坑
小袋鼠 用皮口袋 運肥料
小 象 用鼻子 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