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精選10篇)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長方形和圓形的連接表現公共汽車的外形特征。
2、能在觀察汽車的基礎上大膽建構,體驗建構成功的快樂。
3、愿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經驗:建構過實心圓、方形,觀察過馬路上公共汽車
物質:各色雪花片、公共汽車圖片
活動過程:
1、回憶觀察過的汽車并比照范例圖片,了解公共汽車的外形特征。
教師:“這是什么車?”(公共汽車)“汽車有哪幾部分?車身看起來像什么形狀?”(方形)“車身下面有什么?(車輪)車輪是什么形狀的?”
師生共同小結。
2、出示方形及圓的半成品范例,了解公共汽車的接插方法。
教師:“這是什么形狀?方形的車身四條邊是什么樣的”“圓形接在哪里就像車輪?怎么接呢?”
(3)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鼓勵運用已有技能接插方形車身,并將車身與車輪接插成汽車。
師幼共同小結方法:
方法一:將車輪直接插在車身下。
方法二:將車輪插在車廂底兩旁。
2、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接插緊湊,注意車輪對稱。
(2)鼓勵幼兒大膽建構,啟發能力強的幼兒添加車窗,嘗試表現公共汽車的車頭、車燈等細節部分。
3、小結評價。
(1)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展臺上,相互欣賞。你最喜歡那輛汽車?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誰來介紹你插的汽車?怎么把方形和圓形連起來的?你還插了什么?”
(3)聽音樂,師生共同玩開車游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完善公共汽車的建構。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會用圍合的方法建構表現三角形的彩旗。
2、嘗試將大小顏色不同的旗面進行匹配裝飾,感受彩旗的美麗。
3、樂意向同伴介紹作品,感受建構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已認識三角形。
物質:各色雪花片、小棍若干、彩旗實物。森林場景、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1、參觀場景,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文藝演出了,瞧,他們正在布置場地呢?”
2、觀察實物,認識彩旗的特征。
(1)觀察三角形彩旗,鞏固對三角形的認識。
教師:“彩旗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
(2)集體討論建構方法,鞏固圍合的技能。
教師:“怎樣才能插出三角形的彩旗呢?”
幫助幼兒回憶用三根小棍圍合建構三角形的已有經驗。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激發幼兒建構興趣。
教師:“動物園的彩旗不夠用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建構顏色要求:
教師:“小動物們要一批色彩鮮艷的彩旗,什么樣的彩旗才好看呢?”
引導幼兒用大小顏色不同的卡紙進行裝飾彩旗。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4、結束活動。
(1)師幼共同布置場景,感受活動的快樂。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重點鞏固圍合的方法和色彩的表現。
(3)師生共同舞蹈,感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活動延伸:
幼兒為班級插彩旗。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孩子建構手帕。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建構不同大小、顏色的手帕。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球體和橢球體的連接方法,嘗試表現熊貓的各種動態。
2、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插一插的方式探索表現熊貓不同動態的部位連接。
3、學會解決困難的方法,感受建構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認識熊貓,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征。
物質:課件、熊貓館場景、雪花片、半成品(橢圓形、圓形、小球等)、熊貓的分解小圖
活動過程:
1、猜猜看游戲,鞏固對熊貓外形特征的認識。
觀看課件。分別出示圓形、橢圓形等圖形組合引發幼兒對圖形的想象,逐步形成的熊貓特征的印象。教師:請你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2、出示組圖,感知熊貓的動態變化。
(1)出示熊貓的動態圖片,幼兒自由介紹動態特征。
教師:“你喜歡哪只熊貓的樣子?這只熊貓在干什么?”“誰來學一學它的動作?”
“它的身體是怎樣的?四肢呢?”
鼓勵幼兒能清楚地表述圖片的位置和熊貓的動態。(如:第幾排,第幾個。)
(2)擺一擺分解小圖,感知熊貓不同動態的部位連接位置。
教師:“桌上有許多熊貓的分解小圖,請你動手試一試為熊貓擺一個造型。”
3、建構表現可愛的熊貓。
(1)介紹場景“熊貓館”,出示熊貓阿寶,激發幼兒建構興趣。
教師:“熊貓阿寶想找朋友,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它找些好朋友來。”
(2)幼兒建構表現,能表現出熊貓的動態。及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
4、交流、分享建構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自由交流。教師:“猜猜看,小朋友插的熊貓在干什么。”
(2)對照擺放的圖,請幼兒介紹建構作品,重點介紹動態表現。
(3)交流分享在建構中遇到的困難,提升幼兒建構經驗。
教師:“在建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遷移動態表現的建構經驗在區域活動中建構表現其他動物、人物的造型。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運用形體組合的方法表現健身廣場的各種器械。
2、在合作建構中能與同伴協商,合理分工,體驗合作建構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幼兒有參觀過健身廣場的經驗
物質:雪花片及半成品、圖片、展臺、音樂、標記、幻燈
活動過程:
1、欣賞參觀健身廣場器械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我們小朋友很喜歡去中華門健身廣場玩健身器械,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器械?”
2、出示圖片,了解健身器械的基本特征。
(1)提問:“你最喜歡玩哪一個運動器械,它是什么樣的'?”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1)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分析器械組成部分的形狀。
教師:“仔細瞧一瞧,器械的每個部分有點像什么形狀?”
3、幼兒商量分工,明確任務。
教師:“今天我們要建一座美麗的健身廣場,你想和誰合作,用雪花片插什么器械?找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幼兒商量合作,教師指導,請個別幼兒介紹。
4、幼兒建構,教師觀察指導。
(1)鼓勵幼兒合作建構,提醒幼兒又快又好。
(2)提醒幼兒將建構好的作品展示在健身廣場上。
5、評價:幼兒介紹作品,體驗成功。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中介紹作品:
“今天我們建構了許多有用的健身器械,誰來向大家介紹你們的健身器械?”
(鼓勵幼兒能和同伴大方、響亮地介紹)
(2)欣賞和同伴共同布置的健身廣場,聽音樂律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做做運動吧。”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嘗試在區域活動中建構運動的人,體驗運動的快樂。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5
設計思路:
在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建構區內五顏六色的插塑非常感興趣:孩子除了喜歡把積塑按規律擺放在桌子上(有的按顏色擺,有的按形狀擺),更多的孩子熱衷于拼插各種立體造型的樓房、機器人等等。這說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不滿足于平面造型,對三維立體造型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幼兒的這一興趣點出發,我在活動區內投放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形體的積木,引導孩子們在掌握各種形體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建構。
活動目標:
1.能分清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形體的基本特征,嘗試擺出各種建筑物,并能清楚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能和同伴友好合作,體驗與伙伴一起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建構區提供充足的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形體的積木。
2.各種建筑物如高樓、亭子、橋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建構區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看,這里來了這么多的新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體,互相交流各種形體的特征,并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字。
2.鞏固對幾何形體的認識。
(1)游戲“說說我的好朋友”。
每位幼兒自選一種形體,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如:我的好朋友是紅色的正方體。
(2)游戲“看誰反應快”。
教師發出各種口令如“正方體好朋友請起立,圓柱體好朋友招招手……” 請手拿該形體的幼兒迅速站立并作出相應的動作。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變換幾何形體并不斷加快速度,以增加難度。
3.玩游戲“我是小小建筑師”。
(1)觀察各種建筑物的圖片,激發幼兒自主建構的興趣。
師:建筑工人叔叔能造出各種各樣漂亮的樓房,今天我們小朋友也來做小小建筑師,用這些幾何形體造出漂亮的樓房。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造出的樓房怎樣才能既堅固又好看
(3)幼兒自由分組建構,教師巡回指導。
(4)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和分享小組協作的樂趣。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6
活動目標:
1、會建構實心圓,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會拿一片插一片,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會插直線,部分幼兒會插小花。
2、物質準備:墻面有許多沒有輪子的孩子汽車的作業,圖片小動物,手偶,雪花片,玩具汽車。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引起孩子興趣。
教師邊操作手偶,邊提問:“班上來了許都小動物,今天小動物要坐我們的汽車外出玩。寶寶們愿意嗎?”小狗說:“寶寶的汽車少了什么?”寶寶看看我們的汽車少什么?(車輪)
2、分析了解車論的外形。
(1)教師邊出示玩具汽車,邊提問:“車輪是什么樣子的?”(是圓圓的)汽車有幾個輪子?寶寶我們給汽車裝上輪子吧,怎么做車輪呢?看桌上有什么?(雪花片)我們就用雪花片插輪子,怎么插呢?
(2)請個別孩子來演示插輪子。
(3)教師小結:把一個雪花片上的齒全插滿,插時拿一片插一片。插好后就給汽車裝上輪子。
3、寶寶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教師觀察寶寶建構方法,鼓勵孩子大膽的接插。
(2)幫助個別孩子接插牢固,完成作品。
(3)提醒孩子插時拿一片插一片。
4、寶寶開汽車。
我們的汽車真漂亮,請寶寶們帶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一起出去玩吧。把動物圖片貼在車廂里,孩子當小司機,開車出教室。(鼓勵孩子說出帶動物們到那里玩。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形體拼接的方法建構表現橋的基本特征。
2、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雪花片以及半成品、場景
活動過程:
1、欣賞幻燈,感受橋的結構:
(1)“小朋友們,前兩天我們一起參觀了長干橋,它是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欣賞幻燈,引導幼兒觀察橋的結構及不同形態,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教師小結橋的構成部分,幫助幼兒熟悉橋的各部分名稱及形態。
橋是由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組成。上部包括橋身和橋面,下部包括橋墩和橋臺。
2、嘗試設計建構美麗的大橋:
(1)“今天,我們都來用雪花片為秦淮河重新造一座橋,你想插什么樣的橋,和誰合作,怎么插?”
(2)幼兒自由交流表達想法。
教師:“誰愿意介紹你和誰合作,你插什么?”
(3)幼兒建構,教師觀察.
觀察指導幼兒協商分工,合作設計建構。
鼓勵幼兒大膽建構,表現橋的基本特征。
3、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1)“誰愿意來介紹你建構的橋,你是怎么插的?”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4、延伸:
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嘗試建構立交橋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8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行組合的的方法大膽表現金魚的外形特征。
2、樂意參與建構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喜愛小金魚,愿意與小金魚做朋友。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認識過各種各樣的魚;
已會插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物質準備:金魚的圖片;
各色雪花片;
“小池塘”場景布置;
“小金魚”音樂磁帶。
四、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說出謎語:“鼓鼓的眼睛闊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中生來水里長,小朋友們都愛它。”請幼兒猜一猜。
(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2、出示圖片,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
(1)教師出示小金魚的圖片,提問:“小金魚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象什么形狀?”幼兒觀察討論。
(引導幼兒用平面幾何圖形來概括小金魚的外形特征。)
(2)繼續觀察圖片,提問:“小魚的身體還有什么?”“是什么樣子
的?”
(引導幼兒發現魚身上的各部位,如眼睛、魚鰭、尾巴等。)
3、建構活動:“快樂的小金魚”
(1)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金魚的外形特征。
(2)提醒幼兒用鮮艷的顏色建構小金魚。
(3)幫助個別幼兒插緊雪花片。
4、評價
(1)幼兒將小魚作品送入池塘,互相欣賞交流。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引導幼兒從建構方法、魚的細節表現方面來介紹。
(3)集體歌表演“小金魚”結束活動。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建構的方法表現幾種樹葉的外形特征。
2、能與同伴共同建構大樹,體驗合作建構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樹葉標記、樹干半成品、各色雪花片、有關樹及樹葉的課件、“小樹葉”音樂。
經驗準備:觀察過樹葉,知道其外形特征。
活動過程:
1、觀察樹媽媽的照片,激發幼兒打扮樹媽媽的欲望。
“看,這是誰的照片?”“你覺得樹媽媽美嗎?哪兒美?”
2、觀察樹葉照片,引導幼兒概括樹葉的特征。
(1)“你見過什么形狀的樹葉?”
(2)觀察圖片,概括形狀。
“看,這片樹葉有點象什么形狀?”
3、合作建構。
(1)“那里也有一些樹媽媽,它們看到剛才那些樹媽媽的照片可羨慕啦。它們也想打扮打扮,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你想怎么打扮樹媽媽呢?”
(3)大家都覺得樹媽媽身上有許多小樹葉時最美,有什么辦法用最短的時間打扮好樹媽媽呢?”
(4)自由結伴協商建構內容,“用什么樣的樹葉打扮樹媽媽”、“怎樣建構”
(5)合作建構
4、展覽、評價。
(1)介紹作品及合作過程。“你覺得哪棵樹媽媽最美?”
(2)評價:從葉形及合作兩方面進行評價。
小班建構區活動教案范文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畫舫,感知畫舫船體、船艙和華蓋的形體特征。
2、初步運用線形組合的方式建構畫舫,嘗試表現畫舫的主要特征。
3、能堅持獨立完成自己作品,體驗感受建構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經驗:幼兒去過夫子廟,有乘坐畫舫的經驗。
物質:幻燈片“美麗的畫舫”、各色雪花片、秦淮河的場景、場景音樂、底板半成品。
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引導幼兒分析畫舫的基本特征。
(1)教師:“你們坐過畫舫嗎?”(出示幼兒坐畫舫的照片,激發幼兒觀察的愿望。)
(2)觀察畫舫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畫舫的各部分:船體、船艙、華蓋等,了解畫舫的外形特征。
教師:“你看到的畫舫是什么樣子的?畫舫上有什么?”“你們還看到過什么樣的華蓋?”
(3)小結:畫舫分船體、船艙、華蓋三部分,最漂亮的是頂部的華蓋,有的像小房子,有的像亭子、像寶塔,還有的華蓋是雙層的,雖然畫舫上的華蓋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翹起的飛檐。
2、幼兒建構,教師觀察指導。
(1)鼓勵幼兒選用半成品建構表現出畫舫的基本特征,并大膽想象建構華蓋部分。
(2)提醒幼兒注意色彩搭配。
3、欣賞交流作品。
(1)師幼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欣賞。
(2)個別幼兒介紹作品。
教師:“請你大方地介紹一下你建構的畫舫,華蓋有什么特點?你還插出了什么?”
活動延伸:
進一步了解夫子廟,在區域中嘗試運用建構方式表現夫子廟的古典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