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萬能教案模板(精選2篇)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情感與態度:在學習中使學生明白時間的寶貴,養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加法計算)
教學難點:
學生對于題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在這段文字敘述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時15分在動物園門口集合;
早晨7時48分出門;
路上用了1小時23分。
(2)9時15分、7時48分、1小時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時15分、7時48分表示時刻,是指某一事件發生的時候。
1小時23分表示時間,是指某一事件經過了多久。
(3)出示問題“小丁丁幾時幾分到達動物園門口”這是求時間還是求時刻?
是求時刻
(4)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關于時間的計算的問題。(出示課題)
[對于學生經常會混淆的“時間”“時刻”這2個數學用語進行簡單的辨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明確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階段
1、請學生試著計算。
2、匯報
(1)畫圖
(2)豎式算
注意:這步計算,“分”的計算滿60要向“時”進1,因為分與時之間的進率是60。
答:小丁丁9時11分到達動物園門口。
3、比較2種方法得出2種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觀、很簡潔。
4、小結
我們可以利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來解決某一時刻經過多少時間會到哪一個時刻的計算問題。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模板 篇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改善同學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并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通過自我評價,引起同學對本單元學習的反思,激勵同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同時也為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供依據。
教學重點: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今年的年歷;同學準備今年的年歷和一個小正方體、課前收集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
教學預設:
一、揭示課題:
分數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這幾天,同學們已經從報紙、雜志或網絡上收集了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這節課上,讓我們一起來交流、研討有關分數的知識。
二、探索與實踐
1、出示第54頁第14題。
談話:還有兩個多星期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請同學們打開今年的年歷,觀察五月份的月歷,考慮以下問題:
(1)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這個月天數的/。
(2)五月份上學的天數占這個月天數的/。
教師向同學解釋一下: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是3天,假如這3天與雙休日重疊,應把本次雙休日順延。
同學觀察年歷卡并獨立考慮,然后解決這兩個問題。
組織同學交流,重點交流第2小題,指導同學弄清楚五月份去掉勞動節的休息日和其他雙休日后剩下多少天,那就是同學上學的天數。
提問:觀察年歷卡,你還能提出用分數表示的問題嗎?
教師鼓勵同學仔細觀察年歷卡并試著用分數來表達其他信息,如:4月12日和4月13日兩天我們學校召開運動會,開運動會的日子占了整個四月份的幾分之幾?今年暑假從7月1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暑假占了今年天數的幾分之幾?等。
同學積極交流自身分析得出的有關信息,教師和時評價同學交流情況。
2、出示第54頁第15題。
(1)談話: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每人做了一個小正方體。男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紅色,四面涂了綠色;女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綠色,四面涂了紅色。假如分別把這兩個正方體任意向上拋30次,落下后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誰會多一些呢?(先請同學根據以前學到的知識進行分析。)
(2)談話:剛才幾位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呢?請男生、女生們一起動手拋一拋并作好記錄,最后算一算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分別占總次數的幾分之幾?
(3)同學互相合作,一人拋,另一人記錄,再用分數表示活動的結果。
(4)組織同學交流活動情況和記錄的結果并適當解釋。
3、出示第54頁第16題。
組織同學交流課前收集的一些用分數表達的信息,交流時讓同學聯系分數所表達的具體信息解釋分數的意義。如:據國際勞工部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現在有5到14歲之間的童工1260萬人,在采石場的工人中,兒童占1/5。
這里的分數“1/5”是指把采石場的工人總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童工人數占了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1/5。
先讓同學四人一組進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同學課前收集信息的情況(可了解同學的學習態度),再請幾位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和時評價。
三、評價與反思
(1)出示評價指標,教師適當解釋每項評價指標的含義。
(2)同學圍繞評價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再給自身評價。
授后小記:
這局部練習主要是讓同學將分數的意義有關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練習起來,在讓同學鞏固這局部知識的基礎上,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