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通用16篇)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了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
2.喜歡皺紋紙粘貼畫,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初步養成耐心細致制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卡紙30張(幼兒已畫好底稿"水果"圖案),范例4張(欣賞)。
2.課件PPT、彩色皺紋紙、白乳膠、棉簽、抹布、操作籃、固體膠、棉簽。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你們都喜歡什么水果?
二、教師講解示范過程。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了幾種水果,看看是什么?(出示范例,感知材料)這些水果是用什么做的?今天我們也來用材料做水果好嗎?(教師示范制作過程)
三、幼兒粘貼,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幼兒注意紙團、紙繩與底紙的色彩搭配。粘貼順序是先大后小,請幼兒注意紙團和紙繩排列的疏密、方向與畫面的效果。
四、欣賞評析。
教師帶幼兒評析作品,幫助幼兒將他們在創作中獲得的感性經驗予以整理、歸納。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構圖、色彩和粘貼技能方面來說一說)怎樣
搭配會更好,這張畫和其他畫有不同的地方?你覺得什么地方可以學的?
五、作品展覽。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手工撕紙、粘貼毛毛蟲,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在制作、模仿毛毛蟲的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引導幼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表現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征,通過撕紙、拼貼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引導幼兒通過運用紅黃藍三色紙,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3、引導幼兒學習沿線撕紙的技能和拼貼的技能。
4、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對毛毛蟲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
物質準備:有關毛毛蟲的錄像資料、圖片、玩具。畫有圓形的方形紅、黃、藍三色紙若干,空盤子每組三個、膠水、棉棒、勾線筆。教材專用作業紙每人一張,范例撕紙毛毛蟲、錄音機、磁帶。
環境準備: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園展板。
活動過程
一、趣味導入。
1、播放錄像引起幼兒興趣。
指: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神秘的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播放錄像出示毛毛蟲)
提問:剛才看到的小客人是誰?(毛毛蟲)你看到什么樣的毛毛蟲了?
2、請幼兒尋找、觀察毛毛蟲,發現毛毛蟲之間不同的外形特征。
3、指:現在毛毛蟲小客人就在我們身邊,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只毛毛蟲。(請幼兒尋找藏在周圍的毛毛蟲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到了什么樣的毛毛蟲,并看一看和其他小朋友的毛毛蟲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毛毛蟲有的身體是一個顏色,有的身體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據幼兒回答情況。
二、學習范例,嘗試撕紙。
1、出示玩具毛毛蟲,引幼兒觀察手工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征。
指:老師也找到一只大大的彩色毛毛蟲,出示玩具毛毛蟲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著什么?(眼睛、嘴巴、觸角)
。2)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彩色的,一節一節的,)
。3)身體兩側還長著什么?(許多小腳)
2、出示范例手工撕紙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
指:在一座麗的大花園里還藏著一只漂亮的毛毛蟲,請眼睛亮的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提問:
。1)這只毛毛蟲是用什么,圖形做成的?(圓形)
。2)毛毛蟲身上有什么顏色?(紅、黃、藍)
。3)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角和身上的`小腳是怎么做上去的(畫上去的)
3、教師講解示范毛毛蟲制作方法。
指:我們一起給這只毛毛蟲做一個朋友吧。ń處熓痉,操作步驟:先撕圓,然后把圓一個一個靠在一起粘在樹葉上,然后畫上眼睛、嘴巴、觸角和小腳。教師重點介紹撕圓的方法。)
4、幼兒撕紙、粘貼毛毛蟲,教師巡回指導。
指:下面請小朋友也來動手做一只可愛又漂亮的毛毛蟲吧。
出示電子版《幼兒美術新天地》教材中的范例,觀察不同形態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要求:撕圓的時候盡量沿線撕,粘貼時,圓與圓緊緊挨在一起,撕剩的廢紙放進空盤子里。
三、欣賞作品、互評、游戲。
1、請幼兒將作品放置于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2、講評:幼兒互評,教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3、游戲:毛毛蟲爬爬爬。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為幼兒各種材料的紙張,讓幼兒練習撕紙,并在此基礎上再造想象。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認識了紅、黃、藍三原色,并通過撕紙、粘貼三色毛毛蟲的操作活動加深了對三原色的認識。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由觀察認識毛毛蟲,到動手制作毛毛蟲,最后到模仿毛毛蟲,先靜后動,教師將知識自然的滲透到整個活動當中,使幼兒能夠快樂的學習。而且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的興趣很高,都能在快樂的情緒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每個環節的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這次活動當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細小動作的完成比較困難,所以部分幼兒很難較好的完成撕紙任務,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人物體形特征,恰當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夏天的瓶娃娃,同時能表現夏季人物的服飾特征等。
2、培養幼兒喜愛做手工的情感及認真有條理的制作習慣。
活動準備:
飲料瓶人手一個、毛線、蠟光紙、皺紋紙、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1、談話,引出主題: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
夏天天氣炎熱,為了能夠更涼快,我們穿些什么?戴些什么呢?
教師:夏天天氣炎熱,我們都穿短袖、短褲,裙子,出門還會戴遮陽帽、遮陽鏡進行遮陽。
2、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看看你們桌面上,老師都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呢?
你們能猜猜我們今天要做什么呢?
二、出示范例,講解做法
1、(出示范例)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就是老師用這些材料制作出來的一個娃娃,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娃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穿著特征)
這個娃娃穿著裙子,戴著遮陽帽,那我們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叫“夏天的瓶娃娃”)
2、我們在來看看這個娃娃都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呢?
幼兒觀察并回答。
教師:用卡紙做了一頂遮陽帽。用毛線做了娃娃的頭發。用蠟光紙剪出了娃娃的眼睛和嘴巴,并用雙面膠粘了上去。裙子是用皺紋紙做出來的,先粘好一些雙面膠在瓶子下邊的位置,然后用皺紋紙粘上去,粘的時候要注意粘一下留一點,這樣就會更漂亮。
3、小朋友,如果你要做個男孩子穿的短袖短褲,可以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動腦想一想。
三、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在做之前先要想好你要用哪個瓶子做身體,這樣我們才能設計出適合他穿戴的物品。選擇的材料要適合大小,選好瓶子后再來它做眼睛,嘴巴,衣服等都要是適合它穿戴的大小。你可以大膽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服飾,使你的娃娃更漂亮,更有特色。
2、今天要用到的材料比較多,小朋友在制作時一定要記住東西不要隨便亂放,你需要什么材料了就拿什么材料,用完之后及時地放回原處。先做好了的孩子應該先把你的工具、材料收拾好,然后把你的瓶娃娃擺在桌面上,最后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誰做的瓶娃娃最漂亮,最特別。
四、幼兒制作,教師觀察并指導。
特別幫助平時動手能力差,動作較慢的幾個幼兒。
五、欣賞,作品。
1、小朋友的夏季瓶娃娃都做好了,也擺好了在自己的位置上,請小朋友去互相欣賞,看看你最喜歡哪個瓶娃娃,為什么喜歡。
2、引導幼兒引導幼兒從造型和色彩搭配上進行。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窗花技能,發展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合作組畫,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比較的美。
活動準備:
多色蠟光紙和普通紙、剪刀、膠水、蠟筆、每組一張大白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確剪窗花的活動資料。
2、教師示范:
(1)把大方紙變成多層三角形。
(2)找準中心點,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兩邊剪出“小嘴”、“小洞”、“小縫”。
3、讓幼兒取出白紙練習剪窗花。
4、幼兒自取蠟光紙剪花朵,提醒幼兒要拿緊中心點。
5、幼兒圍在桌子自由走動粘帖紙花,然后用蠟筆或油畫棒添畫莖和葉。
6、展示幼兒作品,可引導幼兒互相評議,從中尋找疏密、上下、對稱不對稱等表現手法。
7、幼兒可根據需要修改作品,教師幫幼兒展示作品。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齊探討。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團、搓、壓的方法制作常見的點心,表現出各種點心的特征。
2、學習運用輔助材料,如瓶蓋、牙簽等,在點心上印出花紋或戳成小洞。
活動重點:
學習用團、搓、壓的方法制作常見的點心,表現出各種點心的特征。
活動難點:
學習運用輔助材料,如瓶蓋、牙簽等,在點心上印出花紋或戳成小洞。
活動準備:
點心圖片、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們在家里或者是在外面都吃過什么樣的小點心呢?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家過年的時候都吃過什么樣的小點心。
2、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的這些小點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并幼兒所作出的回答。
二、教師示范操作
1、教師:小朋友,剛才老師請你們說了說自己所吃過的見過的一些小點心,今天蘇老師也帶來了一盤小點心哦,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出示做好的泥工:小點心。
2、教師:小朋友,瞧,蘇老師這里的做了很多好吃的小點心哦,請你們看看都有些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和特征。
:這里有細細長長的小點心,還有方方的小點心,還有一些圓圓的小點心,這些點心上面還有很多的花紋呢!
3、教師:小朋友,這些小點心好看嗎?現在先來看一看老師是怎么樣做出來的吧!
教師示范操作:我們可以一起把它搓成長長的,可以把它壓成扁扁的,還可以把它團成圓球……
教師提問幼兒說說除了這些想想還可以怎么進行操作。
4、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來做出一盤小點心呢?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吧!
三、幼兒進行操作
1、教師傳發操作材料。
2、教師:小朋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這些小點心吧,等下看看哪個小朋友做得最好看,看起來最好吃的樣子哦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在幼兒進行操作的時候邊講解,并鼓勵幼兒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并制作出來。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把你們做好的小點心看一看吧!
教師提問部分幼兒說說自己所制作的小點心。
2、教師將制作的比較好的幼兒作品出示。
3、收操作材料,結束本次活動。效果分析: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提供薯條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感知薯條的基本特征,能大膽地畫出薯條的長條狀,并選取幼兒自己喜歡的紙片進行畫面裝飾。
2、大膽,自由表現薯條,薯條的形狀長短、粗細、分開、粘合均可;背景的裝飾也同樣提倡讓幼兒自由裝飾。
二、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PPT
2、彩色紙、白色紙人手一份、固體膠若干、彩色蠟筆、抹布、粗細勾線筆若干
3、輕音樂CD、實物薯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教師問看看今天張老師給你們帶了什么有趣的東西
2、出示香噴噴的薯條(PPT圖一)這是什么呀?它能用干什么呢?(吃的)
3、教師啟發引導老師今天給寶寶們帶了各種各樣的薯條,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了解薯條,觀察花形狀的不同,并進行想象觀察
1、播放PPT咦?寶寶們,老師剛剛給你們看了哪些形狀的薯條呀?(長形、圓形、不規則圖形等)
2、實物薯條,認識薯條
教師薯條是什么樣子的呢?長長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樣的?薯條的袋子是什么?它看起都有哪些形狀呢?
3、繼續觀察各種形態的薯條(PPT3、4圖)
教師這些袋子里的薯條看起像什么?(蟲子、棒棒糖、蚯蚓、氣球等
4、教師點撥總結
教師原薯條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想怎么變就怎么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范作畫“幼兒園的花園”
1、出示操作材料彩色紙、勾線筆、蠟筆、固體膠,引導幼兒討論作畫方法
教師你們想試試做畫“香噴噴的薯條”嗎?老師這里準備了彩色紙、勾線筆、蠟筆、固體膠,我們和它們一起玩畫“香噴噴的薯條”的游戲好不好?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2、現場演示用彩色紙做畫任意不同形狀的薯條
教師出示一張白色紙,先用彩色紙做薯條袋子,再用勾線筆畫薯條(教師動作顯得夸張,好玩,讓孩子體驗“玩”色中形成各種形態的薯條)
四、幼兒涂鴉作畫薯條
1、教師現在請你們也做畫薯條
教師現在請你們也做畫薯條。薯條想畫什么形狀就畫什么形狀,你們試一試,看看誰畫的薯條形狀最有趣。
2、播放輕音樂,鼓勵幼兒在畫“香噴噴的薯條”大膽作畫。
教師我們卷上袖子開始畫薯條嘍!
五、互動評價
1、隨機發現幼兒有創意的作品,進行點評。
教師呀,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薯條,這個薯條的形狀像什么呢?
2、自由評論
教師你喜歡哪個薯條?為什么呀?
3、教師總結
教師今天你們畫的薯條都畫的很好,張老師好像聞到了薯條的香味,真香呀?薯條的形狀想怎么變就怎么變,你們以后再畫出更有趣的薯條好嗎?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參與折紙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學習看圖示折疊。幼兒耐心細致的手工習慣。
3、學習鞏固雙三角的折疊方法,并在雙三角的`基礎上折疊成熱帶魚
活動準備
1、折紙步驟圖一張。
2、已折好的熱帶魚若干只。
3、色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折好的各色熱帶魚,啟發幼兒欣賞,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二、出示折紙步驟圖,教師示范折疊一遍。
1、取正方形的色紙,將下邊對上邊折,顏色面朝外。
2、將左右兩角沿箭頭方向內折成雙三角(可先折出痕跡再向內折,這樣更容易)。
3、將面層上端兩角沿虛線交叉在下角上。
4、將后層上下兩角沿虛線折,然后翻面。
5、用油畫棒添畫眼睛,花紋即可。
三、幼兒看折紙圖,一步一步折熱帶魚,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耐心看圖,折平整,大膽地添畫。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8
游戲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范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制作興趣。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狗嗎?你見過的小狗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小狗的外形特征。你們喜不喜歡小狗?
二、觀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們都這么喜歡小狗,小狗說它也喜歡你們,所以我把小狗請到我們班來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這是什么呀?(小狗),對了這是一只小狗頭。這只小狗頭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紙折的)
三、觀察制作示意圖。
1、出示制作示意圖
這只小狗好孤單,它想找伙伴,我們來幫它找找好嗎?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先來幫這只小狗找朋友。(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師邊折邊引導幼兒看圖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紙角對角對折,變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兩個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蠟筆畫上眼睛和嘴巴,小狗頭就折好了。
3、瞧!老師已經幫它找到一個伙伴了,你們想不想幫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現在就請你們幫它找吧!”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來一點,畫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兒耐心地看圖示一步一步折疊,折痕要平整。
3、給不會折的幼兒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
1、幼兒作品。今天這只小狗頭找到了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興了,表揚折的好的小朋友,
2、請幼兒互相欣賞、體驗制作的快樂。效果分析: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面團,運用搓、捏的方法制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彩色面團,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范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溫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里有誰?
二、出示范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制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面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面粉
1.先將面團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面團。
2.將面團搓長,并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制作步驟
先把面團分一分,然后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制作材料
四、幼兒制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后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十字對插的方法制作立體小盆栽。
2、嘗試簡單的涂色游戲,愿意用顏料為小花涂色。
3、提高手工制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兩張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顏色、上下開好凹槽)、毛筆、抹布、顏料若干、教師范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盆栽,引起幼兒興趣。
1、春天來了,漂亮的小花都開了,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嗎?
2、老師的這盆花是用兩張這樣的平面“盆花”做出來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嗎?
3、請小朋友們試一試用兩張平面“盆花”變成立體的小盆栽。
二、引導幼兒通過大膽嘗試,學習鑭作一盆立體的盆花。
1、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兩張平面的花,請你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也變出這樣一盆立體的小花。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
3、請成功的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方法。
4、教師總結并示范正確方法和注意點。
三、鼓勵幼兒愿意嘗試用顏料為小花涂色。
1、教師介紹運用毛筆和顏料給小花涂色。
2、教師簡單示范并介紹涂色的方法。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為小花涂色。
2、等顏色稍干后做成立體的小盆栽。
五、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做的小盆栽,對幼兒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行概括。
2、請幼兒來說說你做的小盆栽想送給誰。
3、出示小房子、小樹延伸活動,引導幼兒以后也可以來試著做—做其他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參與折紙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學習看圖示折疊。幼兒耐心細致的手工習慣。
3、學習鞏固雙三角的折疊方法,并在雙三角的基礎上折疊成熱帶魚
活動準備
1、折紙步驟圖一張。
2、已折好的熱帶魚若干只。
3、色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折好的各色熱帶魚,啟發幼兒欣賞,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二、出示折紙步驟圖,教師示范折疊一遍。
1、取正方形的色紙,將下邊對上邊折,顏色面朝外。
2、將左右兩角沿箭頭方向內折成雙三角(可先折出痕跡再向內折,這樣更容易)。
3、將面層上端兩角沿虛線交叉在下角上。
4、將后層上下兩角沿虛線折,然后翻面。
5、用油畫棒添畫眼睛,花紋即可。
三、幼兒看折紙圖,一步一步折熱帶魚,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耐心看圖,折平整,大膽地添畫。
四、將幼兒折好的熱帶魚貼在一張涂成藍色的大紙上,讓幼兒添畫水草、泡泡等,做成一幅《海底世界》圖,引導幼兒同伴的折紙作品。效果分析: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2
目標:
1、經過拆紙盒游戲,發展托兒的撕、剝技能,進一步激發托兒的探索興趣。
2、教育托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準備:
童鞋盒包裝成的禮物盒人手一個(桔子、花生、毛巾),垃圾筒兩個
過程:
一、引入活動
1、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禮物盒,引導孩子按顏色擺放。
2、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把地上的禮物盒都撿起來了,楊教師要把這些漂亮的禮物盒送給你們。
二、物盒中的秘密
1、你喜歡什么顏色呀?(針對孩子的回答,一一送禮物)
2、搖一搖!誰在禮物盒里呀?我們拆開來看看好嗎?(托兒拆紙盒)
三、發現秘密
1、是誰呀?(學說:桔子、花生)
2、桔子必須很好吃,想不想吃桔子?誰會剝?(請本事強的孩子演示)
3、教師小結并簡單演示:先用食指在桔子的小肚肚上鉆一個小洞,然后,請大拇指幫忙把桔子的衣服剝開。
4、托兒團體操作剝桔子,教師觀察指導。(引導托兒用毛巾擦手)
5、托兒品嘗桔子。(鼓勵托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6、剝花生
我們小朋友自己剝桔子,教師真高興,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看!這是什么?(花生)花生怎樣剝呢?
2、教師示范講解剝花生,托兒嘗試剝花生。
3、托兒品嘗花生(結束)
四、延伸活動:盒子游戲
將活動后的鞋盒進行自由操作,如:筑高樓、排長隊等等。
幼兒園小班手工教案范文二#:剪窗花#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窗花技能,發展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合作組畫,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比較的美。
活動準備:
多色蠟光紙和普通紙、剪刀、膠水、蠟筆、每組一張大白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確剪窗花的活動資料。
2、教師示范:
。1)把大方紙變成多層三角形。
(2)找準中心點,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兩邊剪出“小嘴”、“小洞”、“小縫”。
3、讓幼兒取出白紙練習剪窗花。
4、幼兒自取蠟光紙剪花朵,提醒幼兒要拿緊中心點。
5、幼兒圍在桌子自由走動粘帖紙花,然后用蠟筆或油畫棒添畫莖和葉。
6、展示幼兒作品,可引導幼兒互相評議,從中尋找疏密、上下、對稱不對稱等表現手法。
7、幼兒可根據需要修改作品,教師幫幼兒展示作品。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看圖制作小風車,提高動手能力。
2、 在教師剖析范例的情境下,探索了解風車的制作方法,采用例推的方式,觀察制作風車的圖示。
3、 在制作的過程中,積累操作的經驗,嘗試有目的地解決困難。
二、 活動準備
風車范例、正方形紙、剪刀、鉛筆、釘子。
三、活動過程
。ㄒ唬 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1、 這是什么?你想做一個風車嗎?
2、 做一個風車,需要哪些材料呢?
。ǘ 剖析風車,探索了解風車的制作過程,并嘗試用圖示來表示。
1、 教師將完整的風車的樣子畫在黑板最后的位置上,并剖析第一步,將固定的釘子取下,“你們猜猜這只風車會變成什么樣子?”
2、 教師打開一個三角形的角“風車現象變成了什么樣子?”“那我們用什么樣的圖示表示出來呢?”
3、 逐一探索風車的制作過程。
、 “如果將幾個角都打開,你們會看到什么呢?”
教師打開所有的角“你們發現了嗎?這是什么形狀的?”
、 這一個圖形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應該畫什么呢?怎樣表示這些剪開的開口?
、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剪的位置。
、 “在開口未剪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用怎樣的圖示表示?
、 教師將圖示按正數的順序編好,幫助幼兒重新整理完整的制作過程。
(三) 幼兒看圖示制作風車,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ㄋ模 游戲活動:風車轉轉轉
帶領幼兒拿著制作好的風車到戶外活動。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3頁。
2、漿糊每組一盒。
3、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小魚。
1、出示范例作品: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魚嗎?今天楊老師也帶來了一條漂亮的小魚,你們想看看嗎?
2、你們覺得這條小魚漂亮在哪里呢?
3、這么漂亮的小魚,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條呀?
二、引導幼兒學習制作小魚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小魚,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小魚》的制作方法。
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將小魚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小魚的身上。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制作的時候每一步我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效果分析:
中班泥工活動設計:蝸牛兄弟
中班手工活動案例《水果》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5
準備:
信封、彩筆、彩色復印紙、皺紋紙、小扣子、剪刀、膠水。
制作:
1.在信封的中間兩側各剪一個洞,大小夠拇指和小指伸出來。
2.在信封的上部畫出五官。
3.把彩色復印紙剪成細條,用彩筆卷成卷,做成頭發粘在信封的頂端。
4.用彩色復印紙或皺紋紙剪出衣服、裙子等粘在信封下部。
5.OK,信封玩偶做好了。
提示:小朋友,你可以多做幾個不同造型的玩偶,如小孩、大人、仙女等,就能跟其他小朋友演手偶劇了。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教案 篇16
一、目標
1、學習用撕貼的方法粘貼大樹的樹葉。
2、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撕貼習慣。
二、準備
1、固體膠、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紙若干。每組一個放碎紙的盆,粘貼用的大樹若干。
2、教學自制圖片一套。
三、過程
1、引出課題
以講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太陽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陽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陽光照在花園里,花兒都開放了,哇,真美麗!太陽光照在小河里,小魚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們高興的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太陽光照呀照,當快要照到大樹身上的時候,突然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烏云,烏云遮住了太陽,于是,大樹就沒能穿上新衣裳。
2、討論
。1)、大樹沒能穿上新衣裳,身上會怎么樣?(冷的)
。2)、還會怎么樣?(生病的)
3、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大樹(幼兒討論后回答)
——去超市買衣服給大樹穿;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給大樹穿;用廢紙撕成樹葉,涂上膠水貼在大樹身上。
4、教師示范
。1)、先給大樹的身上涂上很多膠水,盡量不要把膠水涂到大樹身體外面。
。2)、把廢紙用兩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邊撕邊貼。
(3)、給大樹身上全部貼上碎紙后,再用手輕輕壓一下。大樹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綠綠的好漂亮。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撕紙并把它撕的小一點,邊撕邊貼。
提醒幼兒要把膠水涂在大樹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兒互相講述:看看誰做的新衣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