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通用14篇)
中國的疆域 篇1
教學目的:
1.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的范圍和面積。了解并記住我國瀕臨的海洋,我國的領海和內海、半島和島嶼、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分布。
2.教會學生識讀和使用“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并能在空白的“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上填注鄰國、領海及瀕臨的大洋名稱。
3.通過教授有關我國疆域的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激勵學生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的雄心壯志。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是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的疆域和國土面積。難點是記住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方法 主要應用談話法。
教具 “世界地形圖”、“中國政區圖”、“中國疆域和鄰國示意圖”(自制投影片)、“中國地形圖”。
課時 1.5~2課時。
講授提綱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
3.經緯位置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的概念
2.面積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的海洋
2.我國的領海
3.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圖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隔海相望的國家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從緯度位置看
2.從海陸位置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收聽歌曲“歌唱祖國”的錄音]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寬廣美麗……”,聽著這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不禁會使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偉大的祖國國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這樣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越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以便更深入地認識我們可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學習新教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板書]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板書]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板書]
[讀圖練習]指導學生看“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讓學生說出我國所處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板書]
[讀圖練習]看“世界地形圖”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部,在太平洋西岸。[板書]
[教師講解]對于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而言,除了了解它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以外,還應了解更為準確的經緯度位置。
[提問]讀“中國疆域示意圖”,說出我國領土最北端、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緯度大約各為多少度?我國領土的最東端、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經度大約各為多少度?
3.經緯度位置[板書]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板書]
最南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板書]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135°e多;[板書]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73°e附近。[板書]
[學生練習]完成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三個練習。(在做練習1之前先幫助學生復習有關時區的知識,并指出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北京時間”即東8區的區時。)
[提問]根據我國的經緯度位置說明,我國南北占據了地球上五帶中的哪幾個帶?東西跨了幾個時區?(北溫帶和熱帶,東五區至東九區)
[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的國家。剛才我們所計算的南北間、東西間的距離,不僅包括了陸地,還包括了海洋,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疆域還包括它的領空。下面就學習我國疆域的特點。
二、疆域和面積[板書]
1.疆域:是指包括一個國家的領土、領海、領空的全部國土。[板書]
2.我國領土的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板書]
〔教師講解〕我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廣闊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國不僅有廣闊的陸地,而且還有長達一萬八千千米的海岸線。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我國東部自北而南瀕臨哪幾個海?
1.我國的臨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板書]
[教師講解]渤海的范圍在渤海海峽以內;東海與黃海的分界線在長江入海口的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在中國臺灣海峽的南端。黃海、東海和南海屬于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明確這些海的范圍和各海的分界處)
2.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十二海里的海域。[板書]
[讀圖練習]讀“中國地形圖”,觀察我國海岸線的情況,并說出我國沿海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
3.我國大陸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板書]
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板書]
島嶼:如: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等。[板書]
群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板書]
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板書]
四、陸界和鄰國[板書]
1.漫長的陸界[板書]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板書]
2.陸上鄰國[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中國政區圖”,在圖上從東部鄰國開始,按照逆時針順序說出有哪些國家同我國陸上相鄰?
這些鄰國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些?
3.隔海相望的國家[板書]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東為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板書]
[小結]以上內容重點講述了我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通過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偉大祖國海洋的遼闊,陸地的廣大,看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可愛。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有這樣的祖國感到自豪。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板書]
[練習]指導學生回答課本第4頁“想一想”中的問題。
[提問]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優越性呢?[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1.從緯度位置看:[板書]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從海陸位置看[板書]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于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往。
復習鞏固
[練習]1.在“中國的疆域”空白掛圖中指出我國瀕臨的大洋和臨海,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我國疆域的四至點。并多次重復,讓學生記熟。
2.在“中國的疆域”空白圖中,填注上述內容(先不看書,用鉛筆填注;再看書校對后,用彩色筆或綱筆填注)。
中國的疆域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記住我國的面積、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我國的陸疆、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能力目標: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鞏固學生的比例尺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等基本國情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關于的教材分析
本節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把握中國的位置、范圍。本節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從地理學科的角度教會學生從空間上認識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教材還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理位置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部分內容是體現地理學科應用價值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切入點。因此該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和地理意識的養成。
從知識結構看,“從世界看中國”明確中國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我國的疆域”明確中國的國土面積、范圍,利用經緯度確定我國的四端,即經緯度位置;“我國瀕臨的海洋”進一步明確海陸位置關系及海陸組成特點;“陸界和鄰國”明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知識點:
從世界看中國 →明確地理位置
我國的疆域 →明確國土面積、領土四端
我國瀕臨的海洋→明確領海、內海、瀕臨的海洋、海岸線及隔海相望的國家、島嶼和半島
陸界和鄰國 →陸界和鄰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關于的教法建議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在以前學過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方法,運用分析、比較、讀圖、談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注意把握地圖在認識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地圖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在講述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啟發學生從半球圖中分析我國在全球的位置,鞏固用經緯度來確定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我國所處的溫度帶,就容易得出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分布特點,學生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陸位置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氣候,還對開發海洋資源、海上交通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影響。這樣不僅講清了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而且也教給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評價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圖,是學好本節的關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巡回檢查讀圖的情況,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地理就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讀圖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一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新課]:(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同學們,你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歌曲,每當聽到這歌聲,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首先來看一下我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1.讀出我國所跨的經度范圍(73oE—135oE)和緯度范圍(4oN—53oN),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根據剛才所讀出的數據,我國跨過了哪幾個時區(東五區至東九區)?包括哪幾個熱量帶(北溫帶和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氣候和農業等方面有什么影響?
3.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4.(讀世界政區圖或亞洲政區圖)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這樣的海陸位置對于我國的氣候、海洋事業的發展、與海外各國的交往、與陸上鄰國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處?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示意掛圖”)
1.找到我國的四至點,并由教師具體介紹四至點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最東端在135°E多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2.請學生用直尺量一下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并根據比例尺計算一下實際距離。(約5000千米)
3.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110千米,請學生計算我國南北的距離。(約5500千米)
4.從你量算的結果來看,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我國的范圍很大)?你能說出我國的面積嗎?我國在面積上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當于整個歐洲的面積。
[轉承]這么大的范圍,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問題呢?(請學生做第3頁活動1,了解我國東西部的時間差異和南北方的季節差異)
[歸納] 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板書設計 ]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3.經緯度位置與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四至點)
2.面積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二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回憶我國的海陸位置。我國東部瀕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海岸線漫長。大洋的邊緣是海,那么我國瀕臨的是哪幾個海呢?
(學生讀圖)
[教師歸納]從北到南,我國所瀕臨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教師講解] 渤海與黃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峽,黃海與東海的分界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是中國臺灣島南端與閩、粵大陸海岸分界處的連線。黃海、東海和南海屬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為內海。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東部沿海有許多優良海港。
我國的領海指的是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這個規定,其中渤海是內海,另外三個海是邊緣海。(注:中國臺灣海峽屬于東海)
另:除了渤海,我國內海還有瓊州海峽。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地形圖”,指出我國沿海的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南海諸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等重要的半島、島嶼和群島。
[總結]我國共有大小島嶼約5000多個。
思考:從海陸疆域看,中國同英國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終明確:中國既不象英國那樣四面環海,也不象蒙古國那樣深居內陸,而是同美國一樣,部分地區臨海。但又和美國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國東西都臨海,而中國只有一面臨海。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政區圖”
1.指出我國陸上共有15個鄰國:東面的鄰國有朝鮮;北面的鄰國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鄰國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鄰國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西南的鄰國有印度(中印邊境西段)、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中印邊境東段);南面的鄰國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2.說出我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隔黃海與韓國相望,隔東海與日本相望,隔南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相望。
[總結] 從上述內容,使我們知道了祖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認識到偉大祖國的國土遼闊、位置優越,我們為有這樣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板書設計 ]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漫長的海岸線
2.我國的領海
3.我國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國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探究活動
1.關于“中國的范圍和位置”的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思考分析:讀圖“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為什么烏蘇里江和帕米爾高原會有如此大的晨昏差異?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總是不變的嗎?(提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東西所跨經度范圍較大,地方時相差四個小時,而日出時間卻是以當地的地方時為準的,因此兩地的晨昏差異比較大;但同時還要從兩地的緯度上來看,因為緯度也會決定日出的早晚。夏季,處于高緯的烏蘇里江白晝更長,因此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大,到了冬天,這種差異會相應減小。)
2.關于“中國的領海”知識的學習,可以利用思考題來完成:讀中國政區圖,通過量算說明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提示:注意計算領海的范圍要從海峽的兩邊算起,不能只計算一邊。)
中國的疆域 篇3
1.2
1、提前預習本課,完成課前預習。
2、通過課前預習,嘗試習題練習,檢測自己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1、運用材料,了解歷史上的行政區劃。
2、結合地圖,通過活動和競賽,讓學生了解我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記住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知識內容。
4、培養閱讀并使用中國行政地圖的能力和學生的地理記憶能力,能在中國行政地圖上填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2、能力目標:理解我國東西的經度差異和南北的緯度不同及影響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本節有關內容(如中國臺灣是我國一個省;香港和澳門已回歸祖國;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1.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及分布。
2. 識記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圖上的位置。
【自主學習】
一、基礎知識
1、郡、縣的名稱 時期已經出現。我國目前的一些省界,在600余年前的 朝時期已大體形成。
2、 朝的省、縣行政區劃,對我國現行行政區劃有很大影響。
3、三級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 、
、 三級。
4、我國省級行政單位。我國目前擁有 個省級行政區(包括 省、 直轄市、 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 。
5、我國各省、市、區中,四周都臨海的有 和 ,位置最北的是 ,位置最南的是 ,位置最東的是 ,位置最西的是 。
6、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我國最大的省是 ,我國最大的直轄市是 ,我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是 。
【合作探究】
1、探討我國最東、最西、最南、最北的位置,以及它們的分別的省份。
2、 探究課本第9頁活動題
【鞏固提高】
一、填空
1、全國的行政區劃,基本分為_________、縣(自治縣、市)、_________三級。
2、自治區、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自治地方。
3、我國的省級行政區中,位置最北的是_________,最西的是_________。
4、我國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建立最晚的是_________。
5、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中,瀕臨渤海的是_________,瀕臨東海的是_________。
6、兼臨黃海和渤海的省區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選擇
1、我國領土最東端在 ( )
a、黑龍江省 b、海南省 c、廣東省 d 、上海市
2、我國緯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區是 ( )
a、黑和粵 b、黑和瓊 c、新和臺 d、內蒙古和瓊
3、與西藏自治區相鄰的國家有 ( )
a、5個 b、4個 c、3個 d、6個
4、我國最新設立的直轄市重慶市的簡稱為 ( )
a、 重 b、津 c 、渝 d、蜀
5、下列省區與省級行政中心的連線,正確的是 ( )
a、 江蘇-----杭州 b、安徽----南京
c、 江西-----福州 d、河南----鄭州
6、下列我國行政區域劃分,正確的是 ( )
a、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b、我國有22個省,5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1個特別行政區;
c、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1個特別行政區;
d、我國有24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7、下列省區具有兩個簡稱的是 ( )
a、黑龍江省 b、海南省
c、云南省 d、廣西壯族自治區
8、下列省會城市按由高緯度到低緯度順序排列的是 ( )
a、哈爾濱、長春、沈陽、石家莊 b、濟南、鄭州、南昌、武漢
c、西安、蘭州、太原、呼和浩特 d、杭州、福州、廣州、南京
【課后思考】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些什么知識?
中國的疆域 篇4
教學目的:
1.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的范圍和面積。了解并記住我國瀕臨的海洋,我國的領海和內海、半島和島嶼、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分布。
2.教會學生識讀和使用“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并能在空白的“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上填注鄰國、領海及瀕臨的大洋名稱。
3.通過教授有關我國疆域的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激勵學生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的雄心壯志。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是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的疆域和國土面積。難點是記住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方法 主要應用談話法。
教具 “世界地形圖”、“中國政區圖”、“中國疆域和鄰國示意圖”(自制投影片)、“中國地形圖”。
課時 1.5~2課時。
講授提綱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
3.經緯位置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的概念
2.面積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的海洋
2.我國的領海
3.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圖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隔海相望的國家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從緯度位置看
2.從海陸位置看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收聽歌曲“歌唱祖國”的錄音]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寬廣美麗……”,聽著這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不禁會使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偉大的祖國國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這樣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越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以便更深入地認識我們可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學習新教材
第一章 和行政區劃[板書]
第一節 [板書]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板書]
[讀圖練習]指導學生看“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讓學生說出我國所處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板書]
[讀圖練習]看“世界地形圖”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部,在太平洋西岸。[板書]
[教師講解]對于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而言,除了了解它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以外,還應了解更為準確的經緯度位置。
[提問]讀“中國疆域示意圖”,說出我國領土最北端、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緯度大約各為多少度?我國領土的最東端、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經度大約各為多少度?
3.經緯度位置[板書]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板書]
最南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板書]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135°E多;[板書]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73°E附近。[板書]
[學生練習]完成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三個練習。(在做練習1之前先幫助學生復習有關時區的知識,并指出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北京時間”即東8區的區時。)
[提問]根據我國的經緯度位置說明,我國南北占據了地球上五帶中的哪幾個帶?東西跨了幾個時區?(北溫帶和熱帶,東五區至東九區)
[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的國家。剛才我們所計算的南北間、東西間的距離,不僅包括了陸地,還包括了海洋,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疆域還包括它的領空。下面就學習我國疆域的特點。
二、疆域和面積[板書]
1.疆域:是指包括一個國家的領土、領海、領空的全部國土。[板書]
2.我國領土的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板書]
〔教師講解〕我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廣闊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國不僅有廣闊的陸地,而且還有長達一萬八千千米的海岸線。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我國東部自北而南瀕臨哪幾個海?
1.我國的臨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板書]
[教師講解]渤海的范圍在渤海海峽以內;東海與黃海的分界線在長江入海口的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在中國臺灣海峽的南端。黃海、東海和南海屬于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明確這些海的范圍和各海的分界處)
2.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十二海里的海域。[板書]
[讀圖練習]讀“中國地形圖”,觀察我國海岸線的情況,并說出我國沿海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
3.我國大陸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板書]
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板書]
島嶼:如: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等。[板書]
群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板書]
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板書]
四、陸界和鄰國[板書]
1.漫長的陸界[板書]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板書]
2.陸上鄰國[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中國政區圖”,在圖上從東部鄰國開始,按照逆時針順序說出有哪些國家同我國陸上相鄰?
這些鄰國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些?
3.隔海相望的國家[板書]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東為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板書]
[小結]以上內容重點講述了我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通過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偉大祖國海洋的遼闊,陸地的廣大,看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可愛。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有這樣的祖國感到自豪。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板書]
[練習]指導學生回答課本第4頁“想一想”中的問題。
[提問]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優越性呢?[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1.從緯度位置看:[板書]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從海陸位置看[板書]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于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往。
復習鞏固
[練習]1.在空白掛圖中指出我國瀕臨的大洋和臨海,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我國疆域的四至點。并多次重復,讓學生記熟。
2.在空白圖中,填注上述內容(先不看書,用鉛筆填注;再看書校對后,用彩色筆或綱筆填注)。
中國的疆域 篇5
本學期總第 2 課時本單元第 2 課時授課日期9、4—5課題第一章 第1節 中國的疆域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我國的領海、內海和島嶼。 2、使學生了解我國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的特點和優越性。 3、使學生了解與我國陸地相領的國家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計算機能力。 5、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教育。重 點 難 點1、 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優越性。 2、我國的領土、領海和鄰國。 教 具多媒體課件 教 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講述法、討論法相結合教 學 過 程步 驟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 間一 二導入新課: 我國既有廣大的陸地,還有遼闊的海域。 講授新課: (一)我國瀕臨的海洋 1、東臨四海一洋 從北向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東臨太平洋。 分界:渤海—渤海海峽以西 長江口北岸是黃海、東海 中國臺灣海峽屬東海, 以南為南海 2、我國的領海和內海 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內海是深入到大陸內部,只有狹電腦顯示我國瀕臨的海洋,教師說明,學生在圖中指出相應的位置。
提問:領海和內海各指哪些海域?
5
20
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間三窄水道同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 內海:渤海、瓊州海峽 3、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 雷州半島 島嶼:中國臺灣島、海南島、 舟山群島、南海諸島 4、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 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臨太平洋,夏季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岸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西部深入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二)陸界和鄰國 1、漫長的陸界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 2、鄰國 陸上鄰國:14個 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 反饋練習: 1、 我國瀕臨的海洋、島嶼 2、 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3、 簡述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通過課件展示我國海域及島嶼圖,閃爍大陸海岸線 提問:從海陸疆域方面看,中國同英國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請學生讀地圖冊上的地圖,找出這些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15板書設計: 第一章 第1節 中國的疆域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 東臨四海一洋 2、 我國的領海和內海 3、 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4、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 四、陸界和鄰國 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教后記: 通過測試出現的主要錯誤有這樣幾點:兩個內海,特別是瓊州海峽,我國的海岸線與陸界長度,雷州半島,渤海的“渤”字。
中國的疆域 篇6
教學目的:
1.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的范圍和面積。了解并記住我國瀕臨的海洋,我國的領海和內海、半島和島嶼、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分布。
2.教會學生識讀和使用“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并能在空白的“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圖上填注鄰國、領海及瀕臨的大洋名稱。
3.通過教授有關我國疆域的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激勵學生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的雄心壯志。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是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的疆域和國土面積。難點是記住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國家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方法 主要應用談話法。
教具 “世界地形圖”、“中國政區圖”、“中國疆域和鄰國示意圖”(自制投影片)、“中國地形圖”。
課時 1.5~2課時。
講授提綱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
3.經緯位置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的概念
2.面積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的海洋
2.我國的領海
3.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圖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隔海相望的國家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從緯度位置看
2.從海陸位置看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收聽歌曲“歌唱祖國”的錄音]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寬廣美麗……”,聽著這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不禁會使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偉大的祖國國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這樣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越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以便更深入地認識我們可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學習新教材
第一章 和行政區劃[板書]
第一節 [板書]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板書]
[讀圖練習]指導學生看“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讓學生說出我國所處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板書]
[讀圖練習]看“世界地形圖”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部,在太平洋西岸。[板書]
[教師講解]對于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而言,除了了解它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以外,還應了解更為準確的經緯度位置。
[提問]讀“中國疆域示意圖”,說出我國領土最北端、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緯度大約各為多少度?我國領土的最東端、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經度大約各為多少度?
3.經緯度位置[板書]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板書]
最南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板書]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135°E多;[板書]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73°E附近。[板書]
[學生練習]完成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三個練習。(在做練習1之前先幫助學生復習有關時區的知識,并指出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北京時間”即東8區的區時。)
[提問]根據我國的經緯度位置說明,我國南北占據了地球上五帶中的哪幾個帶?東西跨了幾個時區?(北溫帶和熱帶,東五區至東九區)
[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的國家。剛才我們所計算的南北間、東西間的距離,不僅包括了陸地,還包括了海洋,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疆域還包括它的領空。下面就學習我國疆域的特點。
二、疆域和面積[板書]
1.疆域:是指包括一個國家的領土、領海、領空的全部國土。[板書]
2.我國領土的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板書]
〔教師講解〕我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廣闊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國不僅有廣闊的陸地,而且還有長達一萬八千千米的海岸線。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我國東部自北而南瀕臨哪幾個海?
1.我國的臨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板書]
[教師講解]渤海的范圍在渤海海峽以內;東海與黃海的分界線在長江入海口的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在中國臺灣海峽的南端。黃海、東海和南海屬于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明確這些海的范圍和各海的分界處)
2.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十二海里的海域。[板書]
[讀圖練習]讀“中國地形圖”,觀察我國海岸線的情況,并說出我國沿海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
3.我國大陸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板書]
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板書]
島嶼:如: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等。[板書]
群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板書]
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板書]
四、陸界和鄰國[板書]
1.漫長的陸界[板書]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板書]
2.陸上鄰國[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中國政區圖”,在圖上從東部鄰國開始,按照逆時針順序說出有哪些國家同我國陸上相鄰?
這些鄰國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板書]
[提問]讀“中國政區圖”,說出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些?
3.隔海相望的國家[板書]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東為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板書]
[小結]以上內容重點講述了我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通過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偉大祖國海洋的遼闊,陸地的廣大,看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可愛。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有這樣的祖國感到自豪。
五、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板書]
[練習]指導學生回答課本第4頁“想一想”中的問題。
[提問]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優越性呢?[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1.從緯度位置看:[板書]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從海陸位置看[板書]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于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往。
復習鞏固
[練習]1.在空白掛圖中指出我國瀕臨的大洋和臨海,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較大的半島、群島和島嶼,我國疆域的四至點。并多次重復,讓學生記熟。
2.在空白圖中,填注上述內容(先不看書,用鉛筆填注;再看書校對后,用彩色筆或綱筆填注)。
中國的疆域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記住我國的面積、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我國的陸疆、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能力目標: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鞏固學生的比例尺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等基本國情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關于的教材分析
本節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把握中國的位置、范圍。本節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從地理學科的角度教會學生從空間上認識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教材還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理位置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部分內容是體現地理學科應用價值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切入點。因此該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和地理意識的養成。
從知識結構看,“從世界看中國”明確中國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我國的疆域”明確中國的國土面積、范圍,利用經緯度確定我國的四端,即經緯度位置;“我國瀕臨的海洋”進一步明確海陸位置關系及海陸組成特點;“陸界和鄰國”明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知識點:
從世界看中國 →明確地理位置
我國的疆域 →明確國土面積、領土四端
我國瀕臨的海洋→明確領海、內海、瀕臨的海洋、海岸線及隔海相望的國家、島嶼和半島
陸界和鄰國 →陸界和鄰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關于的教法建議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在以前學過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方法,運用分析、比較、讀圖、談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注意把握地圖在認識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地圖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在講述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啟發學生從半球圖中分析我國在全球的位置,鞏固用經緯度來確定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我國所處的溫度帶,就容易得出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分布特點,學生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陸位置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氣候,還對開發海洋資源、海上交通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影響。這樣不僅講清了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而且也教給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評價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圖,是學好本節的關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巡回檢查讀圖的情況,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地理就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讀圖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一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新課]:(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同學們,你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歌曲,每當聽到這歌聲,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首先來看一下我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1.讀出我國所跨的經度范圍(73oE—135oE)和緯度范圍(4oN—53oN),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根據剛才所讀出的數據,我國跨過了哪幾個時區(東五區至東九區)?包括哪幾個熱量帶(北溫帶和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氣候和農業等方面有什么影響?
3.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4.(讀世界政區圖或亞洲政區圖)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這樣的海陸位置對于我國的氣候、海洋事業的發展、與海外各國的交往、與陸上鄰國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處?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示意掛圖”)
1.找到我國的四至點,并由教師具體介紹四至點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最東端在135°E多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2.請學生用直尺量一下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并根據比例尺計算一下實際距離。(約5000千米)
3.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110千米,請學生計算我國南北的距離。(約5500千米)
4.從你量算的結果來看,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我國的范圍很大)?你能說出我國的面積嗎?我國在面積上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當于整個歐洲的面積。
[轉承]這么大的范圍,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問題呢?(請學生做第3頁活動1,了解我國東西部的時間差異和南北方的季節差異)
[歸納] 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板書設計 ]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3.經緯度位置與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四至點)
2.面積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二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回憶我國的海陸位置。我國東部瀕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海岸線漫長。大洋的邊緣是海,那么我國瀕臨的是哪幾個海呢?
(學生讀圖)
[教師歸納]從北到南,我國所瀕臨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教師講解] 渤海與黃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峽,黃海與東海的分界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是中國臺灣島南端與閩、粵大陸海岸分界處的連線。黃海、東海和南海屬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為內海。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東部沿海有許多優良海港。
我國的領海指的是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這個規定,其中渤海是內海,另外三個海是邊緣海。(注:中國臺灣海峽屬于東海)
另:除了渤海,我國內海還有瓊州海峽。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地形圖”,指出我國沿海的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南海諸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等重要的半島、島嶼和群島。
[總結]我國共有大小島嶼約5000多個。
思考:從海陸疆域看,中國同英國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終明確:中國既不象英國那樣四面環海,也不象蒙古國那樣深居內陸,而是同美國一樣,部分地區臨海。但又和美國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國東西都臨海,而中國只有一面臨海。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政區圖”
1.指出我國陸上共有15個鄰國:東面的鄰國有朝鮮;北面的鄰國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鄰國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鄰國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西南的鄰國有印度(中印邊境西段)、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中印邊境東段);南面的鄰國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2.說出我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隔黃海與韓國相望,隔東海與日本相望,隔南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相望。
[總結] 從上述內容,使我們知道了祖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認識到偉大祖國的國土遼闊、位置優越,我們為有這樣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板書設計 ]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漫長的海岸線
2.我國的領海
3.我國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國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探究活動
1.關于“中國的范圍和位置”的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思考分析:讀圖“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為什么烏蘇里江和帕米爾高原會有如此大的晨昏差異?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總是不變的嗎?(提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東西所跨經度范圍較大,地方時相差四個小時,而日出時間卻是以當地的地方時為準的,因此兩地的晨昏差異比較大;但同時還要從兩地的緯度上來看,因為緯度也會決定日出的早晚。夏季,處于高緯的烏蘇里江白晝更長,因此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大,到了冬天,這種差異會相應減小。)
2.關于“中國的領海”知識的學習,可以利用思考題來完成:讀中國政區圖,通過量算說明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提示:注意計算領海的范圍要從海峽的兩邊算起,不能只計算一邊。)
中國的疆域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記住我國的面積、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我國的陸疆、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能力目標: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鞏固學生的比例尺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等基本國情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關于的教材分析
本節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把握中國的位置、范圍。本節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從地理學科的角度教會學生從空間上認識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教材還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理位置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部分內容是體現地理學科應用價值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切入點。因此該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和地理意識的養成。
從知識結構看,“從世界看中國”明確中國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我國的疆域”明確中國的國土面積、范圍,利用經緯度確定我國的四端,即經緯度位置;“我國瀕臨的海洋”進一步明確海陸位置關系及海陸組成特點;“陸界和鄰國”明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知識點:
從世界看中國 →明確地理位置
我國的疆域 →明確國土面積、領土四端
我國瀕臨的海洋→明確領海、內海、瀕臨的海洋、海岸線及隔海相望的國家、島嶼和半島
陸界和鄰國 →陸界和鄰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關于的教法建議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在以前學過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方法,運用分析、比較、讀圖、談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注意把握地圖在認識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地圖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在講述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啟發學生從半球圖中分析我國在全球的位置,鞏固用經緯度來確定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我國所處的溫度帶,就容易得出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分布特點,學生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陸位置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氣候,還對開發海洋資源、海上交通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影響。這樣不僅講清了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而且也教給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評價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圖,是學好本節的關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巡回檢查讀圖的情況,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地理就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讀圖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一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新課]:(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同學們,你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歌曲,每當聽到這歌聲,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首先來看一下我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1.讀出我國所跨的經度范圍(73oE—135oE)和緯度范圍(4oN—53oN),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根據剛才所讀出的數據,我國跨過了哪幾個時區(東五區至東九區)?包括哪幾個熱量帶(北溫帶和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氣候和農業等方面有什么影響?
3.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4.(讀世界政區圖或亞洲政區圖)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這樣的海陸位置對于我國的氣候、海洋事業的發展、與海外各國的交往、與陸上鄰國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處?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示意掛圖”)
1.找到我國的四至點,并由教師具體介紹四至點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最東端在135°E多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2.請學生用直尺量一下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并根據比例尺計算一下實際距離。(約5000千米)
3.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110千米,請學生計算我國南北的距離。(約5500千米)
4.從你量算的結果來看,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我國的范圍很大)?你能說出我國的面積嗎?我國在面積上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當于整個歐洲的面積。
[轉承]這么大的范圍,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問題呢?(請學生做第3頁活動1,了解我國東西部的時間差異和南北方的季節差異)
[歸納] 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板書設計 ]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3.經緯度位置與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四至點)
2.面積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二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回憶我國的海陸位置。我國東部瀕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海岸線漫長。大洋的邊緣是海,那么我國瀕臨的是哪幾個海呢?
(學生讀圖)
[教師歸納]從北到南,我國所瀕臨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教師講解] 渤海與黃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峽,黃海與東海的分界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是中國臺灣島南端與閩、粵大陸海岸分界處的連線。黃海、東海和南海屬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為內海。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東部沿海有許多優良海港。
我國的領海指的是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這個規定,其中渤海是內海,另外三個海是邊緣海。(注:中國臺灣海峽屬于東海)
另:除了渤海,我國內海還有瓊州海峽。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地形圖”,指出我國沿海的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南海諸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等重要的半島、島嶼和群島。
[總結]我國共有大小島嶼約5000多個。
思考:從海陸疆域看,中國同英國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終明確:中國既不象英國那樣四面環海,也不象蒙古國那樣深居內陸,而是同美國一樣,部分地區臨海。但又和美國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國東西都臨海,而中國只有一面臨海。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政區圖”
1.指出我國陸上共有15個鄰國:東面的鄰國有朝鮮;北面的鄰國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鄰國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鄰國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西南的鄰國有印度(中印邊境西段)、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中印邊境東段);南面的鄰國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2.說出我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隔黃海與韓國相望,隔東海與日本相望,隔南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相望。
[總結] 從上述內容,使我們知道了祖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認識到偉大祖國的國土遼闊、位置優越,我們為有這樣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板書設計 ]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漫長的海岸線
2.我國的領海
3.我國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國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探究活動
1.關于“中國的范圍和位置”的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思考分析:讀圖“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為什么烏蘇里江和帕米爾高原會有如此大的晨昏差異?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總是不變的嗎?(提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東西所跨經度范圍較大,地方時相差四個小時,而日出時間卻是以當地的地方時為準的,因此兩地的晨昏差異比較大;但同時還要從兩地的緯度上來看,因為緯度也會決定日出的早晚。夏季,處于高緯的烏蘇里江白晝更長,因此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大,到了冬天,這種差異會相應減小。)
2.關于“中國的領海”知識的學習,可以利用思考題來完成:讀中國政區圖,通過量算說明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提示:注意計算領海的范圍要從海峽的兩邊算起,不能只計算一邊。)
中國的疆域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記住我國的面積、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我國的陸疆、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能力目標: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鞏固學生的比例尺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等基本國情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關于的教材分析
本節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把握中國的位置、范圍。本節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從地理學科的角度教會學生從空間上認識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教材還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理位置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部分內容是體現地理學科應用價值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切入點。因此該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和地理意識的養成。
從知識結構看,“從世界看中國”明確中國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我國的疆域”明確中國的國土面積、范圍,利用經緯度確定我國的四端,即經緯度位置;“我國瀕臨的海洋”進一步明確海陸位置關系及海陸組成特點;“陸界和鄰國”明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知識點:
從世界看中國 →明確地理位置
我國的疆域 →明確國土面積、領土四端
我國瀕臨的海洋→明確領海、內海、瀕臨的海洋、海岸線及隔海相望的國家、島嶼和半島
陸界和鄰國 →陸界和鄰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關于的教法建議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在以前學過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方法,運用分析、比較、讀圖、談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注意把握地圖在認識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地圖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在講述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啟發學生從半球圖中分析我國在全球的位置,鞏固用經緯度來確定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我國所處的溫度帶,就容易得出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分布特點,學生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陸位置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氣候,還對開發海洋資源、海上交通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影響。這樣不僅講清了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而且也教給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評價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圖,是學好本節的關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巡回檢查讀圖的情況,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地理就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讀圖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一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新課]:(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同學們,你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歌曲,每當聽到這歌聲,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首先來看一下我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1.讀出我國所跨的經度范圍(73oE—135oE)和緯度范圍(4oN—53oN),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根據剛才所讀出的數據,我國跨過了哪幾個時區(東五區至東九區)?包括哪幾個熱量帶(北溫帶和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氣候和農業等方面有什么影響?
3.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4.(讀世界政區圖或亞洲政區圖)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亞洲國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這樣的海陸位置對于我國的氣候、海洋事業的發展、與海外各國的交往、與陸上鄰國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處?
[讀圖回答]:(請學生讀“示意掛圖”)
1.找到我國的四至點,并由教師具體介紹四至點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最東端在135°E多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2.請學生用直尺量一下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并根據比例尺計算一下實際距離。(約5000千米)
3.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110千米,請學生計算我國南北的距離。(約5500千米)
4.從你量算的結果來看,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我國的范圍很大)?你能說出我國的面積嗎?我國在面積上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當于整個歐洲的面積。
[轉承]這么大的范圍,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問題呢?(請學生做第3頁活動1,了解我國東西部的時間差異和南北方的季節差異)
[歸納] 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板書設計 ]
一、我國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3.經緯度位置與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二、我國的疆域和面積
1.疆域(四至點)
2.面積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二課時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導入 ]回憶我國的海陸位置。我國東部瀕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海岸線漫長。大洋的邊緣是海,那么我國瀕臨的是哪幾個海呢?
(學生讀圖)
[教師歸納]從北到南,我國所瀕臨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教師講解] 渤海與黃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峽,黃海與東海的分界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海與南海的分界是中國臺灣島南端與閩、粵大陸海岸分界處的連線。黃海、東海和南海屬邊緣海,渤海和瓊州海峽為內海。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東部沿海有許多優良海港。
我國的領海指的是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這個規定,其中渤海是內海,另外三個海是邊緣海。(注:中國臺灣海峽屬于東海)
另:除了渤海,我國內海還有瓊州海峽。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地形圖”,指出我國沿海的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南海諸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等重要的半島、島嶼和群島。
[總結]我國共有大小島嶼約5000多個。
思考:從海陸疆域看,中國同英國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終明確:中國既不象英國那樣四面環海,也不象蒙古國那樣深居內陸,而是同美國一樣,部分地區臨海。但又和美國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國東西都臨海,而中國只有一面臨海。
[讀圖回答] 請學生讀“中國政區圖”
1.指出我國陸上共有15個鄰國:東面的鄰國有朝鮮;北面的鄰國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鄰國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鄰國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西南的鄰國有印度(中印邊境西段)、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中印邊境東段);南面的鄰國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2.說出我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隔黃海與韓國相望,隔東海與日本相望,隔南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相望。
[總結] 從上述內容,使我們知道了祖國的位置、面積、臨海和鄰國等知識,認識到偉大祖國的國土遼闊、位置優越,我們為有這樣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板書設計 ]
三、我國瀕臨的海洋
1.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漫長的海岸線
2.我國的領海
3.我國眾多的島嶼
四、我國的陸界和鄰國
1.漫長的陸界
2.陸上鄰國
3.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探究活動
1.關于“中國的范圍和位置”的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思考分析:讀圖“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為什么烏蘇里江和帕米爾高原會有如此大的晨昏差異?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總是不變的嗎?(提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東西所跨經度范圍較大,地方時相差四個小時,而日出時間卻是以當地的地方時為準的,因此兩地的晨昏差異比較大;但同時還要從兩地的緯度上來看,因為緯度也會決定日出的早晚。夏季,處于高緯的烏蘇里江白晝更長,因此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大,到了冬天,這種差異會相應減小。)
2.關于“中國的領海”知識的學習,可以利用思考題來完成:讀中國政區圖,通過量算說明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提示:注意計算領海的范圍要從海峽的兩邊算起,不能只計算一邊。)
中國的疆域 篇10
課題名稱: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1課時) 第二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2課時)
課型:一、二課時新授課 第三課時復習課
課程標準: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3、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他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活動建議:
1、在地圖上計算出我國大致的東西經度差和南北緯度差,并依次來說明我國經度與緯度跨度大;分析我國相對于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具體位置。
2、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拼圖游戲。
內容分析: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山河壯麗,氣候類型多樣;物產富饒,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學好中國地理,了解中國國情,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應具備的基本文化素質。本節課就是從疆域和行政區劃兩方面來闡述,介紹了我國的范圍、位置、鄰國、臨海,以及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通過學習,做到基本的了解,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學情簡析及學法指導:
例如臨海、鄰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等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內容的學習并不困難。在學習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何優越性時,指導學生學會評價地理事物;學習34個省級行政區、陸上鄰國時,可指導學生總結內容,運用口訣記憶法。
重點:
1、中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2、中國的領土四至點、面積、臨海、鄰國。
3、 我國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省會。
難點: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講述法、談話法、討論法、比較學習法、讀圖指導學習法
教學媒體:
《中國政區圖》掛圖及拼圖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A 引入新課,向學生簡要介紹中國地理部分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習時注意的問題。
B 根據上學期的知識,學生回憶中國國土面積及在世界各國的位次。
C 讀《中國疆域圖》,找出我國領土的最東、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點。
D 運用比例尺的知識,量算我國東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離。察看經緯度,估算我國東西、南北跨越的經緯度。
E 分析中國的地理位置,并說說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教師學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
學法指導:學會評價地理事物
經濟效益 對人類活動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 → 社會效益 →
生態效益 對人類活動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兩方面。
1)海陸位置:與蒙古、日本兩國相比,我國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隨之對降水、農業、海洋資源的利用、港灣對海上交通的發展、與亞歐大陸其他國家的直接往來等產生影響。
2)緯度位置:看圖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緯度,所處的溫度帶。與俄羅斯、巴西相比,我國跨緯度大,氣候不同,對農業產生影響,適合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F 通過查閱地圖,讀出我國的四個瀕臨的海洋,簡介兩個內海,陸上相鄰的15個國家,隔海相望的6個鄰國,記住它們的位置。
學法指導:口訣記憶法
記憶我國15個鄰國,可讓學生分組編口訣,記憶起來順口,記得又牢固,長久不會忘記。選出較好的全班展示。
東朝鮮,北蒙古
東北、西北俄羅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錫丹
南部還有緬老越
課后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P1—P4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
A
結合課文的“閱讀”,讓學生們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說說我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說說學校所在地的行政區劃。(**省
**市 **區)
B 學習課文中的三級行政區劃,尤其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
學法指導:口訣記憶法
a 兩湖兩廣兩河山 b “三字經”
五江二寧青陜甘 京津滬、黑吉遼,內蒙古、晉陜甘;
云貴西四北上天 青新寧、冀魯豫,蘇浙皖、湘鄂贛;
內重臺海福吉安 川黔滇、桂粵閩,藏瓊臺、渝澳港。
還有港澳好河山
C 由學生思考口訣的含義,稍作解釋。然后利用三分鐘時間,學生熟背口訣,領會含義。
D 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由學生互相考察。
E 在“三字經”中,涉及到簡稱知識。指導學生觀察課本P8表,看是否能發現簡稱是如何的來的。
總結:a 省區名的原字 b 河名 c 山名 d 古代地名、國名
F 平時學生已多少有一些省會的知識,提問幾個,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課堂練習:在《填充圖冊》中填注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省會(先填會的,不會的用鉛筆填)。
課后作業 :1)準備中國行政區拼圖(自制、購買均可),下節課用。
2)記憶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位置,以及其省會、簡稱。
(第三課時)——以復習鞏固為主
猜猜看!
1、知識點競猜: a 我國第一大島 b 我國第二大島 c 我國最大的群島
d 我國領海寬度 e 我國所在的半球(東西、南北) f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度 g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度 h
我國有幾個陸上鄰國 i 我國有幾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j 我國位置最東的省區 k 我國位置最西的省 l
我國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別是 m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 n 我國人口最多的省 o 全國分哪三級行政區劃 p
北回歸線穿過的省
2、中國之最能力競猜:
a 緯度最高的省 b 緯度最低的省 c 跨經度最廣的省
d 跨緯度最廣的省 e 鄰國最多的省 f 臨省最多的省
3、地理謎語:猜猜是哪一個省級行政區或那個省級行政區的中心?
A船出長江口 B寶地 C碧波萬里 D銀河渡口 E千里戈壁 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 H大言不慚 I急來報佛腳 J帶槍的人 K兩個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購買的省區拼圖,練習。并在組內和班級進行競賽。
(利用課外活動課時間,選拔進行級部拼圖大賽)
填填看!
將《地理填充圖冊》中未完成的1、2節內容填上,并自評。
課后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中的作業 整理并交上
中國的疆域 篇11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共兩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地球儀及閱讀地圖,使學生說出我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的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學生能在中國疆域圖上辨別及在中國疆域空白圖上填注出我國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4、通過學習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優越性。
[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中國政區圖,形成對我國疆域的空間想像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播放《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用以制造學習氣氛,激發學生了解祖國的學習欲望。
活動一:讀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圖,思考回答:
1、 我國在南北半球中在哪個半球、東西半球中在哪個半球?
2、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從圖上看出中國位于哪個半球?
活動二:1、指導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到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用黃色膠條貼在相應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紅色膠條貼在相應的位置上;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并用紅色的膠條剪成五角星,貼在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
2、觀察地球儀,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鄰?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3、觀察地球儀,將中國的面積與其它國家的面積比較,你認為中國面積是大還是小?
4、讀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并回答,我國領土面積有多大?居世界第幾位
5、我國的面積很大,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以及最西端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活動三:1、讀《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四至點,并按要求完成練習1。
2、對照《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點,用紅筆將它們標注在課本的“中國疆域圖”上,并讀出它們的經、緯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緯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緯度4°n附近。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經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經度75°e附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總結:北-頭頂黑龍江
南-腳踩曾母暗沙
東-嘴喝兩江匯合水
西-帕米爾上擺擺尾
活動四:讀圖課本第3頁中國的疆域圖并回答,
算一算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緯度約相差多少度?哪條重要的緯線穿越我國的南部?按五帶劃分,我國最南處于哪個熱量帶?最北接近哪個帶?大部分領土位于哪個帶?
〔分組討論〕分析我國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何益處。
活動五:1、讀圖讀“中國政區圖”,算一算我國領土東西跨越多少經度,分屬幾個時區。
2、讀圖讀教材中的“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圖。回答下題
夏季,當北京時間為6點時,我國東部的烏蘇里江和西部的帕爾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為什么?
3、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圖》,利用圖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國領土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4、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為110千米,計算我國南北距離相差多少千米。
檢測題
1.我國每天最先迎接太陽的省區是:( )
a.黑龍江省 b.吉林省 c.浙江省 d.臺灣省
2、關于我國四至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最北端是漠河 b、最東端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
c、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d、最西端是帕米爾高原
3、關于我國位置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位于北半球,亞洲大陸東部 b、位于東半球,東臨太平洋
c、大部分領土在溫帶,兼有熱帶 d、北回歸線穿過臺、閩、粵、桂
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在地圖適當的位置填出中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點名稱。
我 的 收 獲 我 的 困 惑
中國的疆域 篇12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說出我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學生能在中國疆域圖上辨別及在中國疆域空白圖上填注出我國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4.通過學習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中國政區圖,形成對我國疆域的空間想像力。
教學手段
《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磁帶及錄音機,“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一套四張,同一底圖),地球儀(學生每人一個,并附有彩色膠帶),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世界主要國家大陸海岸線比較表,“世界政區掛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學習指導法。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播放《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用以制造學習氣氛,激發學生了解祖國的學習欲望。
聽著這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不禁使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地球上處于什么位置?這樣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越性?我國的國土究竟有多大?瀕臨哪些海洋?我國有哪些陸上鄰國?有多少個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些知識,深入地認識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板書】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從世界看中國
【投影】“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提問】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線是什么?從圖上看出中國位于哪個半球?
【歸納】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東西半球的界線為西經20°和東經160°。因此通過觀察地圖可知,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于北半球。
【活動】指導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到西經20°和東經160°,用黃色膠條貼在相應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紅色膠條貼在相應位置上;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并用紅色膠條剪成五角星,貼在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書】1.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提問】觀察地球儀,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臨?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書】2.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提問】觀察地球儀,將中國的面積與其它國家的面積相比較,你認為中國面積是大還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
【提問】讀圖并回答,我國領土面積有多大?居世界第幾位?
【歸納】我國陸地面積達96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5,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個歐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廣闊的國家之一。
【板書】二、遼闊的國土
1.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承轉】我國的面積很大,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以及最西端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練習】讀《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四至點,并按要求完成練習1。
練習1.對照《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點,用紅筆將它們標注在課本的“中國疆域示意圖”上,并讀出它們的經、緯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緯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緯度4°N附近。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經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經度75°E附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①(中國的疆域示意圖)。
請同學在圖上依次指出我國領土的四至點,并請若干學生依次說出習題答案,教師輔導。
【提問】請你算一算我國最南與最北緯度相差約多少度?哪條重要的緯線穿越我國的南部?按五帶劃分,我國最南處于哪個熱量帶?最北接近哪個帶?大部分領土位于哪個帶?
【歸納】我國領土南北相差約50個緯度,北回歸線穿越我國的南部。我國大部分領土處于四季分明,寒暖適度的北溫帶,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熱帶,最北部接近北寒帶。
【讀圖】讀教材中的“我國領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異”圖。
【提問】2月份,位于我國北部的黑龍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為什么?
【歸納】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因此當祖國北方處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時,而南國的海南卻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組討論】分析我國的緯度位置對經濟發展有何益處。
【歸納】我國領土南北跨越近50個緯度,這樣的緯度位置,使我國具備復雜多樣的氣候,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板書】2.跨進50個緯度→南北氣候差異顯著→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讀圖】讀“中國政區圖”,算一算我國領土東西跨越多少經度,分屬幾個時區。
【歸納】我國東西跨越了60多個經度,分屬于東5區至東9區,共5個時區,即最東與最西時間相差5小時。
【讀圖】讀教材中的“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圖。
【提問】夏季,當北京時間為6點時,我國東部的烏蘇里江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各是什么景象,為什么?
【歸納】我國東西跨越60多個經度,由于地球自轉,東邊的地方時刻早,當北京時間為清晨6點時,最東端烏蘇里江的地方時約為早7點左右,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的地方時則是凌晨2點52分。因此,當東部的烏蘇里江已經撒滿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則還是星斗滿天的黑夜。
【練習】
1.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圖》,利用圖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國領土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2.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為110千米,計算我國南北距離相差約多少千米。
【歸納】我國東西之間距離約5000千米,南北之間的間隔約5500千米,再加上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人們常用“縱橫一萬里,上下五千年”來表述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遼闊的國土和悠久的歷史,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和自豪。
(黃玉玨)
第二課時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①。
【復習提問】我國的四至點分別在什么地方?我國緯度位置的特點是什么?我國的緯度位置有何優越性?
【新課導入 】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陸地面積廣大,而且還有廣闊的海域。
【板書】三、廣闊的海域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②(中國的臨海示意圖)。
【提問】由北向南我國瀕臨的海洋分別是哪些?
【講述】我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至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以及中國臺灣島以東的太平洋洋面。渤海與黃海大致以渤海海峽為界;黃海因海水呈黃褐色而得名,長江口北岸為黃海和東海的分界線;中國臺灣海峽的南端為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南海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區。
【板書】
1.東臨四海一洋
2.領海和內海
【承轉】我國東臨遼闊的海洋,但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國的領海。
【提問】我國的領海寬度是多少海里?
【講述】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黃海、東海和南海的一部分為我國領海,12海里以外則為公海。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繞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則為我國的內海,其全部海域均屬于我國行使主權的范圍。我國的領海面積大約有300萬平方千米。
請同學們在圖冊上找到我國的臨海和內海。
【練習】在填充圖冊“中國疆域圖”上填注出我國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國家大陸海岸線比較表。
【提問】我國大陸海岸線有多長,居世界第幾位?
【講述】我國大陸海岸線漫長曲折,約18000千米,沿海島嶼星羅棋布,共有5000多個(如果加上島嶼的海岸線,我國海岸線總長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③(中國的島嶼、半島和海峽示意圖)。
【讀圖】在教師指導下,找出圖中的中國臺灣島、海南島、南海諸島、雷州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瓊州海峽和中國臺灣海峽等。
【練習】在填充圖冊“中國疆域圖”上填注出上述島嶼、半島和海峽。
【板書】3.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
【讀圖】讀“世界政區掛圖”,請學生在圖上找出中國、英國、蒙古和美國。
【提問】從海陸位置來看,我國與英國、蒙古有何不同;與美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英國為歐洲西部的一個島國;蒙古為歐亞大陸上的一個內陸國家;美國雖然與我國一樣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但是其東(大西洋)西(太平洋)臨海洋,這與我國東臨大洋,西靠大陸又有所不同。
【討論】分析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歸納】我國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這使得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地區便于發展海洋事業,以及同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交往,便于與周圍國家的邊貿往來。在這里,古代有著名的“絲綢之路”,現有橫貫歐亞大陸的鐵路線。
【板書】4.優越的海陸位置
【承轉】我國不僅海岸線漫長曲折,而且還有20000多千米的陸上疆界。
【板書】四、陸上疆界和鄰國
【讀圖】讀教材中的“中國行政區劃簡圖”,按逆時針方向,自東向西依次讀出我國陸上鄰國及隔海相望的國家。
【投影】中國政區復合投影片④(中國的鄰國示意圖)。
【歸納】結合投影片④,總結我國陸上鄰國有15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布丹、緬甸、老撾和越南。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
【練習】看投影片④,完成練習2和練習3。
練習2.對照《中國地圖冊》的“中國政區圖”,把“中國疆域圖”中的鄰國按編碼寫出國名:陸上接壤的國家:①朝鮮、②俄羅斯、③蒙古、④哈薩克斯坦、⑤吉爾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爾、(11)錫金、(12)布丹、(13)緬甸、(14)老撾、(15)越南。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①韓國、②日本、③菲律賓、④文萊、⑤馬來西亞、⑥印度尼西亞。
練習3.與我國有兩處接壤的鄰國有俄羅斯和印度。
板書設計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從世界看中國
1.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遼闊的國土
1.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2.跨近50個緯度→南北氣候差異顯著→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三、廣闊的海域
1.東臨四海一洋
2.領海和內海
3.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
4.優越的海陸位置
四、陸上疆界和鄰國
附表:表1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
表2世界主要國家海岸線比較表
(選自王樹聲主編《課堂教學設計叢書·初中地理教案》
中國的疆域 篇13
課題名稱: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1課時) 第二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2課時)
課型:一、二課時新授課 第三課時復習課
課程標準: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3、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他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活動建議:
1、在地圖上計算出我國大致的東西經度差和南北緯度差,并依次來說明我國經度與緯度跨度大;分析我國相對于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具體位置。
2、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拼圖游戲。
內容分析: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山河壯麗,氣候類型多樣;物產富饒,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學好中國地理,了解中國國情,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應具備的基本文化素質。本節課就是從疆域和行政區劃兩方面來闡述,介紹了我國的范圍、位置、鄰國、臨海,以及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通過學習,做到基本的了解,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學情簡析及學法指導:
例如臨海、鄰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等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內容的學習并不困難。在學習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何優越性時,指導學生學會評價地理事物;學習34個省級行政區、陸上鄰國時,可指導學生總結內容,運用口訣記憶法。
重點:
1、中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
2、中國的領土四至點、面積、臨海、鄰國。
3、 我國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省會。
難點: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講述法、談話法、討論法、比較學習法、讀圖指導學習法
教學媒體:
《中國政區圖》掛圖及拼圖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A 引入新課,向學生簡要介紹中國地理部分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習時注意的問題。
B 根據上學期的知識,學生回憶中國國土面積及在世界各國的位次。
C 讀《中國疆域圖》,找出我國領土的最東、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點。
D 運用比例尺的知識,量算我國東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離。察看經緯度,估算我國東西、南北跨越的經緯度。
E 分析中國的地理位置,并說說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教師學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
學法指導:學會評價地理事物
經濟效益 對人類活動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 → 社會效益 →
生態效益 對人類活動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兩方面。
1)海陸位置:與蒙古、日本兩國相比,我國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隨之對降水、農業、海洋資源的利用、港灣對海上交通的發展、與亞歐大陸其他國家的直接往來等產生影響。
2)緯度位置:看圖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緯度,所處的溫度帶。與俄羅斯、巴西相比,我國跨緯度大,氣候不同,對農業產生影響,適合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F 通過查閱地圖,讀出我國的四個瀕臨的海洋,簡介兩個內海,陸上相鄰的15個國家,隔海相望的6個鄰國,記住它們的位置。
學法指導:口訣記憶法
記憶我國15個鄰國,可讓學生分組編口訣,記憶起來順口,記得又牢固,長久不會忘記。選出較好的全班展示。
東朝鮮,北蒙古
東北、西北俄羅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錫丹
南部還有緬老越
課后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P1—P4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
A
結合課文的“閱讀”,讓學生們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說說我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說說學校所在地的行政區劃。(**省
**市 **區)
B 學習課文中的三級行政區劃,尤其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
學法指導:口訣記憶法
a 兩湖兩廣兩河山 b “三字經”
五江二寧青陜甘 京津滬、黑吉遼,內蒙古、晉陜甘;
云貴西四北上天 青新寧、冀魯豫,蘇浙皖、湘鄂贛;
內重臺海福吉安 川黔滇、桂粵閩,藏瓊臺、渝澳港。
還有港澳好河山
C 由學生思考口訣的含義,稍作解釋。然后利用三分鐘時間,學生熟背口訣,領會含義。
D 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由學生互相考察。
E 在“三字經”中,涉及到簡稱知識。指導學生觀察課本P8表,看是否能發現簡稱是如何的來的。
總結:a 省區名的原字 b 河名 c 山名 d 古代地名、國名
F 平時學生已多少有一些省會的知識,提問幾個,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課堂練習:在《填充圖冊》中填注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省會(先填會的,不會的用鉛筆填)。
課后作業 :1)準備中國行政區拼圖(自制、購買均可),下節課用。
2)記憶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位置,以及其省會、簡稱。
(第三課時)——以復習鞏固為主
猜猜看!
1、知識點競猜: a 我國第一大島 b 我國第二大島 c 我國最大的群島
d 我國領海寬度 e 我國所在的半球(東西、南北) f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度 g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度 h
我國有幾個陸上鄰國 i 我國有幾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j 我國位置最東的省區 k 我國位置最西的省 l
我國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別是 m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 n 我國人口最多的省 o 全國分哪三級行政區劃 p
北回歸線穿過的省
2、中國之最能力競猜:
a 緯度最高的省 b 緯度最低的省 c 跨經度最廣的省
d 跨緯度最廣的省 e 鄰國最多的省 f 臨省最多的省
3、地理謎語:猜猜是哪一個省級行政區或那個省級行政區的中心?
A船出長江口 B寶地 C碧波萬里 D銀河渡口 E千里戈壁 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 H大言不慚 I急來報佛腳 J帶槍的人 K兩個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購買的省區拼圖,練習。并在組內和班級進行競賽。
(利用課外活動課時間,選拔進行級部拼圖大賽)
填填看!
將《地理填充圖冊》中未完成的1、2節內容填上,并自評。
課后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中的作業 整理并交上
中國的疆域 篇14
本學期總第1 課時本單元第 1 課時授課日期9、1—2課題第一章 第1節 中國的疆域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我國領土范圍和面積。 2、使學生了解我國瀕臨的海洋與我國的領海、內海和島嶼。 3、使學生了解我國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的特點和優越性。 4、使學生了解與我國陸地相領的國家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5、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計算機能力。 6、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教育。重 點 難 點1、 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優越性。 2、 我國的領土、領海和鄰國。 教 具多媒體課件 教 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講述法、討論法相結合教 學 過 程步 驟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 間一 二導入新課: 電腦制作“畫配音”,屏幕顯示祖國有代表性的景點圖片,配上《歌唱祖國》的音樂,以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講授新課: (一)從世界看中國 1、我國在地球上的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是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二)我國的疆域 1、我國的疆域 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想一想: 1、 說中國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的依據是什么? 2、 除了中國以外,再說出幾個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亞洲國家的名稱。5 20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間
三居世界第三位。 2、我國領土的四至 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 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3、從緯度位置角度,說明位置的優越性 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教學反饋 1、 在填充圖上填注我國領土四個端點的名稱。 2、 簡述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思考: 1、 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緯度大約各為多少度?南北之間跨越的緯度約為多少度?占地球上五帶中的哪幾帶? 2、 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和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經度大約各為多少度?
15
板書設計: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一、從世界看中國 1、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國的疆域 1、領土的四端 2、遼闊的領土 3、緯度位置及其優越性。教后記: 本節學生較為難掌握的是我國位于東半球的依據,難記憶的是我國領土的四至及其緯度位置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