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共兩課時)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共兩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地球儀及閱讀地圖,使學生說出我國的緯度和海陸位置,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的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學生能在中國疆域圖上辨別及在中國疆域空白圖上填注出我國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4、通過學習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優越性。
[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中國政區圖,形成對我國疆域的空間想像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播放《歌唱祖國》歌曲錄音,用以制造學習氣氛,激發學生了解祖國的學習欲望。
活動一:讀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圖,思考回答:
1、 我國在南北半球中在哪個半球、東西半球中在哪個半球?
2、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從圖上看出中國位于哪個半球?
活動二:1、指導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到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用黃色膠條貼在相應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紅色膠條貼在相應的位置上;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并用紅色的膠條剪成五角星,貼在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
2、觀察地球儀,說出我國位于哪個大洲?與哪個大洋相鄰?與它們的相互位置如何?
3、觀察地球儀,將中國的面積與其它國家的面積比較,你認為中國面積是大還是小?
4、讀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并回答,我國領土面積有多大?居世界第幾位
5、我國的面積很大,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以及最西端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活動三:1、讀《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四至點,并按要求完成練習1。
2、對照《中國地圖冊》中的“中國行政區劃圖”,找出我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點,用紅筆將它們標注在課本的“中國疆域圖”上,并讀出它們的經、緯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緯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緯度4°n附近。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經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經度75°e附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總結:北-頭頂黑龍江
南-腳踩曾母暗沙
東-嘴喝兩江匯合水
西-帕米爾上擺擺尾
活動四:讀圖課本第3頁中國的疆域圖并回答,
算一算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緯度約相差多少度?哪條重要的緯線穿越我國的南部?按五帶劃分,我國最南處于哪個熱量帶?最北接近哪個帶?大部分領土位于哪個帶?
〔分組討論〕分析我國的緯度位置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何益處。
活動五:1、讀圖讀“中國政區圖”,算一算我國領土東西跨越多少經度,分屬幾個時區。
2、讀圖讀教材中的“我國領土東西部的晨昏差異”圖。回答下題
夏季,當北京時間為6點時,我國東部的烏蘇里江和西部的帕爾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為什么?
3、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圖》,利用圖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國領土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4、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為110千米,計算我國南北距離相差多少千米。
檢測題
1.我國每天最先迎接太陽的省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