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和湖泊“黃河的治理”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黃河的自然特征;
了解黃河的三個奉獻;
理解“地上河”的成因;
知道如何根治黃河。
(2)技能目標(能力的培養)
力求通過讀圖、填圖,使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過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黃河治理的今昔對比,培養愛國情感;
通過黃河多沙的人為原因分析,加深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念;通過黃河利與弊共存的事實,增強辯證觀,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根治黃河的措施。
難點:
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探究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錦囊若干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板書設計
黃河的治理
一、概況
二、黃河的貢獻
1.水能
2.旅游
3.灌溉
4.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三、治理黃河
癥狀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問題、凌汛 建設大型水庫
中游: 水土流失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黃河大堤
七、教學過程
第一幕 引言
(1)播放“黃河大合唱”歌曲。(在課間10分鐘)。[播放此曲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在課間調節心情;是創設情景,營造氣氛]。
(2)導入新課: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大家都耳熟能詳,殊不知,李白卻犯了兩個常識性的錯誤,首先,黃河之水并不是天上來,奔流到海也不是不復回。(簡要介紹水循環,為高中地理學習打下伏筆)。要想知道黃河之水哪里來,又流到哪里去?就要來好好學習《黃河》之一部分內容。[幽默的語句,使學生馬上進入課堂情景,欲擒故縱,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第二幕 “知黃河、頌黃河”
1.黃河知識知多少:展示黃河概況圖讓學生回答:
(1)說出黃河的發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說出黃河流經的省區。
(3)說出黃河的形狀像漢字的什么字。
(4)說出黃河流經的地形區。
(5)黃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樣劃分的?
[本部分內容在第一課時的活動部分已經介紹,這里只做復習性提問。]
2.[展示]黃河的奉獻圖,讓學生回答黃河的主要貢獻:
(1)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2)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原因: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在各級階梯的交界處,河流落差大。師引導學生推出答案。指圖說出黃河干流上的主要水電站及建站)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華北平原:說明華北平原主要是由黃河、淮河和海河沖積而成。)
(4)提供旅游資源(點明主要的旅游資源。)
第三幕 “憂黃河、救黃河”
假如你是“黃河治理委員會”的專家,請你找出黃河上中下游出現的危機(險情),并因地制宜,分別提出治理方案。(在課件中設置黃河治理的主題論壇,當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可以查看、發表帖子,獲得有關河段出現水患的原因和現象,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也可以提出幫助)。在活動中,教師及時發表帖子指導,引導學生提出治理黃河的方法。(參考):
癥狀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問題、凌汛 建設大型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