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和湖泊“黃河的治理”
中游: 水土流失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黃河大堤
[1.兩個活動均由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形成小組文字答案,由小組推舉發言人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師小結。在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和肯定學生的活動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部分內容為本節重點,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調整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2.以論壇的形式進行討論,目的有三:①有利于對學生活動進行監控,防止部分學生乘機討論無關的話題,②教師在論壇上可以及時發表帖子,對學生討論提供資料和思路支持,③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可以獲得相應的得分,并進行累計,作為學期學業成績評價依據之一。]
第四幕
(課件出示以下選擇題,學生上機選擇后,電腦直接打分。)
1.黃河的泥沙絕大部分來自(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頭
2.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興修大中型水庫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 d.中下游疏浚河道
3.黃河的“地上河”出現在( )
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4.黃河下游缺少支流是因為( )
a.下游地區降水少 b.下游地區位于高原,地勢高 c.下游形成“地上河”
5.黃河被稱為我國第二長河,但不能稱為我國第二大河,原因是( )
a.黃河水量不如珠江、黑龍江等大河多。
b.黃河流域面積比珠江流域小。
c.黃河的水患比較頻繁。
d.黃河的總落差比珠江、黑龍江要小一些。
[根據課程標準制定以上選擇題,達到再現知識點,復習鞏固的目的,也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為以后教學提供參考。]
第五幕:課堂小結: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選做,在課外完成)
(1)針對黃河生態環境遭破壞這一現象,設計一則公益廣告,呼吁保護母親河。要求有創意。
(2)黃河母親給兒女的一封信。
(3)調查本地河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治理建議。
(4)收集黃河的有關資料,出一期有關黃河的手抄報,并在班級交流。
(5)訪問黃河的相關網站。
八、反饋及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