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戰爭》
3.要求學生閱讀書本有關北伐軍勝利進軍的有關內容,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出《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用動態的方式逐一展示北伐軍的作戰方針、進軍路線和重要戰役地點等,讓學生利用《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到臺前自己做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北伐軍勝利進軍的過程。對表現好的、積極參與的同學、講解精彩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在次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渲染有關汀泗橋、賀勝橋戰役的情況,以加深學生對葉挺獨立團英勇作戰的印象。
4.組織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武昌戰役前獨立團一營戰士的請戰情況,加深學生對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印象,發揮歷史課堂的情感教育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5.學生討論: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了長江流域,聲勢震動了全國。那么,北伐軍為什么能夠勝利進軍呢?請同學們根據給出的資料和本課知識,分組討論,看哪一組分析得最全面。
教師提示:一般分析戰爭勝利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戰爭的正義性;(2)軍隊的作戰方針是否正確;(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戰情況;(4)是否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援、外援等。下面哪一位同學能根據各組分析的情況和這些方法來總結一下?(教師要給予表揚)最后教師進行總結。
6.課堂擴展:北伐戰爭期間,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重要原因之一,你們認為在當今社會中,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否仍在發揚?請你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
6.課件展示題目,學生分組討論:北伐戰爭把國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國民革命的最終結果如何呢?針對這一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請同學們判斷哪一種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理由。
7.那么,國民革命為什么會導致失敗呢?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四則材料分組討論,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組表現最棒。(課件展示相關圖片:四一二政變;七一五政變;北伐戰爭期間,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和帝國主義破壞革命的四則材料。學生回答后再由教師總結。)
四、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結合課本頁兩幅圖片:《被關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國民黨在屠殺革命志士》兩幅圖片。回答問題:在國民革命失敗的同時,蔣介石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這一政府的具體情況如何呢?它的性質是什么呢?這一政府建立后,中國出現了哪三個對抗的政權?請同學們閱讀這一部分內容后搶答,看誰反應最快(最后教師加以總結)。
五、課堂小結
學生討論并說明這節課的內容,最后教師以歌謠的形式對本課知識小結,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孫中山開一大,國共合作成一家。
蘇聯、中共幫助下,黃埔軍校建立啦。
兩黨攜手齊北伐,反帝反封保國家。
齊北伐,打軍閥,吳、張、孫基本被打跨。
蔣、汪背信鬧分家,另起爐灶獨當家。
對內鎮壓,又屠殺,內外勾結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權撒,國民革命失敗啦。
六、鞏固練習及作業
1.課件展示題目,采用師問生答的方式展開競賽,對答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2.課后作業:搜集材料,講一講北伐戰爭的故事,在班級或小組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