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起步導學案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的內容說一說辛亥革命是否失敗了?請說明其理由。
(2)材料二中提到 “近代以來的中國革命,反而被西方列強一一絞殺”。被絞殺的原因
是什么?
(3)近代中國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說明了什么問題?
【質疑反思】
第8課 新文化運動
【目標要求】
1.識記與理解: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標志及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過程和主要內容。
2.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繼經濟和政治領域近代化之后,思
想文化領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通過對新文化運動兩階段主要內容的分析,培養學生
運用比較的方法來獲取知識的能力。閱讀新文化運動時期主要代表作品,從作品中深化
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資料的閱讀能力和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歷程,使學生學習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為拯救國家和改
造社會而不斷追求的奮斗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社會責任感。從思想的巨大作用來
重新審視“偉大理想”等詞語的真正含義,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預習導學】
1.北洋軍閥為維護其統治,在思想領域里掀起了一股 的逆流, 年9月,
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為《 》),掀起了 。
《 》和 成為這一運動的主要陣地。
2.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是: ;
俄國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進入宣傳 新階段,1918年李大釗發表《 》、
《 》文章。1919年五四運動后 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
3.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運動。它高舉 與 的旗幟,
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蕩,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
的覺醒,為 馬克思主義 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 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
【問題探究】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主要陣地在哪里?前期主
要內容有哪些?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的特點和內容有什么變化?從前期宣傳民主和
科學到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和影響?
【例題精析】
例1.(XX年揚州)近代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無數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下列有關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歷程表述正確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