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 鋼鐵長城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的成功研制和現(xiàn)代化海軍的多兵種建制;國產飛機的不斷更新?lián)Q代和戰(zhàn)略導彈的威懾力量
掌 握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導彈部隊建立的歷史及其發(fā)展壯大的趨勢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獲取信息有效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wǎng)絡等資源,收集整理海、空軍和導彈部隊發(fā)展過程的資料,體驗國威軍威
討論探索鋼鐵長城形成的原因,認識科技強軍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祖國民族日益強大與軍力增長的相互作用,標志著新中國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起來,成為炎黃子孫振奮精神、繼續(xù)圖強的強大動力
國防觀念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tǒng)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教學重點 現(xiàn)代化海軍、空軍的建立和發(fā)展教學難點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系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閱讀66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導彈與炮彈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聯(lián)系:都要經過發(fā)射操作。區(qū)別:導彈與炮彈相比,科技含量高許多,威力也大了許多。)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從“小米加步槍”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隊的建立,再到導彈部隊的形成,這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們的鋼鐵長城經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過程。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歷史知識和軍事知識呢?請大家閱讀課文。(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人民海軍和空軍的建立1人民海軍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華東軍區(qū)海軍→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教師強調:1949年4月,蔣介石集團土崩瓦解時,有一部分國民黨海軍宣布起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投誠。于是第一支人民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了。2 20世紀50——70年代,人民海軍有哪些發(fā)展?(我國自行研制成功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等,陸續(xù)裝備到海軍部隊,還多次遠洋航行,圓滿完成了科學考察和出訪外國的任務。)3 20世紀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斷補充新型艦艇,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zhàn)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范圍也逐步擴大。)·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17頁《中國人民海軍》出訪路線圖,感受人民軍隊的軍威。4 根據(jù)67頁“動腦筋”,組織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wèi)祖國的海疆?(舊中國制度落后,國力很弱,海防松弛,無力抵抗外國的侵略,曾先后敗于法國和日本等。新中國制度先進,能夠有效地集中國力投入國防建設,建成了強大的現(xiàn)代化海軍。)·教師向學生推薦一些軍事網(wǎng)址:·教師小結、過渡: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不但在海軍方面取得長足進展,而且在空軍和導彈部隊方面也有重大突破。5新中國的空軍怎樣建立和發(fā)展起來?(a.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早期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后來逐步走上國產化道路,能夠裝備自制的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等。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提升了現(xiàn)代化裝備水平。)導彈部隊的發(fā)展·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17頁“導彈射程示意圖”和《導彈小知識》,結合課本70頁“自由閱讀卡·百萬大裁軍”,了解“科技強軍”的涵義:在新時代里,軍隊強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1什么時候開始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1957年)2導彈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核反擊)·教師組織學生提前了解課本85——86頁有關我國研制原子彈和導彈,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的情況,指出: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tǒng)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向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習,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有志于此的同學,請登陸網(wǎng)站,了解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情況。希望在坐的同學中,將來有人進入這所人民軍隊的高等學府深造。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1完成課本69頁“練一練”:應選a(50年代)。2完成《歷史填圖冊》19頁各題。3根據(jù)《新學案》36——37頁,掌握[知識網(wǎng)絡],完成[自我測評]。4提醒學生預習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