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
第22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課型:新授 執筆: 審核: 班級: 時間
一、學習目標:1.掌握火車、輪船傳入中國以及中國近代在交通方面的變化;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在中國的出現;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2.通過本課學習,使我們認識到工業文明的傳入,它在改造著中國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中國社會的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以培我們的社會進步觀和與時俱進的革命精神。[來源:]學習重點: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了解大眾傳播媒體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了解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學習難點: 加強對近代社會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培養我們對歷史發展的進程感,形成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史觀。二、前置自學:(自主學習,充分準備,牢固記憶)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1.交通 ①工具: 、 。 社 ②作用:大大加快了 ;極大地促進 。 2.通訊 ①工具: 、 。 會 ②作用:為 提供了方便。 3.報刊 ①1872年在 創辦的《 》。生 出版 ②作用:獲取 ,了解 。③1897年在 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④作用: 有利 的傳播。 ①出現: 19世紀 年代末。
的 4.照相 ②傳入: 19世紀 年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