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教學目標基礎知識
了 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掌 握張謇興辦實業的背景、影響和結局;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階段劃分、原因和特征(明確“謇”與“騫”的寫法以及兩人之間的區別)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歸納概括從民族工業發展的曲折進程中,劃分階段,訓練歸納概括的能力
分析判斷形成觀點認識民族工業發展各階段速度的不同是內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聯系比較解釋現象培養學生用發展和聯系的觀點觀察歷史、解釋歷史,準確把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特征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用張謇等人興辦企業、實業救國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感
思想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近代史的基本內容之一,它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為中國革命提供了物質基礎、階級基礎;它的兩面性決定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和特殊國情教學重點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萌芽→“黃金時代”→凋謝萎縮) 教學難點 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形成的內外因和過程短暫的原因)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用課本目錄回顧前面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鴉片戰爭后,為了反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華民族進行了哪些探索?結果如何?(洋務運動“師夷長技”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鼓吹民權,革命派主張共和,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2、這些探索都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它們歸于失敗后,中人民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場革命的開端是什么事件?勝利于什么事件?(開端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勝利于1949年國民黨政權的垮臺。)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百余年的近代史中寫滿了屈辱、抗爭和探索的事例。在我們已經學過的內容中,多數屬于政治的、戰爭的歷史事實。今天,我們要從經濟方面回顧這段歷程。(布置學生閱讀99——103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相關事件、人名、企業名稱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狀元事業家張謇 1、你從張謇“實業救國”中,想到了什么?( [啟發學生從張謇辦企業的目的、情懷、結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a、目的:抵制列強對中國人民的剝削,發展本國工商業,挽回中國的利益 b、情懷:國家民族利益重于個人利益,主動放棄高官厚祿,迎著風險興辦實業。 c、結局: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被列強的“傾銷”擠垮破產。 張謇等人興辦企業、實業救國的愛國情懷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但是歷史也證明了中國民族工業“先天不足”,很難戰勝內外反動勢力的壓制和阻撓。) 2、當時的內外反動勢力是什么?(內有封建勢力,外有帝國主義。) 教師小結、過渡:我們在前面還學過張騫這個人物。“騫”與“謇”怎么區分?張騫是西漢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騎著馬兒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馬”換“土”[此處應板書講解]。張謇考中過清朝的狀元。狀元者,必然擅長言語,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馬” 張謇把國家民族利益看得比個人利益為重,義無返顧地放棄了高官厚祿,迎著風險興辦實業。他所創辦的大生紗廠等企業是炎黃子孫自己開辦的民族工業,這些企業的興起、短暫發展和迅速破產的過程,就是整個舊中國民族工業歷史的縮影。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板書《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簡表》,組織學生根據表格的提示,在書上找到答案加以標注,然后通過“接龍”式練習,理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