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世界經濟的奇跡 教學設計
第4課 世界經濟的奇跡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產量居世界首位的名稱.
掌 握
西部大開發中已經施工的重點項目的名稱,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黨中央對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實施的振興戰略.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歸納整理知識
通過數據分析,制作圖表以及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會收集、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理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就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加深學生對英明決策的理解
正確樹立人生理想
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識,增強學生報效祖國,建設祖國的信念。
教學重點: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
教學難點 對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理解
對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原因的分析
教法學法:教師教法:活動法、啟發引導法;
學生學法:1調查、收集、整理資料;2學會利用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歷史的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分析:
第4課《世界經濟的奇跡》作為閱讀課文,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持久發展,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我國的工業建設,鐵路、公路、橋梁建設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是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材料。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是促進東西部經濟協調發展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增強民族團結、促進邊疆穩定的重要措施,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時,又強調我國把實現可持續發展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寫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時,又突出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重點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根本點,從而反映黨和國家為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所作的巨大努力。
導入新課: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集會議在北京舉行。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一、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取得的成就。“
通過一系列圖表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情況表》《我國工業產值比較表 》《1979~1997年愛祖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年均增長率比較表》《新中國成立以來鋼、煤、原油增長示意圖》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領域創造了哪些世界奇跡?
1:占世界7%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2%的人口吃飯問題。
2:鋼產量從1996年起連續突破一億噸大關,躍居世界首位。xx年達2.2億多噸,令世界矚目。
3:大慶油田穩產高產20多年。 4:水電工業取得輝煌成就——二灘電站、三峽水電站(xx年全部竣工)。
5:鐵路骨干網絡建設成就——亞歐大陸橋、京九鐵路。
6: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xx年躍居世界第二位。
2、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可持續發展的特征:
(1) 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因為它體現了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
(2) 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與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