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土地改革
第3課 土地改革
教師寄語: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實現‘耕者有其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根本問題
學習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義。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土地改革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即將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以此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
3、在教師指導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學習難點: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 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原因
2、 后,占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廣大農民迫切
要求進行土地改革。
時間: 年到 年;對象: 3億多農民。
土 時間:
地
改 頒布 1、廢除 ,實行
革 內容: 2、全國分批 ,沒收
3、同時分給
結果: 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政治方面:徹底廢除了 , 被消滅;農民
歷史意義 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 更加鞏固。
經濟方面:大大解放 ,農業生產
為國家的 準備了條件。
二、典例剖析
1952年,許多農民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感到高興,出現這種局面是因為
a.加入了人民公社 b.進入了農業生產合作社
c.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d.進行了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