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土地改革(精選3篇)
第3課 土地改革 篇1
第3課 土地改革
一、選擇題
1.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成立
b.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2.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49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底 d.1956年底
3.下列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確的是
a.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村的確立
b.建立了社會主義性 質的集體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國各族土地改革完成
d.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
4.在下列對土改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
b.人民政權更加鞏固
c.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d.徹底廢除了土地的私有制
5.在土改中,我國廣大農民對獲得土地擁有最重要的權利是
a.所有權 b.使用權 c.經營權 d.管理權
二、材料解析題
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貧雇農得地開心,中農有利放心,富農不動定心,地主勞動回心”。
材料2 看上面圖片。
請回答:
(1)這種局面出現在哪一個歷史時期?
(2)分析這種局 面出現的原因。
7.閱讀下列材料:
“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材料頒布后,在 全國開展了什么運動?
(2)材料中的“農民的土地所 有制”,其實質是什么?
(3)這一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
8.閱讀下列材料:
警鐘長鳴:
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決不允許腐敗分子在共產黨內藏身,是黨的一貫宗旨。新中國剛剛成立,就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劉青山、張子善腐敗大案 ”。結果,腐敗分子劉青山、張子善被判處死刑。
請回答:
此案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反腐敗斗爭第一大案。請你談談此案對當今的黨風建設有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a
二、6.(1)建國初期開展 的土地改 革運動。
(2)這次土改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權,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使全國廣大無地少地的農 民無償獲得了 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這次土改采取了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有利于減少土改的阻力。更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
7.(1)土地改革運動。
(2)農民獲得了土地的所有權。
(2)意義:土改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 業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8.黨員干部要廉潔自律;國家要加強廉政建設,懲治腐敗。
第3課 土地改革 篇2
【課程導入】
你聽過《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這首歌嗎?歌中唱道:“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爛衣裳,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時代的內容?當時是一種怎樣的情況?
在舊中國,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他們借此殘酷地剝削農民;而占農村人口90%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們受盡剝削,不得飽暖。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幾年時間就徹底推翻了這種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這一過程是怎樣的嗎?
學完這一課,你就會明白這些問題了。
農民丈量分配土地
農民在土改中分得一頭耕牛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你看過電影《白毛女》嗎?故事發生在河北省某縣楊格村。佃戶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惡霸地主黃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為名,逼死楊白勞,搶走并奸污了喜兒。喜兒逃入深山,過著非人的生活,頭發全白。幾年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楊格村獲得解放,喜兒也由過去的“鬼”變成了社會的主人。請討論一下:在舊中國的農村地區,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
2.右圖中的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他們是那么地高興和激動?原來他們在焚燒地契。你知道這一現象發生在什么時期嗎?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對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對地主所占土地采取的政策是( )。
a.沒收 b.贖買 c.予以保留 d.合作經營
2.據統計: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關于這種變化原因的論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土地改革使農業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國民經濟的恢復 d.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二、改錯題
小李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對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土地法大綱〉的看法》。你能指出并改正這篇文章題目的錯誤嗎?
【資料:】
藏族地區的土地改革
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地改革,由于經濟、政治狀況和社會、歷史條件都有許多不同于漢族地區的特點,黨主張采取更加慎重、更加和緩的政策和步驟。特別是對于西藏地區,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規定:“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地方政府應自動進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時,得采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的方法解決之。”但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反動分子一直阻撓改革。
為了等待西藏領導人員的覺悟和其他條件的成熟,直到1956年中央還告訴西藏地方政府,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還可以不進行改革。但是,農奴主貴族中的反動分子,不僅反對在西藏進行土地改革,而且勾結國外反動勢力策劃“西立”。1959年3月10日,他們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叛亂還蔓延到西藏其他一些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迅速平定了叛亂。3月28日,國務院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6月,自治區籌委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進行民主改革的決議》,此后,民主改革有步驟、有區別地陸續展開。
西藏地區民主改革的中心任務是把封建農奴主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黨在西藏農村中的階級路線是:依靠貧苦農奴和奴隸,團結中等農奴(包括富裕農奴)和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叛亂的和最反動的農奴主,徹底消滅封建農奴制度,消滅農奴主階級。在將近兩年的時間內,全區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
【思維拓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余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余的房屋。”同時,該法還規定:“保護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
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對地主和富農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你能說說其中的原因嗎?
第3課 土地改革 篇3
第3課 土地改革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
掌 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整理資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課本圖片、歷史網站、文學作品、鄉土教材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
討論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黨愛國
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
辯證唯物
土地改革的勝利作用與抗美援朝的勝利一樣,都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還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
教學重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學難點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關系
教學過程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
導入新課
1 組織學生閱讀66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農民拔除原來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著什么?(這片土地原先屬于地主所有,現在已經歸翻身農民所有了。)
2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農民長年累月“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收獲物大部分要交租納稅,自己所得無幾。因此,他們熱切期盼著“耕者有其田”,翻身當家作主人。誰能夠滿足他們的愿望,誰就能得到他們的真誠支持。過去共產黨就是通過“打土豪分土地”、“減租減息”等政策獲得農民的支持,奪取了全國政權。當時,新解放區還有3億多人口未進行土地改革。新中國政權要想鞏固下來,特別需要這些農民的支持。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新中國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歷史,具體情況請看書。(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組織學生集體朗讀課本第12頁“文獻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條款”,討論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與抗美援朝的起止時間有什么異同?(都開始于1950年;但是,全國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勝利于1953年7月。)
2 這次土地改革同過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農經濟,也給地主分上應得的一份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義精神,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師過渡:近3億農民真正地翻身當家作了主人,將產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義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7頁《土地改革》圖和課本相關插圖,形象地了解土改經過和農民心情,通過討論加深理解土改的歷史意義。
1土改完成后,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農民翻身后,對于新中國人民政權的生存和發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鞏固的作用。因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練習鞏固
1 完成課本13頁“練一練”:應選c(那時農民對于分得的土地擁有支配權,土地歸于農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 組織學生閱讀課本14頁“自由閱讀卡”,了解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措施還包括開展反腐敗斗爭等。
3完成《歷史填圖冊》第5頁各題。
4 以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為題,展開“接龍”活動,加深理解記憶。
5提醒學生預習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