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時代”的到來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理解工業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后擴展到歐洲、北美的基本線索。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讀圖、閱讀,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工業革命過程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連帶關系,培養學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啟發學生認識:偉大的發明創造來源于親身實驗、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強對學生進行情感毅力教育,培養學生從歷史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力增強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瓦特與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學難點:工業革命及其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是以14世紀工場手工業的興起和發展為標志出現的。手工工場階段從14世紀就在歐洲開始了,持續了大約400多年,當歷史發展到18世紀60年代時,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發生了。這次革命被恩格斯稱為工業革命,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
18世紀60年代,英國最早具備了進行工業革命的資本、勞動力、資源、市場這四個必要條件,所以,一場對人類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工業革命就在英國首先開始了,F在我們來看一看英國工業革命的過程。
講授新課:
一、珍妮機的故事
珍妮紡紗機
教師讓學生閱讀本目內容。
教師講授:工業革命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產生于棉紡織工業部門。
教師提問:人類第一臺紡紗機器是誰發明的、被命名為什么?
學生:哈格里夫斯,珍妮機。
教師提問:珍妮機問世后在英國生產領域引起怎樣的廣泛影響?
學生: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的發明,出現了更多更先進的紡織機器。后來,其他如冶金、采礦等生產部門也紛紛發明、制造機器,有利的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教師:機器被廣泛發明和應用了,它最初用什么作為動力呢?
學生:人力、畜力、水力、風力。
教師指出:這些動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解決動力問題是機器能否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
二、瓦特與蒸汽機
瓦特在改良蒸汽機
教師:解決機器動力問題的人是學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時就善于觀察事物。他經過20多年的研究,同時吸收前人成果,終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機。
教師:蒸汽機的改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學生:從此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飛速發展。
教師讓學生討論課文第89頁“動腦筋二”:瓦特改進蒸汽機是偶然的嗎?你怎么看?
教師啟發學生認識:偉大的發明創造來源于親身實驗、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
教師過渡:同學們想象一下,自從蒸汽機成為了機器的動力后,工廠是怎樣一幅情景?
學生:工廠規模擴大,整日機器隆隆,大量的產品堆積如山。
教師設問:那么那些步履蹣跚的人力畜力車輛能滿足運輸需要嗎?(引出下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