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戊戌變法》導學案
——梁啟超
教師:請同學們結合圖文資料并閱讀教材p33第1自然段,思考:康有為、梁啟超為戊戌變法做了哪些準備?
學生:思考、討論……小組合作完成。
歸納:創辦《萬國公報》→組織強學會→將《萬國公報》改為《中外紀聞》→在各地創辦報刊→與頑固派的論戰→三次上書光緒帝。
2、發展
教師:維新派最銳利的武器就是筆桿子了,他們通過《萬國公報》等報刊傳播他們的進步思想;他們經常在強學會舉行演講,興盛時候一時引來朝中許多大臣,如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李鴻章也想成為會員,但因簽訂《馬關條約》名聲太臭而被拒絕。
展示:“若不及時圖志,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萬國報館議論沸騰,咸以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瓜分豆剖,漸露機牙,恐懼國惶,不知死所!薄皵硻C遍伏,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設計意圖:資料的展示,有助于學生理解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師:通過以上文字,我們從中能夠感悟到什么?
學生:互相討論,匯報感悟。
教師: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中華民族危機嚴重,內憂外患,康有為憂國憂民的情懷。正因為康有為對當時時局的深刻預見,和當朝皇帝光緒帝有了共鳴,所以光緒帝破格召見康有為商討變法事宜。可守舊派卻以清朝舊律為名,百般阻撓,于是就有了康有為總理衙門舌戰頑固派的精彩畫面。
展示:圖片
“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 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正在討論維新變法是否應該推行
劇 照
教師: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維新派初露鋒芒。這場辯論的焦點、實質是什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歸納:1、論戰焦點:(1)要不要變法(2)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3)要不要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等
2、論戰實質:資本主義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
3、論戰影響:推動了維新運動的高漲,擴大了維新派的影響及維新思想的傳播。
教師: 縱使有頑固派的千般阻撓,可是仍然沒有阻擋住這個一心要有所作為的皇帝——光緒帝的變法熱情,變法的詔令還是在重重圍困之下頒布了。
3、高潮
播放視頻:《戊戌變法》片段——“光緒帝支持維新變法”
教師:光緒帝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者,為什么會支持變法呢?
學生:討論、回答……不愿做亡國之君、想通過變法從慈禧手里奪取統治權利、愛國報國,抵制外強
展示: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緒帝發布的一系列法令
分類 內容 意義
政治上
經濟上
思想文化
軍事
教師: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完成表格中戊戌變法的內容,并通過分析內容,談一談它有何意義?
學生: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路;訓練新式軍隊等。
意義: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資產階級參與政事;經濟上有 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思想上有利于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軍事上有利于增強軍事力量;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需求。
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
問題1:變法有利于維護哪個階級的利益?
問題2:變法得到了哪些人的擁護?
問題3:變法同時又觸動了哪些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