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 說課設計
《最可愛的人》 說課設計
一、教材、學生分析
教材分析:《最可愛的人》是八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介紹抗美援朝戰爭的基本史實。這場戰爭是中國現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場戰爭。教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二部分是: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本課以“最可愛的人”為題,源于著名作家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旨在通過英雄人物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
本課重點是黃繼光、邱少云的事跡及志愿軍戰士的精神。
本課難點是中國政府出兵的原因,以及對斗爭勝利原因和意義的分析。
學生分析:學生通過上學期對多次戰爭的學習,對于戰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而且對黃繼光、邱少云的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為本課的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學生還未接觸世界史,不了解二戰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斗爭,所以對于中國出兵幫助朝鮮抗擊美國侵略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關于斗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教材只字未提,需要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加以探究歸納,這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說難度更大。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中國政府出兵的原因,了解戰爭的大致經過,掌握戰爭的結果;
2、能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的事跡及志愿軍戰士的精神
3、能總結出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
2、通過觀察《戰役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3、通過討論、講故事等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志愿軍戰士為了保家衛國,英勇戰斗、視死如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新時期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更能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1、通過多媒體引導學生學習
2、通過討論,講故事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
學法:1、課前搜集資料,尤其是英雄人物的故事
2、熟讀魏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
3、了解身邊有無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導入
設計說明:通過播放歌曲可以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事前安排學生課間就播放這首歌,上課后再次播放時,我示意學生一塊跟唱,把學生調動起來,效果比較好。這樣就使學生在歌聲中十分自然的進入到學習當中來。
【講授新課】
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中國政府出兵的原因:
首先展示兩幅圖片:《美國幫蔣介石運送軍隊》、《解放軍占領南京》
設計說明:通過這兩幅圖片引導學生回憶上冊有關內容(解放戰爭時,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最終以蔣介石的失敗而告終),進而提出問題:
“美國并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新中國成立后它又采取了哪些行動?”
這樣操作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后進一步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