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6課《近代工業的興起》學案分析
【課程標準】
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在中國出現的史實。
講述張謇興辦實業的故事,了解近代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
知道詹天佑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列舉洋務派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對近代交通和通訊事業發展史的了解,幫助學生體驗在深重的民族危機中中國近代化起步的艱難。
通過對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民族實業家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歷史人物的了解,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根據內容特點,本課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師生共同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習效果。
為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準備相關表格進行輔助教學,增強直觀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我國近代工業興起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革,形成振興祖國、自強自立的民族認同感。
通過對張謇、詹天佑事跡的學習,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勤奮學習、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重點難點】
重點 洋務派開辦的近代工業,近代科技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狀元實業家”。
難點 評價洋務運動。
【教學準備】
1.導學案。
2.分小組進行討論。
3.收集張謇、詹天佑的故事。
【教學過程】(復習第一單元)出示表格
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
戰 爭
條 約
影 響
抗爭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虎門銷煙
第二次鴉片戰爭
《北京條約》
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天國運動
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黃海海戰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義和團運動
教師學生根據表格對第一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
從鴉片戰爭開始列強不斷對中國發動侵略,直至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加深,民族矛盾日益尖銳,中國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境地。但另一方面,列強的入侵又促成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由此引入第二單元。
要求學生閱讀“第二單元,近代化的艱難起步”的導言。(板書課題)
(導入新課):請同學們閱讀本課后的“每課一得”:“你知道什么是近代工業嗎?”
在學生初步掌握“近代工業”這一概念的前提下進入新課。
第6課近代工業的興起(板書)
【認定目標】全體同學一起學習本課學習目標
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輪船、鐵路與電報業在中國出現的史實。了解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民族實業家張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歷史人物;了解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
一、 從“自強”到“求富”(板書)
給各小組分配任務,各小組將承擔的部分寫在小黑板上。
【自主學習】一、第一小組、第二小組仔細閱讀課本 “自強”到“求富”一目內容,分別完成下面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