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一)
(一)教學目標:(1)讓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義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3)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
(4)重視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較簡單的方程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 演示操作,提出目標
師:(天平演示)老師在天平的左邊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100+x)克
師:在天平的右邊放了多少砝碼,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師邊講邊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師:請你根據圖意列一個方程。100+x=250
師:這個方程怎么解呢?有什么問題我們要研究呢?
(1) 運用等式性質把x等于多少求出來。
(2) “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區別。
[設計意圖:從復習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學習目標,引導學習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深入學習的積極性。]
二 展示成果,理解歸納
(一)小組內個人展示
1.學生自學課本例1、例2,并完成“做一做”。(教師深入指導,收集信息)
2.小組內互相交流、講評。
學生:(1):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學生;(2):因為100+150=250,所以x=150
學生:(3):我是這樣想的,假如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100,就能得出x=150
學生演示:我在天平的左邊拿走一個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邊拿走100克的砝碼,天平保持平衡。為:100+x-100=250-100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是多少?x=150
師:是的,同學們的想法是正確的,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100,就能得出x=150。
師:根據剛才的實驗,我們來認識兩個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師: 指著方程100+x=250說:“x=150是這個方程的解。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著方框說:這是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二)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1、算法展示
a: x+3=9 b: 3 x=18
解:x+3-3=9-3 解:3 x ÷3=18÷3
x=6 x=6
c、方程的檢驗方法。
[設計的意圖:自學思考匯報交流既有利于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展,也有利于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