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教學案例
板書設計
第一節 電能
一、電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來源與應用
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電能的優點:來源廣泛、容易輸送、使用方便。
二、電能的單位
度、千瓦時(kw·h)、焦耳(j)
1度=1kw·h=3.6×106j
三、電能的測量
測量工具──電能表。
讀數方法:一段時間內電能表的計數器上前后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內用去的電能。
四、電功
功是用來量度轉化或消耗了多少能的物理量。
功的單位:與能一樣。
電功: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或消耗了多少電能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
教學流程
課前調查→情景引入→課堂小組討論、交流→學生交流成果、展示資料、發言→引導閱讀自學→討論發言交流→設疑、引發思考、討論交流→發言交流→引入功和電功的概念→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布置學生在課前利用手邊的一切資料,教材、書籍、報紙、雜志、網絡等收集以下信息:1.電能有哪些來源?2.電能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哪些應用?3.記錄家中電表銘牌上的文字。
課堂活動
播放關于能源的多媒體資料,如風能發電、管道輸油、水電站、火車運煤等場面。師問:剛才播放的片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答:都是關于能源的。
師: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資源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電能在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的社會一刻也離不開電能。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七章電功率的第一節電能。
板書:第一節 電能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課前收集到的關于電能的資料拿出來,在小組里討論交流,整理好,然后在全班展示你們組的成果。
(生分組交流討論,整理收集到的資料,培養合作精神,準備在全班展示和發言。師在小組間巡看,參與學生小組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師:小組討論暫時到此,現在請各組發言并展示你們的成果。
小組1:根據我們組收集到的資料,電能的來源有各種發電機和電池,電能的應用有生活里的各種用電器,如電燈、電風扇、電視機、洗衣機、電爐,電冰箱。展示收集到的圖片資料。
師問: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小組2:我們發現用電器還有空調、電腦,而且發電機有多種,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小組3:我們發現電池也可以分為幾種,有干電池、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紐扣電池。
小組4:我們給電能的來源和去向畫了一個方框圖(用實物投影儀展示)。
(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非常豐富,還有各種圖片和實物展示)
板書:一、電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來源與應用
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電能的優點:來源廣泛、容易輸送、使用方便。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給電能的各種來源分類。
(學生討論交流)
師:請各組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甲:我們把它們分成兩類,一類是發電機,另一類是電池。
生乙:我們把它們分成三類,一類是由動能轉化來的,另一類是由熱轉化來的,還有一類是由核能轉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