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電磁鐵,學會制作電磁鐵,認識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
2.過程和方法。
經(jīng)歷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的過程,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具有“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意識,養(yǎng)成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樹立勇于有根據(jù)的懷疑、大膽想象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器材】
干電池三節(jié),大鐵釘兩枚,大鋼釘一枚,鋁筒一個,漆包線(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電流表一只,大頭針(或細鐵屑)適量,縫衣棉線若干,開關、滑動變阻器一只 。
【教學過程】
一、引入:從生活走向物理
觀看錄像,畫面上出現(xiàn)無錫鋼鐵總公司廢鋼分公司電磁鐵搬運鐵塊的現(xiàn)場。看完的同學議一議,猜一猜。
師:你們已經(jīng)看到了什么?
生:這是電磁鐵……
師:還想知道什么?
生甲:什么是電磁鐵?我自己能不能做一個?
生乙:電磁鐵是怎樣工作的?通過它的電流有多大?
生丙:想知道電磁鐵能吸住多重的東西。
師:同學們對這么多的問題感興趣,很好。這節(jié)課希望同學們能解決一些問題,同時又產(chǎn)生許多新的問題。
評: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興趣。
二、制作電磁鐵
閱讀課本,知道什么叫電磁鐵、怎樣制作電磁鐵。依照課本的指導,自主選擇器材。大約八、九分鐘后,各組都制作完畢。(提醒學生用小刀將兩頭的絕緣漆刮掉。)
生甲:用1m細漆包線在大鐵釘上順一個方向繞制60匝的線圈,再用棉線在漆包線表面纏繞一層,使漆包線不致松散,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電磁鐵。同樣的方法,用1.2m細漆包線在另一大鐵釘上繞了80匝制作了另一個電磁鐵。
生乙:我們也制作了兩個電磁鐵,不同的是一個繞在鐵釘上,另一個繞在鋼制的水泥釘上。我們想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丙:我們做了三個電磁鐵,除了跟甲一樣外,我們還在鋁筒上繞了一個60匝的電磁鐵。
師:手腳真夠快的,是不是經(jīng)常幫媽媽繞毛線?(生愉快地笑了。)
生丁:乙、丙兩位同學看書不認真。繞在鋼釘或鋁筒上不能叫電磁鐵。生丙:書上說的不一定都對!亞里土多德曾經(jīng)說過“我愛老師,我更愛真理”。我們想研究一下,同樣是金屬,鋁筒究竟可不可以。(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師:丙同學的這種敢于懷疑、勇于探究的精神的確值得稱道。
評:在平等的關系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實驗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1.猜想。
師:“電磁鐵能吸住多重的東西”,也就是電磁鐵的磁性大小。那么,電磁鐵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各個小組討論一下,然后把你們的觀點告訴大家。
甲組:跟通過漆包線的電流、它兩端的電壓以及漆包線的電阻有關。
乙組:還應當與線圈的匝數(shù)多少有關。
丙組:我們認為甲組的觀點有些重復,根據(jù)歐姆定律,電壓和電阻的共同作用就是電流,所以,我們的觀點是:通過漆包線的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shù)的多少會影響電磁鐵磁性的 大小。
師:大家的猜想都有道理,相比之下,丙組的猜想比甲組更合理一些。
丁組:電磁鐵磁性的大小跟鐵芯的粗細有關,越粗磁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