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電磁鐵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說明】
1.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制作電磁鐵;研究電磁鐵(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評估→交流)。
2.每個環節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學生自己完善探究的環節,自主進行探究。
3.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問題,并進行科學的猜想,自己設計實驗,自己得出結論,自己評估、交流且多次討論,充分放手讓學生利用創造學的“集體思考法”通過討論協作學習。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極利于學生形成自主、主動學習的習慣。利于科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4.注重學生知識的應用,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學知識的應用,特別是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設計更能激發學生創造性和動手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2.知道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幾個因素。
3.了解電磁鐵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2.通過實驗設計,制作電磁鐵。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分析實驗數據和信息匯總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積極參與動手制作,細心觀察等科學探究活動。
2.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主動與他人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制作并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那些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驗設計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實驗器材】
1.演示實驗教具:教師自制的電磁鐵示教板、多媒體課件、螺線管、永久磁鐵、電鈴等。
2.學生實驗器材:(兩人一組)
大鐵釘2枚、細漆包線若干、開關、電源、滑動變阻器、大頭針適量、棉線等。
【教學方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輔以講解和討論。
【教學過程】
一、設疑引學
前面我們學習了奧斯特的發現,知道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也研究過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它的磁感線分布跟條形磁鐵十分相似。
多媒體展示:1.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
2.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
正因為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著磁場,所以能對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
演示實驗:
教師用自制的教具演示課本實驗。
找學生上臺演示,將鐵芯插入螺線管內,指針的偏轉角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大)說明了什么?(螺線管的磁性增強)。
因此,人們通常把螺線管緊密地套在鐵芯上,這就制成了一個電磁鐵。
教師出示一只電磁鐵,并解剖,找學生分析講解:電磁鐵是由鐵芯和線圈組成。
二、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第一階段:制作電磁鐵。
同學們邊討論邊交流,親自動手制作一個電磁鐵。
用細漆包線在大鐵釘上順著一個方向繞制兩個匝數不同(40匝和80匝)的線圈,再用棉線纏繞固定,使漆包線不松散,這就制成簡單的電磁鐵。
(說明: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合作交流,教師巡視,對于繞線和固定的技巧給予指點。這一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為下一步自主探索打下基礎,同學間相互交流,找出竅門)。
請同學們將制作好試著接入電路,觀察電磁鐵能否吸引大頭針。
(說明:這一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如能吸引大頭針,學生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如若不能則找原因。)
第二階段:研究電磁鐵
1.提出問題
電磁鐵是否有磁性以及磁性強弱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與假設
學生:可能與電流大小有關,可能與線圈的匝數有關,還可能與鐵芯的有無有關,還可能……
(說明:學生想到的辦法很多,應適時、適度地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在交流中學到研究方法)。
如何驗證你們的猜想呢?
3.設計實驗(制訂計劃)
每個同學設計各有特色,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互相取長補短。教師一定要參與學生的討論,多聽學生如何設計,不要急于發表看法。
4.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說明:在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中教師巡視、指導,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同學間相互協作,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實驗。)
(1)把電磁鐵線圈、電源、開關用導線連起來,
(2)將鐵釘靠近一堆大頭針,觀察通電和斷電時,電磁鐵對大頭針的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3)把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和線圈匝數較少的電磁鐵串起來,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路中電流開始較小,后來較大,觀察比較這兩種情況下,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如圖2所示)
圖2
(4)把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跟兩個線圈不同的電磁鐵串聯起來,觀察通電時,兩個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如圖3所示)
圖3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磁性消失,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當電流一定時,電磁鐵線圈的匝數增多,磁性增強。
5.評估
學生對自己的設計實驗和實驗過程進行交流,評估各自得出的結論,在探究學習中主動和他人合作,特別是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相互協調解決。
6.交流
請每個同學在小組內:(1)把自己的探究的過程及結論告訴同學;(2)相互傳閱探究記錄;(3)主動征求別人意見改正自己的錯誤,彌補不足。
有的小組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教師要及時引導。
三、知識應用
1.出示電磁起重機模型,找學生上講臺操作。
2.演示教師自制的電鈴,將其分解,指出核心部件電磁鐵,并作簡單說明。
四、釋疑鞏固
1.實際使用電磁鐵已安裝好,常用什么方法來控制磁性強弱?(常用電流的大小來控制)
2.將電磁鐵與永磁鐵做一對比突出電磁鐵的優點,從而說明電磁鐵使用上的方便性。
3.找學生將自己制作的電磁鐵上講臺演示,共享勞動成果。
五、作業布置
1.回家查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電磁鐵?什么地方用電磁鐵使生活更方便?
2.課外實踐活動
用自制的電磁鐵制作一個小電鈴或其它有價值的小發明。
查找課外資料,就地取材設計制作,培養動手能力和知識的應用,提高自身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