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課堂實錄
師(有些驚訝):你們的這個猜想的確與眾不同,坦率地講,我也說不清楚鐵芯的粗細是否對電磁鐵的磁性有影響。給的器材里2枚大鐵釘也是一般粗,不過,課后我們一起來研究。謝謝你們,能提出這么好的猜想來,讓老師也大開眼界。
評:教師真實地在學生面前暴露自己的無知(甚至有意識地表現(xiàn)自己的無知),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使學生去除對教師的神秘感和權威感,主動承擔探究的責任。
2.方案。
電流、匝數(shù)都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各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采取何種步驟?(a.保持匝數(shù)不變,磁性與電流的關系;b.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shù)的關系。)
(2)用什么方法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用吸引鐵屑的多少,用吸引大頭針的多少,用彈簧秤的方法。)
(3)用什么方法來改變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減電池個數(shù);或者用滑動變阻器。)
在研究“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shù)的關系”實驗中,甲組依照這樣一個方案進行探索(如圖)。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讓大家展開討論。
甲組解釋說:將兩個電磁鐵分別接在相同的兩節(jié)干電池上,通過它們的電流是相同的,就可以研究“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shù)的關系”。
制作
1m的漆包線做成50匝的電磁鐵,1.2m漆包線做成的80匝的電磁鐵
設計
分別將兩個電磁鐵接在同一個電源泉上,設計簡單、思路明朗
記錄
線圈的匝數(shù)(匝)
50
80
吸引的圖釘(個)
5
9
結論
“電流一定時,匝數(shù)越多電磁鐵的磁性就越強”
師:同學們來評價他們的方案。
生甲:這個方案步驟簡單,操作方便。
生乙:這個方案不可行。甲組認為電磁鐵兩端的電壓相同,電流就相同,事實上這兩個電磁鐵的電阻是不同的(漆包線分別為1m和1.2m)。如果采用這個方案,結果是不可信
的。
師:乙生的評價很中肯。同學們要在討論中嘗試評估他人的方案,有從評估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的意識,從而改進探究方案。
評:“探究?合作?發(fā)展”的新理念在這里撒下了種子。
3.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略)。
各個組在經(jīng)歷和15分鐘的探索后,得出“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鐵的磁性越強;電磁鐵線圈的匝數(shù)越多,磁性越強”的結論。可以看 出,同學們還有很多想法渴望得到交流。
四、交流和評價
師:在經(jīng)歷和體驗了快樂的探究后,你有哪些收獲?
生甲:我知道了電磁鐵的構造。
生乙:我知道了怎樣控制電磁鐵的磁性大小。
生丙:我又一次品嘗到了運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問題的快樂。
生丁:我們解決了一些問題,可又有了一些新發(fā)現(xiàn),這讓我很興奮。(教師和學生都開心地笑了。)
師:都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
生甲:我們發(fā)現(xiàn)用鋼芯也可以吸起大頭針,不同的是,斷電后它仍然有磁性,這樣反而不方便。
生乙:我們用鋁筒代替鐵釘,發(fā)現(xiàn)它不能吸起大頭針,說明電磁鐵只能用鐵芯來做。關于這一點,我相信認識得最深刻的只有我們組。(生笑)
師:為什么?
生乙:聽來的容易忘,看來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掌聲一片。)
師:說的好。我們都要將這種“動手實踐、親歷體驗”的學習方法發(fā)揚光大。
生丙:老師,我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