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導學案
1st-listening: 要求學生完成p66,2a,聽錄音并圈出can或can’t。
2nd-listening: 要求學生聽錄音,在表格中勾出下列回答都是誰說的。
i’m afraid not. —may
sorry, but i’m not available. —mei ling
i’m sorry, i’m not free. —jeff
sure. it sounds great. —paul
i’d love to. —mary
3rd-listening: 要求學生根據錄音,將人名和他們所陳述的原因理由進行連線。
1. jeff — might have to meet his friend
2. mary — doesn’t need to bring anything
3. may — has the flu
4. mei ling — must study for a math test
5. paul — will go to the party at around 6:00 p.m.
4th-listening: 要求學生根據錄音完成p66,2b表格,列出2a中所不能參加聚會的人名,并寫出原因。此項任務的難點是快速記錄原因,學生要寫完整的句子較困難,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此機會訓練做聽力筆記時抓關鍵詞或重點短語的速記策略。
【設計意圖】
新英語課程考核加大了聽力部分內容,新的教材也加深了聽力任務的難度。為了解決學生實際聽力水平和教材的差距,解決學生一下子夠不著的問題,在此環節,教師應逐步搭設聽力梯度訓練的平臺,由易到難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相關活動,使學生在完成書上p66,2b的任務時,不會感到很吃力,進而在教師的逐步引領下提升自己的語用能力。
step 5:pair work
p66,2c,首先讓學生看2b表格中的原因,再寫出一些來。然后,學生a邀請自己的同伴做些事情,學生b說不能去并說明原因。
【設計意圖】
學生兩兩對話,即鞏固了所學的新的目標語言,又能根據自身實力拓展話題,充分體現了合作互動式學習模式和在“用中學”的學習理念,而學習的過程是一種質的變化,一種主動建構的過程,并非被動的刺激反應模式。
step 6:role-play
p66,2d,首先要求學生閱讀對話回答問題,然后要求學生分角色表演對話。
1. can nick come to jeff’s house on saturday?
2. what’s nick’s plan for this weekend?
3. what did jeff and his cousin do last fall?
4. when is sam leaving?
5. what is nick going to do on monday night?
【設計意圖】
本環節既是對前面所學的主要語言知識的集中呈現,又是一個完整的口語對話范例,同時又對學生進行閱讀選取信息的訓練。教師先以問題導入對話語境,然后引導學生在語境中進行相對綜合的語言輸出,還可進一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拓展對話的內容和句式,進行開放的、創造性的、貼近實際生活的對話交流,為隨后的grammar focus的教學打下基礎。
step 7:sum-up
組織學生對如何有禮貌地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或拒絕邀請進行小結。
let’s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accept and decline invitations.
【設計意圖】
本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小結,幫助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學生通過小結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又使主要知識在頭腦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
homework:
1. recite the conversation in 2d after school.
2. 假設你將于這個周末過生日,并開一個生日聚會,你約請朋友們參加你的聚會,但有幾名同學因故不能來,請你將與他們的對話用英語編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