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親》綜合能力測試題
一、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淺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躬歷山川( ) 非咨詢不窮其致( )( )好逸而惡勞( ) 親勞胼胝( )( ) 遠嫌而避怨( ) 布袍緩帶( )二、根據下列詞語中加粗字各寫一個成語(1)泥于掌故( )(2)躬歷山川( )(3)好逸而惡勞( )(4)計利而忘義( )三、解釋下列加粗的詞(1)泥于掌故( ) (2)非咨詢不窮其致( )(3)勢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5)不可執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 )(7)冒雨沖風( ) (8)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四、與“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 b.送孟浩然之廣陵c.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五、閱讀下列選段,完成文后各題 (一)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罵過皇帝的清官,F代著名歷史學家、雜文家________曾寫過一部關于他的歷史劇《________》。2.翻譯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就治水問題作者講了兩個方面,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兩個方面的結果,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果的原因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這段文字中表明的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第一段中的“蓋”字是句首發語詞,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觀點發表議論。b.第二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治水,一實一虛,對比分明,很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c.作者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第一段講道理,第二段側重擺事實,講道理與擺事實相結合很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構成排比,很有氣勢;“是以”一句是對上文的總結,并運用了對偶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