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同步練習
【同步達綱練習】一、為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釋
1.契約 音: 義:
2.恩惠 音: 義:
3.悲天憫人 音: 義:
4.卸卻 音: 義:
5.如釋重負 音: 義:
二、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
1.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經歷了幾天緊張拼搏的考生們如釋重負,開始設計自己輕松的假期。
如釋重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斷對錯
1.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保 )
2.課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曾子的話引作論點。( )
3.課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 )
4.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 )
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一)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②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