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舟》教案3
一、課程目標:1通過與前兩篇課文相比較,了解電視新聞的特點。2指導學生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3通過對這則新聞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軍民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策略:比較閱讀法、問答法。
三、重點難點:1重點:通過與消息和特寫的比較,使學生把握電視新聞的特點。 2難點:指導學生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配合畫面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教 學 活 動
一、導入課文
1.師: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得知最近社會上發生的新聞,比如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等。其中你們最常用的是哪一種呢?
2.師:不錯,我們已經無法想象身邊沒有電視的生活狀況。現如今,電視以其不可替代的優勢成為大眾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介之一,而電視新聞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最深。下面同學們將要學習到的就是一則電視新聞解說詞。
二、講述電視新聞的基本知識
1.師:在學習課文前,請大家說說你們為什么會選擇看電視而不是看報紙、聽廣播呢?
各抒己見:因為它有圖片,有聲音能更好地得知事件的全貌,與其他途徑比較更直觀,也很方便。
2。歸納學生發言,進行小結。(見參考資 料)
三、設置問題,分析課文,概括其特點
1.師:請大家閱讀課文,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一”的詞語填空,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2.提問: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展開報道的? 生:時間順序。
3.提問:在編輯過程中,記者選取了一個視角來透視整個營救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它是什么?二號沖鋒舟。
4.師:請大家分析剛才所填詞語,看看它們傳達了些什么樣的信息。
生:“繞過”、“穿梭”、“搜尋”等動詞表
現了在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沖去”、“轉舵”、“迂回”等詞又體現了拯救的艱辛;?肆虐”、“抗爭?、
“*攏”這些詞又說明了英雄們為救人而同洪水搏斗的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5.為什么這些舟船被群眾稱為“生命之舟”?
點撥:解放軍和武警戰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駕駛著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輕舟,勇救一萬七千多人。
群眾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為“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士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
無限感激和熱愛之情。
6.指導學生概括這則新聞的特點,提醒學生感受電視解說詞對于電視新聞的重要性。(見板書設計)
生命之舟2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10月15日
一、課程目標:1通過與前兩篇課文相比較,了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2指導學生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3通過對這則新聞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軍民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策略:比較閱讀法、問答法。
三、重點難點:1重點:通過與消息和特寫的比較,使學生把握電視新聞的特點。 2:指導學生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配合畫面來表現思想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