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走進紐約》教案3
教學目標:1、學習和掌握寫景的順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視角全方位、立體反映描寫對象)。2、學習和掌握修辭方法的運用。3、學習和掌握節奏急促的語言和句式變換的作用。教學重點:把握本文“移步換景”的寫法,獨特的語言風格,以及修辭方法、句式變換的運用。教學難點: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體會文中反映出來的作者在紐約生活的心理狀態。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從“9·11”事件導入,簡介紐約: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位于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有“美國的門戶”之稱。紐約市區人口732萬,加上連在一起的都市及衛星城市,人口約1809萬,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積約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絲、昆斯和里士滿五個區。市中心在曼哈頓區,多摩天大樓,故紐約有“站著的城市”之稱。華爾街,位于曼哈頓區南端,長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銀行中的6家總行,為美國金融帝國的象征。百老匯大街,為娛樂場所集中地。市內還有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研機構和藝術中心。紐約是重要的陸、海、空交通樞紐。地鐵四通八達。肯尼迪國際機場名揚全球。美國的交通十分發達。公路網稠密,長達630萬公里,高速公路約7萬公里。70%公路網集中在北部。汽車保有量約1.7億輛,其中80%以上為小汽車。汽車在客運中占84%。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描繪紐約的?明確:看紐約,觀察視角有平視、俯視和仰視。要求學生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明確: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仰視) 俯首望去(俯視) 環顧四周(平視)---------立體反映描寫對象。三、細讀課文,進行分析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反映出來的節奏和思想情感。思考并以四人為小組進行討論:1、 描寫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靜態描寫?哪些段落用了動態描寫?試把相關語句勾畫出來,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填寫下表段落描寫對象原句靜或動這樣寫的好處1高樓大廈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靜勾勒出紐約景物的輪廓,讓讀者比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觀景物實況2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上俯首望去靜5夜景不知什么時候,暮色已從紐約的每個墻角每棵樹后鉆出靜2颶風萬里長風……無法站穩動風力之大,大廈之高4交通乘電梯……按摩動將事物寫活,充分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明確:旨在讓學生掌握描寫景物的不同方法。2. 看下列短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顧客的嘈雜。黑人的鼓聲。警車和救護車的尖叫……”表現出紐約喧囂嘈雜。 “路。直線。交*線;【。拱起的線。隱沒的線。圓圈。有重疊的線,甚至,纏在一起的線!北憩F出紐約的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發達。幾字一頓,語言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昂奮。明確:節奏急促,恰當地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3. 讀下列疊詞、疊句、排比句,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好